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语句子的语义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句子的语义结构张黎本文描写和讨论在汉语自然语句中所体现出来的语义结构.这里的语义结构主要指自然语句中存在的语义范畴和语义关系所形成的抽象的语义格式.由于语义范畴和语义关系各自都有层次的问题,因而语义结构也有一个层次问题。根据我们的观察,汉语的语义...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组合”的视点探讨了《黄帝内经》复合词的内部语义关系,阐明了这类复合词意义构成的立体动态过程:复合词在构成过程中两个词素发生组合关系,词素在复合词内表现的是其义位义,两个词素义位义的组合构成词素的相互关系语义;在两个义位的相互组合中,进行词素关系义向复合词词义的机制转化,由此完成组合复合词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由于汉语“言文脱节”的独特发展历程,使文言从两个途径进入现代汉语:一是历时顺序的承袭;二是共时层面的横向进入。因此,只有对现代汉语复合词中的文言词汇语义成分进行分析梳理,从历史文献中探求语素与词形成发展的脉络,才能更透彻地理解分析现代汉语复合词的结构、意义以及理据。  相似文献   

4.
"讨厌"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常用词。论述了"讨厌"的成词过程、语义演变。明清时期,它由短语融合成复合词,演变途径为:动宾短语/兼语短语〉复合词。"讨厌"最初表达"令人厌恶",清末发展出"厌恶"义、民国时期发展出"嗔怪"义。认知凸显和高频使用是其词汇化和语义演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既往的汉藏语类型学研究多集中于句法,构词方面特别是复合词的研究,是个薄弱环节。汉藏语并列复合词数量众多、能产性强、词素顺序基本固定,是汉藏语构词的一个重要手段,成为区别于其他语系语言的重要特点。汉藏语控制并列复合词词素的顺序有语音和语义两个因素。其中,语音规则是形态标记,具有韵律和谐的显著特征,是由汉藏语语音结构的类型学特征所规定的。汉语和藏缅语的并列复合词在构造上、语言标记上、演变上都普遍存在相同或相似的特点,通过汉藏语与非汉藏语的比较,能为语言类型关系的研究提供一些旁证材料。  相似文献   

6.
汉语语序的变迁过程,包括"把"字结构、"被"字结构、复合词、后置词和动词后缀的出现以及宾动结构向介宾动结构的变迁.从汉语句法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大量语言经验事实证明,汉语语序变化是SVO→SOV.根据调查结果,提出解释汉语本质及变化方式的两个理由.研究结果表明,汉语从SVO向SOV转变不仅是词序变化的新方向,也是词序变化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深入分析了进入"定语+的+人称代词"结构[即M+PP结构]人称代词的语义特点和指称特点,以及修饰语的四种语义构成--指称性、陈述性、修饰性、限定性;运用功能语法的理论和认知语法的主观性理论,结构主义的分布、比较、变换等研究方法,从共时角度探讨M+PP结构内部的语义关联特征--降级述谓结构直接建立语义联系,得出M+PP结构是修饰性向心结构和语义双指结构的结论,最终阐释了M+PP结构的深层语义功能在于变陈述功能为指称功能.  相似文献   

8.
论汉语的“韵律词”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本文根据当代韵律构词法的理论,提出汉语“韵律词”的概念及其在构词法中的重要地位。首先讨论什么是韵律词以及它们在汉语中的不同的表现形式,然后分析韵律词产生的主要过程及其对复合词的影响和控制,提出汉语的复合词必须首先是一个韵律词,因此汉语复合词的“形式标记”就是该语言韵律系统中的“音步”模式。  相似文献   

9.
“是……的”句的句法语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现代汉语中,"是……的"结构是比较特殊的句式,由此导致"是……的"的语义类别分为三种:判断句、描写句、叙述句。  相似文献   

10.
汉语动宾结构的语义关系复杂,译成日语后,由于动宾结构中作为语义关系核心要素的动词语义特征的改变,致使其宾语和动词的语义关系也相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带受事宾语、对象宾语、结果宾语、致使宾语、同源宾语、施事宾语、处所宾语、工具宾语等八种类型的动宾结构中动词和宾语的语义关系在日语中变化最为凸显。  相似文献   

11.
“语义”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术语,它一般指一个语言形式比如说词、短语、句子等所指的内容。汉语的语义研究,长期以来局限于词汇学的范围,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也未形成独立的语义说体系。转换生成语法的“深层结构”理论,把语义问题引入句法领域,启发我们对语义问题进行全新的认识。特别是80年代以来,这种观念渗透到汉语研究中,使汉语的语义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一从传统语法到结构主义、转换生成语法,我们对语义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其间,我们的认识日益深化和精确。如何处理语义问题,如何协调形式和意义的关系,始终是个…  相似文献   

12.
依据语义地图理论对汉语条件句(在此称之为"条件关系范畴")的语义进行共时描画,给出三个地图模型,这些模型是汉语条件句的语义关系缩影。通过分析假言范畴、选言范畴、负命题范畴及模态条件范畴的整体语义,归纳出核心意义及非核心区域的意义。借鉴语义地图理论的操作程序,构拟汉语条件关系范畴的语义关系网络图,用以揭示该范畴的概念结构及相关意义间的心理表征。  相似文献   

13.
《诗经》复合词构词方式浅析佟涤非摘要现代汉语复合词和《诗经》复合词之间,有着明显的继承关系。《诗经》中的构词方式,被现代汉语全部继承下来。《诗经》中能产的构词方式,如联合式、偏正式,在现代汉语中仍然是能产的。《诗经》中非能产的构词方式,如动宾式,在现...  相似文献   

14.
汉语古双音合成词与现代双音合成词有演变发展关系,即汉语词汇化过程。词汇性成分构成的短语演变为双音合成词是以具备语音性质、语法性质、词汇性质为条件的。在汉语词汇化过程中,古今同形双音合成词主要在语义和结构方式上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5.
关于二价名词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句式变换法说明甄别二价名词的限制条件,进而分析"对(于)NPa的NPb"结构产生歧义的条件。由于二价名词本身类别的多样性,从而得出结论,即用语义特征分析该结构产生歧义的条件远不如从二价名词的降级述谓结构出发来的更为简明。  相似文献   

16.
李侠 《理论界》2013,(6):161-162
语义指向分析法迎合汉语语法特点凸显出了研究优势,可以比较合理地解释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之间复杂的对应关系。语义指向分析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也符合学习者的认知心理和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理解句义,明晰句子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本文提出了语义指向分析在具体教学中的操作方式,希望对教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卢达威 《学术研究》2023,(12):169-176+178
话头话身关系主要指标点句间的话头共享关系,话头话身关系分析目的是补全标点句的缺失话头,或称话头识别。基于语料库的研究发现,话头识别涉及句法、语义、常识、百科知识以及语境等因素。其中,语义特征话头识别中最基本的影响因素,包括话头和话身的语义关系、话身本身的语义类型等;句法特征对话头识别的准确性高但覆盖率低,包括关联词语、平行结构、语篇停顿等;常识和百科知识主要用于选择经过句法、语义关系分析后仍未能确定的候选话头;语境因素主要是在句法、语义识别话头有误时进行核查和纠正。话头识别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的调用顺序和互动的过程值得关注。对汉语话头话身关系分析有助于深化对语篇结构规律和语言理解过程的认识,也有助于语言的计算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汉语句法结构是靠两种语法手段来完成的:语序之意合、虚词之连接.古代汉语句法结构亦如现代汉语句法结构,诸如主谓、述宾、补充、偏正等基本结构关系.本文拟对古汉语述宾结构做一点探讨.古汉语述宾结构具有复杂的语义关系,清楚地揭示这些语义关系仍然是语法工作者十分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运用约束理论,从句法学的视角切入,对英语和汉语反身代词的照应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其中的差异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很有意义。但是,仅仅从结构角度进行考察,不可能充分描写和说明所有的反身代词的照应关系,还必须综合考虑语义、语境和语用等因素,才能从更深的层次全面地认识反身代词的照应关系及其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20.
英语N+N复合词研究一直是语言学领域重点关注的课题之一。随着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其中的离心结构型复合词得到认知语言学界特别的重视,国内外学者试图从认知的角度来解析英语N+N离心复合词的语义特征。本文重点探讨和分析了框架语义学、概念整合理论和LCCM理论在英语N+N离心复合词语义研究中的运用,以期对这类复合词的认知语义学研究视角有一个更加系统和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