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高度,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大任务,就“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出部署安排,为做好新时代文化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不断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2.
八大精神和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始终贯彻着一条主线,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发展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的伟大成果,是中国人民在不断探索与实践中找到的―条适合中国发展的科学道路。当前,中国正面临着复杂的世情、国情和党情,道路方向更是关乎国家命运的根本原则问题,坚定道理自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不竭的生命源泉与内生动力,坚定文化自信,是关乎国家命运、民族希望的大事。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希望、民族进步的基石,必须挑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担,但受当今错误思潮的冲击、外来文化的影响导致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知的模糊化和理解的片面化。基于此,本文在对如何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以下三条培育路径:增强高校文化氛围建设、发挥网络平台传播优势、增强学生文化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4.
<正>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道路好不好,自己走了才知道。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自信自立,我们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解决人类共性问题,推进人类社会繁荣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深刻影响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新征程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道路自信。一、回望走过的路:在民族由衰到盛中找回道路自信近代以来,面对中华民族的衰落,中华儿女为谋求民族复兴之路日夜奔走,经历了学习别人的道路到逐步独立自主  相似文献   

5.
作为民族国家拯救历史的一个重要参与,“文化民族主义”并非一个陌生的名词。对中国而言,它是一部分国人因国家的生存困境而在民族历史和文化传统层面上所产生的文化焦虑。具体说,尊重和卫护中华文化,在继承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审慎吸收现代西方先进文化,以重建中国民族文化精神,期望由民族文化的复兴而至民族国家的复兴,是20世纪尤其五四后中国文化民族主义思潮的主流。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文化民族主义的发展和演变表现为一个动态的过程。但在此无意对这一复杂的进程作全面考察,而仅对现代新儒家在其重建儒家精神背后所具有的民族国家关怀作一…  相似文献   

6.
一条小船亲眼见证一个党的诞生,从此红船作为中国共产党前行道路的领航船,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中产生了伟大的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首源。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因而在新时代学习弘扬红船精神,探索红船精神在党性教育中的作用,对于增强党性教育,永葆党的先进性,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十八大以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国各地域、各行业内大范围地展开,这是在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党的群众路线的光荣传统,发挥广大群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是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中国梦的稳固基石。本文阐述了毛泽东思想路线在当代为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所提供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张国廷 《现代交际》2023,(10):47-55+122
党的二十大在全面总结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同时,创造性地提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将国家安全置于民族复兴根基的历史高度。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旨,回溯国家安全理念的历史演变,阐述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顶层设计,可以为新时代更好地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理论层面进行宣传,助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相似文献   

9.
徐海波 《现代交际》2014,(10):184-185
党的十八之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一步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更长远的奋斗目标。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每一个青年学生的梦,作为高校辅导员,我们要把"中国梦"教育切实有效的落实,本文将主要研究和探析高校以"青年梦"托举"中国梦"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0.
泛阿拉伯主义萌芽于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主张阿拉伯人是一个民族共同体,目标是建立一个统一独立的阿拉伯国家。本文简要论述了泛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兴起和发展;伊拉克和泛阿拉伯主义的关系;伊拉克复兴党的泛阿拉伯主义实践,最后分析了伊拉克在历史上长期成为泛阿拉伯主义民族中心和泛阿拉伯主义在伊拉克恒久不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建设社会主义。无论在任何时期、任何阶段,我国共产党始终将社会实际与国情有效结合起来进行工作开展,坚持中国实情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复兴道路。自十八大以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民族复兴这一思想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因此,本文对民族复兴的思潮与路径比较展开了详细的分析与讨论,以期促进民族复兴向中国化、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文化创意产业兼具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双重属性,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过程中,也要充分利用我国历史文化资源,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同时,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在这过程中故宫文化创意产业通过科学战略定位和建立完整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体系,极大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并吸引更多国内外人关注和认同。  相似文献   

13.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饱含深情地向广大青年发出新时代的召唤。新时代青年要刻苦锤炼本领、树立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时代重任,自觉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14.
浅析中国梦     
中国梦以实现国家富强为前提,以民族复兴为核心,以人民幸福为根本;是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之梦。它承载着的是几代仁人志士的梦,有着深厚的历史和理论渊源,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自信,中国梦作为中国人的集体梦是必将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是一个国家的思想根基和精神支柱。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而当前由于国内国外各种负面因素的冲击和影响,给大学生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带来巨大的挑战,在新形势下提高和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6.
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的处境刺激中国人民必须寻找出路。道路的选择远比目标的确定艰难许多,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需在曲折探索中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90多年的探索,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此道路的指引下,中国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在这样的契机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如何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实现中国梦,是未来很长时间党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文化的力量深深的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之中,是团结人民、推动发展的精神支柱。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在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报告中,都提到了文化的重要性,这些都揭示了文化建设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金色年华》2013,(1):71-71
党的十八大高瞻远瞩,继往开来,向世人宣示了我们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坚定信念,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员令。作为传媒工作者,我尤其关注报告对文化建设的要求。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没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这其中的新提法、新思想、新要求,不仅让我深受鼓舞、倍感亲切,同时也让我感到责任深重。  相似文献   

19.
民族复兴思想是伴随民族复兴的过程形成和发展的,是近现代仁人志士思想的结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中包含了丰富的民族复兴思想,是当代高校学生民族复兴思想培育的重要课程。立足《纲要》课,以《纲要》教材为载体,重点分析在《纲要》教学中民族复兴思想培育的重要意义、存在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探索《纲要》教学中民族复兴思想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提高《纲要》教学中民族复兴思想培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全球性现代化进程的阶段性及其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的现代化进程无疑是以民族国家(Nationstate)为单位进行的。因此我们所看到的是不同民族国家为实现现代化所做的各不相同的努力,是一些国家已经相对地实现了现代化,而另一些国家甚至还没有走上现代化道路。本文更倾向于将现代化看作是一个囊括了所有国家与民族的全球性变革过程。之所以如此,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