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先行否定《呐喊》、《彷徨》、仙台经验、启蒙者、先觉者等现实鲁迅像,竹内好以《野草》、S会馆时期、文学者、非先觉者等为回心之轴,塑造了一个本质为"无"的绝对"文学者鲁迅"。但是,试图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的终极目的论,使"竹内鲁迅"陷入了一种玄学式的同义反复逻辑,以至于以否定鲁迅来成就"竹内鲁迅",以无限否定至无来证明"无"。"竹内鲁迅"的形式先于内容、语言先于事实、目的先于历史,不过是以竹内好为代表的"二战"期间的日本知识人,表达其无法克服的历史困境和思想危机的媒介。"竹内鲁迅"其实"无"鲁迅。  相似文献   

2.
鲁迅是中国现代作家中,对传统文化的"孝"认识最深刻、批判最激烈的作家.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他有时不得不遵从封建礼教,因为他又不敢背负不孝之罪,是在十分守"孝道"的同时剧烈牺牲自己的,是什么促成了如此的矛盾?又是什么使鲁迅面对朱安有"罪人"之感.因为他仅仅是历史过渡"桥梁中的一木一石",他所承载的历史变革重任还要继续"探索".  相似文献   

3.
鲁迅不仅是"拿来主义"思想的倡导者,也是"拿来主义"思想的杰出实践者.在对待文化遗产以及外来文化的问题上,鲁迅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在文学创作实践上,鲁迅融合创新,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新天地,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相似文献   

4.
鲁迅逝世之后,国共两党围绕其形象建构展开了宣传博弈,中国共产党基于抗战形势和自身文化建设的需要,成功摆脱了国民党对民族主义话语的垄断,不但实现了从"民族鲁迅"到"延安鲁迅"的转换,更确立了以"鲁迅方向"为代表的"中华民族新文化",建构出与"三民主义文化"相抗衡的"新民主主义论"。但是,基于国共两党政治博弈和时代需要而产生的鲁迅的民族化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始终蕴含着国际主义和民族主义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20世纪末,文坛出现"论鲁"风。通过分析,指出所谓的与鲁迅"断裂",不过是对中国现代文学优秀传统的"失语"。其内涵是以浮躁取代辩证认识,以蔑视权威而否定文学需要主流,文学需有崇高。鲁迅实际是文学要体现先进文化的代表,鲁迅思想推动中国文学走到今天。在21世纪到来之际,要继承发扬鲁迅精神,使文学事业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光复后两岸文化交流的热潮中,鲁迅及其作品在台湾的广为传播,起到整合社会进步力量对抗黑暗现实的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当时文化思潮对台湾乃至整个中国前途与命运的思考盲点。大陆左翼所提倡的鲁迅"战斗精神"因与台湾日据时期对鲁迅"韧性斗争精神"的认知相契合而起到联合两岸知识者结成统一阵线的作用;但左翼具有政治"方向性"意义的鲁迅阐释并未得到台湾文化界的呼应。赴台后的许寿裳通过鲁迅重申"五四"精神,并将鲁迅作为中国文化精神的化身介绍给刚刚摆脱殖民困境的台湾文化界,与日据时期台湾知识者以中国文化对抗殖民文化及他们对启蒙者"鲁迅"的认识对接;不过许寿裳较为温和的鲁迅论中所暗示的健康的"中国化"道路却因种种原因未得到深入。这一阶段的鲁迅风潮已经能够预示1949年之后中国鲁迅阐释的不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说过自己与鲁迅的心是相通的。毛泽东感到与鲁迅心灵相通可能是在深层次的心理体验和性格特征方面有相似之处,主要是强烈的孤独者的感受和抗争心态,以及极其自尊、极为敏感,反对恕道和中庸。在表现形式上,鲁迅主要是通过小说、散文特别是杂文等文本呈现,毛泽东则主要通过讲话和少数的文章反映。通过对中国历史现实的深刻而独特的体验和批判,鲁迅一生致力干个人主体精神的确立。而这必然会与强调理论权威和绝对统一的文艺体制相矛盾冲突,干是有了胡风的悲剧和毛泽东对假如鲁迅还活着的回答。  相似文献   

8.
鲁迅《摩罗诗力说》中的"拜伦"言说,成为后来在中国传播和接受拜伦的重要基础。它所建构的拜伦思想、精神、文本及意义,影响到中国对拜伦的言说及其价值评判。沿着鲁迅的思路,近百年来对"拜伦"的接受历经了从乌托邦到意识形态化,再回归到文学经典的过程。"拜伦"言说也受制于社会历史语境和言说主体的牵制。由此可见,鲁迅的"拜伦"言说及其被言说,隐含着当代中国学术向度与政治限度的博弈,拥有学术阐释史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鲁迅的"中国根柢全在道教"这句名言在学术界颇有争议,有学者认为这是一个科学的论断,也有的认为这是对道教的否定。文章认为道教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的影响力是广泛和深远的,"中国根柢全在道教"这个判断是有事实依据的。从鲁迅的文章和言论中,随处可以看到道家思想的痕迹,所以鲁迅与道家思想是有着不解之缘的。  相似文献   

11.
2011年3月下旬,同济大学鲁迅研究中心诸同仁应浙大东方论坛之邀,与浙大师生展开了一场“鲁迅与现代中国文化” 专题研讨会.这是鲁迅诞辰130周年纪念系列活动之一.  相似文献   

12.
柏杨的幽默与鲁迅的幽默有着显著的差异.鲁迅的幽默更醇正、雅致,保留了更多幽默的"内核";而柏杨的幽默则粗俗、放肆,呈现一种特殊的"野俗"风格.他们的幽默都是为历史的沉重和国民的落后而发出的深邃而警醒的呼号.  相似文献   

13.
鲁迅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存在。作为优秀的启蒙主义知识分子,他的遗产本应对知识分子社会批判意识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可是政治势力对鲁迅的争夺致使继承鲁迅精神的知识分子屡遭厄运,最后不得不全部败下阵来。于是,鲁迅就成了政治家可以任意涂抹的雕像,使鲁迅一步步变成了政治的守护神,鲁迅被意识形态工具化了。  相似文献   

14.
文章回顾了2006年度国内中文网络中关于鲁迅的重要反响,并对此进行了相应的评析,认为"网络鲁迅"在本年度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迎来了"网络鲁迅"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潮。   相似文献   

15.
南社与“左联”是晚清以来历史上较有影响的政治文化社团。前者,鲁迅与之发生过联系而未参加。后者,鲁迅被推举为盟主。从鲁迅对这两个社团的历史选择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同中存异的政治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对中国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上海及其周边地区成为重灾区。而这段时间,鲁迅恰好定居在上海,其生活与写作自然也受到了大萧条的影响。甚至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大萧条所带来的一系列政治经济的冲击极大地困扰着鲁迅的写作与生活,使得他陷入了“上海困境”之中。1932年鲁迅家庭收入锐减,为了维持“中产阶级”的基本生活水准,鲁迅开始拼命地写作与翻译。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36年10月其生命的终结。可以说,鲁迅晚期写作与生活的状况与大萧条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但这一点几乎不为世人所关注。  相似文献   

17.
鲁迅是一位具有原创性、民族精神文化源泉性的作家思想家,整个民族遇到问题,可以到他的文学与思想的内部去不断吸取资源。鲁迅研究很难作纯粹历史研究,而必须面对当下现实。鲁迅对于中国,是一个现在进行时的存在,他毕生致力于中国人及中国社会的改造,鲁迅研究不断有新发现不断深化的关键,在于研究者不断找到属于时代又属于自己的问题意识。如何正确地把握时代与自己的问题,在注意鲁迅对现实的关怀和介入的同时,更应该注意鲁迅的超越性思考。现在世界上现行的所有社会制度、所有发展模式、所有文明,都发生了危机,现实生活在急剧变化,亟需新的理论创造。只有在世界文明大检讨、大反省、大转机的视野下,才能真正发现和认识鲁迅对中国文明、西方文明批判性思考的意义。中国要走出自己的发展道路,当代知识分子最重要的历史责任,是要创造出对现当代中国历史与现实具有解释力与批判力的理论,鲁迅的思想是创造这样理论最重要的资源之一。鲁迅的意义,普遍认为是拔得太高,实则认识远远不够。  相似文献   

18.
鲁迅和胡适的哲学观念各有特色,两者对于人生的理解、对于世界的审视、对于历史和社会的思考大异其趣:在个体生命的价值层面上,鲁迅实践着献身精神的"速朽"哲学,而胡适提倡个体责任的"不朽"哲学;在审视外部世界时,鲁迅具有强烈的主体精神超越性,胡适更看重人的理性思考和实际求证;在哲学思考的价值向度上,鲁迅有着卓越的历史洞察力,而胡适表现出非凡的社会反思力。鲁迅和胡适的哲学观念也不乏相通之处,二者的哲学观念中都包含着鲜明的进化精神和优秀的实践品格。鲁迅和胡适的哲学观之所以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除了他们的个体性格因素之外,从二者对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继承以及对于西方哲学观念的吸收上也能看出两位大师的智慧个性。  相似文献   

19.
对鲁迅的早年生活进行新的阐释,论述早年鲁迅所体味的人间之“爱”,所展露的“自由”天性以及这一天性所得到的最初应和与强化,提示人们关注这两种最初的人生感受、生命意欲在鲁迅整个生命世界中的深层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20.
鲁迅与韦素园的交往是短暂而又真挚的,而这段交往由于种种原因却被遮蔽于现代文学史料中。二人的交往始于未名社的成立和对进步翻译文学事业的追求,由于同患肺病的特殊经历和相似的人生早年以及二人性格的相近,使得他们成为现代文坛一对年龄悬殊的知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