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纪卓如 《当代老年》2006,(11):40-41
我今年78岁了,从1949年开始当广播记者,干了一辈子广播,也听了一辈子广播,听广播已经成了习惯。那天,听到湖北电台的“老年天地”节目播送的“老顽童”专题。我一听,心里就乐了,不由自主地笑了。老顽童,这不是在说我吗?我性格开朗,豁达乐观,心宽体胖,我也是个老顽童啊!  相似文献   

2.
补充维生素P     
林羽 《当代老年》2009,(4):37-37
在金庸的武侠作品《射雕英雄传》与《神雕侠侣》中,几乎每个人物都有解脱不出的苦恼,相形之下,活得最洒脱的,大概就是“老顽童”周伯通了。对于“老顽童”活得自在开心的缘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但有一条理由不得不承认,“老顽童”之所以返老还童,就是因为他拥有一颗未泯的童心。  相似文献   

3.
萧立功退休前是安徽地质研究所的一名高级工程师,虽然年逾八旬,但是性格豪爽,率真可爱,大家都习惯叫他“老顽童”,不仅是因为他创办的“老顽童”网站广受欢迎,更是因为他那乐观豁达的性格、积极年轻的心态和他那股年轻人都愧之不如的精神头儿。  相似文献   

4.
家有老顽童     
陈凤尤 《老年人》2009,(7):29-29
我要写的老顽童可不是金庸笔下的老顽童周伯通,而是我的父亲大人。 记忆中,我父亲一直酷爱运动,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游泳……但凡他能接触到的体育运动,他都要投入其中并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5.
余刚 《老年世界》2008,(20):22-22
很多健康老人,始终保持着一颗不泯的“童心”。老年人童心不泯,乐当“老顽童”,保持心理上的轻松愉快,对于养生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颜明 《老人天地》2010,(11):21-21
王秀荣爱说爱笑爱热闹,没有几个人叫她大名,都叫她"老顽童"。她笑着说:"你们喊我老顽童,看来我是长不大喽。"有人打趣儿:"你今年才十七(七十)。"她接口说:"再过十年,我就十八了(八十)。"  相似文献   

7.
中国有句俗话:五十不学艺。意思是人老记忆力减退,手脚不灵活,就不要去学技术活了。我这个80岁的离休老兵,凭着“老顽童”好奇之心,仗着军人不怕困难通往直前的精神,硬是挤进学电脑行列当了一名“新兵”,  相似文献   

8.
文远 《老年世界》2013,(15):21-21
李老爷子今年七十五,别看已入古稀,却精神倍儿棒吃嘛嘛香。老爷子原来是大学教授,教了一辈子书,可谓桃李满天下。几年前退了休,原以为他会像其他退休的老人那样钓钓鱼,下下棋,养养鸟以度余生。谁知,这老爷子竞是个老顽童,越来越潮,越来越有style。我们这届算是老爷子的关门弟子,毕业后由于种种原因很少联系。  相似文献   

9.
王瀛 《当代老年》2009,(9):34-35
北京有这样一对“老顽童夫妻”,抖空竹、舞彩带、打花棍儿无一不精,他们常常在地坛公园、陶然亭公园晨练。老先生胡广荣乐呵呵、举手投足一副“老玩童”形象,一件红衫、身手敏捷、翩翩似燕,年轻人做起来都难以完成的高难度动作,在他手里玩得出神入化,魔法师一般;在身边应和的是他的老伴儿胡大妈,满面笑容,一招一式紧随其后。  相似文献   

10.
著名老作家何满子说过:在成都,不认识车辐,就如同没有真正认识成都一样。早在抗战时期即为四川“名记”的车辐,是成都的一块老字号招牌,他的身上被赋予了太多的名号:9旬笑翁,资探老报人,记者作家,美食家,老顽童,策划人,搞笑大师。著名剧作家吴祖光称他是“成都的土地爷”。巴蜀鬼才魏明伦则说:“黄宗江是北京的老活宝,车辐是四川的老活宝。”  相似文献   

11.
纯芦 《当代老年》2009,(3):34-35
来老年大学工作才两个月,我却遇到了许多有趣的事情。这些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整个一群老顽童,有时候竟让你哭笑不得。  相似文献   

12.
爱的礼服     
《金色年华》2009,(8):53-53
那年夏天,我在一间男士礼服店打工。 “叮咚”一声,挂在门上的风铃提醒我来顾客了。我折好书角,向门外看去。只见一位老先生推着轮椅走了进来,轮椅上坐着年纪和他相仿的老太太,两人都是那种很精神的北欧老人。老先生戴了一顶渔夫帽,帽子上还别了一根羽毛,有点老顽童调皮的味道。轮椅上的老太太满头的银发梳理得很整齐。  相似文献   

13.
“人到老年心犹孩”,有些老年人虽然年岁已大,但却有一颗童心,经常做出些像天真儿童一样的行为。这样的人,常被人称为“老小孩”“老顽童”。  相似文献   

14.
近日收到老战友邓君来信,得知他一生坎坷,全靠童心未泯生活得幸福美满,从他的来信中也能感受到,多点童心,心境自宽。做老顽童要活得自在,要永远如同小孩子一般对眼前的世界  相似文献   

15.
老汤不换     
古老师65岁了,可头发没有白,牙齿没有缺,走路格登格登,说话朗朗笑声;虽说他身材矮小,但胖嘟嘟的圆脸上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下巴上一颗红痣更是铸就了一副“笑和尚”模样。他虽然从文化站退休好几年了,可仍然活跃在社会舞台上,活跃在他所热爱的群众文化事业上。他时而随剧团在广袤的山野乡村演出,时而创作出小品、说唱去社区排练,时而还在活动室打牌下棋。他生性活跃,和男男女女们谈笑风生、逗乐打趣,不减当年,难怪人们称他是个“老顽童”、“不老松”。  相似文献   

16.
在邻居眼里,六十多岁的父亲绝对是一个“追风老顽童”。他不仅用着时尚的触屏手机,还经常用手机K歌、上网、发微信、写微博。而且父亲每天都要骑着电动滑板车出去,那滑行的身姿,迅速而优美,灵活而矫健,常常被人称为“风一样的老人”,真是“酷毙了”。  相似文献   

17.
不怕打官司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至少 是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中国人 的社会生活观念都被一种错误的思想束缚着。 自从统治阶级发现了儒家思 想的秘密之后,他们便想方设法地 要求人们学习它、遵守它。其实孔 子是中国历史上最典型的老顽童 形象,他的理论天真得可爱,他总 是认为如果当政者是一个在品德 上无可挑剔的人,国家就能被治理 好,因为大家都欢迎一个有道德的 人。老孔还带着他的学生为此去游 说,却被几乎所有的当政者撵了出 来。然而借刀杀人的人总是比拿刀 子自己比划的人聪明,汉朝的董仲 舒就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老孔的理 论不能…  相似文献   

18.
他一百岁了,却爱“装嫩”,喜欢逞能;结婚68年来,他一直宠着小自己17岁的少妻,天天给她做饭…… 他就是重庆市江北区鱼嘴镇双溪村火麻湾的刘绍清,村民眼中的“老顽童”。前日,在双溪村居民“力荐”下,笔者走近这个快乐的老人。  相似文献   

19.
南山 《老人天地》2014,(5):46-47
山中寻房来养老 2012年5月中旬,谌鄂湘、芦斯荒、喻建新三人办完了退休手续,有说有笑地走出工作多年的武汉钢铁集团大门,这三个"老顽童"与尚未退休的另外两个"死党"一起工作了四十多年,也做了四十多年的好兄弟,他们的友情在厂里被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20.
正电视剧《都挺好》中被网友谩骂得最厉害的不是"妈宝男"苏明成,而是"老顽童"苏大强。那么,为什么懦弱了几十年的苏大强,在苏母去世后会完全变了一个人呢?受虐者的反击其实,从心理层面看,苏大强的行为转变属于受虐者的反击。在苏大强和苏母的婚姻中,苏大强一直是处于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