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梨园行在我国民间的财神信仰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这可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是看其如何"代"财神向俗民"送"财;二是作为财神信仰的信士之一,梨园行自己如何招财。梨园行的送财习俗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在舞台上搬演《跳财神》为广大俗民求财;上演例戏《天官赐福》等为广大俗民赐财;在演出时的一些仪式中为广大俗民招财;在"开财门""跳加官"等仪式中为俗民送财。而若细加考察,这一习俗的起意、形成及其实施,均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梨园行在我国民间的财神信仰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这可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是看其如何"代"财神向俗民"送"财;二是作为财神信仰的信士之一,梨园行自己如何招财。梨园行的送财习俗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在舞台上搬演《跳财神》为广大俗民求财;上演例戏《天官赐福》等为广大俗民赐财;在演出时的一些仪式中为广大俗民招财;在"开财门""跳加官"等仪式中为俗民送财。而若细加考察,这一习俗的起意、形成及其实施,均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100年前的京城民众都生活在封建信仰的时代,梨园行的表演亦是在宗教艺术之列,因此在春节大年初一开台时多要搞些表演科仪,既是维护当时人们的信仰需要,也是借此烘托喜庆祥和的热闹场面。通常有"跳灵官""跳财神""跳加官"和"报台"等表演科仪。近年来,还有"跳财神"的表演偶尔出现,但与当时注重科仪的表演特点相悖,完全是为了喜庆场面而表演。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30年来,财神信仰的复苏与繁荣是有目共睹的现象,这既表现在对财神的广泛崇拜方面,也体现在文艺作品对财神信仰的较多反映上。学术界对财神信仰的研究主要从财神本体、财神功能、祭(接)财神仪式、当代财神信仰复兴及原因等四个方面展开,对财神信仰的研究在观念、理论、方法上都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范爱萍 《社区》2010,(5):31-32
财神:富裕的生活和财富的多寡直接相连,财富能创造更加优越的物质生活,大众对财富的追求造就了敬财神的炽热。民间信仰的财神有很多.各个时代、各个地区人们信奉的财神原型也各不相同。并且财神还有文武之分.一般地来说,武财神有关羽、赵公明;文财神有比干、范蠡等。  相似文献   

6.
财神是我国民间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种神祇。它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逐渐摈弃了随乡而立的乡土小财神,形成了比干、赵公明、关羽等真正意义上的三大财神。财神的产生绝非某些表层的原因所致,而是诸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主体的心理需求是这种信仰产生的原初动力,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可谓是外部助力。正是在这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最终促成了财神信仰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王龙 《社区》2012,(5):7-7
“梨园”这个词,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京剧界追根溯源就到了“梨园”这个地方,于是.就用了“梨园”的名称,世代相传,称戏曲界叫“梨园界”,这一行业叫“梨园行”。戏曲演员们为“梨园弟子”,而有几代人从事这个事业的家庭为“梨园世家”。  相似文献   

8.
某地新近开了一家超市,由于商品货真价廉,服务热情大方,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光顾。但是,有一点令人看了觉得有些别扭,那就是超市老板在店内供奉着一尊"财神",两边还亮着两盏红灯泡以代替蜡烛。本来,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信仰,都有属于表达自己内心的各种方式。超市内供奉"财神",其目的无非是想以此保佑自己的生意红火,财源广进,方法固然落俗,但也是人之常情。不过,细想起来就有点不是  相似文献   

9.
<正> 一、郎神、老郎庙旧时,三百六十行,行行敬祖神,如铁货行敬“老君”,木作业敬“鲁班”等,戏班里则敬“郎神”。不管该业所敬神祗根源如何(因春秋时鲁国公输班木活巧夺天工,尊敬为木业神主,其它率多迷信),愈演愈充满封建迷信。往日戏班所奉郎神,是一净面垂须的“布袋偶”。原赊旗“老郎庙”即敬奉此神。郎神是谁?传云唐玄宗李隆基,抑或后唐庄宗李存勖,因为二人属风流君王,与梨园有宿缘。“梨园”一词在明皇以前中宗李显时已见史书,说“景龙三年(公元709年),乙亥,宴侍臣及亲于梨园亭”(《旧唐  相似文献   

10.
“客串”与教育科学的发展胡涂“客串”是戏曲术语,原指非梨园行的票友参加戏班演出。教育科学发展中的“客串”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原先并非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人利用自己所从事研究学科的理论或方法对教育科学进行研究;二是指原先就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人利用其...  相似文献   

11.
论中西古代财富分配思想与消费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追求财富的目的上来看,中西古代社会追求财富的本旨是一致的,但是中西古代社会在追求同样的价值本旨中却形成了特性迥然的财富分配思想与消费思想。通过中西古代社会“均无贫”的等级财富分配思想与“渐进悬殊”的财富分配思想的比较以及“崇俭黜奢”的消费思想与“伦理主义”的消费思想的比较可以看出,中西古代社会财富分配和消费思想的特性分异与社会的思维方式、精神动力有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12.
“渔猎”是古梅山人的主要生活方式,每当狩猎时都要敬梅山神,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逐渐衍变成一种戏剧形态《和梅山》,梅山人认为《和梅山》可以敬神祈财,禳解治病,解厄消灾,保地方平安清泰。《和梅山》的搬演形式有请神、祭神、领兵与差兵,搬演内容随地域与群体生存方式的不同而变化。《和梅山》“祭”中有“戏”,“戏”中有“祭”,是原始戏剧形态的反映,它集多种艺术于一身具备广泛群众基础,它主张神人平等,突破了佛道教派神为至上的桎梏,同时使用方言土语,通俗易懂,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3.
当下人们经济投资的原动力已从传统的经济理性向财富幻象转换。财富的社会形式与物质内容相背离为投资原动力转型提供了现实条件,其背后更关涉人类的精神现象学问题:人们过溢的心理预期和精神创构性,市场信息解读的过度自信和工具理性的滥用。幻象导致社会财富泡沫日益膨胀、投机心态盛行等问题。虽然财富幻象逻辑预设的财富发生机理对一个国家实体经济的繁荣和国民致富具有促进作用,却极大地消解和挫伤了普通大众辛勤劳动的精神和艰苦奋斗的意识,深入理解马克思关于“财富一切源泉的充分涌流在于社会劳动”的真谛,将有利中国经济的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追求财富和幸福是人的本性。在这个财富涌动的时代,人们常常面临多种观念的碰撞,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财富观?亚里士多德在实践哲学观的指导下,认为追求财富应以德性为基础,以中道为准绳,强调勤劳致富,主张财富分配要公正。亚里士多德的财富伦理观对当今建设和谐社会、构建新型的财富伦理观是一种有益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众多学者在门学科和社会生活中“财富”概念认识差异的分析,坚持了广义财富概念和狭义财富概念的分类,认同自然资源不是财富,和劳动一样,自然资源只是生产财富的源泉之一。同时,认同和支持古典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财富概念的定义,认同“财富是因稀缺而需要通过劳动生产出来的对人类有用的产品”。建议坚持经济学自身对“财富”概念的界定。  相似文献   

16.
从现象上看,股份公司制的产生是由于筹融资的需要,但如果着眼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则对财富流动均衡的把握和资本家财富控制的本性才是股份制公司起源的根本原因,也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公司才得以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劳动价值论分歧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价值论百年争论源于两方面:抽象劳动、价值等概念的不可测度性;经典作家对劳动二重性原理只给出了界定,而未给出严密论证。上述问题导致了中国学术界关于商品价值源泉的重大分歧,也导致了劳动价值论与我国现行分配制度的抵牾。归复经济学的实证性和马克思价值源泉的"社会关系说",劳动创造的"价值"应定位在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两方面。在这一理论架构中,不仅价值创造与财富创造、财富分配正相关,而且理论与现实的抵牾也将得到消除。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中国传统财富思想的历史演变和主要内容,是全面把握、认识中国经济思想史的关键。中国传统财富思想主要内容的形成,体现了中国传统经济思想演变的规律和文化嬗变过程。对不同时期中国传统财富思想的阐发,是把握中国传统财富观具体性生成、多样性呈现和时代性演变的基础,这样的研究,对于如何建构现代意义上的财富观具有重要的启发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