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交通拥堵是城市化进程中各大城市普遍存在的城市病之一。交通拥堵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制约着城市的健康发展。破解交通拥堵问题,实现公平、高效、可持续的城市交通,成为国内外各大城市研究的重点之一。在综述交通拥堵相关理论、文献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广州市的交通拥堵现状、问题及成因,系统提出包括促进城市多中心发展、落实公交优先政策、倡导绿色共享出行、挖潜现有运输效能、合理控制机动车数量、优化道路规划建设、加快智能交通管理、提高市民法规意识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城市化、现代化、机动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交通拥堵日益成为与城市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相伴生的普遍现象。进入21世纪的10年间,交通拥堵由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迅速蔓延至深圳、成都、杭州、昆明、西安等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甚至在一些中小城市也出现了严重的交通拥堵现象。  相似文献   

3.
路启  陈彦美 《城市》2011,(9):67-70
一、前言进入21世纪,中国城镇化、机动化进程不断加快,交通拥堵问题成为困扰大城市的普遍难题,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交通拥堵已经影响了城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影响了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应从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的全局寻找解决对策,转变“以车为本”的指导思想,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4.
梁青山 《城市》2013,(5):48-51
一、引言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交通拥堵成为大城市发展过程中必然会经历的一幕,世界各大城市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大城市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道路交通都经历了从畅通到拥堵,再从拥堵到缓解的过程。早在20世纪60年代,国外就开始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索,把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的工作重点放在了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实践证明,这种依靠增加交通供给解决城市拥堵问题的思路弊大  相似文献   

5.
交通拥堵,是近年来在全国普遍凸现的城市病。北京、天津、上海和重庆四个直辖市在谋划十二五发展时,均把不堵车列为具体目标。不仅如此,交通拥堵还在向二三线城市迅速蔓延。为了实现不堵车,全国各大城市纷纷打出重拳。中原重镇郑州最近斥资300多亿元打出一套拓路、禁行、单双号错  相似文献   

6.
在许多人眼里,城市越来越成了交通拥堵、空气窒息、高额消费、资源困顿等等的代名词。可为什么人们还是热衷于挤进大城市?这样下去,我们的城市会变成什么样子?如果城市向着过于贵族化发展,更多的城市平民要如何生存?如果城市的发展反而使得他们的生活越来越难,城市化的意义又何在?  相似文献   

7.
在许多人眼里,城市越来越成了交通拥堵、空气窒息、高额消费、资源困顿等等的代名词.可为什么人们还是热衷于挤进大城市?这样下去,我们的城市会变成什么样子?如果城市向着过于贵族化发展,更多的城市平民要如何生存?如果城市的发展反而使得他们的生活越来越难,城市化的意义又何在?  相似文献   

8.
马泽  于士元 《城市》2011,(9):44-48
交通拥堵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特大城市、大城市的难题。随着城市中心区的日臻成熟,通过新建和改造道路来缓解交通压力,在空间上已经基本没有潜力可挖掘,即使有空间,也需要在经济上付出巨大代价。引起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是交通的需求和供给之间不平衡,因此加强交通需求管理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王侃 《城市》2014,(5):12-17
正缓解大城市交通拥堵既是世界大城市共同面对的难题,又是我国大城市近年来的高频话题,更是大城市在快速发展中被广泛关注的热点议题和迫切需要以务实的方案加以解决的重点问题。一、三大直辖市交通状况定量分析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私家车的需求进入"井喷"期,尤其是率先发展的特大城市。因  相似文献   

10.
宋迎昌 《城市》2015,(2):7-11
一、“大城市病”与“中小城市病”相伴而生 “大城市病”是“城市病”的一种类型.从一般意义上说,“城市病”是指资源配置方式不当导致城市整体运行效率低下,城市系统机能紊乱,聚集与扩散功能失调,居民幸福感下降的现象.“城市病”不仅存在于大城市,中小城市也可能发生“城市病”,但两者之间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在中小城市,“城市病”主要表现为就业机会缺乏,基础设施与基本公共服务因缺乏规模需求而运行效率低下,住宅有效需求不足,呈现出“过疏”特征;在大城市,“城市病”则主要表现为人口过度聚集、交通拥堵、基础设施与基本公共服务供不应求,房价飞涨,呈现出“过密”特征.  相似文献   

11.
李志平  殷照伟 《城市》2017,(9):74-79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均GDP的快速增长,私人小汽车数量的增长势头迅猛,远远超过了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在多个城市已超出了城市的交通承载能力,许多大城市出现了交通拥堵现象,且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各地政府采取了多种缓解拥堵的方法,如对私人小汽车限行、限购,大力建设公共交通,对缓解交通拥堵有一定作用,但并未从根本上扭转交通拥堵的局面.近年出现的共享经济在交通出行领域的杰出代表共享单车和共享汽车,迅速进驻全国大中城市,对城市交通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对缓解交通拥堵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政府的管理智慧和企业自身的自律发展共同推动新兴业态的发展,使城市交通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12.
<正>能源紧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是目前中国大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的三大突出矛盾,也是目前上海城市交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作为上海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公交客车出行频率高,其尾气污染物的排放在城市机动车污染物排  相似文献   

13.
林坦 《城市》2011,(9):49-52
发达国家在“汽车化”进程中,大多经历了“私人汽车膨胀一道路拥挤阻塞一重视发展公共交通”的发展历程。面对交通拥堵带来的各种不便和损失,发达国家积极进行交通拥堵治理的相关研究,并积累了许多经验。与国内其他大城市一样,天津正处于发达国家曾经历过的“先拥堵、再治理”的阶段。总结发达国家治理交通拥堵的经验教训和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任杲  宋迎昌 《城市》2018,(2):3-10
城市化的发展不仅伴随着城市人口总数的增多,也暗含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为进一步明晰我国大城市发展现状,笔者借助大城市数量、 大城市化率和大城市平均人口数3个指标,对1980年~2010年20国集团(G20)国家的大城市发展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大城市发展符合绝大多数国家所呈现的上升趋势,相对于过快发展的大城市数量而言,我国的大城市化率依旧低于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家,且我国的大城市平均人口数较其他国家也并未过度发展.今后我国的大城市发展应重点控制大城市数量,提高人口承载潜力较大的大城市吸纳人口的能力,加快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  相似文献   

15.
《城市》2009,(8):75-78
2009年7月4日~6日、南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大城市专业委员会主办、天津城市科学研究会和环渤海经济研究会协办的“新区建设与大城市的发展”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大城市专业委员会2009年会在天津滨海新区召开。出席会议的有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大城市委员会的委员和有关专家、学者共56人。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龙永枢。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天津市人大原副主任王德惠.天津市政协原副主席王家瑜.  相似文献   

16.
流动人口问题是我国大城市建设、管理中面临的一个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本文对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武汉、沈阳、西安、重庆八大城市的流动人口情况作了综合考察和分析,指出大城市流动人口急剧增长,给城市生活带来多方面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文中还指出:在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的情况下,大城市基本建设投资激增和产业结构调整形成的劳动力需求,是导致农村劳动力向大城市流动和集中的主要诱因,并提出了缓解大城市流动人口问题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7.
《城市》2004,(3):13
2004年中国大城市委员会年会暨理论研讨会于5月4日至5月6日在邯郸召开。会议的主题是“大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会议由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大城市专业委员会主办,邯郸市人民政府承办。会议代表共计80余人。邯郸市代市长王三堂致欢迎辞,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龙永枢在发言中围绕大会主题提出了“大城市发展必须坚持树立科学发展观;城市经济发展必须以效益为核心;城市化速度要因地制宜;人口素质的提高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论英国大城市人口郊区化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国,大城市人口郊区化是二次大战以后,特别是60年代以来大城市人口变化的主要特点。大城市人口郊区化也是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当发展中国家普遍表现为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的时候,许多发达国家人口迁移特点却是离开城市,特别是离开大城市。表现出明显的人口扩散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人口郊区化。人口郊区化一旦发展到人口过度的郊区化,即逆城市化,就会给城市带来一系列的后果。本文将以英国为例,探讨大城市人口郊区化的原因、后果及其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高密度背景下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面对土地、交通、人口和生态的巨大压力,以机动车为中心的社会构造已经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而地铁则因其快速、安全、运量大等优势成为缓解都市交通拥堵问题的首要选择,并由此确立了其在公共交通系统中的核心位置。在大城市交通和空间矛盾日益尖锐的情况下,如何将土地的高度利用与以地铁为中心的城市规划相联系,建立以地铁站点为节点的城市空间框架网络布局,是摆在我们面  相似文献   

20.
《城市》2002,(1)
一、中国大城市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理论框架的设计如何进行中国大城市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组合?通常的做法是依据制定指标体系的理论和原则,首先对城市社会系统进行“系统划分”,并结合系统的划分构建评价城市社会发展的理论模型即指标体系的结构框架。我们针对大城市的性质和特点,将中国大城市的社会发展划分为:社会结构、人口素质、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