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韩旭 《北京纪事》2014,(9):40-41
沙霏,北京京剧院青年程派青衣演员,1988年生于北京,2000年考入北京戏校学习京剧艺术,师从程派教育家李文敏教授。在校期间,曾被选送上海戏校交流学习,2011年本科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同年,作为入室弟子正式拜在李文敏老师名下。2001年获京昆大赛一等奖。2011年应邀赴香港青年京剧学院开展京剧程派艺术培训班,举办个人讲座和巡回示范演出系列活动。在校学习期间曾多次荣获奖学金。学演剧目:《锁麟囊》《春闺梦》《红鬃烈马》《四郎探母》《贺后骂殿》《朱痕记》《汾河湾》《六月雪》《三击掌》《金山寺》《游园》《思凡》《秋江》等。  相似文献   

2.
飘雪 《北京纪事》2014,(8):45-47
赵世康,1990年生人,工丑角。现为北京京剧院一团演员。2012年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京剧系。师承年金鹏、焦敬阁、寇春华、钮镖、马增寿、吴建平、郎石昌等名家。擅演剧目:《小上坟》《春草闯堂》《金龟记》等。曾荣获cctv首届学生京剧电视大赛荧屏奖。2014年元月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马增寿为师。  相似文献   

3.
《中华魂》2010,(4):I0003-I0003
莫元季,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1953年出生于四川成都。北京师范大学企业经济管理系毕业,大学学历。1979年从部队转业后,考入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成为一名专业演员。先后参加莎士比亚话剧《威尼斯商人》中的罗伦佐以及布莱希特的名剧《伽利略》等一大批世界经典戏剧的演出并获得好评。1982年正式投入影视剧的拍摄,先后拍摄了《北京人》、《林海雪原》等40多部电影电视剧。  相似文献   

4.
追寻那一切的开始──林庚教授的古代文学研究林庚先生是现代著名诗人和学者。1928年考入清华大学,1933年毕业于该校中文系。在校期间曾创办中文系的刊物《文学月刊》。他最初爱好古典诗词。九一八事变起,为全校军训同学谱写战歌,准备参军杀敌。不久参加赴南京...  相似文献   

5.
2013年3月15日,北京京剧院青年老生演员张凯,以一出神完气足的传统大戏《珠帘寨》,拉开了第二属“魅力春天”全国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请赛的序幕。张凯,山东淄博人,出生于1985年9月18日,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工老生,宗余派、杨派。师从王世续、李甫春、李崇善、朱秉谦、李文才等老师。2009年10月9日,在北京拜著名杨派老生传人、叶盛兰之子叶蓬先生为师。现就职北京京剧院青年团。  相似文献   

6.
韩旭 《北京纪事》2013,(6):43-46
方旭:男,汉族,1984年生,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现于北京京剧院工作,宗裘派花脸,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方荣翔嫡孙。自幼考入中国戏曲学校,师从杨博森、邓沐玮、宋昌林、张关正等老师学铜锤花脸,打下坚实基础。2009年进人第五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深造。同年拜京剧名家孟广禄为师。  相似文献   

7.
素有“北大才女”之称的张泉灵1973年出生于上海,199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德语系。因在校期间曾成功主持北大与央视共同制作的《中华文明之光》,且毕业时正好赶上中央电视台招聘。1997年8月,她顺利考入央视国际部。  相似文献   

8.
《北京纪事》2013,(10):112-112
著名京剧教育家李文敏教学生活50年纪念演出活动,将于10月11日和12日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举行。此次活动是由北京戏曲艺术发展基金会、长安大戏院、北京京剧院与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联合主办。李文敏老师的优秀学生代表,来自北京京剧院、上海京剧院等单位的郭玮、赵欢、张茜、莎霏、李丽、孙明玉等青年演员,将与须生新锐凌珂、穆雨、陈圣杰等联袂演出《玉堂春》《汾河湾》《三娘教子》《贺后骂殿》《武昭关》等程派经典剧目。影视红星刘蓓也将再次登舞台,为恩师献贺。  相似文献   

9.
北京京剧院第三届“魅力春天”青年京剧演员擂台赛对于北京京剧院优秀青年演员罗帅来说,2014年,已经是他参加的第三次了。在“魅力春天”的舞台上,每一次罗帅都给人们留下了不同的形象,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br〉 罗帅出身于梨园世家,他的爷爷是京剧花脸演员。9岁时他跟随爷爷学唱花脸,半年后,他考入辽宁锦州京剧团戏校。2002年进入锦州市京剧团。2005年入中国戏曲学院学习。2009年考入北京京剧院。  相似文献   

10.
郑剑平教授     
郑剑平,男,1963年12月生。1982年毕业于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在中学从事初、高中语文教学七年。1989年考入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史专业攻读硕士,1992年毕业并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9月分配到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现西昌学院中文系)工作,担任中文系的《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专业课程的教学。  相似文献   

11.
飘雪 《北京纪事》2013,(2):49-50
2012年五四青年节京剧演唱会上,北京京剧院青年团的新秀演员朱虹演唱了赵派《白蛇传》“合钵”一场的名段“小乖乖”。这段唱是京剧表演艺术家赵燕侠排演《白蛇传》时,请著名戏剧家田汉作词,  相似文献   

12.
麻雯 《北京纪事》2013,(11):48-51
为了能让更多年轻人走进剧场看京剧,北京京剧院从小剧场话剧一直颇受年轻人的青睐中受到启发,大胆地将京剧搬进小剧场。2000年北京京剧院的小剧场京剧《马前泼水》是我国第一部小剧场京剧,此后剧院又相继推出了小剧场京剧《阎惜姣》《玉簪记》《浮生六记》《昭王渡》等。这些剧目自上演以来反响强烈,成为北京京剧院的一张招牌名片。  相似文献   

13.
洪业 《北京纪事》2016,(10):50-53
(一) 《党的女儿》与北京京剧院及王蓉蓉、朱绍玉有着25年的艺术之缘.1991年当歌剧《党的女儿》上演时,北京京剧院就邀请歌剧的执笔编剧阎肃先生将歌剧其中的两场戏改编为京剧.由当年的优秀青年演员王蓉蓉饰演剧中主要角色田玉梅,由当时还在外省初露才华的朱绍玉担任作曲和唱腔设计.  相似文献   

14.
阎连科     
阎连科,中圆当代作家。男,1958年出生出生于河南嵩县,1978年应征入伍。1985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政教系。1991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乐。1979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情感狱》、《日光流年》、《坚硬如水》、《受活》、《丁庄梦》、《风雅颂》等12部,中、短篇小说集《年月日》、《黄金洞》、《耙楼天歌》、《朝看东南走》等10余部,  相似文献   

15.
北大学人     
北大学人林庚教授,字静希,原籍福建闽侯(今福州市)。19l0年2月22日生于北京。青少年时期在学校中度过,毕业于北京师大附小、师大附中。1928年考入清华大学。在校期间曾创办《文学月刊》。最初爱好古典诗词,有五绝:“人影乱如麻,青山逐路斜;迷津欲有问...  相似文献   

16.
韩旭 《北京纪事》2013,(3):47-50
<正>朱强,生于1961年,辽宁沈阳人。国家一级演员,马派老生,梅团主演,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党支部书记,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之一。1987年拜张学津为师,1988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师从尹月樵、迟金声、马崇仁、王世续、李甫春、杨韵青等。他扮相俊逸,嗓音纯正,韵味浓厚。1987年、1991年获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荧屏奖,1992年获全国青年京剧团队新剧目汇演优秀表演奖,2000年获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一等奖。  相似文献   

17.
韩旭 《北京纪事》2016,(10):54-57
由北京京剧院与中国歌剧舞剧院联手推出的大型交响京剧《大唐贵妃》将于2016年12月3、4日在天桥艺术中心大剧场隆重上演.众所周知,《大唐贵妃》是梅葆玖先生与杨乃林、翁思再、郭小男等戏曲界大家创作的极具创新意义的大型京剧舞台艺术作品.此次北京京剧院启动重排《大唐贵妃》,是梅葆玖先生生前提出并多次组织研究、着力推动的艺术创作项目.斯人已逝,梅韵犹存.在梅葆玖先生溘然长逝后,《大唐贵妃》项目团队化悲痛为力量,发挥剧院的一棵菜精神,将先生的新想法、艺术理念与遗愿凝聚作品之中.  相似文献   

18.
任靠庆博士     
任立庆,男,陕西清涧人,讲师,理学博土。2006年毕业于延安大学物理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陕西师范大学光学专业,2009年获得理学硕士学位。同年考入陕西师范大学声学专业,2012年7月获理学博士学位。其中,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于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从事698nm超窄线宽激光器研究。2012年7月进入榆林学院能源工程学院工作,先后主讲了《工程光学》、《近代物理学实验》、《计算物理基础》、《工程热力学》、《Matlab基础与应用》、《当代物理前沿专题》等本科课程以及实验课程,教学效果良好,受到了同行和学生的普遍好评。  相似文献   

19.
咪拉 《北京纪事》2013,(8):48-49
孟宪腾,北京京剧院优秀青年演员,工铜锤花脸。2001年至2007年在中国戏曲学院附属中等学校学习。2007年至2009年在北京市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学习。2009年至2011年在中国戏曲学院学习。师从赵晶璇、王文祉、杨振钢等。演出剧目有《大回朝》《刺王僚))《赤桑镇》《白良关》《白蛇传》《断密涧》《战濮阳》《锁五龙》《遇皇后·打龙袍》《坐寨·盗马》《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天霸拜山》《霸王别姬》等。2002年获第六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金奖。  相似文献   

20.
咪拉 《北京纪事》2014,(1):43-45
正翻开马惠民的简历,一眼看到的是他在评剧艺术上取得的无数荣誉和成就——1972年考入黑龙江省评剧院,任领衔主演;1994年调入中国评剧院青年团,任领衔主演。马惠民主工小生,亦能老生,曾以《刘伶醉酒》《大山里》等剧目多次获得大奖。先后师承杨振邦、刘小楼、马泰先生。他的音质淳美圆润、音域宽广,多年的舞台艺术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艺术风格。多次获得全国大奖,国家一级演员,第十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黑龙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