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明彻是岭南道教史上的重要人物.他深厚的道教思想和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了世人的称颂,也成就了晚清广州道教的兴盛,他堪称晚清广州道坛一颗璀璨明星.  相似文献   

2.
晚清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相当重要的特殊人物.他在晚清众多中外约章的交涉中折冲斡旋,参与谋划和签订的约章60多个.其中既有中外双边约章,也有中国与列强的多边约章,有的内容涉及国家的许多重要主权,有的只是某一具体问题的细节规定.中外学术界对赫德与晚清中外约章关系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梳理和初步总结相关研究成果,并指出研究中的不足,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赫德、条约制度史及中外关系史等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3.
野史是中国史学文化的重要形式,也是中国史学文化遗产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晚清这一封建社会的末期,野史得到了较大发展,关于晚清历史的野史记载也更为广博。戊戌变法作为晚清重大历史事件之一,其野史记载更是不胜枚举。此类野史资料对于研究戊戌变法相关历史事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而需要对其史料状况进行充分的发掘、研究、整理和利用,从而发挥出该部分野史史料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4.
学术界近年关于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研究可谓成果迭出。本文以《晚清文化保守思潮研究》为中心,在对该书内容做重点分析的基础上,对晚清文化保守思潮的界定、晚清文化保守人物政治取向与文化取向的关系及晚清文化保守思潮的评价等问题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5.
为了加强晚清史学科建设,推进晚清史研究的深入发展,河北师范大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于2007年8月6-8日在承德联合主办了"晚清改革与社会变迁——第二届晚清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的专家学者们围绕着"晚清改革与社会变迁"这一主题,就晚清的政治制度改革、晚清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晚清财政与金融、晚清文化与人物研究等诸多方面,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重读《范爱农》是为了重新认识有计划的个人史写作,如何处理作为背景或事件的社会政治史。“信史”这一晚清至民国重要的学术思想问题深深扭结在鲁迅文学作品中,《范爱农》所呈现的记忆与遗忘、纪实与虚构是鲁迅对于这一问题的独特回应。《范爱农》内容涉及范爱农的个人史、辛亥革命史实以及晚清革命会党光复会的历史。其中,对历史背景,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中如何择取和改写,体现了鲁迅对历史的价值提炼和认识历史的方法。重读《范爱农》不仅为了呈现文本的丰富性,而且是对深嵌在中国近代知识转型中的、自身包含着复杂张力的鲁迅文学的一次回溯与再认。  相似文献   

7.
历史人物留存的书信是了解当事人所生活的时代风貌,生平事迹,并对之进行评价的重要资料.《湘绮楼笺启》是进入中年后的晚清名士王闿运二十年间所写书信的汇编,比较真实地记录了王□运治学严谨,关心国事,热心人才培养的不平凡的一生功绩.  相似文献   

8.
1856年上海墨海书馆出版了慕维廉编译的<大英国志>,为近代中国文化人带来了大量的关于英国历史的知识信息.本文通过对<大英国志>译本的分析,译者蒋剑人在翻译中对英国历史的理解,以及<大英国志>在晚清的流传和影响,指出该书为晚清中国人正确认识有关英国历史,提供了最新的、最准确的第一手资料,使中国人第一次全面地了解了英国的政体演变、历史沿革和文化成就.该书在近代中外史学交流史上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9.
晚清湖南经学基本由理学、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三大块构成,在不同的领域都有各自的典型代表人物,而 各代表人物在治经倾向上又有所不同。晚清湖南经学为近代儒学地域化的重要内容,自身表现出了鲜明的地域学 术特征。在对待晚清湖南经学的评价上,学界历来各执一词,并没有形成客观定性的共识。  相似文献   

10.
晚清湘军人物在追求“圣贤-豪杰”的理想人格框架下不避个性与私情,在晚清政局变幻和同治中兴中展示其独特的文化品格,分别在个性与合作、守道与救时、忠诚与血性、疏狂与狷守四个方面诠释了湘军人物的理学气派、地域特色与个性魅力,为总体解释晚清史提供了一个文化心理的分析视角,全方位展示了晚清湘军人物的乡贤气象、公义私情和晚清政治面相,但终究无法阻止晚清政治的衰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