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记得     
十五年了,她没有哭过,可是,那天在站台上,她和傻子一样哭了。小鸽子,那是她的小名儿,只有父母和他知道,父母去世了,这世上唯一一个叫她小鸽子的人就是他!  相似文献   

2.
婉晴 《老人世界》2011,(3):20-22
1955年,潘惠芬出生在广西隆安县那湾村的一个普通壮族家庭。父母养育了她兄弟姐妹5人,潘惠芬排行老三。家里田少人多,父母别无所长,日子过得紧紧巴巴。日子虽然清苦,潘惠芬却性格活泼,爱唱爱跳,在乡亲们的眼中,她就是个快乐精灵。  相似文献   

3.
下午正忙着开会,沈大风接到老妈的电话。大致就是邻居张小花要去城里找工作,让他帮忙解决住宿以及安排工作。张小花,是沈大风一个村子的邻居。年幼父母离异,跟随外婆长大,村子里的人对她们祖孙都很照顾。尤其是沈大风的老妈,那叫一个热心肠。小时候,沈大风经常被老妈拎着耳朵教训,要照顾小花,别的小孩欺负她,你要保护她。  相似文献   

4.
第七个馒头     
正我经常给同事讲"第七个馒头"的故事,在此分享给大家。有个老头儿饿坏了,一连吃了六个馒头还没有饱,当他吃下第七个馒头时,终于说了句:"我吃饱了。"于是,好事者开始研究这第七个馒头的做法和用料,想从中挖掘出让老头儿吃饱的秘密,却忘记了他之前吃下的那六个馒头。如果没有之前的六个馒头,那么,第七个馒头不可能让老头儿感觉到饱。  相似文献   

5.
前一阵见一小学同学,惊异于他变成了一个白胖子,那真是又白又胖,双眼好像用气枪“嘭嘭”打在面团子上的绿豆。我问他:何以这样富态?他说,富态吗?其实是穷的。原来他豁了出去,终于在一个繁华地区买了套小房,但也把手头的积蓄折腾得差不多了,每个月还欠着不菲的一笔贷款。至于他的生计,则是一个大公司外聘的程序员,计件工资。因为买房之后手头紧,他只好不停地在家编啊编,要在电脑前面坐满十个小时。编完程序,自然很饿,叫来很多垃圾食品,暴饮暴食,当他对着窗口打一个炸鸡味儿的饱嗝儿,夕阳已经垂下来了。他无奈地抖搂抖搂肉:我就是这样变成一个宅男的。  相似文献   

6.
10年前,一个年仅6岁的孤儿被村委会以“父债子还”的名义卖往他乡,10年来,他的亲人在艰难地寻找他的下落。孩子,无疑是一个文明社会中应该得到保护和救助的人群,但孤儿任冬非但没有得到额外的安抚,就连被亲戚抚养的权利也被某些人以欺诈的手段剥夺了。最终,他作为父母留在人世间最后的财产被抵了债  相似文献   

7.
"文革"岁月,荒唐事甚多,常令人啼笑皆非。今日忆来,仍使人拍案称奇。馒头风波汪六怎么也没想到,他在食堂干了十几年,竟然栽在馒头问题上。这是钢城机修厂后方的一个大食堂,汪六是食堂一名普通炊事员。在那年代,物质匮乏,许多东西凭票证供  相似文献   

8.
床边协定     
当肚皮空了的时候人就饿了;在饿了的时候,人就决心吃在别的时候决不想吃的东西,我是那盘子莱……一直被忽视了。壁炉里大火熊熊。在日本式的桌子上,两只茶杯对而放着,而那茶壶在旁冒着热气,正对着兰姆酒小高颈瓶一旁的糖罐子。沙吕尔公爵将他的帽子、手套和  相似文献   

9.
小幽默     
《老人世界》2010,(2):62-62
一个小镇上有两个非常爱搞恶作剧的淘气小男孩,一个8岁,一个10岁。两个小家伙给父母惹了很多麻烦。小镇里只要有什么恶作剧发生,这两个小男孩肯定参与其中。一天,他们的妈妈听说小镇有一位传教士已经成功地训导了许多淘气的孩子,于是她费尽周折找到传教士,请求他也和她的两个儿子谈谈话.让他们变得乖一点儿。传教士爽快地答应了,但是他提了一个要求,就是要分别见这两个小家伙。  相似文献   

10.
若玛 《金色年华》2010,(7):50-51
许巍是个有故事的人,只是他不擅言谈,你问三句,他也未必能答一句。只有谈起自己的父母。他才会显露出难得的谈兴,尤其是谈到自己年迈的双亲是怎样陪伴自己战胜抑郁症的时候,他数度湿了眼眶——那应该是他心底最温柔、最脆弱的部分吧?不敢轻易提及,而一旦提起,那一份真情流露,却令人动容。  相似文献   

11.
《女性天地》2011,(1):46-46
问:我是一个小学老师,丈夫经营一家小公司。去年,他被公司新来的狐狸精迷上了,要离婚。我不肯,我为他付出了十几年的青春,他小时候家里穷得要讨饭,和我结婚后,是我父母给我们10万元起家的,可以说没有我就没有他的现在。现在他出头了,就忘恩负义另觅新欢,那我岂不是太亏了。我到他公司大闹了一场,将他那些陈年破事丑事在公司全体职员面前抖了一遍,第二天他跑到我办公室里把刀架在我脖子上要离婚。  相似文献   

12.
1999年元旦,谢艳芳、谢梅芳姐妹俩相约而行,回到了她们的家乡———湖北省监利县柘木乡谢家湾。“奶奶,我们回来了。”甜甜的呼唤,惊动了正在做饭的王六生婆婆。她擦了擦被烟熏得通红的双眼,看到离别近一年的两个孩子,疼爱地摸摸这个又摸摸那个,喃喃说道:“看到你们姐妹长大成人,你们父母九泉有知的话,一定很高兴,我也不枉抚养你们一场。”说着,泪如泉涌,那挥之不去的往事又历历浮现在眼前。不幸的身世年过古稀的王六生是一个苦命人,她的老家在湖南省南岳大山深处一个叫南坪的村子。12岁那年,她的父母被日寇飞机炸死,…  相似文献   

13.
去车站接朋友,看到一辆汽车倒车时,一不小心,压住了一个放在地上的旅行包。一个玻璃瓶碎了,里面装的酱全都洒了,散落在地上的,还有馒头、大红枣之类。 旅行包的主人,是个中年男人,他冲司机咆哮如雷:“怎么搞的?”“那点东西,犯得着生这么大的气?”朋友感觉可笑,我却完全理解这个男人的愤怒。  相似文献   

14.
在满园金色的深秋季节,一位对于中国人非常熟悉的故人将长眠在杭州安贤陵园内。这位自称“是一个中国人更甚于美国人”的故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司徒雷登。他之所以在中国享有比在他祖国美国更大的名气,那是因为毛泽东的名篇《别了司徒雷登》成就的。这篇几乎为他盖棺定论的文章把他称之为“美帝国主义的代言人”,使他无法实现生前的愿望,在他死后他的骨灰才被运回杭州故里,并安葬在他的亲人身旁。  相似文献   

15.
任欢颜 《金色年华》2007,(11):17-17
他叫吕克·贝松,法国人。那一年父母带他去摩洛哥度假,晚饭后沙漠上开来一辆拖拉机,有一条白色带暗花的床单被横空扯起来,用两根树干状的东西支在了沙漠上。忽然,白色床单上竟然出现了人影与音乐,他顺着一束有很多飞虫在跳舞的光望过去,发现它们来自拖拉机里一台神秘的仪器。  相似文献   

16.
沧州这个城市虽说不大,但也有几十万人。在这座小城的、中老年人中,特别是中老年文人中,提起一个人的名字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就是韩成信。韩老的出名屈指算来也就是离休后这几年的事。你要问,他是大官吗?不是。他是名角吗?也不是。他就是一位平平常常的人。那他为啥出名了?是因为他和他办的那个“夕阳红”读书会。  相似文献   

17.
程应峰 《老人世界》2013,(11):29-29
这是我一位患肺癌的同事,在临终前几天跟我说的一个故事: 一名妇女发现三位老者坐在家门口。她不认识他们,就说:“我不知道你们是什么人,但各位也许饿了,请进来吃些东西吧。”老者问:“男主人在家吗?”她回答:“不在,他出去了。”老者答:“那我们不能进去。”  相似文献   

18.
他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为了让他上大学,父母卖掉了家里所有能卖的东西,借遍了所有能借的亲戚朋友。为了尽快还清债务,他大学毕业后,没有多加挑选就到了一家那时不被大多数人看好的饮料公司。  相似文献   

19.
《女性天地》2013,(11):51-51
薇薇:我跟男朋友交往半年多了,现在出现了问题。在和我交往之前他有一个女朋友,有时我会好奇他们之间的事情,比如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们为什么分手之类的。但是他总是不愿意提起,来回也就是那句“那个女孩儿挺好的,分手也不是因为谁做错了什么,只是觉得两个人在一起不合适”。他特别维护前女友,这让我很不舒服,我觉得他不是对我有所隐瞒,  相似文献   

20.
怡情雅趣     
《老年人》1999,(6)
某公花甲大寿,备宴邀友小聚,且拒绝一切馈赠。10年过去,朋友中有满花甲的,也有过了七十大寿的,竟无一人邀他赴寿宴,大疑。后探询得知.老友都办过庆寿宫.只因他生日拒礼,谅他赴别人寿宴亦不会备利,故不相邀。某人实行家庭改革,减了老父的口粮。天真的儿子不解,问;“冬冬.爷爷原来每顿吃两个馒头,你为什么减掉一个呢?”答:“人老了,不干事,就该少吃。”儿子说:“不旱斗机会尊紧吗7”那人士马教训儿子:‘谴。1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你懂吗?”儿子恍然大悟:“我将来只当爸爸,决不当爷爷!”(吴励之)小蚊子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