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公司法>第183条明确赋予了公司股东在特定情形下解散公司的诉讼请求权,反映了公司法对股东利益尤其是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使得司法实务中法院受理公司司法解散的案件有法可依.然而,立法又过于简单和原则化,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就现行规定的实体完善和程序设计,仍需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我国<公司法>中有关有限公司股利分配的规定存在欠缺之处,需辅以法院强制分配以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文章从主体角度正确评价影响股利分配的各种因素,探究股利分配的主要障碍;明确股利强制分配是众多保护机制中的最佳选择;将程序上没有决议、实体上非属于股利分配的问题从中剥离,避免法院对公司自治的过分干预,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作为偏见与误解的产物,我国<公司法>第64条虽然有利于保护一人公司债权人的利益,但却对一人公司的股东严重不公,甚至堪称歧视.该条规定不仅违背我国<公司法>确立"一人公司"的初衷,而且违反公司法的一般原理.它的存在与施行不仅是对"一人公司"的否定,而且是对公司基本制度的颠覆.<公司法>第64条应当予以废止.  相似文献   

4.
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东派生诉讼的原告股东须符合持股时间和持股比例两个条件,但是该项规定过于笼统,导致司法实践的无所适从以及法律适用的不统一.从域外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对原告资格的规定来看,我国亦须进一步明确和完善股东派生诉讼中原告的资格条件,以方便法院认定适格的原告参加诉讼,进而均衡保障中小股东和公司的利益.  相似文献   

5.
新<公司法>与旧<公司法>比较而言,尽管引入了许多新的制度,有很大的进步,但仍没有摆脱"缺乏可操作性"这个固有法律弊端,就公司治理中最为重要的累积投票制度和股东衍生诉讼制度而言,这种情况尤为严重.立法部门应立足我国公司治理的具体情况,完善上述制度.  相似文献   

6.
公司清算是公司法人资格终止的必经程序,也是<公司法>中重要的公司制度之一,我国新修改的<公司法>进一步完善了公司清算制度.<公司法>应增加公司强制清算制度.公司强制清算是指公司在被解散以后,由于清算主体在合理期限内故意不组织清算组进行清算,或者在清算过程中屡屡违反法律规定,违法清算,损害公司、公司债权人或相关利益者的权利,人民法院根据债权人及相关利益者的申请,依法负责清理公司的债权债务事务,从而终结公司主体资格的法律行为.  相似文献   

7.
随着股东大会中心主义向董事会中心主义转变,如何抑制董事权利、强化董事义务,以防止董事损害公司整体利益和广大股东的利益,已成为各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关注的理论课题.我国<公司法>对董事义务作了一些规定,但规定得较为原则和粗糙,在实际操作中也反映出不少问题.我们应借鉴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公司立法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公司法>关于董事义务的规定.  相似文献   

8.
股东代表诉讼是少数股东的一项重要权利,也是现代公司法所规定的一项重要制度.该项制度在我国经过逐步的探索,终于在2005年新修订通过的<公司法>中以法律的形式得到正式的确立.但<公司法>第152条规定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过于原则简单,影响到其作用的发挥.必须从诉讼费用、公司的法律地位、原告的补偿权、被告的范围、诉讼的管辖、诉讼的担保、诉讼的前置程序等方面进一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9.
股东派生诉讼是通过司法干预公司自治的手段来维护公司利益、保护广大中小股东权益的一种制度设计.作为一种弥补公司治理异化、追究侵害公司权益人的方式,究竟由谁来享有派生诉讼提起权是立法和理论探讨中的重点,也是派生诉讼制度设计的关键.为此,明确派生诉讼中的原告资格及其相关问题对于完善制度设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存在的法理基础要求将原告范围限于公司股东,且只有满足实体要件和程序要件的股东才能具备派生诉讼原告的资格.我国在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中写入派生诉讼制度,但仍存在缺陷.在立法修改时应完善派生诉讼原告的设计,使其有助于发挥派生诉讼制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修订后的<公司法>已于2006年1月1日全面付诸实施,此次修订<公司法>引入许多新的制度,一人公司制度的引入即为一例.允许设立一人公司使得投资人在投资时拥有更大的灵活性,但与此同时,由于一人公司的内部监督机制与普通公司不可相提并论,一人公司股东极有可能从事过度投机行为,放大信用风险,滥用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因此,规定相应的规制措施以防止一人公司股东滥用有限责任尤为必要.本文从平衡一人公司股东与公司债权人利益的视角,就一人公司在自我交易、对外担保等方面规制上的缺失提出了具体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公司治理结构是建立公司制的核心问题,对公司的规范、有效经营具有决定性作用.我国现行<公司法>倾向于以股东会为中心的结构,对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的权利责任进行了平衡安排.这种安排,在公司的实际运作中出现了股东会权力过多;经理法定权力小、实际权力大,权责不对称;制衡机制不到位等问题.笔者认为在修改<公司法>时,有必要对治理结构的治理准则加以具体规定,同时在公司章程里应详尽规定"三会"和经理的权责.不同企业其治理结构应体现不同特点.董事会应以产权关系为轴心作好各项决策.  相似文献   

12.
公司的僵局对公司和股东的利益构成了严重的损害.由于我国公司立法上的缺陷--未规定公司的司法解散,导致公司和股东的权益在受到损害时得不到法律救济,这一问题已日渐严重.另外,国外公司立法均规定了司法解散,我国民事立法和司法实务中有法人的司法解散的萌芽与经验,学理上有公司僵局司法解散的理由,因此,我国<公司法>应确立司法解散,赋予股东申请法院强制解散公司的权利.  相似文献   

13.
由于刑法自身的滞后性与谦抑性,至今没有对一人公司犯罪主体问题进行过系统的探讨.刑法中单位犯罪主体资格建立在传统<公司法>社团性理论及法人人格独立的基础上,而一人公司的设立本身就是对传统<公司法>社团性理论的突破.因此,自然人一人公司因单一股东而无法区分和体现单位意志及法人一人公司出现人格混同时,基于我国单位犯罪之立法目的及规制功能,从弘扬刑法的独立价值出发,应否定其一人公司单位犯罪主体资格.  相似文献   

14.
商标淡化理论及其在我国法律实践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标淡化理论作为商标保护的新成果,逐渐为世界各国所承认并引入立法.我国的<商标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等在此方面有所吸纳,司法实践也有所运用,但是,立法不完善及司法不成熟的状况与经济发展的要求及外国的保护水平尚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必须结合实际,完善立法,加强司法,以维护公平合理的竞争秩序.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企业集团管理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集团这一典型经济组织形式,具有多法人、有联结纽带、多样化经营、多功能和多国化等特征.目前我国企业集团初步建立以资本为纽带的母子公司体制,但企业集团内部集权与分权模式存在较大差异,治理有待改进.为此,一方面企业集团在内部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大力实行经营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升企业集团竞争实力.另一方面,国家在外部要完善我国<公司法>、<企业破产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及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为我国企业集团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16.
对公司社会责任的正确解读是其本土化实现的前提.<公司法>第五条的立法表述值得商榷,同时公司法缺乏具体制度支撑.完善公司立法,变革公司治理结构是其本土化实现的基本的和重要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我国新<公司法>对一人公司法律制度的规定及其立法技术方面尚有诸多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完善我国一人公司法律制度,应切实完善资本制度,建立健全严格的财务监管制度,构建一人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完善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限制一人公司的自我交易行为.  相似文献   

18.
英国议会通过<2008年刑事司法与移民法>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改革了现行青少年司法制度,强化了审判前处罚,整合了现行社区刑罚,并细化了各类处罚的适用条件.它对英国青少年司法体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通过对<刑事司法与移民法>涉及青少年司法内容的详细解说,启示我们我国的未成年人司法制度应在吸收国外优秀制度和立足于本国国情基础上,从尽快建立合理完备的未成年人司法体制、适当扩大非监禁刑罚措施、增设非刑罚的处理措施、司法中兼顾量刑的统一这四个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9.
企业社会责任在公司法中能走多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对社会负有责任,而传统的利益相关者理论是指企业对所有利益相关者负有责任.即便有观点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理论有合并的趋势,但它们彼此有本质区别,上世纪末期起,不少英美学者已试图通过改革公司法促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但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法学界未能充分理解和区分企业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责任.由于法律具有滞后性和被动性,且<公司法>植根于"股东优先理论",故<公司法>只能用以防止股东滥用权利侵害非股东利益相关者之利益,而不能有效促使企业主动履行其对非股东利益相关者之责任,乃至于社会责任.本文建议通过企业外部机制的改革以促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学者们从案例法的视角对国际司法机构的司法实践进行研究,无论是研究WT0的学者,还是研究其他司法机构司法实践的学者,在这方面的实践与努力均非常明显.但是.案例法研究的目的何在,如何进行案例法研究.以及怎样才能做好案例法研究等等,却并不是容易回答的问题.宋杰博士最近出版的<国际法院司法实践中的解释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版,下称<研究>),在案例法研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