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农业劳动力非农化和农村人口城镇化是我国现阶段广大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二个最重要最深刻的变化。本文想通过对辽宁小城镇地区农业人口非农化与农村人口城镇化相关关系的分析来探讨如何使农村人口城镇化更好地促进农业人口非农化、更有效地促进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产业结构的演进,农业人口必然会向非农产业转化。但在不同地区,由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其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化的强度、转化的方式及转化的规律各不相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其农业人口转化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因此,探讨研究经济发达地区农业人口转化的过程,了解其人口转化的现状、特征及规律,对指导欠发达地区农业人口转化,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以山东省淄博市为例对发达地区农业人口转化问题进行研究。一、转化强度人口转化强度受一定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区…  相似文献   

3.
人口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不同的国家由于社会制度。历史背景,人口经济状况以及地理环境、资源条件等各不相同,它们所采取的人口城镇化的具体道路又必然会各有特色。中国,作为占当前世界总人口的21%的大国,它都存在哪些促进或制约人口城镇化的因素?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人口城镇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区域评估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省区域人口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运用AHP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山东省17地市人口与经济发展水平,量化人口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地区差异;从人口角度进一步完善政策,推动山东省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人口城镇化动态分析模型浅探──以山东省淄博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口城镇化是一个人口由乡村聚居向城镇集聚,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化的自然历史过程。它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转化:(一)地域转化,即人口由农村转移到城镇;(二)职业转化,即由农业转为非农业;(三)生活方式的转化,即由农村传统生活方式向城市现代生活方式转化。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是人类走向现代社会的必由之路。城镇化进程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关,是一个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复杂而长期的动态过程。因此,分析人口城镇化的动态过程及影响因素,预测其未来变化趋势,探求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对加…  相似文献   

6.
人口城镇化水平是指一定时期某地区城镇人口与总人口的比值.它集中反映了社会,经济,人口及文化等方面发展的结果,测度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综合性指标.预测分析国家或省、区的人口城镇化水平对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特别是谋略区域城镇体系的发展方向,指导生产力布局,确定城镇发展规模及人口控制目标都是非常必要的。考虑到新疆地域辽阔、城镇布局分散、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地区差异性较大,建立精细的预测模型比较困难,因此,欲达到置信程度较高的预测结果,须采用多种科学方法,进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已是世界各国社会经济、人口发展共同的必由之路,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源泉,人口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本文作者通过对我国城镇化进程和特征进行探讨及对北京市郊区来广营乡的实地调研,对都市化农业在我国中心城市郊区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探讨,这对我国中心城市周边地区城镇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并运用Spearman双变量等级相关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就中心城市郊区的经济发展战略阐述了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徐晓斌 《西北人口》2012,33(4):115-119
改革开放至今,山东省的人口发展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人口再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进入了健康、合理、良性互动的发展时期。但是,人口规模持续膨胀、城镇化发展水平滞后、城镇体系结构不合理、人口分布与城镇分布矛盾等问题依然制约人口与工业化城镇化的协调发展。促进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协调发展,走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人口与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是山东省不懈的追求。  相似文献   

9.
不同类型城市地域农业人口转化对比研究张再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产业结构的演进,农业人口必然会向非农产业转化。但在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地域,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的转化强度、转化方式及转化规律各不相同。因此,探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不同类型城市地域内...  相似文献   

10.
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本文重点分析了人口城镇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同时也意识到人口城镇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因此,文章最后提出消除人口城镇化消极影响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社会保障水平及其适度选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立足山东省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对其现有社会保障水平进行了测算 ,并对其适度状况做出判断与评价 ,进而对山东省的社会保障水平做出适度选择 ,以期确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的适度社会保障水平 ,促进山东省社会保障制度运行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2.
人口与社会经济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人口因素的影响日益凸现出来,从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适应的理论角度,探讨新形式下人口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并针对目前普遍接受的现代化国家标准和我国当前的人口就业压力问题,对我国人口因素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提出了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正> 人口城镇化是当今世界性普遍现象,它是随着工业的发展、人类社会进步而产生的必然结果。人口城镇化制约着城乡人口的分布状况,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是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根据我国城乡人口分布状况和人口城市化水平,科学、合理地调整城乡人口分布,走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口城市化道路,才能有利于四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人口学刊》2018,(3):30-41
人口集聚和区域不均衡是经济发展的普遍现象,中国的人口空间分布和区域经济发展也表现出明显的不均衡特征。人口集聚除了具有静态的人口空间分布状态的含义外,还具有动态的人口向特定区域流动迁移的含义。人口集聚既是过程也是结果,研究人口集聚比单方面的人口空间分布研究或人口流动迁移研究更具挑战性,也更有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以20002015年省级数据为样本,根据人口集聚地区人口规模大和人口密度高的特点,利用人口密度的区域倍数指标来测量我国人口集聚水平,分析其变动特征,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人口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探讨人口集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途径机制。研究发现我国人口集聚程度按东部、中部、西部顺序依次降低,东部地区的集聚程度不断提高;人口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影响,人口集聚程度每提高1%,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将提高1.064%,西部地区人口集聚的经济效应最大,资本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也具有显著正影响;城镇化、人力资本和人口抚养比是人口集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人口集聚能够提高集聚地区的城镇化率和人力资本水平,降低地区人口抚养比,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基于此,提出促进地区人口集聚、加快城镇化进程、积极发挥人口集聚经济效应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人口集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要素作为一切经济活动的主体,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人口集聚为城镇化提供重要动力,而城镇化进程将进一步促进人口集聚,人口要素与城镇化进程通过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方面深度融合,形成密不可分、相互促进的系统。本文构建关联协调度模型分析近15年来我国人口集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状况。结果显示,我国的人口集聚水平和城镇化进程由不协调逐步转向协调发展,即初期在传统城镇化阶段,人口集聚水平落后于城镇化水平,而在后期的新型城镇化阶段,人口集聚开始引领新型城镇化发展。通过改善人口城乡结构、人口教育结构、人口就业结构和人口收入结构可以有效缓解人口年龄结构带来的隐患,这将是未来一段时期内人口集聚与城镇化继续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从现阶段中国或广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看,人口城镇化的发展将要进入或正进入发展迅速而令人注目的阶段.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看,人口增多、工业发展、经济增长,就必然伴随有所谓的“人口内聚反应”(人口城镇化);亦即是说,人口城镇化现象是我们在大力发展工农业生产、促进经济全面高涨过程中所必须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广西人口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鸿  李冠军 《南方人口》2006,21(3):26-31,3
人口与经济的发展有着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总体上,广西处于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低速稳定增长的态势。具体来说,广西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增长具有一定的同步性,但它们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广西人口文化素质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对经济发展的推进作用也较为明显;广西人口年龄结构属于成年型,抚养系数较低,处于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广西的第一、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人口产业结构的变动相对滞后于GDP产业结构的变动;广西城镇化水平较低,已成为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张明军  周立华  程国栋 《西北人口》2001,(3):57-59,,50,
本文回顾了1960年以来甘肃省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甘肃省城镇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采用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与城镇化水平指标之间的统计关系,对甘肃省人口城镇化的水平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甘肃省人口城镇化如果继续按照目前的模式发展,前景不容乐现.最后,就城镇发展指导思想、城镇建设投资体制改革、城镇化道路、城镇化形式和户籍制度等方面提出了甘肃省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随着工业化的加速进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大批农业劳动力转向工业,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造成了人口城镇化的趋势。这既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在实现四化的过程中,由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劳动分工逐渐完善,人口也将向城镇集聚。这一必然的发展趋势已为愈来愈多的人所认识,有待探索的是,在我国国情下人口城镇化的具体道路。因此,当我们研究江苏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时,结合探讨江苏到本世纪末人口城镇化将达到什么水平、城镇人口怎样分布才合理,是有重要现实意  相似文献   

20.
人口转变总是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联。人口的自然变动虽有其自身的生理生育规律,但只有通过社会条件才能实现。决定人口转变的终极原因是社会经济因素。社会进程中的人口转变深切地印证了这一点。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人口问题,最终还是要把着眼点放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上去。通过创造有利于人口转变的社会经济条件,加速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80年代以来,浙江省的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那主要是靠行政手段、靠突击和孕后补救取得的。在人口过快增长时期,采取经济的、行政的手段来减缓人口增长是必要的、有效的。随着社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