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2.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3,(21)
宴席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礼仪表现和沟通方式,是人们生活中的美好享受,也是一个国家物质生产发展和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今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宴席已超出单纯的风俗礼仪概念而成为一种新的文化产业现象。本文阐述了中餐主题宴席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中餐主题宴席设计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宴席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它不仅是烹饪工艺综合欣赏的生动再现,而且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凝聚和全面演示。本文主要阐述了宴席设计的系统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自渤海的一些“大补”活海鲜,不断进入宾馆和海鲜酒楼,其中海胆脱颖而出,吸引了不少食客,欲知海胆之魅力,请看下文。 相似文献
5.
6.
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发展,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影响;只有汲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公共关系的发展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人类酿造了神奇无比的酒,也创造了博大精深的酒文化。酒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你在哪里,在家庭宴会或是国宴上,都可以看到酒。中国的酒文化历经数千载而不衰,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样地,无论是饮酒还是酿酒,中国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与方式。 相似文献
8.
9.
10.
冯秀琴 《大江周刊.城市生活》2012,(9)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积淀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智慧与精华,也是世界文化的一块瑰宝。作为华夏子孙,应更好地继承与发扬。而语文课程对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民族凝聚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课标》指出:“应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分析大学生传统价值观与中华民族认同的关系;方法:运用传统价值观问卷、中华民族认同问卷对34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对中华民族认同的整体属较高水平,不同民族与不同生源地存在交互作用并达到了显著水平(F=7.966;p=0.000),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民族认同水平明显高于汉族大学生(F=4.261,p=0.040),大学生中华民族认同与传统价值观均显著正相关;结论:大学生传统价值观是中华民族认同的正面因子。 相似文献
13.
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里不断发展创造而形成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它不仅外在地体现在民族风俗、习惯、饮食、建筑、生产生活等内容,甚至也体现在各种经典、文献、制度当中,更重要的是它已经内化成为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渗透于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承受者与创造者,无疑应该具有较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这既是历史赋予当代大学生的重要责任,也是我国社会文化发展与创新的迫切需要。然而在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时候不能盲目地把所有历史的东西当作宝贝一一灌输,必须把握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有重点地进行。笔者认为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把握这样三个重点: 相似文献
14.
15.
李友梅 《社会观察(上海)》2010,(11):36-38
他所期望的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自我更新与发展,是中华民族成为其自身发展的历史的主人,中国知识分子则承担引领社会与文化走向“文化自觉“、“文化自决”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6.
近来翻阅某杂志,连续以红字大标题刊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二十四孝)》。编者这样弘扬《二十四孝》,认为《二十四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令人费解:究竟是也?非也?不能不引起人们思考,加以明辨。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并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大学生的视角,结合世界历史和中国国情,就我国在这一战略机遇期遇到的两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1.从历史角度思考我国现阶段的社会问题;2.从历史角度思考当前我国文化模式.第一个问题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总结世界历史上由于工业化而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及解决经验;第二部分提出了着重发展小城镇的城镇化道路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意义.第二个问题包括三部分:1.分析我国崛起的时代环境和特点;2.重点对比了士阶层和我党的历史责任,并提出应将儒家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观点,从而解决中华文明传承的问题;3.西方文明衰落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