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去年开始订阅《老年人》杂志。通过一年多的阅读,我觉得这是一份很有看头的老年期刊。每月收到《老年人》杂志,我仔细阅读后,便推荐给院内其他老年朋友看,经常找我借阅的有6人。据大家说,他们很喜欢阅读《养生保健》版块的“医疗卫生”、“养生之道”、“康寿文摘”、“保健信箱”和《家庭风景》版块中的“敬老家谱”、“百姓人家”、“老两口”、“代际之间”、“生活顾问”等栏目。今年又有两位老年朋友订了《老年人》杂志。这样,我们巴蜀古城这个18户人家的小院,就订了3份《老年人》,经常看这份期刊的读者越来越多了。阅读…  相似文献   

2.
丽洁 《当代老年》2008,(9):10-11
6月2日,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就《辽宁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草案)》面向社会征求意见。《草案》对老年人“精神慰藉”可能首次纳入辽宁法规。《草案》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的精神慰藉义务,与老年人不在一起居住的,应当经常回家问候、看望。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杂志创刊十六年来,我年年订阅,期期必读,是我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我视《老年人》杂志为政治母乳,每期到手先看“老人言”,再看封面标为要目的文章,然后看其他内容。今年第三期,《武汉新鲜事:总经理退休当门童》、《大义女子陪着养母做新娘》这两篇文章,我读后深受启迪和教育;《生活方式决定你的健康状态》一文,连读两遍仍不想放手;关于人寿保险的策划报道,也给了我很大启发,我打算让老伴参保,既减轻儿女的负担,也为我辞世之后让老伴无温饱之忧。《老年人》杂志的文章篇篇可读,开卷有益。诸如“社会纪实”、“银…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2002,(4)
据《中国老年报》报道:天津市万福敬老院办起“老年人小饭桌”,社区老年人可以在敬老院只吃饭不住宿,这使老年人既能得到社会服务,又能享受家庭亲情,满足儿女养老的愿望。老年人也可每天在敬老院参加各种文体活动,中午、晚上在敬老院用餐。点评:养老不必拘泥于形式,天津的这个“小饭桌”就挺好,把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的功能结合起来,满足了老年人的心愿。天津敬老院办“小饭桌”  相似文献   

5.
近日,山东省莱阳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专门听取和审议了市老龄办《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执行情况。经过审议,市人大常委会认为,近年来市政府及主管部门认真贯彻实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以实施“银龄幸福和谐工程”为抓手,以“争创一流老龄工作”为目标,突出为老年人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论年龄歧视——积极应对老年歧视促进社会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简称《老年法》)已颁布10周年,我市也制定了《大连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草案)(简称《办法》草案)。10多年来,我市的老龄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老年人的权益得到了相应的维护,老年人优待工作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2005年,全国老龄办会同国家21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老年人优待工作的意见》(全国老龄办发[2005]46号,简称《意见》),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关爱,是全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1997,(10)
对《老年人》杂志,我年年订购,期期必读。它不仅成了我的知心朋友,同时也使我们全家受益。我老伴患糖尿病10多年,久治不愈,痛苦不堪,全家人都为她着急。一次,《老年人》杂志上刊载了一篇专家谈诊治糖尿病的文章,我看了,马上写信向他请教。这位专家很快复函,还寄来了他自己研制的药。老伴服用一个疗程后,效果很好,如今病情稳定了。老伴深有感触地说:“《老年人》杂志通信息、传经验,为我解除了多年病痛,给全家带来了欢乐。”常宁县读者袁诗谱订“老年人”杂志 全家人受益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2002,(9)
我们宁乡县2002年发行《老年人》杂志4165份,比上年增长近千份,且自费订阅率达到了85%。我们的做法,主要是“四到位”。一、宣传发动到位。我们把发行《老年人》杂志作为贯彻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老干部政治待遇的重要任务,摆上工作日程。去年,在全县召开了乡镇和县直单位离退休人员党(总)支书记、老干专干会议,同时邀请乡镇组织委员和县直单位分管老干部工作的领导参加,研究、部署加强离退休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活动,并就《老年人》杂志发行工作进行动员和布置。会后,层层…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杂志“世纪星座”专栏每期介绍一位百岁寿星,图文并茂,读来开阔眼界。我今年 84岁了,但与这些百岁寿星比起来,还真要算个“小字辈”。这些寿星各有各的特点,他们勤劳朴实的品德、乐观大度的胸怀和对生活的热爱,值得我们学习。希望《老年人》继续办好这一颇具特色的专栏。 “世纪星座” 专栏 开阔眼界!涟源市读者@章丰太  相似文献   

10.
金秋茶坊     
《老年人》2002,(12)
湖南统一制作发放老年人优待证据《家庭导报》报道:湖南省从今年10月14日的老人节开始,在全省陆续发放新的老年人优待证。持老年人优待证者,可在全省范围内享受政策规定的各项优惠待遇。据了解,以前是由各市州自行制作发放老年人优待证,规定只在当地享受优待。点评:一证在手,全省通用,这是政府为老年人办的又一件实事、好事。今后的工作,就是要让“证”真正“优”起来,“通”起来,不使政令受阻、优待落空。中国养老关系正在悄然变化据《晚霞报》报道:子代依赖父代建家,父代依赖子代养老,我国这种几千年来的传统,正在随着市场…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提出“老有所教,老有所学”的要求,许多人不理解,认为《老年法》中己经有“老有所学”要求,为什么还要提“老有所教”。我认为“老有所学”主要是从老年人角度出发,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要,而“老有所教”着重从社会发展和政府主导的角度出发,有目的、有导和的施教于老  相似文献   

12.
我从1995年退休一开始,就坚持订阅《老年人》杂志,并且每年分两大本装订成册,珍藏备查。这是为什么?因为她的内容吸引了我。《老年人》杂志设有六大板块,二三十个栏目,真可谓内容丰富,五彩斑斓。它融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于一体,老年人想了解的东西应有尽有,且文章通俗易懂,让我爱不释手。例如刊首的“老人言”是我们老年朋友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每期的“咨询热线”为老年人提供权益保障的法律和政策依据;信息量最大的“养生保健”是老年朋友健康长寿的好参谋。各板块主持人考虑周到,还将他们的电话号码公布于每期的目录…  相似文献   

13.
刘鹏 《当代老年》2011,(4):11-11
1月20日,江苏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开幕,就《江苏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草案修改稿)》进行了审议。跟一审的草案相比,修改稿增加了对“啃老”现象的规定:“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要求老年人经济资助的,老年人有权拒绝。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以物业或者其他理由,骗取、克扣或者强行索取老年人的财物。”  相似文献   

14.
编读往来     
《老年人》2000,(9)
夕阳好伙伴——《老年人》靖州县公安交警队冯兴诗(苗族)我阅读《老年人》杂志已有二三年,前两年是单位订赠,今年是自费订阅。这份杂志是我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我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记得刚退休时颇感寂寞,尽管满堂儿孙孝顺,仍然烦恼丛生。后来,有《老年人》杂志作伴,填补了我精神上的空虚。这份刊物内容贴近老年人生活,符合老年人口味,能使我们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实现心灵的交流。揭开扉页,是充满人生智慧的“老人言”,再看目录,有“时事纵横”、“历史回眸”、“专访写真”、“晚霞风采”、“人物春秋”、“难忘当年”、“百…  相似文献   

15.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要“研究探索建立老年人长期护理制度,鼓励、引导商业保险公司开展长期护理保险业务”,这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项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6.
2005年,陕西省老年学学会先后向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提出了抓紧出台《陕西省老年人优待办法》并在全省范围内实行老年优待“一证通”等3项建议案,把人口老龄化问题提升到参政议政和科学决策的高度。去年9月30日,陕西省政府发布了《陕西省老年人优待办法》并明确老年人优待全省“一证通”,并在陕西省制定的“十一五”发展规划中,老龄工作被独立成段列上了议事日程。陕西省老龄办专职副主任艾向东向笔者介绍说:这是他们近几年探索老年学术研究与老龄工作实践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互动机制带来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退下来以后,参与社会的发展,融入社会,参与有意义的公益活动,称之为“老有所为”。如今老年人的基本权利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使之上升到政策和法律的高度,更是广为人知,受到各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发行窗     
《老年人》2001,(12)
大屯营乡发行《老年人》认识到位措施硬宁乡县大屯营乡把发行《老年人》作为贯彻“老有所学,老有所教”方针,为老同志办实事来抓,规定机关退休干部、职工及乡联校退休教师每人订阅一份,作为学习资料,乡党政班子成员人手一份,乡属部门都要订阅,以便及时了解老干工作有关政策和精神。(黄可云殷劲松)八旬台胞汇款订《老年人》杂志新化县传染病医院妇产科李慧芳于2001年10月2日收到台北市仁爱路4段488号3F李志明(85岁)的一张汇款单,附言上写道:“孙女,请代订47份2002年《老年人》杂志,让我亲人每户一份及我…  相似文献   

19.
为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关于加强老有所为、老年志愿服务工作的要求,大力宣传新时代老年人老有所为、老有作为的新形象,激励更多老年人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全国老龄办近日发出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老有所为”先进典型人物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20.
李欢林 《老年人》2007,(6):31-31
我已养成一种习惯:每期拿到《老年人》杂志,先要翻看“明园”蜂业专栏的蜂蜜篇,看谁又有不同体验。蜂蜜对我来说,已是“不可一日无此君”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