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清代安徽共有11 92名进士,进士群体的区域分布在省内府际和府内县际两个层次都呈现出鲜明的非均衡状态。安庆府、徽州府、宁国府、太平府是清代安徽科举发达的地区,其中尤以安庆、徽州两府为著。各府进士中心县的形成与存在,加剧了进士县际分布的不均衡,较之省内府际分布状态,府内县际分布的不均衡更为普遍和严重。清代后期与前中期相较,非均衡状态存有弱化趋向。  相似文献   

2.
清代安徽进士群体共有150个姓氏,依据拥有进士数量,可以分成进士大姓、进士常见姓、进士小姓和进士稀见姓等四个层次.与清代前中期相较,后期进士群体所涉姓氏数量有下降的趋势,姓氏分布集中度产生弱化倾向.进士姓氏在分散的同时,也具有一种区域集聚的特征.考察和揭示进士群体姓氏分布的基本状态,对进士区域分布的非均衡状态、社会流动频率等科举重要问题的研究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根据地方方志、明人文献资料,对明代科举状元、榜眼、探花的任官品级、出生籍贯,作了细致的数字统计,用大量统计材料说明了明代科举鼎甲在录取、产生区域、任官品级等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清代安徽名媛数量分布遍及全省,但地域分布不均,形成了以皖南徽州府、皖中安庆府及庐州府为中心的核心区,名媛数量呈现出从南到北逐渐递减的趋势。从每个府名媛数量的分布来看,名媛数量在姓氏分布上极为均匀。以县为单位计,清代安徽名媛数量存在着县域分布上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5.
清代是我国封建社会修志的鼎盛时期,安徽也和全国一样,方志的编修有了很大发展,不仅数量浩繁,品种齐全,内容详实,体例精审,而且名家辈出,名志众多,方志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这种局面的出现,是清代各级统治者重视与倡导、众多学者参与、地方士绅积极推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清代浙江进士的地域分布及其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是将清代浙江进士的人数按照当时的行政区域予以统计,并加以分析,认为清代浙江进士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层次性.这种层次性在整体上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平原地区是其分布的密集地区,山地则是其分布的稀疏地区.另外,在每个府中的进士分布呈现出由府治所在的中心县城向周边各县辐射的网络状结构.  相似文献   

7.
在清代科学家族中,拥有两位或两位以上进士家族的地理分布,体现出多分布于省府治所及自然条件、交通和经济均较为发达的平原和盆地的特点。这样的分布主要与科举家族所处的地域环境、周遭的社会风尚以及家族本体的行为因素等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8.
清代是安徽方志发展的全盛时期。这一时期方志的编纂体例更加成熟,纂修者博采众长,取法诸体,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选择平目体、纲目体、纪传体等诸多体例,或是创造新的体例,以记载反映当地自然和社会各方面的历史现象与现实情况,保存了丰富而系统的历史资料。从清代安徽修志实践中编纂体例的实际运用情况进行考察,纲目体最为流行,这反映了安徽方志体例发展的总体趋向。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华民族古老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姓氏,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一定的分布规律。本文作者,通过对明清河南进士群体姓氏分布的统计分析,指出这一群体的姓氏分布不但遵循我国人口姓氏分布的一般规律,而且表现得更加突出。同时,对于这一群体中的鼎甲者也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清代荆州府共产生109名进士,在湖北省进士人数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在时间上,荆州府进士占全省进士总人数的比例起伏不定,且整体呈下降趋势。在空间上则呈现出分布不均、区域差异较大的特点。以上特点的产生与形成主要受国家政策、自然环境、经济及教育发展水平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1.
《儒林外史》是一部反映清前期科举社会士人生活的长篇讽刺小说。吴敬梓通过讽刺江南士人的众生相,抨击的是已经日益腐败的科举制度。我们今天要读懂《儒林外史》,必须了解清代的科举制度。如要搞清《儒林外史》中童生、贡生、监生、生员、用才、举人、进士等一批与科举考试有关的重要称谓,就必须搞明白清代科举资格考试。  相似文献   

12.
晚清时期科举制遭遇了一个极端化、负面化评价过程,这集中体现为针对科举的污名化与妖魔化。晚清以来科举考试正向功能的下降、近代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所引发的中国知识分子现代性焦虑等,促成了科举评价负面化倾向的发生。科举评价的负面化倾向不仅令科举形象受损,对科举制被废止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左右了20世纪以来科举评价的基本取向。走出科举评价的极端化困境,既是科举认识深化的结果,也为科举学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考差是清代对各省乡试正副主考官的选拔考试。肇始于顺治年间,至雍正形成考差制度,乾隆、嘉庆诸朝不断调整、完善,使其成为清代科举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无论从制度的建设去评价,还是从实践的效果去衡量,清代考差制度都有其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晚清科举制废除以后,束缚新教育发展的枷锁打破了,新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中国教育开始了由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的转变。但是,废科举在给新教育开路的同时,也使新教育面临许多新的时代难题,体现了作为社会改革一个重要方面的教育改革的复杂与艰难。  相似文献   

15.
清代的贱民等级,包括奴仆类贱民、隶卒类贱民、倡优以及乐户等.其应举资格受到严格的限制,无法直接以合法的身份进入科场.由于雍正时期的"除豁令"以及其他相关规定,贱民等级的应试权益前后呈现为一种由"基本缺失"到"有限改良"的特点,但总体而言,贱民身份者仍无法在短期内顺利获得应举资格.在科名的强大诱惑下,不同类别的贱民通过各种途径冒考科举的现象在清代并不鲜见.科举考试将贱民等级排除在外,其根源不在于科举制度本身,而在于"清流品而重名器"的社会传统.从更为广阔的视野来看,科举制仍堪称极具开放性与公平性的选才制度.  相似文献   

16.
及第诗指以进士及第为题材的诗歌。唐人及第诗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士子应试中第后的言志抒情之作,一类为出自他人之手的及第贺赠之作。其丰富的情感内涵、惯用的意象组合、独特的文化意蕴显示了及第诗独特的审美价值,为了解唐代社会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杨春俏 《东方论坛》2005,(5):65-69,108
清乾隆二十二年,在诗歌退出科场数百年后,乾隆下令在乡、会试中增考五言八韵律诗,此年因之成为科举史上具有标志意义的年份.以这一事件为切入点,研究清初诗赋在各类考试中的运用情况,联系乾隆及其祖父康熙的教育背景、个人素质,可能有助于认识这一看似偶然、但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的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18.
《明史》人物登科年代考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代是中国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明史》对人物登科年代的记载绝大多数是正确的,但也有个别错误。从明代进士登科录、进士同年录、会试录及进士题名碑等原始文献来看,这些科年错误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本无该科,另一类是误为他科。  相似文献   

19.
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是中国科举史上的成熟期与鼎盛期,但又是它的衰落期与终结期。与唐宋时期的科举考试相比,明清科举考试具有非常鲜明的特征:科举考试与学校教育高度一体化;主要以八股文取士;科目高度单一;以程朱理学为指导思想与精神内核;防范和惩治作弊制度空前严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