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域经济结构是解密中国增长的逻辑起点,也是寻求公平增长的重要考量,结构与增长的恰合是理解中国高增长奇迹出现的关键,而经济结构扭曲问题的集中爆发则是引导中国进入低增长时代的原因。文章通过对中国特质加以梳理,从中寻求中国区域实践的特征事实和机理逻辑,强调经济结构是区域增长的"深层原因",更进一步明确省市边界是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研究的适宜空间尺度,要素在区域内和区域间的空间配置是塑形中国梯度发展格局的根源,结构性必须加以强调。其政策含义在于:中国区域经济应在结构转变中谋求公平发展。 相似文献
2.
区域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改善区域金融结构,提高金融效率,将是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及金融体制改革面临的难题.通过对珠江三角区域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得出1.区域金融结构具有多种表现形态,它包括宏观结构、中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三个层次,在衡量区域金融结构时应以微观结构指标为主,同时兼顾中观结构指标和宏观结构指标;2.区域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相关性;3.区域金融结构依然存在着许多严重的扭曲现象,主要体现为区域金融机构集中度过高、区域金融工具集中度过高和区域金融资源配置结构扭曲等. 相似文献
3.
改善区域金融结构,提高金融效率,将是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及金融体制改革面临的难题。通过对珠江三角区域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得出:1.区域金融结构具有多种表现形态,它包括宏观结构、中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三个层次,在衡量区域金融结构时应以微观结构指标为主,同时兼顾中观结构指标和宏观结构指标;2.区域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相关性;3.区域金融结构依然存在着许多严重的扭曲现象,主要体现为区域金融机构集中度过高、区域金融工具集中度过高和区域金融资源配置结构扭曲等。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区域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保持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需要数量和质量的统一.文章解析了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构建了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在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上对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区域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85-2012年间,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区域不平衡十分明显,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这种不平衡三十年来一直没有改变,且东部地区各省份之间的经济增长质量也存在两极分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十分强调物质资本的作用,这种对资本积累作用的强调,形成了经济增长理论中的"资本决定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强调了技术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相对于单纯强调资本作用的"唯资本论"来说,这是一次巨大的进步;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就是一个以知识积累为基础的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劳动分工演进和制度变迁等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社会过程,并分别从技术变化、人力资本积累、制度变迁、分工演进的角度,提出了新的经济增长模型,使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侧重点和方向发生了转移.这对于中国经济增强质量、振兴东北的战略以及重视人力资本投资与推进技术进步等问题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73-77
税收收入与财政支出结构对区域均衡增长,发挥着一定的作用。该文实证检验了2000—2014年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税收收入与财政支出结构对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的作用,发现税制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安排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区域经济均衡增长,建议进一步优化税制结构,并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以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增长。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本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新疆面板数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作用机制,不仅要考虑数量因素,还应该考虑结构因素。可引入企业家人力资本与技能型人力资本概念,构建人力资本结构模型。利用2000年~2009年新疆15个地州市面板数据,对新疆人力资本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人力资本结构角度分析,人力资本对新疆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比较大,仅从人力资本总量角度分析,将低估了人力资本对新疆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在人力资本结构中,企业家人力资本对新疆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和对地区人力资本总体水平的提升作用都大于技能型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8.
西方经济增长理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5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家在其经济增长理论中提出了许多各有一定特点的经济增长模型,在每个模型中都分析考察了长期导致经济增长的各个因素。西方经济增长理论对经济增长根源的探寻所作出的结论,对于我国制定经济政策、增进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供给结构视角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谢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8(4):86-95
本文从供给结构角度分析了自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特征,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寻求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影响。由于外商直接投资相对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使东部地区具有较高的经济增长率;而在东部发达地区内部,FDI流入较早且规模较大的省份经济增长率相对较高。无论是东部还是中西部地区,其经济增长率同生产要素投入增长率之间都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崔慧霞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2):29-3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了区域间经济不平衡发展模式,取得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在一个国家区域内,各地区经济不平衡发展同样是必然的阶段。根据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我国区域经济良性运行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共同富裕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分清拉动中国整体与不同区域经济增长的主次因素,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有着积极的意义,而单从消费、投资和出口与GDP的比率不能充分说明问题.运用协整模型建立各因素与GDP的线性关系的方法,具体分析了各因素的变动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划分出具有说服力的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次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点建议:(1)积极推动固定设备投资的同时,避免重复投资的发生;(2)完善各项社会保障措施,提高社会消费水平;(3)准确定位商品出口战略,协调好与各国的经贸关系. 相似文献
13.
徐健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8(5)
经济学界普遍认为,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区域内一般人力资本、专业人力资本和企业家人力资本三者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建立了计量分析模型,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全国和西部地区2000年至2007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并根据西部区域人力资本存量结构模式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区域技术吸收能力和西部经济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技术吸收能力和其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制约和被制约的关系,西部技术吸收能力的释放将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加速因子.分析西部地区影响技术吸收能力的相关因素表明,提升西部地区整体的人力资本素质特别是提高中等教育的普及程度、增加区域技术吸收经费的绝对数量并调整其在技术活动经费中的占比等努力将会促使西部地区技术吸收能力的提高,从而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5.
采用描述性统计的方法剖析金融结构的现状。基于金融结构与科技进步的协同关系,把金融结构因子添加到广义技术进步系统,使用主成分法和因子分析法分析各金融结构因子对经济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融的发展并没有充分引导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来。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经济区域化特征明显,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与区域金融发展不平衡共存,区域金融结构的差异问题越来越突出,东中西部的金融发展差距还在拉大。研究并解决区域金融结构的差异、促进地区金融和地区经济的和谐发展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各地区创新投入的日益增加,创新产出却并未同比增长,创新效率差异不断扩大。产业成为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中间传导环节,各地区已有的产业类型和产业发展基础则成为影响特定区域创新产出效率的关键因素。实证检验证明,我国除东部地区外,在中部和西部,创新尚未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中部地区的创新产出增长速度远低于创新投入增长速度。在西部地区,创新投入越多,创新产出反而越少。在东部地区,创新投入之所以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主要受益于该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对知识转化的显著贡献,受益于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以及该地区多样化的产业类型带来的技术溢出和传递;与此同时,该地区发达的对外贸易和企业规模大小并未对创新效率的提高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 ,美国出现的“新经济”经济现象引起了人们对传统经济理论的怀疑 ,出现各种各样的“新经济”理论。结合宏观经济学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来进行考察和分析 ,结果发现 ,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依然能够有效解释美国持续高速增长的内在原因 ,技术或知识因素的作用增大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谭加劲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2(5):57-60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广东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也在扩大,而且这种趋势至今还没有改变。从投资的角度,运用相关经济增长模型对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投资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在不同地区的差异是广东区域经济失衡的一个重要因素。建议采取以下政策措施:投资项目的区域倾斜,积极引导产业转移,促进当地民营经济的发展,完善区域金融体系和金融生态等。 相似文献
20.
论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张国富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和决定性因素。特别是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中,技术进步更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了更好地利用科学技术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本文从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上,分析了科技进步在推动经济总量的增长、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经济结构的变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技术进步推进经济增长的模式,研究了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