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戴蒙德是思想家,他的成就可不仅仅局限在市场摩擦研究方面。”北京时间10月11日晚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名单公布后,诺奖“前辈”保罗·克鲁格曼在博客中这样描述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新科得主彼得·戴蒙德。同样是听闻戴蒙德获奖的喜讯,美国参议院银行委员会资深共和党委员、阿拉巴马州参议员谢尔比却说:“获得诺贝尔奖当然能够证明一些东西,不过,瑞典皇家科学院可不能决定谁有资格担任美联储理事。”  相似文献   

2.
罗大木 《女性天地》2013,(11):12-13
百岁老人的长寿经 老王自打退休就对“养生”和“长寿延年”特别感兴趣。他强迫自己戒了烟,停了酒,每天早睡早起,可还是觉得健康每况愈下,不是今天觉得晕乎乎的.就是明天觉得气喘.就连回家爬个楼梯都像在挑战极限。前不久又拉了肚子,他更加挑剔起入口的东西来。  相似文献   

3.
应晓燕 《老年世界》2011,(24):38-38
控饮食不退休 爱变革 美国老翁沃尔特·布罗伊宁曾是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的世界最长寿男子,不久前在蒙大拿州辞世,终年114岁。 他生前曾说,节制饮食、坚持工作、拥抱变革、乐于助人是长寿秘诀。 老人乐意分享长寿秘诀,不避讳死亡话题。“我们都会死。一些人恐惧死亡。别怕,既然出生。就会面临死亡。”  相似文献   

4.
袁枚是清代的大诗人和散文家,他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袁枚、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袁枚是长寿的文人,享年82岁,被誉为“一代文星兼寿星”。  相似文献   

5.
人生应享受五味甘美 辛亥革命元勋于右任老先生生前是一个热爱生活、善于享受生活的“长寿楷模”。尤其是他在饮食上的“求精求博”,更是卓尔不群。  相似文献   

6.
医海泛舟.自立自强 医海泛舟朝与暮,一叶知秋杏林香。韦英才来自巴马长寿之乡,尽管家乡风景如画,长寿闻名。但是给他最深刻的印象是“贫穷”。小学时读书要走三公里路,冬天他没有鞋,下霜冻路滑,要用芒竹皮包脚绑稳才能走路。从小学到初中三餐不饱,他长期营养不良脸皮浮肿,上高一时身高才有一米阳六。由于条件艰苫,他六岁开始就学会种田插秧,还会编竹笠去卖来补贴家用。  相似文献   

7.
长寿,一个多么诱人的字眼,古往今来激励着多少人为之求索。然而最终如愿者总是少数,大多数不是被这“坡”就是被那“坎”阻于长寿大门之外。由此看来,充分认识这些“坡坡坎坎”,并设法逾越之,才是明智之策。那么,长寿途中究竟有哪些“坡坎”?又该如何应对呢?  相似文献   

8.
深蓝 《老年世界》2011,(23):37-37
杰出的语言文字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今年已105岁了,仍思维敏捷,笔耕不辍,几乎每月都有文章发表于国内外报刊。一次,央视主持人崔永元采访他的长寿秘诀时,周老说:“凡事要想得开,要往前看。”主持人开玩笑地说:“要是我还是想不开呢?”周老跟着一句说:“拐个弯,  相似文献   

9.
全晶晶 《老人世界》2008,(11):25-25
“您老今年多大岁数了?”如若有人问起,姥爷定会回答:“八十多了!”对方必夸:“可不像,您老真年轻!”知底的人都知道姥爷早已经九十出头了!其实姥爷这样说并不是拖住“青春”的尾巴不放,而是有意忘记自己的年龄,想必这也是他长寿的秘诀之一吧!  相似文献   

10.
鸠山野宏是出生在日本冲绳的一位老人,现定居在美国夏威夷。2011年8月11日是鸠山老人101岁的生日,依旧硬朗健康的他也因此成为夏威夷为数不多的“长寿岛民”。  相似文献   

11.
喝清水的长寿者白浪滔美国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80多岁尚能进行科学研究,这与他的科学养生方法有着极大的关系。富兰克林的养生方法主要有“节制”、“清洁”、“宁静”、“秩序”四个方面。节制即食不过饱,饮不过量;清洁便是身体、衣物与饮食等讲究卫生;宁静就是不为...  相似文献   

12.
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冯友兰先生享年95岁,是我国当代知名的长寿老人。冯先生的女儿、著名作家冯宗璞曾说:“父亲内心稳定和丰富,这可能是他长寿的原因之一。”笔者尝试从心理学角度探索冯先生长寿的原因,或对广大中老年益寿抗衰老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张咏 《老年世界》2006,(20):40-40
从事长寿现象研究的西方科学家们,日前制定出了人类长寿和幸福生活所必须遵循的“戒律”。英国科学杂志《新科学家》刊登了这些“戒律”细则以供人们参考。科学家们称,要想长寿和幸福快乐地生活。就必须让自己有一个积极、充满活力的生活方式,当然这里面包含经常性的体育锻炼和适当的精神压力。  相似文献   

14.
1998年10月1日,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宣布:1999年国际老年人年开始启动。他说,我们目前所生活的时代,是“长寿时代”,“我们正面临一场无声的革命”。一、世界人口年龄结构的嬗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相对和平时间的持续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形成全球...  相似文献   

15.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作为全国三大长寿区域之一的江苏省南通市,共有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170.8万人,占常住人口总数的23.5%。“长寿之乡”南通正在经历全省乃至全国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银发浪潮”。面对人口老龄化迅猛发展和“未富先老”的严峻形势,近年来,  相似文献   

16.
郑州市某社区为让高龄老人交流长寿经验,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比起了谁更健康、谁更“老”。10位90岁以上的老人参加了活动,105岁任简老人获最长寿老人称号,但比起健康,91岁的张凤琴则“技高一筹”,现场进行了俯卧撑表演,获得热烈掌声。张凤琴老人说,自己的腿脚、身体都不错。其长寿的秘诀是经常锻炼身体,坚持散步、做俯卧撑、干家务活,“我能一口气做50个俯卧撑,也不会喘粗气。”  相似文献   

17.
周柳莺 《老年世界》2014,(13):24-24
公公是心脏病内科专家,今年75岁,看上去也就60岁。他平时除了养花、下棋外,就是研究饮食保健方法。婆婆常常对我说:“你爸爱干净,头脑灵活,什么都好,就是太‘惜命’,难侍候。”这话倒也说的没错,公公的确是挺会自我保健的,可能也和他的职业有关系。公公的牙齿保持得特别棒。他说:“老年人的牙齿不好,肠胃的消化功能就会减弱,肉要切细、煮烂,便于咀嚼,否则会引起消化不良。”他对于豆腐的营养推崇备至,说豆腐还是植物中的肉料,比动物肉的营养更易于吸收。食肉有“毒素”,豆腐则无毒素。他坚信“清汤素菜、不喝酒、不抽烟”是老年人长寿、养生之道。对于他独特的养生“哲学”,婆婆是睁-眼闭-眼地听着。  相似文献   

18.
正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夏明远的“柳”,被世人称为画坛三绝。而这位和徐悲鸿、齐白石齐名的画家夏明远,不仅画艺卓绝,还是一位年过百岁的长寿老人。他曾骄傲地说:“虽年逾百岁,现在基本上耳聪目明,交谈不需要助听器,作画看书可不戴眼镜。每晚还要写篇日记,就当下感兴趣的事情,提出自己的认识、感想。”像安排工作一样锻炼身体夏明远经常被追问长寿的秘诀,他这样回答:“活到百岁,关键在自己。养生最重要的还是在于  相似文献   

19.
飞翔 《当代老年》2014,(5):47-47
多项研究发现,女性通常比男性寿命更长。女性长寿的秘诀是什么?英国“一切只为你”网站最新载文,分享了世界7国女性的长寿秘诀。  相似文献   

20.
关邑 《老年世界》2007,(5):31-31
巴甫洛夫晚年发明了一种跃寿术,即用冷水浸泡手腕。他说:“这种冷水刺激就像在河里洗澡一样,人亲近大自然带来的快感,会提高神经系统的紧张性。”但是为什么要刺激手腕,人们不得而知。但无论如何,巴甫洛夫依靠这种独特的长寿术,活到了87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