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转型经济学的演进及研究范式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型经济学作为一门专门研究经济体制转型的学科,在我国尚属一门新兴的学科,但是其对于我国经济体制转型乃至社会转型过程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却相当深远.在我国现阶段,由于经济转型过程尚未完全结束,有必要对我国转型经济学的学科演进进行回顾,并且通过转型经济学当前的研究范式和研究的主要问题对其现状做出总结,以期能对新时期转型经济学的发展有更好的理解并能促进我国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2.
转型经济学是20世纪末迅速发展起来的以中国和前苏联、东欧等国家的体制转型、社会重构与经济发展实践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个新的经济学研究领域,它是一门以经济学为基础、不断从经济学的最新成果中汲取养分的经济学分支学科。转型经济学的产生在于帮助人们认识转型过程中所发生的问题,从中找出规律性,帮助决策者制定更有效的措施,从而建立起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以保证社会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对转型经济学进行准确的学科定位有利于转型经济学在与其他经济学学科的相互学习、融合与互动中不断向前发展。从而使转型经济学成为一门既具有相当历史厚度,又紧贴当代各国经济改革发展现实,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前瞻未来、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学科。  相似文献   

3.
人类正在经历的整个现代化过程或者人们普遍谈论的现代性存在着深刻的甚至是重大的危机。这种危机根源于现代性自身内部的矛盾即科学性与价值性、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矛盾,特别是根源于科学性与价值性的分裂。与现代性危机相关联,哲学也处在完全相同的危机境况中。究其实质,哲学危机与现代性危机不过是同一危机,前者不过是后者的理论映现和逻辑表达。当代哲学家们虽然为哲学的重建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仍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4.
高校图书馆馆员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造成馆员职业倦怠的最大诱因是成就危机。消除职业倦怠要从激励馆员的成就动机入手,图书馆和管理者要为馆员创造一个公平、开放、自由的竞争平台。  相似文献   

5.
转型经济学研究范式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转型国家成为各种经济学理论的天然"试验室".它们的碰撞和融合使得转型经济学作为一门全新的学科获得了持久的生命力,同时也使得转型研究的范式呈现出了明显的多样性特征.本文对目前转型经济学中的主流研究范式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同时也对各种范式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转型经济学学科未来的发展的影响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化解诚信危机重在制度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诚信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是最基本的道德品质。它的建立与丧失都是有一个过程的。诚信的缺乏和丧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它的重建需要道德、立法和一个完整的机制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趋势下我国银行业的潜在危机与重建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银行业当前正处于困难时期 ,在经营业绩上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银行业形成鲜明的对照。以我国银行业的当前状况 ,难以迎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国际竞争。如不及时采取强有力的多种重建措施 ,我国银行业很有可能在对外开放后陷入危机。我国银行行业的重建战略应以提高我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为根本目标 ,具体的措施应是股份制改造、再资本化、经营方式变革和合并  相似文献   

8.
胡功胜 《江淮论坛》2012,(5):188-192
主体性是文学批评的应有之义和基本的精神诉求。中国文学批评的主体性建构过程一直举步维艰,在当下的全球化语境和商业化运作机制中甚至身陷危机。文学批评主体性的重建至少要关注三个维度:作为理论接受主体,在资源利用上,对古今中外的文论思想要有一种整合意识;作为人格主体,在精神操守上,要把握好自由观念与功利意识的合理尺度;作为批评实践主体,在文本操作上,要做到学理与感性的有效平衡。  相似文献   

9.
应急管理中的心理危机干预与重建:以汶川大地震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灾难后的幸存者经常会出现"创伤后综合症",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影响他们今后的生活和身心健康.因此.心理危机干预与重建也是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政府在重视"物质救灾"的同时,也应该进行"心理救灾".汶川大地震后.我国政府认识到心理危机干预与重建的重要性,并采取了很多措施积极地帮助灾区民众度过心灵的难关,为了更有效减轻灾难给民众带来的心理冲击,也应该改进某些措施和积极借鉴他国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中国实践的转型经济学理论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冰 《学术研究》2008,(3):53-60
转型经济学的理论构建要立足于中国经济体制转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讨转型发生的原因和过程,包括动力、方式和推进机制.体制转型是社会的理性构建和自发演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后发国家的体制落差是转型的动力基础.而"学习"的性质决定了转型的方向和目标;转型的实质是利益驱动下的权利结构调整;通过构建政府的目标函数和知识约束建立政府的决策模型,就可以解释政府的改革行为及其差异;中国平滑式转型的基本特征是一系列过渡性制度安排的相互替代,这是体制变革与经济增长之间进行适应性调整的结果,它不仅为自身提供了动力,而且在结构变化的同时保证了经济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相似文献   

11.
我国学者韦森指出,自马歇尔、凯恩斯、罗宾斯以降,当代经济学家们逐渐失去了对经济理论中的伦理之维的兴趣,一味地执迷于数学建模而忘却了真实的社会生活或人类生活世界的真实情形.即便是科斯以来的新制度学派,在理论分析中引入了交易成本变量,进而探究了市场运行的制度安排,但由于他们只考察制度的效率维度,而从未考虑制度的伦理之维,导致"科斯世界"所显露出来的理论图景与人类生活的真实情形仍然还有一段距离.韦森的结论是,科斯世界和新古典经济学的一般均衡模型一样,仍然是一种抽象的理论建模①.  相似文献   

12.
慈善经济学面临的危机与范式转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立雄 《学术研究》2005,35(7):5-12
建立在公共假设、效用最大化和纳什假定之上的慈善公共物品理论得到的结论与经验明显不符,而建立在放弃效用最大化的假设之上的纯利他主义模型在政府捐赠的挤出效应上存在完全相反的两种结论。在公共物品的总供给是否独立于收入的分配上也存在不同观点,而且理论证明,在较大的经济体中没有人给予公共赠予。因此,慈善经济学只有转向“互惠”假设才能较好地解释慈善行为动机。事实上,在人类行为中,互惠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慈善活动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社会信仰危机及重建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巨大转型,我国社会出现了信仰危机,具体表现为价值迷惘、道德失范、理想幻灭以及封建迷信卷土重来和各类宗教、半宗教的乘虚而入。针对社会信仰危机产生的原因,信仰的重建必须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并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主导地位的同时,兼容其他有益的社会信仰,最终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作为对过去的再现方式,历史和文学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当代西方的历史学研究中,人们已经越来越重视文学材料的历史用途,越来越注意到历史材料的"文本"性质及历史书写的文学性质.但历史学家还是应该有意识地将自己的工作与文学家的工作区别开来,其著述本来就是要以求真和传世为目的,而不是以吸引更多的读者为关怀,凭借一时的风云际会拥有很多读者的史著,未必能传之久远.  相似文献   

15.
社会信用危机及其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信用的前提与根据、本质与功能 ,信用危机的根源与表征 ,重建信用的方法与路径等方面 ,对信用进行了多视角、多层面的分析 ;在社会结构及其变迁的基础上 ,试图找到一种重建信用的社会基础和制度安排 ,其中建立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公共生活、公共理性、公共规则以及规则意识又是最为直接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6.
大规模制度变迁改变了传统的全能主义国家治理模式,"法治国家、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成为转型国家重构国家治理模式的目标.受历史与现实因素的制约,转型国家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制度与治理危机,进而影响了转型期的秩序治理与社会经济绩效.转型国家的制度结构与治理形态已大致分化为三种典型模式,但强化政府能力建设,协调政府、市场与社会间的关系依然是转型国家治理模式构建的关键.从"国家治理模式重构"的视角来研究转型国家的制度变迁与社会经济发展,可以拓宽转型经济学的研究视野,同时也对未来的转型战略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古典经济人三重特征的局限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人是对现实中的人的抽象,是经济学分析的必要逻辑起点。新古典经济学的经典假设认为经济人是完全自利的,具有无限的计算能力,信息是完全的。显然,这分别是对人的行为动机、行为能力和行为环境三重特征的抽象。但是,这种抽象是片面的,建基于其上的经济理论对一些经济现象缺乏解释力,产生了一些"异象"。实际上,行为人具有自利和利他二维正交的双重动机;行为能力受主客观因素制约,从而具有固有的局限性;行为环境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从而信息也是不可穷尽的。据此,可以重构出一个"现实经济人"假说。这一假说建立在认知科学、神经科学等自然科学的坚实基础上,它没有武断地假定永恒的人性特征;它抽象出了经济研究中人的三重特征的本质属性,并将新古典经济人作为特例纳入其中。以其为假设前提构建经济理论可以更好地解释和预测经济现象,并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70年代,作为一种哲学逻辑的狭义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终结了,"后马克思主义"与后马克思思潮成为西方左派理论的主体逻辑.  相似文献   

19.
生态经济学变迁及其理论演进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流经济学始终不能把生态要素很好地纳入其研究范畴与学科体系,生态经济学的发展为人们更好地阐释各种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做出了巨大贡献.生态经济学作为一门边缘学科,其研究范畴和学科边界尚不够成熟和稳定.本文旨在探索"生态经济学"思想渊源,透视生态经济学理论演进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