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日记     
TUE 1月8日江西籍院士吴征镒获国家最高科技奖在今天召开的2007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胡锦涛主席向获得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闵恩泽院士和吴征镒院士颁发了奖励证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于2000年设立,获奖者的奖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  相似文献   

2.
2014年1月1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程开甲荣获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当96岁高龄的程开甲走上国家最高科技奖的领奖台的时候,在不少人眼中,这位老科学家还是十分陌生。有人开玩笑说,程开甲可能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公开学术成果最少的一位了。  相似文献   

3.
吴志菲 《老年人》2012,(6):22-23
2012年2月,我国著名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谢家麟被授予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回首一路艰辛,谢家麟院士深情地说:"母校燕京大学的校训是‘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当年体会不深,日后才逐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2013,(4):22-23
2013年1月1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被授予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表彰他在我军第一代机载预警系统研发等方面的突出贡献。面对成绩和荣誉,王小谟院士谦虚地说:“我只是一位普通人,一辈子就做了雷达研制这样一件事。国家给我这个奖,是对整个科研团队的肯定。”  相似文献   

5.
余玮 《老年人》2012,(5):20-21
2012年2月14日上午,"两院"院士吴良镛被授予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后,吴良镛平静地对笔者说"得这个奖,分量很重,责任很大。我只是一支小小的蜡烛,得奖后要更多地发挥学术和社会力量的作用,使得人居环境等得到更好地保护。"  相似文献   

6.
2007年2月2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遗传学家李振声获得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成为继袁隆平、吴文俊等之后又一获得该奖项的杰出科学家。  相似文献   

7.
王建柱 《老年人》2009,(3):24-25
2009年1月9日,庄严的北京人民大会堂。当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中科院院士王忠诚,从胡锦涛主席手中接过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获奖证书时,全场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相似文献   

8.
光明 《老年人》2008,(3):22-23
2008年1月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年过八旬的中科院院士闵恩泽从胡锦涛主席手中接过殷红的获奖证书,成为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  相似文献   

9.
余玮 《老年人》2013,(4):20-21
核爆炸、炮弹爆炸、瓦斯爆炸……这些爆炸中蕴含的规律,郑哲敏院士都能用简洁的数学公式演算出来。多年来,郑哲敏院士通过运用这些规律,不仅“驯服”了炸药,解决了很多工程技术难题,还创立了一门新的学科——爆炸力学。2013年1月18日,他被授予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相似文献   

10.
2014年1月10日,我国著名科学家张存浩院士获得了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他是我国高能化学激光的奠基人,分子反应动力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辉煌科技成就的取得,是心怀强国梦,不慕名利,踏踏实实搞研究,不懈奋斗的结果。在60多年的科研生涯里,他的信念就是国家需要,搞科研等不得,也等不起。他就像是一位一直在和时间赛跑的人,从未停止过挑战的步伐。  相似文献   

11.
2013年1月18日,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授予我国著名的爆炸力学专家郑哲敏院士和有"中国预警机之父"美誉的雷达专家王小谟院士. 这是自1999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设立以来,第一次军工专家包揽的局面.无独有偶,同样是在2012年,中国一大批先进武器纷纷公开亮相.从航空母舰到北斗导航,再到世界先进的武装直升机和多种战斗机,中国军工在2012年以井喷之势刷新了人们对中国国防工业的传统看法. 中国军工如今开宗立派的辉煌,是一代代军工人艰苦奋斗的结果.而中国军工在东西方之间反复徘徊,走出自己独特道路的历程,则几乎是新中国历史的缩影.  相似文献   

12.
2001年2月19日,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2612位获奖者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得主──中国科学院系统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文俊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他们不仅每人获得了500万元的高额奖金,而且还由国家主席江泽民亲自为他们颁发获奖证书。今年82岁的吴文俊院士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他的研究涉及数学的诸多领域,主要成就在拓扑学和数学机械化两个领域,尤其为拓扑学所做的奠基性的研究,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吴公式”、“吴示性类…  相似文献   

13.
《职业》1995,(1)
艰难归国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爱国故事湘仁整理1989年9月,国际动力工程学会第一次把国际航天领域的最高荣誉奖“小罗克韦尔奖章”授予了一位中国科学家。当这个奖项在美国颁发时,这位中国科学家正在北京的书房中沉思,他深深地爱着他的祖国和人民,尽管他也爱...  相似文献   

14.
马伟明,中国工程院院士,舰船动力与电气工程专家,海军工程大学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所长、舰船综合电力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海军专业技术少将军衔。第九、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代表。荣膺“中国发明创业奖”特等奖、“军队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优秀科技青年创业奖”、“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何梁何利奖”。被授予全国十大“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当代发明家”荣誉称号。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及军队重大科研课题4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发明三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4项。  相似文献   

15.
钟掘,女,61岁,原籍江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湖南省科协副主席,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理事,1995年获湖南省“十大新闻人物”称号。她先后出版专著4部,教材2部,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3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8项科研成果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1989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特殊津贴。专家的权威依赖于真才实学。在当代中国冶金机械学术领域,每当碰到大的难题时,人们往往不约而同地说:“找钟掘来!”的确,钟教授不仅学术造诣深,而且善于运用理论思维解决科学实践中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6.
他是一位79岁的老人,穿一身迷彩服,左臂套着一个白色袖章,袖章上印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几个醒目大字。他的名字叫卢世璧,著名骨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文职将军。  相似文献   

17.
余玮 《老年世界》2010,(3):9-11
卫生部部长陈竺有着从知青到科学家的一段传奇经历。他的夫人陈赛娟院士同样在白血病领域作出了很大贡献,被称为“中国最美丽女院士”。夫妻俩师出同门,是业界令人羡慕的院士伉俪。  相似文献   

18.
沈黎明 《当代老年》2014,(12):26-27
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以行事果敢、治军严谨著称,是体育界出了名的“铁腕教练”,在他的带领下,中国羽毛球队经过奋力拼搏,从奥运会到汤尤杯,从世锦赛到苏迪曼杯,几乎囊括了世界羽坛所有最高奖项,为国家赢得了巨大荣誉。  相似文献   

19.
由江泽民总书记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 23位科技专家中,有一位是湖南慈利人,他叫陈能宽,著名的金属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每当从报刊、电视上看到有关他的报道时,我总会非常激动,情不自禁地为家乡有这样一位杰出的人物感到骄傲和自豪。   陈能宽, 1923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出生在慈利县江垭镇的一个书香人家。在山川秀美的家乡,他度过了少年时光。父亲常给他讲古人先贤好学上进、尽忠报国的故事。母亲是土家族人,仁慈善良,知书达理,对他影响亦深。良好的家庭教育,为陈能宽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在那内忧…  相似文献   

20.
戴红 《老人天地》2014,(1):24-25
我是很一般的人,既不十分聪明,也不十分能干。我能获奖,说明一个人不管资质如何,只要不断努力,就能取得成绩。——谢家麟2012年2月14日上午,91岁的谢家麟院士拄着拐杖,在人搀扶下走上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国家主席胡锦涛微笑着向他颁发鲜红的烫金证书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励证书。上世纪8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负责人访问中国时,曾专门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寻访谢家麟,他告诉谢家麟,50年代他在美国研制的世界上第一台以高能电子束治疗深度肿瘤的加速器,仍在医院运行。如今,应用加速器产生高能粒子治疗癌症已经是普遍采用的技术,其奠基则是60多年前谢家麟在高能电子束治疗深度肿瘤的加速器研究方面做出的先驱f生工作。就在完成高能电子束治癌装置这一年,谢家麟回到祖国,进人中国原子能研究所,即现在的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不久,他向所里建议,关于粒子物理的发展,中国可向高能电子直线加速器方向拓展。上世纪50年代,直线加速器代表了微波技术的最高水平和最尖端科技。1955年国际上刚刚发表了全面描述这种加速器的论文。在得到批复后,谢家麟把目标拟定在30MeV(30兆电子伏特)。国内当时科研条件十分落后,开展30MeV直线加速器所需的尖端器材,国际上禁运。研制此类加速器所需工艺,远远超出当时国内的工业水平,技术和器材都难以实现。但谢家麟带领一批新毕业的大学生,经过8年奋战,终于在上世纪60年代建成了电子直线加速器。这台30MeV电子直线加速器如加以延长,就成为高iIII速器。此项工作,为后来建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奠定了相关的人才和技术基础,引领和带动了大功率微波电子元器件的研制,推进了国内电子直线加速器的建造和应用。此后,建设高能加速器的计划几上几下,一直没能成功。改革开放后,谢家麟抓住时机,经过与国内外专家充分论证,作出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保证在国际上技术先进的选择,即以粲粒子为着眼点建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这条发展路线的选择,并非轻而易举之事。1982年,中国科学院向中央申请2亿元人民币的基础研究经费,不是没有人怀疑其效果。同时,在技术上,中国并没有多少基础,其关键技术,如磁铁的生产、超真空技术等均处于落后状态。谢家麟与朱洪元等多次组织国内外科学家反复对比权衡两种路线的优缺点。在这一关键性的选择中,谢家麟深入而细致的分析,说服了持不同意见的人,在高能物理界取得了一致认识,最终确定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的方案。中国许多物理学家都记得,1988年10月,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成功实现对撞,成为我国在高科技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性成就。尽管中国之前从未进行高能物理科学工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