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大千世界五光十色,丰富多彩,最先进入人们视觉的不是物体的形态,而是它的色彩。色彩能唤起人们的美感。马克思曾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狄德罗在《论绘画》中也说:“素描赋予本质以形体,色彩赋予本质以生命。由此可见色彩之于绘画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与绘画艺术一样,语言艺术也追求色彩美。文学作品总是向人们提供一个情感赖以活动的活生生的客体世界,要表现这个世界,就少不了对色彩的描绘。因而,色彩描绘是文学作品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之一。作者在创作中,充分利用色彩语辞点染环…  相似文献   

2.
陈强 《社科纵横》2007,22(6):125
色彩是一个抽象而神秘的概念,它必须依附于具体的形态而存在。色彩在绘画艺术中是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在生活中它又是装点生活的重要元素。生活在不同空间中的人们,对于色彩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对于不同颜色的钟情程度也有着很大的差异。地处青藏高原的藏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也形成了自己民族对于色彩的认识,不论是雄浑的藏式建筑,还是精妙绝伦的藏族绘画,对于色彩的演绎,都始终让人感觉到浓浓的“藏味”。本文试图通过对藏族传统色彩运用习惯的探讨,阐述藏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运用色彩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正>近代西方人的色彩观,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油画,布面油彩的鲜活使具备一般素养的西方人都有极其敏感的色彩触觉。但在中国,这种情况从未发生过,作为最为普及的艺术门类,中国画自宋元以后便始终为文人水墨画所主宰,尽管具有更长久历史的多彩工笔画也代不乏人,但却无法继承先贤的光辉,而只能作为中国绘画门类的一个陪衬。黑白空间内演绎的大千世界虽然意境悠远、气息纯绵,但对国人色彩观的培养则有害无益,在如此单调的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油画经历了几代人的努力探索,取得了很大成果。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油画家能有机会见到欧洲艺术大师的真迹,使我们能够更进一步了解研究西方绘画。2005年我有幸得到俄罗斯著名美术家的授艺指导,真正体悟到正宗油画技艺的魅力,从而感知西方油画语言的奥妙。绘画的色彩规律、技艺表现是西  相似文献   

5.
覃洪萍  王铁飞 《社科纵横》2008,23(5):114-116
线条色彩是绘画的基本构成要素,而中国画在长期的演变中却发展成注重对线条本身表现力的挖掘.不太重色彩这一状态,"轻色重线"表现形态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经历了一段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国文人笔下的线条体现了他们的人生哲学,凸显了文人的精神风貌.本文拟对中国画中线条的发展轨迹进行回顾、梳理,探寻作为中国画气韵载体的线条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并试图提醒当代国画家继承中国优秀的线造型传统,以气运笔,以墨显韵,创作出更好的中国绘画.  相似文献   

6.
康久凌 《社科纵横》2010,25(6):120-121
鲁迅在美术方面的真知灼见与造诣尽人皆知,但是这位语言大师却用文字绘制了有声的画集,印象最深的首先是作品中对色彩的描绘,其色彩的缤纷、虚实、冷暖的调剂,使人感觉这是一位丹青高手;而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呈现给人的是不俗的风景画与风俗画;就是结构文章手法与修辞策略也运用了中国传统画的层层渲染、写意、白描等技法,表现出绘画美的特色。体现了鲁迅作品高超的艺术技巧。  相似文献   

7.
绘画是表达的艺术方式,作文作为一种书面表达方式,二者同为表达的方式,有很多互通之处。对于小学生来说,形象思维比较发达,而语言表达比较单一,绘画的突出形象和炫丽的色彩更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如何把绘画和作文结合,使绘画成为创作的源泉和桥梁,培养学生的作文创新能力呢?我在中年级起步作文教学中进行实践和研究,教学中充分利用绘画本身的特点,将绘画与作文加以整合,为作文创新提供丰富的素材,让学生在画中写,在写中画,把形象的色彩艺术和抽象的作文创作紧密结合,降低习作的难度,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8.
《阅江学刊》2011,3(6):F0002-F0002
陈晓林,男,1960年生于北京,1984年毕业手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绘画系,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绘画语言的多样性与可能性探索及装饰绘国创作。其水彩画、壁画、石雕、玻璃国、壁毯、陶瓷镶嵌国等多种艺术作品曾参展中国、韩国、日本、挪威等举办的画展或被国内外画廊收藏。出版专著《装饰绘画》、《陈晓林素描精品集》、《色彩表达》。  相似文献   

9.
正在以关东风土人情为题材的艺术家中,绘画方式独特的王功学走出了一条迥异于前辈画家的道路。在创作中,他大胆采用了西方绘画中的写实手法,以光与影、结构与体量以及独特的色彩关系加强了画面的表现力。同时,他从中国传统绘画中所承继下来的多变的线条、充满活力的笔法、染法,作品中亦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10.
厉震林 《唐都学刊》2011,27(2):92-97
在"第五代"电影的影像美学体系中,黄建新的《黑炮事件》显示出了自己的"另类"。色彩的运用以及蒙太奇使不同的色彩序列组接产生了蒙太奇的意义。在构图方法上有独特的个性,可以称之为"新构成绘画"。在表演处理上,《黑炮事件》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完整的"模糊表演"理论,既不是一种糊里糊涂的表演,也不同于"低调表演"和"不表演的表演",而是一种经过精心设计的中性表演状态,从而给中国电影提供了一种重要的表演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1.
袁桷的题画诗题材宽泛,包括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等;体裁多样,有古诗﹑律诗﹑绝句,以绝句为多,且以组诗形式出现,可见其在诗歌创作上所做的尝试。他以诗论画,又将绘画的思维和技法融入诗歌,进行了诗画融通的艺术再创造。善于选取独特意象,动态感﹑形象感﹑色彩感较强,体现了他"诗中传画意,画里见诗馀"的观点。诗歌风格多样,主要表现为含蓄蕴藉和恬淡自然两种。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古代山水画中,艺术美与环境美并没有呈现出一种对立的姿态,而是统一于绘画之中。从环境美学研究的角度看,北宋的山水画作品最具研究价值。宋代郭熙基于山水画创作提出了“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环境观,其中对可游、可居山水的重视成为他思想中的独特之处。从北宋山水画作品中的点景人物、人工建筑以及家畜形象上,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着强烈的家园意识。  相似文献   

13.
张西昌 《唐都学刊》2012,28(4):71-75
徐悲鸿的中国画改良论是中国近代美术史上的重要方向标,其思想核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否定文人画传统的坚定立场;二是建立写实主义绘画的教育体系。站在今天的历史维度上,去看待这场曾经轰轰烈烈的美术改良运动,几乎是毁誉参半。徐悲鸿作为对于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走向有着巨大影响的画家、美术教育家,如何客观、科学地认识他本人及其在美术史上的作为与意义,对于中国美术史研究的方法和态度有着重要的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14.
程波涛 《阅江学刊》2010,(5):106-111
宋代人物画创作中出现了明显的向世俗题材拓殖的现象,促成了风俗画的大量出现。尘世百态、民俗事象成为当时风俗画中常见的描绘题材,这类绘画创作在取材、立意和表现方法上充满世俗趣味,在人物画发展史上具有鲜明的特色。风俗画与院体画、文人画等一起,共同构筑了宋代绘画的整体风貌,从而也为我们全面而深入地认识宋代人物画创作提供了新的视点。  相似文献   

15.
刘晓枫 《唐都学刊》2010,26(5):120-122
中国山水画自发轫之初即强调"畅神"、"卧游"、"怡情悦性"。画家写其"胸中丘壑",本身犹如一位"造物主"。"布置"一词不仅指"经营位置"、"置陈布势",还关涉到中国画创作的方方面面。它与西方风景画"构图"的含义大不相同,无论从创作动机、创作方法以至媒介载体都有很大的差异。中国山水画源自于现实"师造化"之实景,追求的却是"中得心源"之"虚境"。是在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既是在"造景",也是在"造境"。中国山水画的意趣尽在其中。  相似文献   

16.
户县农民画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它的诞生与发展受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区域民俗文化、社会生活环境以及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纯朴、古拙、粗犷、强烈的艺术特色,它主要以户县美丽的田园风光、逼真的农家生活和丰富的传统民俗等为元素,多以主观性的构图、夸张的造型、强烈的色彩进行画面的表达,增添了画面的装饰性与趣味性,从而使其成为一枝耀眼夺目的艺术奇葩。  相似文献   

17.
李倩  王永波 《阅江学刊》2013,(1):135-138
芦苇在绘画、工艺、音乐中的应用较为普遍。在绘画领域,芦苇或出现在以表现江南美景的山水画中,或出现在渔隐主题的人物画中,或出现在以芦雁为题材的花鸟画中。在工艺方面,芦苇的装饰图案出现在陶瓷、染织等传统工艺品中。在音乐方面,芦苇可以卷而吹奏,与胡笳、芦管这两种乐器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黑白真世界 虚实大文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长生 《唐都学刊》2005,21(3):159-160
"模糊反精到,虚元益充实".中国画讲"言外之意","象外之象",中国画"空白"正是这一辩证规律的体现."空白"是虚的极致,它最大限度地突破了有限,成就了心灵的自由境界,使心灵与天地融合,产生了无限的审美意味,创造了高远深邃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9.
赵喜桃  朱小琴 《唐都学刊》2007,23(3):109-112
人们要表述新思想、新概念、新事物、新色彩,新词语就会大量出现。汉语新词语带来了汉语词汇许多有价值的发展。新词语是人们思想活跃的产物,寻求新的色彩是新词语出现的重要途径,色彩是语言的动态系统。只要不妨碍交际的语言应是积极的健康的语言,交际到位的程度是衡量语言交际的唯一标准。  相似文献   

20.
宋新娟 《阅江学刊》2011,(2):127-130
中国传统文人画与西方现代主义绘画分别是中西方两种文化的典型代表,二者都强烈反叛正统艺术,否定技巧。但是,二者在形式与意境方面有不同追求,分别以极端和中庸两种方式以及纯色与墨色的强烈反差体现着各自的特点,反映了中西方相异的思维方式。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使得中西绘画有许多艺术的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