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卫东 《东岳论丛》2012,(8):126-131
“斯密猜想”命题在本质上揭示了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的内生根源在于农业分工的有限性.但是,分工仍然是农业经济增长和规模报酬递增的根本源泉,农业分工本身及农业规模报酬递增也必然需要借助某种特定而有效的空间组织形态来实现.农业地理集聚作为一种特定而有效的农业空间组织形态,是农业分工的结果,也是农业分工进一步扩大和深化的原因.因此,农业地理集聚是农业分工的空间组织形态,同时也是农业分工利益和分工效率改善的空间实现,它可以通过扩大农业市场广度和增加农业市场深度来拓展农业市场规模  相似文献   

2.
主流经济学极其注重对规模经济的边际描述,长期忽视对专业化分工的超边际分析,走进了一个缺乏解释和应用能力的"发展陷阱"。但与规模经济理论相比,专业化分工理论能够更为深刻地解释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贸易和知识创新的生成机理。经济增长首先是一个持续演化的专业化分工过程,其次才是规模效应,经济学应高度关注专业化劳动分工的重大经济驱动效应,并将分工分析置于一切经济学理论框架的核心位置。这种思想既能够有效提升经济学的现实解释和实际应用能力,更能够有效改进发展中国家的决策水平。  相似文献   

3.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具有不同的涵义。前者仪表示经济规模的增大,后者则不仅意味着经济规模的扩张,而且意味着经济机能的改善。因此,农业增长仅包括由扩大投资而获得的农业增产及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农业发展除此之外还包括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农业产出结构的改进以及对其它产业的补充和推动,耕作方式与技术的改进以及现代生产要素投入物的施用、农业制度的变迁农村人均收入水平增高。  相似文献   

4.
全球范围内出口占GDP的比重大幅度上升,国际贸易呈现出非线性增长的趋势。“贸易成本说”认为这种现象与关税减让等贸易成本的下降有关;“经济规模趋同论”认为与落后国家的经济增长有关;“垂直专业化说”认为国际贸易的非线性增长是“垂直专业化”与加工贸易迅猛发展的直接结果。本文认为,关税减让、经济增长和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也是中国对外贸易非线性增长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一、广西乡镇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一)现状分析。总体判断:历史上形成的粗放增长方式仍然主导着现阶段乡镇企业经济的发展。 经过多年特别是“八五”期间的超常规发展,广西乡镇企业已形成一定的资产规模和经济规模,总体上基本完成了起步发展打底铺摊任务,开始进入集约化的初级阶段,即从传统的粗放型向集约型逐步转变的过渡阶段。这个阶段的标志是:主导型的支柱产业开始形成;骨干企业技术装备、产品质量比上一阶段明显提高,有的已达到国内同类水平;一批骨干企业以优势产品为龙头,形成产业集团参与市场竞争;技术进步日益受到重视,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逐步加大;乡镇企业人员队伍素质及内部管理水平已有不同程度提高;一部分地区乡镇企业发展达到相当水平,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农民货币收入的主要来源。这些都表明,广西乡镇企业在集约化发展方面已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但从总体上看,广西乡镇企业经济的增长仍带有了发展初级阶段的明显特征。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黑龙江省经济走粗放型发展道路实现了快速增长,但也带来了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企业效益低下、资源浪费严重和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纵观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导致黑龙江省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的原因很多,既有宏观经济发展背景所致,同时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缺乏主动性及资金匮乏也有极大关系.为此,既要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加快黑龙江省整体科技进步水平,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夯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产业基础;也要规范政府行为,加快推进生产要素的市场化进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还要完善支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财政政策以及环境治理中的激励机制与监督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7.
从分工和专业化看我国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是促进一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 它给人们带来的利益是显见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在分工和专业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但存在的问题也十分突出, 经济增长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分工和专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从有利于扩大分工和专业化出发,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当前应重点采取完善市场体系、加强技术进步、提高劳动力质量、发展农村小城镇、扩大农业内部分工等措施, 来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业经济采用粗放型增长方式为主的主要原因 ,探讨了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的可行性 ,并提出了解决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存在的问题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分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分工可分为行业间、行业内的社会分工和生产过程的专业化劳动分工。宋代手工业生产中已经形成了细密的行业间和行业内社会分工体系,但生产过程中的专业化劳动分工并不发达。因此,宋代手工业分工的发展对商品供给的增进作用主要是表现在商品种类的扩大而不是同一种商品数量的增长。  相似文献   

10.
程大为  樊倩  周旭海 《兰州学刊》2022,(12):131-143
数字经济为中国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就理论基础而言,数字经济与农业的融合涉及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分工和交易成本、农业工业化。现阶段中国数字经济与农业的融合程度还不高,融合速度也相对较慢,主要原因包括城乡及区域间的数字鸿沟仍然较大、数字农业的基础设施短板十分突出、数字农业人才培养滞后于社会需求、数字农业的收益分享体系有待完善。结合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任务目标,可以从农业育种、生产、加工、流通及贸易、防灾减灾这些环节构想数字经济与农业深度融合的格局。从现实路径来看,推动数字经济与农业深度融合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统筹发展方向;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深化区域分工;要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注重成果转化;要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培育市场主体;要构建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农民收入的特点、成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我国农民收入处于低速增长状态 ,严重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及农民负担过重是影响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的主要原因。因此 ,只有提高农民素质、减轻农民负担、加快城镇化速度、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加大政府对农业的补贴和支持力度 ,才能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 ,才能加快我国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2.
农业产业化与农业规模经济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9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和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中,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其中,提出并实施农业产业化,是家庭联产承包制之后深化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又一次制度创新.它对于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如农业小规模经营与社会化大市场的矛盾,农业投入不足、经营粗放与实现农业集约高效增长的矛盾,转变农业经营机制、加快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深远影响.关于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近年来学术界和实际工作者已作了多方面的研究探讨,取得了不少成果.本文拟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就农业产业化与发展农业规模经济的若干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将我国1987—2009年经济总体行业和1980—2008年38个工业行业的产出增长分解为技术效率、技术进步、资本的规模扩张和结构调整,以及劳动的规模扩张和结构调整等6个部分的贡献。实证分析发现:(1)规模扩张和技术进步是促进行业产出增长的主要因素,但趋势相反,规模扩张的贡献下降,技术进步的贡献上升并成为最主要的因素,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经济增长模式从规模扩张驱动向技术进步驱动的转变;(2)技术引进带来的适宜性问题导致我国技术效率持续下降,技术效率差异也是行业产出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3)劳动力的结构调整效应要好于资本的结构调整效应,其原因是要素配置机制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通货紧缩就是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少 ,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商品流通的正常需要 ,从而引起货币升值、市场物价水平持续下跌的一种现象。目前我国发生的通货紧缩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过剩经济”是其产生的客观经济基础 ;货币供应量过少 ,有效需求不足是其发生的直接原因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及其相应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与市场经济体制及其相应的集约经济增长方式的矛盾冲突是通货紧缩发生的深层体制原因 ;财政货币政策从紧过度 ,则是通货紧缩发生的政策原因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是我国通货紧缩发生的重要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疆如何发挥牧区优势,挖掘潜力,加快牧区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把牧区经济引向市场,大力提高各族牧民生活水平,到本世纪末实现小康目标,是紧迫而投巨的战略任务。为此必须研究影响牧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解决好增长方式转变的动力和机制,才能加快牧区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一、影响牧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因素新疆牧区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在那里?人们普遍地认为,牧区畜牧业传统的四季移动放牧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粗放型增长方式,是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经过10多…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古典经济学理论,从农业分工的视角考察了新阶段中国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并通过一个微观案例分析,指出由专业分工带来的组织化、集中化和现代化驱动了当前中国农业的增长;而与之相对应的农业增长方式的阶段性特征宏观地外在表现为兴办专合组织、打造产业集群和发展现代农业。在发展趋势上,组织化、集中化和现代化将形成互强格局,可能会使分散农户、凋敝农村和薄弱农业得到重塑。  相似文献   

17.
产权细分、分工深化与农业服务规模经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已有关于农业规模经营问题的研究,基本沿袭新古典经济学的规模经济理论分析思路,忽视了规模经营的分工本质。产权权利的不断细分及交易,有助于深化分工,提高效率,但与此同时,随之提高的交易成本也会逐渐耗散分工的经济收益,阻碍分工深化。根据产权细分——分工深化——规模经营的分析框架,以经营权流转为基础的农地规模经营,内生高昂的交易成本,而通过经营权细分及交易所实现的农业服务规模经营,能够显著提升农业的规模经济收益和分工效率。在农户存在对土地的身份财产权和在位控制权诉求的刚性约束条件下,推进农业服务规模经营是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8.
公共服务是如何促进经济增长的?——基于分工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匡贤明 《晋阳学刊》2008,28(3):52-56
传统理论分析公共服务有助于经济增长侧重于从人力资源角度。从斯密传统出发,提供公共服务更多的是通过提高分工水平这个途径促进经济增长的。因此,政府的角色定位就是保障社会成员的公共服务供给,更大范围地提高分工水平,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9.
一、粗放与集约:两种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粗放(extention)与集约(intention)两个概念,是李嘉图等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在其地租理论中首先提出来的.在农业中,粗放经营是指通过扩大耕地面积增加农产品总量,集约经营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集中投入较多的资金或劳动,采用新技术进行精耕细作.一般说来,粗放型增长方式是在生产技术水平相对不变的条件下,通过不断增加劳动力、  相似文献   

20.
受限于传统经济理论分工水平假定、生产与消费分离的分析思路,从分工视角研究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影响深入不足.在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框架下,基于信息技术经济性质的分析,构建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内生的分工模型,分析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的深层次影响,结论表明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的核心影响来源于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的网络效应,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的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促进技术进步产生,并进入到有效率的迂回分工结构中促使分工扩展和深化,工业化和信息化交织构成新型分工网络和经济组织结构,产生报酬递增的良性机制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