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2 毫秒
1.
“南泥湾,好风光,红红的太阳照山岗。革命战士不怕苦,拿起镢头去开荒。生产自给反封锁,气死光头贼老蒋!”这是我们当年在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中最喜爱唱的一首歌谣。每当我翻开《毛泽东选集》第五卷,读到毛主席一九四九年十月二十六日在给延安和陕甘宁边区人民的复电《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一文时,这首战斗的歌谣仿佛又回响在耳旁。重温这首歌谣,回顾当年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艰苦奋斗的难忘岁月,认真学习毛主席在《复电》中的伟大教导,倍感亲切,体会犹新。更加激起了我们对“四人帮”败坏毛主席为我党  相似文献   

2.
张田 《北京纪事》2013,(3):97-98
<正>遗留下来的老北京歌谣,除了在语言上体现了老北京特有的文化特色,另外在内容中也留下了老北京人的生活与乐天向上的北京精神。如这首流传广泛的《过年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眼看就到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首,三十晚上坐一宵,大年初一扭一扭。"这首歌谣不仅概括了老北京人从腊月初八到过年时的整套民俗,而且还使用了数板  相似文献   

3.
张田 《北京纪事》2013,(1):93-94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接姑娘请女婿,小外甥你也去。"这首流传了近一个世纪的歌谣陪伴了几代人的成长,至今仍有不少耄耋老人能完整背咏出来,而我也清晰地记得小时候与小伙伴们,边说着歌谣边手拉着手的情景。像这种耳熟能详的歌谣在北京地区还曾流传过许多。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被保存下来的却是越来越少,在这些已经或将要消失的歌谣中,记录的不仅仅是岁月流淌过的痕迹,还有那些只属于北京特有的风俗文化。歌谣是民歌、民谣、儿歌、  相似文献   

4.
悟禅     
灵树如敏禅师的灵树院,二十年来都没有人负责“首座”之职,每当人家问起,禅师就回答:“我的首座刚刚出生啊!”又有人间,即答:“我的首座正在牧牛啊!”再有人问,即答:“我的首座正在行脚之中。”等语回答,使问的人都不知所故。  相似文献   

5.
财智女性     
《女人世界》2007,(5):58-58
用时尚色彩为北京加油 再见蔡桂璋是在她的办公室,精干、优雅的她就是时尚的最好代言者。她说:“我之所以对时尚如此敏感是我的职业带给我的这种性格,也不是我哪方面比人家强才可以做的成功,我的职业就是把世界上最时尚的东西带到中国来。这也是我的目标与追求。”  相似文献   

6.
“先生”,我的头破了。”“噢,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吗?”“您是著名的建筑师——人家都这么说。”“你也知道啊!哈哈,你看那座富丽堂皇的宏伟建筑,那就是我设计的,那是我一生中最值得骄傲的事了。”“我没找错人,先生,就是您设计的那座宏伟建筑砸破了我的头。”“这个……这个这个,据我所知,享用那座豪华建筑的人士中不可能有你,怎么会砸了你的头呢?这不可能。”  相似文献   

7.
因承担了撰写《青海文艺志》中的民间文学章节,且在时限上要求上不封顶,不免去翻故纸堆,结果是“年世渺邈,声采靡追。”除在杨应琚撰写的《西宁府新志》中得一首《西海郡谣》外,其余散在何处,不得门径。然而民间歌谣是“感於哀乐,缘事而发”,正如青海“花儿”中唱的“花儿本是心上的话,不唱时由不得自家。”既然“缘事而发”,它一定会在重大的历史事件中有所记载,这就在民间歌谣中另成一体——时政歌。于是我又去翻史书,查今人汇编的古代民歌一类资料,迄今仅得四首,连《西海郡谣》共五首,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北京人的口头表达能力,特别是表达新生事物的能力,常常令我这个南边来的“蛮子”感到吃惊。比如说吧,也就是近几年的事儿,人家北京的小年轻儿们,竟然把原属于厨房里“专用术语”的“宰”、“切”二字,全都搬到了现实经济生活中,而且运用得极为贴切、极为生动。尽管对外地人来说,这话语里已然透着一种让人毛骨悚然的“杀气”! 在汉语中,“宰”“切”二字一直是有着非常严格意义上的“分工”的:“宰”是对有生命者言之,“切”系对无生命者言之。从习惯上讲,“宰”字是对动物而言的,如“宰  相似文献   

9.
梦幻中的变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我正坐在书桌前写作业,不由自主地念起了这首曲子。随着灵光一闪,我进入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顷刻间,我的眼前出现了一个无边无际的大沙漠。黄沙万里吹得我睁不开眼睛,突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相似文献   

10.
1918年2月1日,《北京大学日刊》61号发表了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的《校长启事》、随即成立“歌谣征集处”以主持其事,并将征集成果陆续选刊于《北京大学日刊》,由1918年5月20日起,至1919年5月22日止,共发148首.这是我国现代最早见于报刊的一份“歌谣选”.这份富有历史意义的“歌谣选”所具有的一些特点,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相似文献   

11.
芳妮  吕斌 《社区》2005,(10):40-41
“老张开车去东北,撞了……翠花,上酸菜”,这首脍炙人口的网络歌曲,总能勾起我的另一番回忆,那是在2004年的圣诞节,我开车撞进了一户美国人家的院子以后发生的故事,至今我仍然感谢约翰·帕森一家  相似文献   

12.
《绵州巴歌》是一首地方色彩比较浓厚的古代歌谣,《乐苑》、《骈字类编》、《古诗源》、《古谣谚》、《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等书均载入;《五灯会元》卷十九有五祖“操蜀音唱《绵州巴歌》”,明人杨慎全文引用此歌谣写的《送余学官归罗江》一诗也收入《明诗综》、《明诗别裁》,但均无注释。近人选注此诗的,仅见余冠英先生的《乐府诗选》和《汉魏六朝诗选》。这两个选本影响较大,己翻印多次,并出了修订版。可是两书中对这首诗的注释一直未加修改。我认为余先生对这首诗的解释尚可商榷。今不揣浅陋,试作新解,  相似文献   

13.
用爱疗伤     
《北方人》2008,(Z1)
在山东枣庄市某个村落,24岁的农民冯相刚牵出几头羊,匆匆忙忙去市里赶集。路上,他碰见一个40多岁的流浪汉,正蹲在垃圾堆旁啃西瓜皮。他停下脚步搭讪,对方说自己叫王明臣,但住在哪里为何流浪,语无伦次。"你不怕吃了肚子疼?""我饿。""那你找饭店讨一口啊。""人家不给。"冯相刚也是吃百家饭长大的,最能体会被人家撵出来时的凄惶—一个心疼,他竟带流浪汉回了家。年轻的妻子看到这满脸脏污的汉子,平静地拿来水盆毛巾,帮着梳洗,毫无半句责问。  相似文献   

14.
钱国宏 《山西老年》2011,(10):42-42
我是吟着“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首诗,走进韩国雪岳山国家公园赏枫的。据韩国朋友讲,韩国秋季赏枫的景点颇多,但唯以雪岳山最为驰名。我们去时是10月中旬,恰是雪岳山枫叶最红的时候。  相似文献   

15.
学校“减负”,家长“加负”,如此这般舆常前“减负”大背景相悖的现象,说明“减负”是一项系统工程,问题的产生不仅在于学校,还有教育制度、传统观念、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无怪乎教育界人士将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称为教育的“顽症”了。“最早出门的人是我,最晚回家的人是我,最辛苦最可憐的人,是我是我还是我。”这首在中小学生当中流行的歌曲,真实地反映了当前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状况。一个小学生的书包有二三公斤重;一个初中生一般早上6点多钟起床,直到下午五六点钟才放学,不少学校还规定学生要回校晚自修。学生们…  相似文献   

16.
傅旭明 《社区》2005,(14):22-23
“我有权利,我要申请低保”,这个从前人们羞于出口的要求,如今已成为很多人眼中的“正当权利”。申请低保的人有哪些?低保真的能救穷人吗?面对众多的申请低保者,政府管理部门又是何种反应呢?《中国经济时报》的记者在最近的一次北京低保调查过程中,专门采访了社保工作人员。北京城区低保人员都是些什么人在北京申请城市低保的人员中,最主要的是“农转居”人员,这主要是历史原因形成的。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北京城区的扩大,周边近郊的许多农村变为市区,原来的农民变成了城市居民,最典型的要算当初的亚运会征地。不过,也不是所有农民都来申请…  相似文献   

17.
佚名 《今日南国》2006,(3):43-43
小时候曾听过一首外国民谣,不知何故那头两句就一直深印在脑子里。这两句是:“在那遥远的山那边,人说,幸福就住在那里……”后来年事渐长,每想起这两句词,就产生疑问:幸福为何一定要住在山的那一边?如果住在这边,住得近一点不可以吗?我一直有这疑问,但又不敢问人,怕问出来,人家会  相似文献   

18.
歌谣分类一直是现代歌谣研究中悬而未决的问题。早在现代歌谣学诞生之初,学术界就引发了关于歌谣分类问题的讨论。以周作人、顾颉刚、邵纯熙为主的“六分法”、“歌者分类法”和“七情”分类法代表了当时的三种分类理念。他们的分类方法为当时歌谣研究带来便利,但同时也引起颇多争议。这些争议促使人们从更客观的角度认识歌谣分类问题,也为后世歌谣分类体系的建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美国和许多西方国家没有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作指导,为什么人家科学技术那么发达?我国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作指导,为什么科学技术还是比人家落后?”这是在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时大学生爱提的问题之一,是许多大学生长期感到困惑的问题。正是这许多类似问题的困惑,使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的人热衷散布的马克思主义“无用论”、“过时论”在大学生中颇有市场,是他们一些人产生“信仰危机”的思想根源之一。这个问题是现实的、严肃的,我们必须作出回答。但这个问题又是不容易回答的,我也只能作个尝试。  相似文献   

20.
0、引言 01.《山歌》共10卷计383首,由明代苏州人冯梦龙辑集成书。据前人考证,冯氏从1609年就开始注意搜集了,明天启崇祯(1622—1644)年间正式出版。这是“苏州明代民歌总集”的一部分歌谣。它如实地反映了当时的苏州口语语音。这个结论从编者的几条注评中可以得到证明。冯氏在《看》中对“咦”字注释云:“咦,本当作又,今姑从俗,下同。”又,《私情四句》(也是全书第一首)《笑》中,冯氏明确标出:“凡‘生’字,‘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