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从规模上看,与苏德战争相比,古今中外的一切战争,仿佛都成了儿戏。苏联付出了阵亡2000万人的代价,其中,1000万是军人,德国有1000万军人死亡。在一千多天的战争中,平均每天死亡3万人。如此大规模的战争,尤其考验统帅的才智。斯大林与希特勒,作为交战双方的统帅,他们在苏德大战这个棋盘上下的每一步棋,都对整个战争进程产生巨大影响。希特勒有军事鬼才之称。德军从占领波兰到横扫北欧,打败欧洲第一陆军强国法国,一雪一战前耻,将号称“日不落”的大英帝国赶回老巢,都表明这名默默无闻的德军下士,有着非同寻常的魔鬼智慧。但是,希特勒缺乏对整…  相似文献   

2.
战争前夕斯大林是怎么思考的?下面是波斯克列佩舍夫在1941年5月下半月在有国家其他领导人和将军团参加的政治局会议上所作的速记记录。斯大林讲道:“形势日益尖锐化,而且很像我们估计的,可能受到来自法西斯德国的突然进攻。这当然难以相信,因为德国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军事上反对苏联的战争都没准备好,但是希特勒一小撮冒险家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如果总结一下1939年至1941年初的对外政策活动,那么主要的是:尽管有英、美的种种阴谋,我们仍得以避免苏联被拖入反对德国的战争。否则我们只得单独在两条战线进行战争,在西方反对德国和在东方反…  相似文献   

3.
布哈林在1926年7月,为了在同托洛茨基、手诺维也夫两派的斗争中为斯大林护航,他自己起草而由斯大林和他两人共同支使列宁的妹妹乌里雅诺娃,以她的名义于1926年7月26日致联共中央的一封信中,强调列宁在重病与病  相似文献   

4.
林建雄 《决策探索》2014,(16):41-41
一、中苏改革的背景 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刚刚走出“文化大革命”的阴影,经济处于缓慢发展状态。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由于长期以来片面强调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和发展重工业,造成了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严重落后的畸形经济结构,再加上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日益僵化,成为既影响经济发展、又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严重问题。因而,中苏两国在改革之初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都是尽快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跟上时代的步伐。所有改革都需要一个突破口,突破口的选择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中国选择的突破口是农业,苏联选择的则是政治。  相似文献   

5.
无论在当年,还是今天,贝利亚之死都令人感到兴趣。贝利亚是苏联历史发展中的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在斯大林执政时期,在贝利亚的个人履历表上人们难以找到有关革命的辉煌和业绩记录,而社会主义制度下不应该发生的事,  相似文献   

6.
东欧的瓦解和苏联的解体,都是可以追溯到斯大林的大国沙文主义、大民族主义和专制主义的。如果斯大林能够用平等的态度对待兄弟国家和兄弟民族,今天的苏联和东欧就会是另一个样子。  相似文献   

7.
二战以后,一个神话在世界上广为流传:希特勒所向无敌的大军是被苏联的严寒击败的,是可怕的"冬将军"挽救了苏联。这一说法来自希特勒的将领们。他们把德军在苏联的失败,归于1941年严寒的冬天,声称如果不是苏联的严寒,他们一定能攻下莫斯科,从而取得对苏作战的胜利。  相似文献   

8.
闻一 《领导文萃》2006,(12):106-110
1945年12月30日,斯大林在接见蒋经国时曾说过这样的话:“毛泽东不相信蒋介石,蒋介石也不相信毛泽东。”事实上,在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的期间,斯大林尽管承认蒋介石政府是中国惟一合法的政府。但他实际上对蒋介石并不信任;当然,他对毛泽东也不信任。斯大林、蒋介石和毛泽东这个互不信任的三角的形成有多种原因,但斯大林个人的决策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斯大林的决策总是以苏联的利益为重,总是从这个立场出发来解决苏联和其他国家、其他共产党的关系,苏联和中国的关系自然也不例外。从20世纪30年代初到1949年米高扬秘密出访中国,斯大林、蒋介…  相似文献   

9.
正希特勒想消灭苏联由来已久1923年,取得纳粹党领导权的希特勒在德国慕尼黑发动政变失败被捕。在监狱里,他口述了《我的奋斗》一书。书中,希特勒为战败的德国指出一条"全新"的道路,"如果要在欧洲取得领土,只有在牺牲苏联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意即征服了苏联才能征服欧洲。1933年,希特勒就任德国总理,随即扩军备战,还陆续和日本、意大利等国签订了《反共产主义协定》。这实际上就预示着和  相似文献   

10.
从民主的缺失到民主的泛滥--苏共在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上的失误、教训苏共倒台、苏联解体后,许多学者认为,不是戈尔巴乔夫的民主改革,而是缺少党内民主和社会民主的、僵化的斯大林模式,葬送了苏联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戈氏只是充当了"送葬人"的角色。作者认为,这种观点是值得研究商榷的。应该看到,在苏共党内民主问题上,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缺少民主的党政体制,对苏联解体是负有一定责任的。但是,苏联解体后,把板子全部打在斯大林体制的屁股上,没有看到戈氏改革掏空了苏联大厦的墙脚,有欠公允。斯大林体制与苏共党内民主和苏联社会民主的缺失是一个重要因素。戈尔巴乔夫把苏共党内民主和苏联社会民主搞过了头,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也是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高尔基在世时,斯大林就一直拉拢他,企图让他成为自己的政治盟友。所有了解高尔基的坚强意志的人,都能想象到这一企图是何等徒劳无望。但斯大林不认为这样,因他从不相信人会有坚  相似文献   

12.
沈志华 《领导文萃》2005,(2):124-130
1956年,苏联共产党召开第二十次代表大会,赫鲁晓夫作了批判斯大林的秘密报告。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对苏共二十大的最初反应并非论战时所说的那样,从一开始就持反对和否定态度,而是有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苏共曾暗示要批判斯大林,中共代表团采取回避态度苏共二十大召开后,《人民日报》全文刊登了包括米高扬发言在内的苏共公开发表的所有重要文件,而新华社的《内部参考》则详细报道了西方报纸对和平共处方针和米高扬发言的评论,以及苏联为大批 30年代政治镇压受害者平反的消息,这在中国社会引起了十分强烈的反响。议论主要集中在对斯大林的评价和…  相似文献   

13.
正形式主义的大量存在,不仅不利于苏联政治的健康运行,而且也成为苏联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的一大障碍,甚至可以说,它是苏联解体、苏共败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逢迎拍马成了政治忠诚苏联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等级鲜明的科层制官僚体系,而干部任命制、终身制更是强化了官僚体系的等级结构。由于上级掌握着对下级干部的录用、晋升与奖惩的权力,而作为国家主人的人民群众只是名义上的,这就在苏联直接促成了唯上的官场文化,即只对上负责,并赋以政治忠诚;而对下、对群众可以不负责  相似文献   

14.
与20-30年代列宁、斯大林抓住当时历史出现的和平与多极化发展的机遇使苏联迅速崛起一样,自70年代后期,世界再次出现和平与多极化发展的苗头,邓小平同志以敏锐的政治眼光看到这点,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关于苏联三十年代大清洗运动中抓了多少人、杀了多少人、流放多少人,在国内外学界—直争论不清。此前社会上流传较多的是西方的观点,如英国史学家罗伯特·康奎斯特认为在一九三六至一九三八年至少有六百万人被捕,三百万人被处死,二百万人被埋葬在集中营;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在其《大失败》一书中认为在斯大林时代“有数百万人惨遭杀害”,受迫害的人数“可以绝对有把握地估计不少于两千万,可能高达四千万”。苏联解体前后的苏联俄罗斯学术界更是热衷于这个话题。苏联国防部军事历史研究所所长德·沃尔戈科诺夫认为…  相似文献   

16.
斯大林清洗军队,很快使自己吞下了苦果。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实施“巴巴罗萨”计划,德军190个师3700辆坦克、  相似文献   

17.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是斯大林对在他领导下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经验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总结。商品经济理论是《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重要理论之一。斯大林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的理论观点,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8.
当前,国内外都有一种说法:认为斯大林在解放战争时期曾劝说毛泽东与蒋介石划江而治,建立“南北朝”。在国内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依据:其一是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曾说过:仗打起来,斯大林“对我们半信半疑”。有人认为,此即指斯大林反对我军打过长江。其二是王方名在《人民日报》著文回忆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直到1949年,我们眼看要过长江的时候,还有阻止,据说千万不能过长江,过了就会引起美国出兵。”其三是中国原驻苏联大使刘晓在《出使苏联八年》一书中写道,1955年1月周  相似文献   

19.
程远行 《领导文萃》2008,(15):100-103
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在1945年4月至5月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三巨头密约牺牲中国领土主权 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三巨头于1945年元月11日到苏联克里米亚海滨雅尔塔开会。会上三人商量了早日战胜法西斯的战略方针和战后一些合作问题。同时,三人还秘密签订了一项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三人政治条件的协定。  相似文献   

20.
周明杰 《领导文萃》2011,(22):81-84
美苏联手劝说国共两党不打内战 1945年2月,美、苏、英三国首脑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在苏联雅尔塔举行会议,讨论欧洲战后事务和对日战争问题。三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雅尔塔协定》。协议规定:苏联同意在德国投降后两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并与国民政府缔结一项同盟条约。有关中国的条件是:保证苏联在大连港的优越权益,恢复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