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2 毫秒
1.
铁塔攀爬机在大跨越塔上的应用研究是安徽省电力公司超高压公司在对国内铁塔升降设备状况调研的基础上,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合作进行的应用研究科技项目。该项目成功地将铁塔攀爬机应用于已建成的500kV蚌埠淮河大跨越塔上,改善了作业人员登塔工作条件,提高了运行、检修和抢修的快速反应能力,降低了塔上工作的安全风险和登塔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升了线路运行装备的技术水平。该项目获安徽省电力公司2010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体现了国家电网人性化管理,创造和谐社会的思路;为不设电梯的大跨越塔及特高压线路高塔的攀登提供了新的解决办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结合皖北地区500kV输电线路运行情况,总结该地区500kV线路近年来的雷击故障,针对具体统计数据分析了雷击跳闸的特点和原因,提出了一些合理的防治措施,以提高500kV输电线路防雷水平。  相似文献   

3.
对跨越塔旧塔加固补强后重新投运的±500kV葛南线(±500kV林枫线)吉阳长江大跨越南、北岸两基钢筋混凝土直线跨越塔运行维护中的不足及治理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跨越塔旧塔加固改造后的大跨越段运维工作应在适当缩短正常巡检周期的基础上,投入必要的资金对附属设施、设备进行现代化改造,推广应用带电检测、在线监测等新技术、新装备,开展大跨越段的运行状态专题分析评价工作,为建成年限较长的其他大跨越段运行维护工作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输电线路大跨越段现场运行维护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首先概述输电线路防雷的一般分析和计算方法,再通过对110kV古东462线6#塔防雷计算,指出边坡对绕击的影响,针对防雷设计提出了几项防止绕击的具体措施,并根据雷电定位系统的落雷数据和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总结铜陵供电公司导体消雷器应用经验,提出导体消雷器可做为边坡防雷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带电间接作业法及中间电位作业法的优缺点,并对不同的作业方法进行了比较。以绝缘斗臂带电作业车不能到达现场,无法采用中间电位作业法进行带电接引线作业为例,论述了带电作业装置的研制、装置性能检测、作业流程及现场作业的验证等。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新的带电作业装置在架空绝缘线路进行间接法带电接引线作业是可行的,更符合现场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小型家电产品型号众多、包装标准不一而导致生产线运行效率不高的缺点,课题组提出了基于通用化缓冲衬垫生产线优化设计方案。设计了通用化缓冲衬垫,统一了衬垫尺寸标准,实现包装通用化;设计了垂直式混流生产线模型,并基于单元化生产模式优化了作业流程,提升了生产线平衡率;采用Flexsim生产物流仿真软件模拟各作业单元运行状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微波炉包装生产线拥有更高的单元作业利用率及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7.
舞动不仅会造成线路跳闸事故,而且还会给电网设备带来不可逆性破坏,是威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主要故障形式之一,在电力系统中防舞动是国际公认的难题。淮南供电公司根据500kV汤皋5351、庄城5352、洛庄5306线路舞动跳闸情况,对线路舞动机理及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对已发生舞动的输电线路相应舞动区段和与舞动线路处于同一区域的未舞动线路开展防舞治理。  相似文献   

8.
外破隐患的控制一直是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的工作重点。针对当前输电线路运行环境,讨论了线路外破事故的主要类型及特点,总结出了三方面的工作经验,并详细介绍了针对不同形式的重复性隐患制定的防范措施。最后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出隐患控制的现场经验。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网建设和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在输电线路保护区内进行高铁施工、道路敷设、园区建设,导致吊车、泵车、挖掘机等大型机械碰线跳闸故障屡屡发生。针对输电线路遭受施工外力破坏而引起的跳闸故障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结合生产工作实际,分析了输电线路施工外破的原因,提出一些解决、管控对策,防止和减少输电线路施工外力破坏事件的发生,确保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0.
10 kV自闭/贯通线是铁路供电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其故障定位宜采用行波测距法。在供电线路中,架空线和电缆多次交替使用而引起的波速不同与截面处反射是制约测量精度的关键因素。为解决不同线路混用带来的系列问题,提出基于等值线路的速度归一化方法。该方法首先给出了等值长度的概念,然后在线路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等值变换实现了波速的统一。大量的仿真实验验证,该方法不仅概念清楚,而且定位精度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家电生产企业在产品包装线工艺流程中,存在的瓶颈工序耗时长、限制产能的缺点,提出了基于约束理论的家电产品包装线工艺流程 优化方案。设计了作业耗时短、操作简单的一体式家电产品包装箱,有效解决了瓶颈工序的耗时问题;设计了基于单元生产方式的新包装工艺流程,包装线生产 平衡率从46.9%提升到87.4%;采用生产物流仿真软件Flexsim,基于包装线仿真模型,分析各作业单元运行状态。应用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案不仅有效解决了瓶颈工 序耗时长的问题,且优化后的包装线生产平衡率更高,各作业单元时间利用率更高。本方案能改善家电产品包装线上的生产状况,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2.
绕击是造成安徽省500kV同塔双回架空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的主要原因,根据运行经验,雷电主要绕击同塔双回线路的中相,但存在雷击上相的情况。在对安徽省历年同塔双回线路上相导线发生雷击跳闸情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利用电气几何模型,研究分析上相发生绕击的原因,并研究绕击率的计算方法,有效指导线路防雷工作。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电网越来越密集,输电线路之间的交叉跨越也越来越多,由于交叉跨越距离不足造成线路放电跳闸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本文介绍了一起220kV输电线路与10kV输电线路之间的交叉跨越放电,通过现场实际测量和理论计算分析,总结了线路跳闸的原因,并提出了应对方案。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输电线路运行班组防外破工作现状的基础上,从输电线路保护区内违章建筑、违章施工作业、交叉跨越安全距离不足、突发性和季节性外破四个方面,论述了输电线路外破隐患的主要来源和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从110kV线变组接线变电站的运行实际,及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和运行经济性角度,装设多级备自投装置很有必要。装设该装置需进行完善的功能设计和遵循严格的技术要求。其在变电站中的实际运用证明:多级备自投装置的应用,提高了线变组接线变电站的供电可靠性和运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分析了解特高压混合型气体绝缘开关(HGIS)的抗震性能,并进一步对其进行改善,选取了四种地震波对1 100 kV HGIS的整体结构进行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谱分析,得到了结构的自振频率和振型特征.在分析过程中,考虑到特高压设备固有频率与地震波主频率相近,会发生拟共振的情况,采用由正弦共振三波及正弦共振调幅五波组成的调幅波串进行计算,分析整体结构的机械强度和抗震性能.计算结果显示,1 100 kV HGIS在该组地震波作用下具有一定的安全裕度,为特高压设备抗震性能的分析提供有效数据.  相似文献   

17.
以宿州电网为例,对近年配电线路跳闸进行了统计,总结了配电线路故障跳闸的主要原因,分析本地天气对配电线路影响的规律,提出了基于气象预警主动避险的管理方法。针对配电线路其他主要跳闸因素,给出提高线路本体技术标准、改进供电方式、加强运行维护管理、负荷管理等具体措施,以改善线路运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提出使用无人机进行输电线路故障排查,提高抢修恢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快速性。为对山区、高跨等人力难以到达的部分线路杆段采用无人机巡视和检测,宿州供电公司联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发了专门用于线路巡检作业的四旋翼无人机(简称M4R)和遥控直升机(简称UH),进行线路高空故障点查找,降低了人员登高排查故障的安全风险,缩短了故障抢修恢复线路供电时间。  相似文献   

19.
大跨越杆塔是输电线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杆塔高,往往影响航空线路的安全。为了避免飞机因低空飞行时误碰触大跨越杆塔而造成航空事故以及输电线路因外破事故引发线路倒塔断线,进而可能引起电网系统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发生,往往对大跨越杆塔加装航空障碍灯。但近年来,由于各种设备自身及自然环境的原因,导致大跨越杆塔航空障碍灯不断地出现故障,航空障碍灯不能够正常工作,为此,对±500kV宜华线荻港长江大跨越航空障碍灯故障的成因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降低大跨越航空障碍灯的故障率,使其能够保持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20.
近期某干线铁路区间钢轨接头联结零件出现大量损坏的情况,为进一步探究故障原因,以线路普通接头为研究对象,以十余年轨温数据为基础,计算铺轨作业时预留轨缝、钢轨伸缩量,并且分析其在日常环境下的温度场分布及温度效应。依据轨道真实结构建立75 kg/m钢轨接头联结零件有限元温度场模型,分析不同工况下温度云图,并总结其分布规律。研究发现:该地区15 a内,各月预留轨缝平均值相差不大;对于普通钢轨接头,在螺栓中部、钢轨扣压部分、鱼尾板螺栓孔位置产生应力集中;受螺栓预紧力影响,钢轨接头应力集中点最大点在螺栓中部,且受预紧力影响较大;接头联结螺栓预紧力对钢轨温度应力影响比扣件更为明显;这些研究成果为今后养护维修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