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般是把“x 得慌”(如“辣得慌、闷得慌”等)看作“得”字句的。通过对实际语言现象的考察,我们觉得把“得慌”看作词缀,把“x 得慌”看成一个词可能更合适一些。在现代北京话和东北话(都可以归入北京官话,林焘,1987年)中,“x 得慌”中的“慌”只有轻声读法(·huan/·hang/·heng),带有明显的附着性。如果把它看成补语,必然也要相应承认轻声词在轻声附着的结构助词之后仍可以做句法成分,而这在现代汉语语  相似文献   

2.
品赏生香     
拓展阅读:作者简介:任增超,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男孩,不怎么描写迷茫、颓废、痛苦的青春,即使有,也处理得相当搞笑,他用浓浓的京味诠释出一种普通的成长和一份年少的轻狂。《你的年少我轻狂》内容简介:这是一部记录80后北京男孩的成长历程的小说。字里行间渗透出一种轻松与智慧,把北京男孩儿那种幽默、诙谐甚至是不经意间的叛逆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在捧  相似文献   

3.
你热爱自己的职业好似春天的云霓,把事业编织得如花儿般绚丽;你热爱自己的职业好似春天的风铃,把理想点缀得如彩灯般亮丽。这是你不懈的追求,这是你永恒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正2008年夏天,我来到北京。我从来没见过那么多人,人潮把我推出检票口,我第一次看到了北京,它那么大,那么明亮。和所有庸俗小说的开始一样,你我相遇也有一个庸俗不堪的开始。我不明白为什么深夜的人们爱去簋街吃饭,那天我们同时拦下一辆出租车,你喝得烂醉如泥,我也没跟你争,就让你上了车,并帮你关上车门。  相似文献   

5.
白水 《北京纪事》2011,(8):72-74
北京是个快节奏的城市,尤其是地铁,不仅跑得快,建的速度也快,拉着咱北京人东奔西跑。您说这地铁吧,跟两口子有一比:又爱又恨,因为天天得坐,谁也离不开谁,这就是爱。可也恨啊:不管你是谁,进了车门,都把你挤得七零八落。正可谓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坐地铁这个词,说着没感觉,挤地铁,才是准确生动的。  相似文献   

6.
在唐代科举诗中开始出现了一类升仙话语,即把科举及第以升仙隐喻.此类话语在科举诗和游仙诗中一体两用,遇和不遇唐人都以升仙来表达,当他们得意、得遇之时,则隐喻为升仙;如果失意、不遇之时,则希望游历仙界.这一现象,展示了道教神仙思想影响下,唐代科举士子幽微而复杂的情感世界和价值追求.对这一现象的深入分析研究,可以丰富我们对唐代科举制度、科举文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也许是常呆在家里的原因,菲佣卡门说,她比较适应北京的生活。 今年6月,长期在香港生活的郑小姐转回北京工作。由于在香港时家里一直是卡门做家务,孩子们和卡门已经相处得相当融洽,郑小姐也非常满意卡门的工作,决定把卡门一块带到北京。  相似文献   

8.
读编往来     
纪事编辑:你们好!我过去订北京娱乐信报,看过赠送的北京纪事。但很多都是遍地报道的名人专访,很乏味,没有创意,贵刊好像办得漫不经心,所以我很长时间把刊物扔在一边,翻也不  相似文献   

9.
不要挤     
狄更斯 《可乐》2008,(7):6-6
你,不要挤!世界那么大,它容纳得了我,也容纳得了你。所有的大门都敞开着,思想的王国是自由的田地。你可以尽情地追求,追求那人间最好的一切,只是你得保证,保证你自己不使别人感受压抑。不要把善良从心灵深处挤走,更得严防丑恶偷偷潜入你的心底。给道德以应有的地位,给  相似文献   

10.
去年年初,北京某著名女作家状告一个没有采访过她却把采访文章写得天花乱坠的作者。作者十分委屈地说:我把老作家的晚年爱情写得那么浪漫而又神圣,完全是出自一种崇敬心情。原告的律师用一句非常精辟的话来反  相似文献   

11.
《社戏》与理想人性的指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迅早期作为人文关怀的由"立人"而"立国"的主张,在<社戏>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作者以他那强烈的爱憎,运用美丑对照的原则,把那未被社会环境所扭曲的自然状态的人性和自由的世界,描写得如此美好,充分显示了鲁迅对理想人性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关怀.  相似文献   

12.
白旭 《社区》2010,(24):12-12
大学毕业后或者涌人大城市找工作,或者申请出国留学,或者工作几年后申请技术移民,这是时下很多年轻学子们的追求。当他们工作一段时间稳定下来以后,就会发现,自己走得离亲人很远。对于家人来说,亲情虽然是没有距离的,但是如何能把自己对父母和其他亲人的一份亲情传递给对方,也是一个难题。小林、飞鹤和吴美用他们特有的方式实现了亲情传递。  相似文献   

13.
爱情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永恒主题之一。世界上自从有了人就有了人的自我意识,有了人的感情世界,而爱情就包含在人的感情世界中。在人类的远古时代——原始社会,由于人们爱就是爱,不附加婚姻、家庭、赡养老人、抚育子女等社会生活的各种要求和责任,所以,“爱就是对美的追求”这一本质暴露得比较充分。当然那时人们的自我意识不够发达,精神世界不丰富,对美的追求也不太强烈,而这种追求要实现满足也比较容易,所以这种爱情常常被历史学家和哲学家所忽视。人类进入私有制社会以后,就把私有财产看作高于一切的社会因素,为了保卫私有财产…  相似文献   

14.
"快要冻僵的时候,她擦亮了手里的火柴。亮光中,她看到了温暖的火炉、丰盛的圣诞大餐……"在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中,主人公的凄楚遭遇令人心酸。今天,在上海最繁华的徐家汇,也有一位年轻女孩卖起了火柴,不同的是,她竟把火柴卖成了艺术品,并把这个不起眼的行当做得风生水起!不仅满足了都市人追求"复古时尚"的需求,还用一团团怀旧的火焰点燃了财富梦,从中掘金1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5.
天才的广告女 韩弘大学毕业之后没有回烟台老家,而是留在北京,因为男朋友是北京人。那会儿,两人相恋得死去活来,谁也离不开谁。人是留下了,但工作得自已解决。好在北京这地方可以干的工作特别多,她在朋友的帮助下进了一家广告公司做文案。所谓的文案不过就是搞搞策划,把创意用文字表现出来。比较能够显露身手的还是那几句提纲挈领的广告词。创作一个广告词对韩弘这样的“校园诗人”来说并不需要费尽心机,往往是灵机一动就有了。让她  相似文献   

16.
摘要: 赋得诗是随着南朝文人即席分题赋诗的出现而产生的诗歌新类别。在命题上,唐前赋得诗一般采用“赋……得……诗”、“……赋得……诗”、“赋得……诗”的形式。在题材上,唐前赋得诗主要指向咏物、咏诗、咏史、赠别。在形式上,唐前赋得诗主要是五言四韵,至于七言、杂言的赋得诗,四韵以外的赋得诗,都很少;绝大多数押平声韵,押仄声韵和换韵的情况比较少见;分韵赋诗和题中用韵的情况也已经出现。唐前赋得诗创作推动了南朝永明体、宫体和以陈后主为首的三个诗歌创作群体的形成,对南朝诗歌不断追求“新变”产生了影响,推动了齐梁以后诗歌题材的大发展,也使齐梁诗歌诗体短小、精雕细刻、讲究四声、语言绮艳的特点进一步固化。    
 
  
  相似文献   

17.
利玛窦离开肇庆的原因比迄今为止的有关看法都要复杂得多,不仅利玛窦本人对此看法实际上存在着一个变化的过程,刘继文决定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等人离开肇庆北上韶州绝非仅仅是为了占有他们的肇庆会院,而是既有刘继文等时任朝廷官员自保的考虑,也有传教士追求接近北京的深层需求。  相似文献   

18.
我们认为 ,“得”字句的语义、结构中心在“得”后成分上 ,所以“把墙刷得白”不能说 ,是因为“把”字句表示一种处置 ,其后的谓语必然蕴含着实现这一时体意义 ,而作为有“把”的“得”字句中心的“白”是单个性质形容词 ,本身不包含实现这一时体特征 ;我们对范晓先生《复动“V得”句》一文中的用三个平面观点解释一种“得”字句提出一点疑问 ;对张豫峰以博士论文为基础发表的两篇论文中的观点和学风问题进行了批评。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新诗是在历史性冲突与文化变迁中成长起来的,是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一同诞生的,中国新诗的发展道路也和“五四”时代的社会生活一样曲折、复杂、多变。“从要把诗做得‘不象’到把诗做得‘象诗’,这一思路画出了中国新诗从孕育到成长的轨迹。”从历史和审美的视角去研究“五四”新诗,从“不象诗”到“象诗”正是经历了“文化回流”到“雅俗契合”的审美过程:“五四”新诗的审美追求有着它自己独特的历史和传统,有它独特的文化心理结构。这是由审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交互影响,共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20.
“得”字句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 说明 本文描写的是述补结构的一个小类:“得”后为程度补语或结果补语(有的叫情态补语或状态补语)的述补结构,“得”后为可能补语的述补结构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之内。从语言的系统性角度出发,我们以北京话的典范作品──老舍和著名民间评书艺人陈士和的作品──为主要考察对象,也兼及其他作家作品的语言现象,以资参照比较。为了行文方便,我们把“得”前的谓词记作X,“得”后补语记作R。 §1 X与R的互选性 部分“得”字句,X与R有互选性。大体情况如下: R=很 凡此类“得”字句,在北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