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提起“乌兰牧骑”,那个不夸它是我们劳动人民的贴心人呵!在“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心目中,艰苦就是光荣。“哪里最困难,哪里最偏僻,就到哪里送歌献舞”已经成了“乌兰牧骑”演员们的实际行动。只要群众需要,为了几个人,那怕是一个人,他们也要去演  相似文献   

2.
1962年初冬,我和拉萨市文化工作队,沿澎波河(在拉萨北部,为拉萨河支流)的村村寨寨巡回演出。这里靠近藏北草原,天空不时扬扬洒洒的飘着雷,我们白天在打麦场和寺庙广场演出,晚上分散住在老百姓家。他们_给什么,我们就吃什么;哪里有空房,我们就睡在哪里,很像一群浪迹江湖的流浪艺人。  相似文献   

3.
“我们这是去哪儿呵?”“总是在回家呵。”诺瓦利斯的小说《海因利希·封·奥夫特丁根》中的名言,揭示了人生对于回归精神家园的宿命式的追寻。在中国乡土文学中,一个极普遍也很重要的母题“游子还乡”,与这句名言有着内在的共通之处,它象征着中国文人们在人生与精神的双重漂泊的命运中强烈的回归意识。诸如现代文学史上的鲁迅、蹇先艾、许钦文、废名、郁达夫、萧红、巴金、张天翼、吴祖缃、沈从文,当代的张承志、贾平凹等著名作家,都曾充满深情地在他们的作品中回眸故乡。那个在作家的记忆经验中反复呈现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的乡土世界,不再是…  相似文献   

4.
回族的清真寺及其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回民族与伊斯兰教之间深刻而又密切的联系,已是众所周知的。清真寺是穆斯林精神生活的重要场所,于是在中国就有了“哪里有回民、哪里就有清真寺”的说法?本文就回民清真寺及其制度作一概述。 一 清真寺又称“礼拜寺”,阿拉伯语称为“麦斯吉德”(意为礼拜安拉的场所),也有把它称为“白屯拉”的,意为“安拉的宅弟”。在我国,唐代人把它称为“礼堂”,如杜环在其《经行记》中讲,大食“有礼堂,容数万人,每七日,王出礼拜,登高座为众  相似文献   

5.
倭族的源流     
以前,我们把带着水稻栽培技术渡海到日本列岛来的日本人称作倭人,那么,这些倭人的故乡在哪里呢?查一下历史文献便可得知,在记录周代情况的《论衡》中,有三处提到倭人。如:“周时天下太平,……倭人贡鬯草。”公元前一千年左右,倭人把出产于长江上游一带的鬯草,即放入黍酒中的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万年灵芝,贡献给早期的周王朝。就是说,渡海到日本来的倭人的同族,也居住在远离日本的长江上游地区。  相似文献   

6.
我对向祖文局长的采访是从本刊一个新栏目的设置开始的。本刊拟开辟一个叫“老家故事”的栏目,我们的这个创意拨动了他那根感情的心弦。向祖文局长并不是作家,但他似乎有一种很浓的故乡情结。他最近写的一篇叫《故乡》的散文寄寓着浓浓的故乡情怀。“故乡是一堆爬满青苔的黄土,是一栋结满蛛网的老屋,是一个想去看看而又近乡情切的地方。”文章的开篇这样写道。但是在我们的交谈中,我感到他的故乡情怀远还不仅仅在那个遥远的山村。向祖文局长说:当他从事民族工作之后,  相似文献   

7.
<正>“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的诗句每每在我脑中回荡时,我一定是在故乡或是在回故乡的途中。因为这时,这首诗总能引起我的共鸣。伟大的作家,他的作品从来都不会是“短命的文艺”。他一定有深入骨髓的爱国情怀,他的笔永远向着脚下的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我对故乡同样爱得深沉,也会思考“故乡,我拿什么去爱你”?利川市“共同缔造”文学采风一行人,带着各自使命,相聚于三月的春风中。眼前的故乡像刚睡醒的样子。她在等待春天,等待一场盛大的精神播种。她问我们为什么采风,我告她,是为了更懂你。  相似文献   

8.
沪沽湖声名远播,还是近几年的事。当知道世界上还有如此神奇美丽的地方时,我已经成家了,如若不然,我或许会只身前往泸沽湖,到那里安家,到那里去寻找自己情感的皇天后土。 第一次认识泸沽湖,是在昆明。那时,我在一家公司里打工。公司的员工里,就有一位摩梭姑娘,来自泸沽湖畔的嘎拉村。在“五四”青年节联欢晚会上,她用汉语为大家演唱了一支摩梭人的《迎宾歌》,清脆嘹亮的歌声,把整个晚会推向了高潮,把我们的思绪全部带向了她梦中的故乡: 不管你从哪里来,来了就是朋友,就是朋友,玛达咪!上火铺给你留着座位呀。谢纳米给你留着小舟。你看那多情的格姆女神,也向你伸出了热情的手。玛达咪……不管你从哪里来,来了就不要走,不要走,玛达咪!温暖你的心有苏里玛酒,甲搓体跳到月照当头。这里是深情的一方热土,  相似文献   

9.
广西曾被誉为“民歌的海洋”,是“歌仙”刘三姐的故乡。今天,飘扬在八桂大地上千年悠扬的歌声正渐渐变弱,那么是什么让我们远离了刘三姐……  相似文献   

10.
人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人类出现了多少万年?这个世界是否有过被水火毁灭的历史?是否存在过肢体再生的现实?谁曾见证这一切?文化的传承在前行中出现让人类遗憾的断层,犹如脱离母体的我们对自己在母体的那十个月一样茫然无知。为此,人类在“很久很久以前”便有了艰辛的跋涉与丰富的释解——一、沉溺化生《山海经》中有“有女子名羲和,方浴日于甘渊”和“有女子方浴月”之说。何谓“浴”呢?有人说浴就是洗澡,日月运行十分疲惫,晚上洗个澡,明天才精神抖擞;或者说浴是女子在阳光或者月光照耀下的水里沐浴。然乎?老子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  相似文献   

11.
“穷八家”变成“富八家”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北端村,有被称为“穷八家”的八户。但是人们說,现在不应再叫“穷八家”,应称为“富八家”了。因为解放这几年来,“穷八家”的情况已經起了根本变化,穷根被挖掉了。“穷八家”这个名称怎样来的呢?这倒不是因为八家是全村最穷的,而是土改时,他们分到了地主的瓦房,八家住在一个大院里,大家就叫他們为“穷八家”大院。 1945年解放以前,穷八家的确是穷,八户人家有  相似文献   

12.
慢门新闻     
亚洲大陆的中心在哪里?1992年,中国科学院新疆地理研究所的科学家为我们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经过他们的实地考察和测算,最后确定距乌鲁木齐市约26公里远的永丰乡包家槽子村一块微微隆起的台地中央,就是“亚心”。“亚心”全称“亚洲大陆地理中心”,是指亚洲大陆范围内处于均衡位置的点,它距大陆周边海岸线最远,大陆性最强。位于北纬43度40' 37"与东经87度19'52"的交汇处。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人;火灾、水灾、地震,奋战在最前列的还是军人。那片庄重的橄榄绿总是在最危急的关头首先跃入人们的眼帘。当毒品肆虐祖国西南边陲,有人沦落为“瘾君子”时,又是军人出现在戒毒所,出现在被毒品折磨得灵魂扭曲的“瘾君子”面前。  相似文献   

14.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救命之恩,以儿子的婚姻相抵———是对是错,多少对多少错,我们姑且不作评说。当我们看着那个60多岁的老人为了偿还老友的一段救命之恩而替花心儿子抚养哑媳弃子,在外漂泊打工12载时,我们的心无法不被这个“知恩图报”的故事深深感动。  相似文献   

15.
文明的脚步有人说:“故乡”是个游子“情结”,想想还真是的。因为必须游出去,必须保持距离,才能有感情的牵扯;离开了老奶奶,才能不时地想起她反复讲过的《大灰狼的故事》,那布满皱纹的脸,那青筋裸露的手,使您感到坚实和温馨;只有身处他乡的梦中,门前的那棵歪脖子树,那蝌蚪游弋的水塘……才能令你魂牵梦绕。这方面最典型的数李白,他一辈子不停地游、不停地思、不停地想,就是不回乡。即使回去了,也住不了多久,又步履匆匆地离开。其实他并没什么非要出走的公差要务,然后就会又撕心裂肺地“故乡、故乡”,什么“月是故乡明”,…  相似文献   

16.
杨标 《民族论坛》2004,(2):49-51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救命之恩,以儿子的婚姻相抵——是对是错,多少对多少错,我们姑且不作评说。当我们看着那个60多岁的老人为了偿还老友的一段救命之恩而替花心儿子抚养哑媳弃子,在外漂泊打工12载时,我们的心无法不被这个“知恩图报”的故事深深感动。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是举世公认的酒故乡,早在五千多年以前,古老的东亚大陆上,我们的祖先就把清泉的甘洌、丰收的喜悦、激情的火热以及对上苍的诚意,揉和酝酿在一起,捧出了馥郁芳醇的琼浆玉液,这便是酒。  相似文献   

18.
滇东南有一个很出名的壮族山村,它依山傍水,一条狭窄的山村公路直通村头。村头一棵千年大树遮天蔽日,犹如街市上那些硕大的太阳伞一样罩着山寨。它就是云南省麻栗坡县的南朵村。小村不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全国卫生模范村,而且小村里还居住着一位30年前为毛泽东主席唱过山歌的老人龙琼琳。2002年9月13日,我们来到了老人的家。车在村头停下,踩着壮家人的青石板路,我们来到龙琼琳家的小院。门前,一位缠着壮族青色头饰的老人端坐在小木凳上精心绣着壮绣。“老人家,您身体好吗?我们来看望您。”我们轻轻走到老人跟前。“你们从哪里来…  相似文献   

19.
普米山寨行     
千山万壑的滇西北高原象母亲的乳汁一样世代哺育着普米人。一踏上从贡山到兰坪的班车,我的心就飞向了高原的尽头——普米山寨。阔别了整整二十年的故乡啊,我回来了! “四弦”声声普米山寨最打动人的不仅仅是它神奇、壮丽的景色,还有普米人特有的乐器——“四弦”弹拨出的琴声。  相似文献   

20.
管倩  李欣煜  蒋易宏 《民族学刊》2020,11(3):64-72, 135-136
现代传播活动构建了公众对不同群体的“符号化”认识,就少数民族女性而言,不同的传播方式和时代会对其“生成”不一样的公众形象。在当前这个全新的小屏传播时代,短视频网红ID“浪漫侗家七仙女”使侗家女性获得了较大的话语权,使她们有可能成为传播主导者,其形象构建更真实、更加符号化,显示出较强的“带货”能力,但也因出于“流量”的考量,“侗家七仙女”的传播呈现较强的表演性质。其网红、年轻漂亮、家乡代言人及现代女性等形象特征使少数民族女性在传播中的主体地位大为增强,但由于小屏传播的局限、男性审美的主导及表演性、碎片化呈现等方面的局限,小屏传播时代少数民族女性形象与其真实的状态还是有一定的偏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