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0 毫秒
1.
《老子》一书,主要讲了两个问题:一为道是什么,它是怎样运作的?二是圣人应怎样遵守道以治理天下?例如,道是无为而无不为的,圣人治天下.也要无为而不为。由于圣人与道结合,便是个“天人合一”问题,所以,也可以说《老子》只讲了个“天人合一”的问题。 道是什么?道是“无”。道有两种作用:一是它能转化为(或创生)宇宙万物;二是它无为而无不为,衣养万物,辅佐万物的自然自化,它损有余而补不足,调协万物的发展。 可是常人对这些论点,很难接受。说“无”能生“有”(宇宙万物),“无”能衣养、辅佐、调协“有”(宇宙万物)…  相似文献   

2.
陈剑 《天府新论》2022,(3):72-84
本文借助巴塔耶、涂尔干、弗洛伊德、荣格、维柯等人的思想,分析《道德经》和《庄子》中道孕万物、女偊闻道、颜回坐忘、子来论死等几则寓言。老庄及其门徒认为,天道是某种孕育万物和赐福人类的神圣性存在,它既可以创造四季更迭、星辰运转的天地循环,也可以孕育自由心灵和无为而治的美好人间。但只有通过真人们的信仰和修为,天道才能将其神圣福泽撒播地球。模仿、物化、丧葬、祈禳等膜拜仪式是真人得道的关键环节,祛除私心和生死同一的境界是真人精神流世的契缘。笔者借助铃木大拙的“宇宙无意识”这一概念试图揭示老庄思想中高踞物质和精神之上、推动行动和生成意识、只有通过信仰才能抵达的孕育性本体。  相似文献   

3.
森林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生命之被”,它不仅孕育了人类,而且也是世界万物的摇篮。进入 20世纪后,人类赖以生存的绿色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绿色生命正在衰竭。拯救自然生态,阐扬绿色伦理刻不容缓。本文试图从一个侧面通过对徐刚作品的介绍和解读,以期对正在觉醒的人类生态环境保护运动提供新的视觉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王丽娜 《理论界》2005,1(12):80-81
泰勒斯因提出了“水是万物的始基”,被人们公认为一位彻头彻尾的唯物主义者,只是由于我们按照现代科学理论解释了这个观点,把水看成了一种原始的物质元素,因而也就未能按照当时的真实意义去理解它。泰勒斯讲到水时,想到的并不是一种原始的物质,而是原始起源所具有的那种神秘的巨大的力量,想到的是这种开天辟地的神灵性。水为万物之源的意思是:在所有现实存在中有一个神灵的力量在起作用,它如同传说中的古老的大河一样具有原始的巨大威力,同维持生命的水一样渗透在万物之中。  相似文献   

5.
月经小档案 定义 月经是成熟女性大约每月一次的周期性子宫出血,经阴道排出体外。是成熟女性的标志。 原因身体内的激素分泌使子宫内膜进行周期变化,以备孕育胎儿。如果没有怀孕,子宫内膜将自行脱落而出血,因而产生月  相似文献   

6.
论湘中梅山枫树习俗的成因、表现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枫树孕育世间万物以及蚩尤血染枫叶的传说影响,湘中及周边地区有丰富的枫树习俗,表现在婚丧、祭祀、居室、生产生活以及文学作品中。丰富的枫树习俗不仅为湘中梅山即蚩尤故里提供了新的论据,也可为该地发展旅游产业提供独特资源。  相似文献   

7.
王阳明首先以"知"说"万物一体",认其当从"感应之几"上看.感应之几有二用:一方面一气流通,正是万物一体给出了人在天地之间的位置;另一方面,圣贤有分,人对万物的普遍的恻隐顾惜之情成为万物一体的开始.他也看到,二用又必归一几:"才能之异者"悲天悯人的救世热忱,与"才质之下者"各随其分的尽职精神,二者的搏斗、协调,只能指向人性的陶冶和养成.作为一种理论,王阳明的万物一体说实质上是一种事关修道的审美直感论,它坚持了儒家知行合一的品格,"行"之而成,与"政治哲学"有很大的距离.  相似文献   

8.
王阳明认为 ,一个有道德的人的境界是“与万物为一体” ,如见孺子入井必有恻隐之心 ,见动物觳觫哀鸣必有不忍之心 ,见草木摧折必有怜悯之心 ,见瓦石毁坏必有顾惜之心。他同时认为 ,人对待万物又自然有轻重厚薄的价值秩序 ,这是“良知上自然的条理”。王阳明在实践的基础上把这二者统合成一种心理上的自觉意识和判断、选择上的直觉。在它的指导下 ,人既可以普遍地关爱万物 ,又可以合理地取用万物。把人与自然的和谐从人生境界进到生态意识 ,这就是王阳明“良知上自然的条理”在环境伦理上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万物以形相禅是先秦时期重要的哲学观念 ,先民用它解说物种的起源和演变 ,带有朴素的进化论色彩。《庄子》一书作为先秦哲学的经典著作 ,也吸纳了万物以形相禅的观念 ,并且把它和齐一万物的理论相结合。《庄子》书中两次出现的“强阳”之语 ,是和万物以形相禅直接关联的概念 ,有它特定的含义 ,以往的注释未能切中肯綮。《庄子》书中万物以形相禅观念和齐一万物理论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因果关系 ,二是形态的对应性。二者的结合经历了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内篇初见端倪 ,外篇多处可见 ,杂篇最终完成。二者的综合使齐一万物理论的覆盖面从社会哲学、道德哲学扩展到自然哲学、生命哲学 ,齐一万物理论内容更加丰富 ,体系走向完备。  相似文献   

10.
藏族本教信仰中的古老崇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本教是生根于藏族的原始社会的一种万物有灵的信仰,它所崇拜的对象包括天、地、日、月、星辰、雷电、山川甚至土石、草木、禽兽,总之包括万物。它与曾广泛流行于我国东北及亚洲西伯利亚等地的萨满教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有人干脆叫它萨满教,王辅仁先生就称“本教可以说是灵气萨满在西藏的地方形式”。但就其实质来说,藏族原始宗教还是称为本教恰当。后来伴随着藏族自身的社会历史进程,上层  相似文献   

11.
《老子》中的"物"主要分为"道"、天地、万物、器物等四类存在体。"道"是绝对的"有",是形上之"物",它开出了天地、万物等天然现象之"物"。"道"在展开自身的存在过程中孕育出天地,继而由天地的运作产生万物。在这一宇宙生成论中,"道"始终"不自为大"。天然现象之"物"依"德"而展开其存在。天地的"不自生"即是天地保持着自身合理的存在状态,天地与万物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万物分为自然物和人,万物的普遍存在状态是"自化",人如何"自化"影响着万物的整体走向。器物是人造现象之"物",是被动的存在体,其"德"本自万物。辨析《老子》之"物"具有三重意义:其一,理清层次、结构、关系、价值向度、侧重点、思想特色;其二,利于语词、文本的遴选和文意的理解;其三,进入"自"的向度。  相似文献   

12.
人类中心论与民胞物与说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认为 ,万物一体是最原始的。正是由于万物一体 ,一人一物的存在才有了支撑。所以 ,作为有自我意识的人应该首先以民胞物与的态度对待他人和他物。这不是施舍 ,而是一种责任感 ,是一种被要求的自我意识。人有权利以人为主体和中心而利用自然物 ,乃是因为处于一体之中的人与物天然地有价值高低之分。但是 ,这种区分是万物一体之内的区分 ,人类中心论应当从属于万物一体论。  相似文献   

13.
立冬养生经     
王嘉伟 《家庭科技》2014,(11):30-30
立冬是冬季的开始。古语有云:"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此时气候从秋季的凉爽宜人逐渐转为冬季的寒冷刺骨,万物开始趋向伏藏,人体在这段时期要补肾藏精、养精蓄锐。养生学认为阳气潜藏时,应该像农民育幼苗、妇人初怀孕一样,小心呵护、精心调养,使其能够逐渐壮大。因为只有人体内的阳气充足,邪气才不易犯外扰内,才能够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新学术》2007,(4)
比尔·布莱森在《万物简史》中对人类的科技智慧做了一次全景式扫描,认为"我们对大宇宙的理解也不完整"(《万物简史》,151)。他担忧对不完整的认识加以开发利用势必对整体世界造成破坏与分裂。如果将人类不完整的认识神圣化、绝对化,人类认识的局限就会变成替代、或者割裂整体存在真实的偏执力。而偏执地发展人类不完整的认识必然要打破完整世界的平衡。"我们也许是最有智慧的。我们也许是万物之灵长,同时也是万物可怕之噩梦,想到这一点真令人沮丧"(437)。科技智慧的悖论处境指向对另一种智慧类型的诉求:一种让我们能够可持续地生存与发展、并且能够保护我们生存环境的智慧——生态智慧。  相似文献   

15.
许多年青人喜欢把名言作为人生的座右铭,因为名言中含有哲理.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有一句诗:"如果冬天已来到,春天还会远吗?"就是寓意深刻、富有哲理性的名言.唯物辩证法认为,时间具有一维性.时间的一维性表现为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顺序变化,周而复始,这是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如果冬天来到了,冬季发展的必然方向一定是春季.冬季降临时,万木萧条,但离无限生机的春天就不会太远了.这句名言还体现了运动变化和矛盾的辩证转化的思想.地球不是  相似文献   

16.
引言 如果你愿意,不妨想象这样一种世界观:它将环境、人类、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东西——所有的自然生命——都理解为有着相同的神圣起源,充满着生命的力量,相互关联,并且存在血统上的联系(Tamasese Ta’isi Efi,2007)。在此种世界观中,万物之间(包括人、土地、海洋、天空、岩石、植物和周遭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都是神圣的,都已经被从宇宙论上确定。  相似文献   

17.
一种观点认为 ,中国哲学自然观的特点是从“生命存在”角度理解自然 ,同时把天地自然看作是包括人在内的万物生命之源和存在基础 ,天地自然因之具有“生生”之德。万物均出于自然 ,各有其道 ,人之所以被超拔出来居于“三材”地位 ,乃因惟独人道具有“成万物”之理性作用。由此构筑的天人关系理论即形成中国独特的生态哲学之主轴 ,其内在理路是 :1.天地自然生成万物 ,故乃人生命之源 ;天地自然同时形成以人间男女、夫妇为基础的礼义原则 ,故它又是人生意义和价值之依据。 2 .人生价值即实现自然所赋予的目的 ,此亦即完成人之自我本性。 3.天…  相似文献   

18.
农村基层民主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作为符合中国国情的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新生长点和突破口,经历了一个艰难的摸索过程。农村基层民主的孕育和发展,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是同一个过程,是农村经济发展向政治体制提出的一项政治上的要求。推动农村基层民主生长的力量主体是多元的,既有农村社会内部力量的孕育,也有国家的介入等外部力量的推动,从根本上来说,它是改革以来整个农村社会调控体系在演变过程中自然地生长起来的。中国把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点放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上,既是一种必然性和现实性,也有各种可能性的条件,它独特的发展路径决定了不能以西方已有的制度构架为标准来评判它。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为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创作思维是孕育到降生的助产婆,由于它的结构具有稳定性和多层次性,所以它的整体系统功能也具有稳定性和多层次性。一般说来,它具有直觉、定向、想象、情感和智性等五个层次的功能效应。 一、直觉功能 直觉,在哲学史上有许多不同的含义,  相似文献   

20.
上帝创物与道生万物分别是巴哈伊教与老子哲学的基本命题.虽然这两个命题表述类似,具体含义也有几分相似,但由于产生的时间、地点与背景迥异,它们的差异依然是显著的.文章从上帝和道之本质、万物之生成过程、万物与上帝或道的关系等方面探讨了二者的异同,指出:无论是巴哈伊的上帝还是老子的道实际上都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创生力,但是对万物来讲,巴哈伊的上帝是一种外在的他生力,而老子的道则是一种内在的自生力;无论是巴哈伊的上帝还是老子的道在生成万物的过程中都坚持了从无中生有,一中生多,并根据它们各自赋予万物之本质的不同把后者分成了不同的类别,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它们的作用方式根本不同,上帝是有为,而道则是无为;无论是巴哈伊的万物还是老子的万物最终目标都是和上帝或道统一,但是它们统一的程度不同,巴哈伊是同在,而老子是同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