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一个女人》是日本白桦派作家有岛武郎的代表作 ,这部小说一经出版 ,即在文坛引起轰动 ,被公认为“日本近代文学史上崛起的一座人众仰望的奇峰”。  这是一部杰出的心理小说 ,作者的目光始终对准主人公叶子的内心世界 ,对其心理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的剖析 ,精湛的心理描写艺术成为小说艺术魅力历久弥新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一个女人》的心理描写中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俄国心理描写大师托尔斯泰的影响。有岛是在 190 3年开始接触托翁作品的 ,对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和宏达恣肆的创作天才深表叹赏。 190 7年 ,有岛读完《安娜·卡…  相似文献   

2.
论有岛武郎的《生活与文学》刘立善刘鹤岩有岛武郎(下称有岛)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一个觉醒了的资产阶级文学家和思想家,他对中国现代文坛产生过强烈而广泛的积极影响。①。基于有岛深邃的文学思想和恒久的艺术特色,目前,日本学者对有岛文学之研究,正朝纵深开掘。最近...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比较文学角度,对白桦派作家有岛武郎的代表作《一个女人》与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伊凡·伊里奇之死》进行了影响比较探究,从中得出结论,托尔斯泰看重神本主义和神灵中心思想,有岛看重人本主义和现世中心思想,有岛的人至上主义和人本主义,不能与神本主义发生共鸣,所以,他笔下的主人公叶子拒绝回归基督教,也不想通过基督教来获得人生救赎。由此证明,西欧的神很难在日本扎根落户。  相似文献   

4.
有岛武郎 (1878~ 192 3)在日本近代文坛上是一个杰出的人道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他的作品大都表现了作者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和对社会弱者的人道同情。有岛的文学在中国“五四”新文学运动期间 ,深得鲁迅的激赏 ,评价有岛是日本近代资产阶级作家中一个觉醒者。1有岛的文学作品和思想 ,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家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这样一位与中国现代文学深有关联的日本作家及作品进行探索 ,从世界文学的角度讲 ,无疑是很有意义的。本文仅就有岛的处女作《除锈工》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试做论述。一  有岛的带有明治时代社会主义特色的小说《除锈…  相似文献   

5.
论西方美术对有岛武郎的影响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刘立善在日本近代文坛上,有一个很受中国"五·四"新文学先驱者鲁迅和周作人推崇的文学家和思想家──有岛武郎。有岛的学问宏博,横跨文理两个领域。如果我们把视线投向作为文学家的有岛,则不难发现,他对西方美术的爱好...  相似文献   

6.
日本学者三泽玲尔先生在其所著《屈原问题考辨》一文(原载日本《八代学院大学纪要》第二十一号)中,对屈原的《天问》《桔颂》两篇作品阐述了如下见解:“古以色列《旧约》中的《约伯记》,在主题上和超越世俗的态度上都与《离骚》相同,它的主人公有热烈而虔诚的信仰,但在不断遭遇不幸时却开始怀疑和咒骂神明,结果,在宇宙创造的秘密问题上连续受到神的质问,他无言答对,终于又否定了自己,最后还是托神的恩惠才改变了命运。这一构思使我想起了《楚辞》中《离骚》之外的两篇诗,一篇题为《天问》,写的是宇宙创造的秘密和历史的质问,一篇题为《桔颂》,是对桔树的赞歌。也就是说,假设《离骚》与古代的迎春仪式有联系,歌咏正义之士的超越世俗的态度及其灵魂的苦难,并因此与《约伯记》有共同点,那么《天问》就很可能不是别的,而正是上帝对《离骚》主人公的告诫,因为他由于遭遇不幸而忘记了遵循天命。还可以考虑,如果认为《离骚》的主人公以此完全否定了自身,并从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而托桔复活,则《桔颂》就是其复活的赞歌。”“另外,在  相似文献   

7.
有岛武郎是鲁迅推崇的日本作家。有岛武郎的小说和文论对鲁迅产生过影响。本文针对有岛和鲁迅笔下反封建、争自我的女性形象,以及人物悲剧的个性原因与社会原因,从“渊源学”和主题学的角度,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8.
时任谦作是日本近代小说家志贺直哉的长篇小说《暗夜行路》的主人公,是日本近代文学作品中的一个典型人物。他生长在封建专制主义资产阶级家庭,是一个具有反封建道德的叛逆精神和人道主义思想、有理想有上进心的青年,后来,由于遭受到一连串的打击(三次大的打击),他在人生道路上逐步失去了奋斗、拼搏的热情,对命运产生了恐怖感。“过去不知佛教为何物,现在却对所谓涅槃、寂灭常在的境地感到一种不可思议的魁力”。因而走上了逃避现实的道路。从志贺直哉对时任谦作的描写、对现实的批判、对人物形象的典型塑造和故事情节的虚构渲染来看,尽管其中留有自然主义的白桦派式的痕迹,但总的看来却是积极  相似文献   

9.
肖宁 《日本研究》2002,32(1):51-56
日本近代杰出的女作家与谢野晶子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虽然日本近代有许多文学家活跃在文坛 ,但同中国有联系的女作家却寥寥无几 ,与谢野晶子便是一个例外。日本大正时期 (1912— 192 5 )再没有哪位女作家象与谢野晶子那样给中国以重要影响了。  与谢野晶子一生有三大贡献 :一是以《明星》杂志为中心的短歌创作 ,尤其是她的处女歌集《乱发》风靡一世 ,在日本短歌史上树立了不朽的金字塔。二是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语》的现代语翻译。三是为提高女性地位、实现男女平等的大量有关女性解放运动的评论活动。而在当时与谢野晶子被介绍到中国的…  相似文献   

10.
王思思 《南亚研究》2010,(1):125-136
蜚声世界的印度电影导演萨蒂亚吉特·雷伊的女性系列影片,通过探讨女主人公被家庭压抑的悲剧命运,揭示了印度近代启蒙改革以来女性解放运动所掩盖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推动女性解放进程中,印度男性改革者主张在外部和物质世界模仿西方,促使国家的现代化转型,同时却在精神和内部领域保持作为“未被殖民的空间”的家庭,于是妇女被迫成为守护印度这一内部精神领域的“受压抑者”。  相似文献   

11.
志贺直哉的《暗夜行路》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此作刻意探究女性贞操过失引发的命运悲剧,以及男主人公时任谦作苦恼的灵魂活动由"自我至上"走向自我改造与"自他调和"的曲折漫长历程,志贺强调人与自然和谐互融,才是改造偏执狭隘自我的良方。《暗夜行路》在相当程度上是志贺从青年到壮年末期的内心世界发展史。剖析此作,既可探究志贺文学创作活动神髓,也是索解日本近代文学的人文意蕴与人性感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2010年11月20日,俄罗斯伟大的文学家与思想家托尔斯泰损落 100周年.托尔斯泰的文学观与人道主义思想,对日本白桦派枭将有岛武郎的积极影响十分明显.但有岛对托尔斯泰并非盲目崇拜,在宗教观上,托尔斯泰与有岛显著不同,托尔斯泰是否定艺术走向宗教,有岛却是抛弃宗教走向艺术.有岛将自家农场辽阔土地无偿送给农民,体现的并非托尔斯泰的"自我牺牲"精神,而是贯彻了有岛特色的"爱是恣意夺取"这一特殊内涵的个人主义理念.本文针对文学与农民问题这两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今年6月9日,对中国“五四”新文学产生过积极影响的日本白桦派主将、人道主义作家有岛武郎殂落90周年。他的文学生涯富有传奇色彩。有岛武郎结束美国留学生涯后,回国途中顺便进行了长达半年的欧洲艺术考察。第一站是意大利。意大利之行给有岛留下了深刻的艺术印象,后来,他写出了精彩游记《旅行的心》,详细抒发了自己对意大利艺术的感佩。藉此,有岛对西方美术中生生不息的灵魂,有了生动而鲜烈的实质性感悟,并将其溶融于自己的艺术精神之中,大大充实了有岛气质中纯真而儒雅的艺术信息含量。他将西方油画的艺术手法活用到文学创作领域,构成了白桦派作家中独具特色的文学风格。  相似文献   

14.
丸山真男的"主业"与"副业"是有内在关联的。丸山的思想世界由三个领域构成:"着眼于明治维新近代的一面,以及德川社会中近代要素的成熟"的相关研究;寻求"一般被看作是对日本精神构造和日本人行为方式缺陷、病理的诊断"的一系列研究;探索日本人思维构造的"原型"(决定了日本在接触外来思想时的应对模式)的研究。这三个看似不同的研究领域并非是零散不相关的,而是作为整体形成了一个环形结构。在丸山的思想世界中,他的第一、第二个研究领域主张由"近代的人格"支持作为"永久革命"的民主主义,以此来变革现实,而他的第三个领域对执拗阻碍这种变革意识的日本人精神的"古层"进行了冷静透彻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韩亮 《日本研究》2020,(1):88-96
发生于1873年的征兵制改革,是日本明治维新后迅速实现“富国强兵”并完成军事近代化转型的重要环节,也是近代日本“国民皆兵”体制形成的原点。明治维新初期,山县有朋作为日本军制改革的实际领导者,主导了从中央军队到国家军队的建设与改革。在这一过程中,山县有朋始终秉承“国民皆兵”主义的建军理念,效仿西方军事制度并结合日本的现实国情,制定了实施征兵制的具体方案,在建立征兵制与构建近代日本的“国民皆兵”体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近代日本的征兵制度打破了封建武士集团对国家军事的垄断,契合了“四民平等”的近代精神,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另一方面,征兵制的成立是以强化中央集权和对外侵略扩张为出发点,带有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6.
神道教是日本人所独有的宗教信仰,它是在日本固有信仰的基础上不断融合外来文化而逐步发展形成的民族宗教.神道教首先是一个历史产物,按其发展阶段,可以大致分为自发的原始神道、神佛接触的神社神道、国家神道、现代神道四个阶段.同时,神道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在日本历史上曾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神道教是大和民族成长的要求,是日本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神道教是构建近代日本民族国家的文化基因;神道教是近代日本对外扩张的理论基础和精神动力;摒弃政教合一,回归神道本性的现代神道教是现代日本精神生活的主要支柱之一.探讨神道教的历史变迁及其影响,对于正确认识日本独特的思想、文化、民族心理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重点以岩本善治与北村透谷为中心,探究日本近代恋爱的源头.二人于明治20年代以女性杂志《女学杂志》为园地,旗帜鲜明地发表近代恋爱论.岩本善治认为灵魂是恋爱不可缺少的要素,这与他信仰基督教有系.北村透谷“灵肉分离二元论”思考法和精神高于肉体的观点,与岩本善治宣扬的观点相一致,二人好似车之两轮,为形成和普及重视精神性的近代神圣恋爱观而勇往直前.岩本善治与北村透谷的恋爱论对白桦派骁将志贺直哉的文学创作产生过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森有礼(1847——1889),是日本明治初年的著名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在日本近代思想史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从整体上把握日本近代启蒙思想和明治初期教育的内容与结构,探索日本近代思想和教育的发展线索和轨迹,本文试对森有礼的思想进行一些初步论述。一森有礼1847年出生于鹿儿岛藩士族家庭。当时,正值西方列强频频叩关,海边风云变幻,日本即将开国之际。7年之后,日本终于被迫“开国”,从此走上了由学习西方而实现近代化的征程。而森有礼的出生地萨摩藩,在这个过程中却作为西南雄藩,渐渐取得了全国性发言权。这样的时代与环境,对森有礼的成长和思想形式,具有决定性的影  相似文献   

19.
在近代宪政的初始阶段,中国和日本分别通过不同的方式完成了制定宪法的任务。笔者认为,应该重新审视以往比较研究中关于在近代宪政道路上日本获得了成功而中国遭遇了失败的论断。事实是通过辛亥革命,中国的立宪事业摆脱了跟在日本后面亦步亦趋的状态,走上了新的道路,提升到了新的水平;日本的明治立宪虽然比较顺利,但是历史证明它并没有取得真正成功。  相似文献   

20.
刘立善 《日本研究》2004,11(4):51-56
白桦派骁将志贺直哉在日本近代文坛上有“小说之神”之誉。郁达夫称赞志贺的文学“文字精练绝伦 ,在日本文坛上所占的地位 ,大可比得中国的鲁迅。”1 他的一些代表作 ,对郭沫若、郁达夫等中国现代作家产生过积极影响。志贺文学的顶峰 ,是他的长篇小说《暗夜行路》。鉴于志贺的文学特质 ,《暗夜行路》可谓是一部志贺本人精神生活发展变化史。  笔者认为 ,从本质上解剖《暗夜行路》,既是探究志贺文学的奥秘及其心灵生活历史 ,也是索解白桦派文学乃至日本近代文学的人文意蕴和人性感受的关键。一、《暗夜行路》的创作过程  在日本近代文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