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他是一个农民的孩子。2008年,他以580分的高考成绩成为西南石油大学法学系的学生。然而上大学一年半后,他却沦为抢劫杀人的阶下囚。2011年5月17日,法院以抢劫罪判处他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相似文献   

2.
梁文道 《社区》2011,(20):26-26
有一年.一个美国小伙子考上了哈佛大学,念工程。哈佛大学第一年有个核心课程。所谓核心课程.就是新学生进校不是上专业课,而是上全体学生都必须上的公共课。这些课的内容千奇百怪,什么都有,但不管怎样.学校认为这些是任何一个哈佛学生都应涉猎的知识领域。于是这个学生就选了一门课,但选完后他非常后悔,因为他选的是“中古英文文学”。  相似文献   

3.
在国内他被教成水泥脑袋,到美国他被育成年轻天才。他叫王楠子,8年前,他是上海某中学一个“标准的差生”,经常被老师“重点关照”,无奈之下赴美求学;8年后,他成了全美动画比赛个人组冠军,并被老师表扬“是个天才”。王楠子如今是费城艺术学院的大四学生,是该校动画专业最出色的学生;  相似文献   

4.
赵洪发1975年出生于江苏省淮安市洪泽湖镇。1996年年初,赵洪发来到省城南京打工,先是在一家中档饭店当厨师,干了一年后,靠自己的勤奋努力,他承包到了南京财经大学的四个学生食堂窗口。  相似文献   

5.
35岁的吴佳伟是位中学地理教师,他工作认真、关爱学生,教学效果好,很受学生欢迎。他不抽烟、不喝酒,没有不良嗜好,是一个公认的好男人。他每天7:30到校,中午在学校食堂用餐,餐后在办公室午休。17:10放学后。大部分学生和老师都陆续离校了,吴老师却不急着下班,往往到将近19:00才回家。其实学校也没额外分派他什么任务.这是为什么呢?以前下班回家后.吴老师和妻子常相互倾诉工作中遇到的趣事和不顺。后来他发现,妻子只喜欢抱怨自己的苦恼,从不聆听他的郁闷。他渐渐变得沉默了。  相似文献   

6.
何景贤博士的名字在中国大陆上可能还比较陌生,可是在台湾,在美国,在日本,在欧洲却是大名鼎鼎。他和他的中华语文研习所(Taipei Language In-stitute简称TLI)在国际教育界享有极高的声誉,他的学生大都是国外外交界、工商界、企业界人士以及传教士、记者等。他的学生在经过了短短几个月或者一年的培训后,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而且还对中国的文化有了深刻的理解。他与TLI已经过了47个风风雨雨,如今,它的洋学生已超过了10万人,大多还都身居要职。当然,这些对于何景贤来说还不是主要的,更让他欣慰和自信的是他为中国文化的…  相似文献   

7.
1970年,冯锦华出生在山西省太原市一个普通干部家庭,1992年大学毕业后,在太原的一家国有企业上班。1994年,冯锦华有了一个赴日交流的机会。在去日本前,他对日本的认识,“就只知道抗日战争,知道有个电视剧《血疑》。”在日本的头两年,冯锦华都是在语言学校学习日语,两年后,他考进东洋大学学习法律,毕业后在一家日本电讯公司的中国业务部工作,他的主要工作是向当地的华人用户推销国际长途电话服务。无论是作为一个学生还是一个职员,他都不算是个惊世骇俗的人,除了有时和朋友们“争论国家大事”会显得特别激动。然而…  相似文献   

8.
韩旭 《北京纪事》2015,(8):68-70
2015年已是施凡在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戏)学戏的第四个年头。不过当我见到他,感觉他像一个刚入学不久的孩子,一脸稚气,童声未脱,个子也不高。与他聊了几句后,才知道,他今年才13岁,9岁就考进了北戏,比一般的学生早入学好几年,难怪看着小。想一想如今,9岁就能入校学戏,实属少见,我们不妨听听施凡是怎么说的吧。  相似文献   

9.
公元1014年,迷信道教的宋真宗率领百官到亳州(今安徽亳州)去朝拜太清宫。浩浩荡荡的车马路过南京(今河南商丘),整个城市都轰动了,人们争先恐后地看皇帝。惟独有一个学生闭门不出,仍然埋头苦读。有个要好的同学特地跑来叫他:“快去看,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不要错过了啊。”但这个学生只说了句“将来再见也不晚”,便头也不抬地继续学习了。果然,第二年,这个学生就中了进士,见到了皇帝。他就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范仲淹。范仲淹入仕后,最初十年,一直担任地方上的小官员。他每到一地总是踏踏实实地做一些有…  相似文献   

10.
复旦大学朱伯康教授是著名的前辈经济史学家,是中国经济史学科的创建人之一。半个世纪前他就在研究和讲授中国经济史。他在重庆中央大学讲授中国经济史时,在他的学生祝慈寿先生的协助下,写成了《中国经济史纲》一书,1946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解放以后,朱先生继续进行中国经济史的研究。“文革”期间,他所写的书稿及积累的资料全被抄没。“文革”结束后,朱先生已届70高龄,仍壮心不已,孜孜不倦地攀登中国经济史学科的新的高峰。又花了10年的时间,重新写成了一部《中国经济通史》,其中一小部分由他的学生施正康硕士执笔。书槁于1988…  相似文献   

11.
一个春光融融的午后,我走访了侯马市离休干部、校外优秀辅导员杨清泉同志。杨老一生坎坷,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平反复职后已五十出头,工作不到十年就离休了。因此,他把离休后的这段时间,当成自己的“第二个春天”,他说:“日暮黄昏,也要燃烧出万朵云霞。枯藤老树,也要长出片片新芽。西风瘦马,也要奋蹄点点生华。”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十几年来,他常常不顾年老体衰,不畏酷暑严寒,脚踏自行车,身背干粮袋,顶风冒雨,踏泥踩雪,起早摸黑,奔波在侯马市的学校、街道和村庄。他给学生讲革命理想,讲优良传统,讲民主法…  相似文献   

12.
北大有多远     
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这个办法就是让儿子每天放学回家后;把一天所学转教给他,儿子当老师,他当学生。  相似文献   

13.
徐永焕,祖籍江西龙南县。他在学生时期参加了爱同学生运动。1925年赴美留学,加入美国共产党.曾任美共中国局书记,领导旅美华侨左翼运动逾20年。1945年联合围筹备成立期间,他协助出席大会的董必武等人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4.
在隰县,提起老“红娘”王祯彦,知道的人无不伸出大拇指。王祯彦老人1952年当教师,从1957年开始一直在隰县一中当会计兼保管,干到1984年才退休。退休后,他看到自己的学生年龄大找不着对象的还不少,就把这事放在心上,开始了他的“红娘”生涯。平日里他专门装了一个笔记本,随时记录没有对象的男、女双方的姓名、家庭等情况。他掂量着哪一对男女青年各方面条件比较般配,就开始为双方说合。他不会骑自行车,就靠两条腿走路。曾经为了给一对青年说媒,他6次往返10多公里路的城南乡圪针塬村,终于成就了他们的好事。他还跨…  相似文献   

15.
季丹 《社区》2013,(1):54-54
6年前,他获刑7年入狱;6年后,他表现良好提前释放。出狱后的他一无住处二无工作,寻亲不着拜友无门。走投无路的他来到吉林省延吉市北山街道丹山社区,社区工作人员不仅为他解决了住房问题,还帮他找到了一份工作,让这位刑满释放人员重拾生活信心。  相似文献   

16.
有一个男孩,在被送往寄宿学校之前,他在班级里是最聪明的学生,每一次考试在班级里都是排名第一。但是,他进了一所寄宿学校后就改变了。他的成绩开始下降。他讨厌班里的每一个同学,他比任何时候都孤独。他在深夜里尝试自杀,幸好被同学发现了。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他觉得没有人重视他,他觉得老师和同学都不关心他,  相似文献   

17.
她是—位心地善良的女教师,患重症被前夫无情抛弃后,她绝望地关闭了自己的心门;他是她教诲多年的学生,得知老师的不幸遭遇后,不顾世俗阻力迎娶了恩师。在他10多年精心照料下,偏瘫女教师终于重新站了起来。  相似文献   

18.
林语堂曾在东吴大学法学院兼英文课,一次,开学第一天,上课钟打了好一会儿他还没有来,学生引颈翘首。林先生终于来了,而且夹了一个皮包。皮包装得鼓鼓的,快把皮包撑破了。学生们满以为林先生带了一包有关讲课的资料,兴许他是为找资料而迟到了。谁知道,他登上讲台后,不慌不忙地打开皮包,只见里面竟是满满一包带壳的花生。  相似文献   

19.
幸福不打折     
凡娘 《今日南国》2008,(19):56-56
在外工作一年,他回家过春节。临回家前,他专门到商场为爸爸、妈妈和妹妹买了礼物。他是刚毕业的学生,收入当然有限,为家人买的礼物着实让他费了不少心思。  相似文献   

20.
中国榜爷     
青春 《可乐》2010,(4):46-47
结缘中国 泰晤士河畔的伊顿公学,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私立中学之一。1989年,胡润在伊顿公学毕业后,进入杜伦大学学习语言。根据课程安排,学生第三年必须出国学习。1990年,胡润抱着挑战自己的心态,踏上神秘的中国大地,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大学毕业后,他加入安达信——当时全球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