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缘起缘落     
总想在不期的某一日会有一个你悠悠的走来,就在我的身边。我们一同去看雨后的天,雪后的地.在清新的世界里.在纯白的天地中.只作我二人。而这一切似又需要一个“缘”字。古语常说人要惜“福”.而我说人更要<昌“缘”。绿中之人常常看不清“缘””起“缘”落.常常以为会是一份永远。当正值盛年的父亲卧于病榻,日日虚弱下去时.我隐隐觉得,我们父女相处的这份“缘”似乎就要尽了。悄然地我问父亲还有什么嘱托于我,父亲视我却不语,只淡淡地笑了笑.当父亲辞世而去.伤悲之后我了请到,临铃还用何嘱托?在以往这二十几年的“缘”中时…  相似文献   

2.
前几天我回老家,无意中在桌子上发现了一张纸币,是五分钱的,这让我想起了三十年前的一件事情……1983年的腊月,学校放了寒假。一天晚上,父亲说:“明天我们去县城卖红薯吧!你都上三年级了。帮着给我收钱。”我一听很高兴,我家离县城二十多里,平时很少去。  相似文献   

3.
我的高考     
汪志 《老年世界》2014,(13):14-14
我的高考是在上世纪80年代,那一年我17岁。对于那个时代的农村孩子来说,高考可以改变命运,“跳农门”,端“铁饭碗”,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这是我们的梦想,也是父辈们的梦想。由于我们那个县地域大,人口多,再加上离县城又远,那年高考我是在就读的区高中参加的,尽管在区高中考,但离我家还有20多里的山路呢。记得高考那几天,雨特别的大,乡间泥泞的山路让人寸步难行。为了我的高考,为了我的梦想,那几天天未亮,父亲就送我去区上。  相似文献   

4.
开心乐园     
白果 《老人世界》2014,(10):62-62
一、小笑话乐翻天 1.一天,猫出外捕老鼠,遇到一只海狸鼠,高兴地说:“这么大只老鼠足够我饱餐一顿了。”海狸鼠说:“我是洋鼠,你无权管我。”猫说:“我终于可以开洋荤了。”2.父亲教小女儿认钟表,他指着时钟说:“这代表小时,这代表分钟,这代表秒。”  相似文献   

5.
做人第一     
做人第一第一天要去上班了,父亲把我拉到身边,语重心长地说:“你办事,我放心。但做人方面,你仍要小心!”父亲送我一张“为人清单”,其中有这么几条:别让小争端损害了大友谊;偶尔邀请排队在你后面的人到你前面去;永远别做第一个开门出去的人;接受任何指示时至少...  相似文献   

6.
那段时间我失业在家,整日悒悒寡欢,萎靡不振。 一天中午,我和父亲在院子里修剪花草。我神情黯然地问父亲:“为什么这几年我一无所成?上帝从来没有伸出手拉我一把。”  相似文献   

7.
罗满元 《老年人》2007,(7):26-27
2006年8月5日上午10时25分,我的母亲用尽最后一点力气耸了耸肩,双手一摊,停止了呼吸。当晚,瘫痪在床的父亲提出要跟我们一起守灵。父亲坐在轮椅上,抚摸着母亲的棺木,一边用不灵便的手比画着,一边嘴里“啊啊”地说着什么。我们听不懂他的话,只能猜。后来,我找来一块小黑板,父亲用左手在上面艰难地写下“83”、“85”和“3”三个数字。  相似文献   

8.
父亲是三天前的一个下午来的,当时家里没人,他搁下背篼蹲在门口抽叶子烟。傍晚,楼上的张婆告诉我,她下楼撞见父亲,以为是盲流,呵斥他走开,父亲惶惶不安:“这是我儿的家呢!”我向父亲求证此事时,父亲正在厨房择菜。他像犯了错的孩子,局促地站起来,搓着双手,目光游移,嗫嚅着说:“下次,我一定穿周正一点。”我本是怕父亲心灵受到创伤,欲安慰他一番的,岂料他不但没有半点委屈和愤慨,反而以为自己丢了我的丑。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痛。  相似文献   

9.
他和她彼此相握的手使我相信,这的确是一个美丽而古老的世界。父亲82岁那年,母亲去世了。他们曾经一起走过了53个春秋。在她住院卧床大概两个月的时间里,他经常每天24小时陪伴她。在葬礼后的几天里.我和父亲在斯珀简陋的高尔夫球场打高尔夫球。在第九发球点,他眺望着远处的风景:矮小而瘦削的牧豆树、衰草、沙土和一只悠闲的长耳大野兔。“这是个美丽而古老的世界。”他说。这是我所听到的最勇敢的观点。父亲知道,在他面前还有很多的考验─—孤独寂寞,日渐衰老─—但它依然是一个美丽而古老的世界。回到纽约家里之后,因为非常担心父…  相似文献   

10.
范玉泉 《老年世界》2010,(13):27-27
1970年母亲去世,我当时16岁,妹妹9岁,二弟7岁,三弟3岁。父亲在察右后旗皮毛厂当工人,那年我正读初中,三弟因太小无人抚养,父亲将他送回到河北姥姥家。父亲回来后就告诉我们,“咱们困难,你就不要念书了,打零工挣点钱吧!”第二年我初中毕业了,不久学校将高中录取通知书送到皮毛厂父亲手里,父亲也没有告诉我,不几天在街道里给我找了点零工做。  相似文献   

11.
姓名“妈妈,我生下来时,你打哪儿知道我叫尤佳的呢?”年龄“你几岁啦?”“很快就满7岁了,可是现在是3岁。”父亲“小孩,你父亲有多大年纪了?”“和我一样大。”“怎么会这样呢?”“很简单,我生下来他才开始做父亲嘛!”没哭“孩子,你的手指怎么了?”“给锤子弄伤了.”“怎么没听到你哭?”“我以为你不在家里。”闭眼母亲:“我不是告诉过你吗?祈祷时要闭上眼睛。”儿子:“你怎么知道我的眼睛是睁开的?”夸张儿子:“哎呀,我们的厨房里有一只老鼠有河马那么大。”母亲:“住嘴,我已经告诉过你一万次了,别那么夸张好不好!…  相似文献   

12.
2000年12月25日,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日子。并不因为这天是圣诞节,而是因为这一天在学校门口,我又见到了久违的父亲。父亲那爬满忧愁的脸上隐藏着许许多多的自责和悔恨,我欢喜的泪水中也藏着难以言说的酸楚。我们终于一起回家了。  相似文献   

13.
父亲素描     
父亲素描李晓我常常看到父亲站在阳台上等母亲回家的身影,于是就有了这篇父亲60岁生日的前一天,正是我参加公务员考试的日子。父亲语重心长地说:“你要好好考啊!”那一刻,我突然看见父亲眼里涌出的眼花。前两天,父亲刚办好退休手续,告别了他30多年的上班生涯。...  相似文献   

14.
父亲节     
今年的父亲节又来了。我提早给父亲打了电话表示祝贺。想起去年的6月11日,父亲节这一天,我一直对我的老父亲满怀愧疚之情。那天凌晨有两场欧洲足球锦标赛,看完英德大战已将近凌晨5点,我激动得好不容易睡去。甜甜的睡梦中,突然一阵“嘭嘭”的敲门声把我惊醒。我迷迷糊糊起床开门,便见父亲那苍老的脸探了进来,手里提着一只蛇皮袋。天气很热,时间又是中午,父亲灰色的衬衣几乎没有了干纱。稍事歇息,父亲拿出口袋里面一只仔鸡,一大袋腌黄瓜和几十个鸡蛋。腌黄瓜是母亲做的,又脆又鲜,我的妻子高琛向来视为美味佳肴。父亲对我说:“你…  相似文献   

15.
父亲不下岗     
苏建国 《老人世界》2008,(10):29-29
一场纷纷扬扬持续几天的大雪,把祥瑞的春节送在了眼前。一闪年儿,父亲就七十大寿了。父亲双手捧着一只“铁饭碗”,是永不生锈的那一种,坚守在他的家里家外的岗位上,没有丝毫的后顾之忧,每天只是充实且快乐着。  相似文献   

16.
石菊 《老人天地》2014,(1):28-29
在我赴美探亲的日子里,有件事令我至今不忘。记得那是一个周六的下午,女儿对我说:“妈妈,今天你帮着照看孩子行不?我们想出去一下。”我爽快地回答:“没问题,放心好了。”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女儿和女婿驱车走了,房间里留下我和两个外孙女,我正在想:做点什么呢?“姥姥,我们做什么呀?”大外孙女马上问到。“看电视吧。”小外孙女提议。我知道两个孩子都很喜欢画画,常常自由自在地涂鸦,有时在画板上,有时还在自家的停车道上。“我们画画吧,像在幼儿园一样。”我像老师一样指挥着她们,“我们可以办个画展,让爸爸妈妈回来参观,你们看好不好?”两个孩子立马雀跃起来:“好,太好啦!”我们的画室只能设在厨房,其他的房间均铺着地毯。我将画画的调色盘、毛笔、彩笔、五颜六色的颜料全部拿了出来。而这些颜料真让我眼花缭乱,大开眼界,有的是装在锥形塑料瓶里,有的是巨大牙膏式的,也有精巧的小盒……我首先让孩子们坐好,我将调色盘分给她们,把不同颜色挤在调色盘内,然后在她们每人面前摆上可以涮笔的水杯,再分给每人一些白纸。“开始画吧,我们比一比看看谁画的最好。”此刻房间真的安静下来了,两个孩子乖乖地坐在桌前,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创作起来。这是极为难得的时刻,我暗自庆幸自己教育有方。大孙女5岁,在幼儿园里经常进行画画和着色练习,所以能够独立画出较为完整的图画,比如画面上有太阳、彩虹以及小动物,而老---4,,才3岁,纯属漫无目的地进行创作,将不同的颜色叠加在一起,一层一层地在画纸上涂呀,抹呀。看着孩子们作画,我也借此机会涂鸦一下。记得我小时候,很喜欢画画。一次,生了一场大病,久病不愈,后来父亲为我找到一位老中医,喝了三服汤药,竟然明显地好了起来。病愈后,父亲让我画了一个硕大的彩色寿桃,送给老中医,老人非常高兴。为此父亲确认我在绘画上有天赋,还为我找到了一位画画老师,教我学艺。但没想到“文革”来了,父亲被关进牛棚,我们的噩梦开始了。“姥姥,我的颜色没有啦!”老二的叫声打断了我的思绪。天哪!老二画得太快了,一张纸一张纸涂画着奇怪的图案和颜色,几乎是把调色盘上的颜色转移到了白纸上。“我帮你。”我说着,又将不同颜料浓浓地挤到调色盘里。孩子们仍在天马行空地胡乱地画着,  相似文献   

17.
隔壁的父亲     
给父亲开门时,我正接着电话。电话是朋友打来的,约我中午小酌。我从父亲手里接过一个很大的纸箱,耳朵旁还夹着手机。父亲在门口寻出一双最旧的拖鞋换上,问:"要出去?"我说朋友约我吃午饭,不过不着急。我打开纸箱,里面塞满了烙得金黄的发面烧饼。我这才想起,又到七月七了。我们这里有这样的风俗:七月七,烙花吃。花,即发面烧饼。以前在老家,每逢这一天,心灵手巧的母亲都会烙出满锅金灿灿、香喷喷的烧饼。我搬进城里住以后,母亲便将烙烧饼的时间提前几天,然后打发父亲把烧饼送到城里。我不回家取的理由很简单——没  相似文献   

18.
甥舅道白     
甥舅道白欧秋成“舅舅,昨天您到哪去了?”“我在老张家打牌。”“今天上午您又去哪)L了?”“在李家屋场打牌。”“白天找您不着,我只好晚上来。过几天就是姨妈六十大寿了,我们一起去贺寿。巴?”“这几天我都不空。”“你不是说退休了没事干吗?”“我已约了人打牌...  相似文献   

19.
大爱无言     
李盂雄 《老年人》2006,(7):30-31
“五一”节放长假,我准备回乡下看望独居的父亲。父亲已经80岁了,身体尚健,只是近年来听力已大不如从前,常常把话听错。3年前母亲过世后,父亲就一个人住在乡下,砍柴、种菜,侍弄一亩多责任田,过着一份恬淡而寥寂的日子。父亲原本可以过另外一种生活。母亲过世那年,我们姐弟就提出让父亲和我们一起到城里来生活,可父亲死活不肯,他说“:我哪里都不去,乡下乡亲好,空气好,我还要守着这栋屋子莫让它倒了。”其实,父亲的心思我们都懂,他是怕给我们添麻烦,增加负担。办完母亲的丧事,我们姐弟就回了城。父亲一个人留下来,住在屋子的西头,东头住着堂弟…  相似文献   

20.
邹彦 《老年世界》2007,(22):20-21
1933年,我出生在吉林白城。父亲是个开明的商人,把我送进了学堂。伴着隆隆炮声,东北解放了,我们迎来了一个新世界。我和同学们扭着秧歌,唱着“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