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留学耶鲁大学是容闳一生经历中最为关键的事件。大学期间除了专业课程的学习、两次获得英语作文一等奖之外,容闳还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特别是加入兄弟会社团,表明容闳接受了完全的美式高等教育。作为华人学生得到了相对平等的对待,容闳对耶鲁的记忆是非常美好的,这成为一生与耶鲁良好关系的起点。容闳多次往返中美两国,与耶鲁大学保持着终其一生的紧密联系,幼童留美事业得到了耶鲁大学的帮助,容闳对母校也有强烈的归属感。容闳的人际往来中,耶鲁师生、同学、校友成为其在美社会关系的核心,"耶鲁人"是容闳与耶鲁大学关系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2.
刘翎 《江苏社会科学》2006,31(5):200-205
清政府留美幼童计划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官费派遣出国留学,笔者以留美幼童为主体分析其中途夭折的原因,认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时,留美幼童年龄幼稚,缺乏中国传统文化根基,面对美国社会环境和文化,毫无以中国传统文化抵御或“融合”之力,迅速滑入“美国化”的道路,导致清政府———不仅是顽固派保守势力,而且革新派(以李鸿章为代表)———中止了留美幼童计划。  相似文献   

3.
曹金祥 《学术论坛》2007,30(12):158-161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基于对洋务人才的迫切需求,萌发了派遣学生出洋学习的想法.美国政府为了加强对中国的文化影响和商业渗透积极响应.在容闳的促动下,经曾国藩等人奏请清政府批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官派留学计划付诸实施.尽管由于诸多历史原因,幼童留美计划中途夭折,但它的实施,培养了一批近代新式人才,对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转型,进而推动中国的早期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近代中国首次大规模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的幼童留美计划虽遭夭折,但在近代中国举步维艰的科技现代化进程中,留美幼童仍然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深入的考证表明,多数幼童回国后加入了中国海军序列.本文从幼童留美的时代背景、学习内容以及李鸿章个人决策三个方面,分析了导致这一去向的历史原因以及对近代中国海军科技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5.
容闳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留美立志推进“西学东渐”者;孙中山是继容闳之后留美而又立志实现“西制东移”者。这两位爱国者开始所走的是两条不同的道路,到最后却汇合到一条道路上来。  相似文献   

6.
以容闳首倡幼童赴美留学为始端,在近代中国留学史上,曾经出现过早期同美、早期留欧、清末留日、清华留美、赴法俭学等五个“波峰”,每个波峰都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中,清末留日是近代中国留学史上的“顶峰”,它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也最大。一、清末留日概况中国学生正式赴日留学,是从1896年开始的。在这以前,虽有学生赴日,但只是由驻日使馆延请教师学习日语,以培养日文翻译能力为主。1896年,清朝驻日公使祖庚招募13名学生到日本学习。这13名学生并非清政府计划派遣的,只是因为他们正式进入日本…  相似文献   

7.
从《西学东渐记》看容闳的爱国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西学东渐记》看容闳的爱国思想于语和容闳(1828──1912),是"中国人而毕业于美国第一等之大学校"的第一人。他最早组织幼童赴美留学,鼓吹"教育救国",被誉为近代"留学生之父",他积极参与太平天国、戊戌变法等运动,以此来改革中国政治;他主张引进...  相似文献   

8.
与晚清社会联系密切的留学生主要包括以容闳与严复为代表的留美幼童和留欧的海军生。清政府对留学生既想利用其一技之长,又恐惧其新思想冲击封建专制的矛盾心态和实用主义的用人方针,决定了留学生的"被边缘化";留学生既想挤进官场发挥作用,又厌恶和难以适应清朝的官僚体系,由此决定了其与晚清政府的错位。导致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是,晚清社会没有凝练出适合留学生及其精英文化生存发展的良好气场。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西带山公墓的绿荫深处,一块方座圆顶,正面刻有一个中文“容”字图案的墓碑后面,长眠着一位中国人,这就是中国第一个留美学者容闳。 容闳——“傲骨殊棱棱”的爱国者 容闳,字达萌,号纯甫,1828年出生在广东香山县南屏镇。这时正是西方殖民者到来之际,西方殖民者的到来,夺去广东沿海人民的生计。出生在贫寒家庭的容闳,从小就为生存不得不承担起大人的工作,奔波忙碌于街头,为的是卖出一些糖果赚得几角银毫,悉以奉母。冬天到来时,糖果生意肃条,不得已而改业,随老农之后,耘草阡陌间或栋拾谷穗,聊以维生。然而容闳之父不甘于这种困苦生活,希望儿子将来能够光耀门庭。为此他命容闳入西  相似文献   

10.
李喜所 《天府新论》2009,(1):138-140
容闳不仅是中国留学教育的奠基人,而且在从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的历次社会变革中都有重要贡献,但对他的较深入的研究则是近三十年,特别是近年在他的家乡召开的两次国际学术会议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要进一步推进容闳的研究,一是要增强对研究对象的新认识,看到容闳是中国近代史上少有的达到了时代性和民族性统一的重要名人,其研究具有某种永恒意义;二是挖掘新史料,尤其是对容闳早期留美、在上海的活动、参与戊戌变法、晚年及其家庭状况的一些史料要下功夫搜集.  相似文献   

11.
李喜所 《河北学刊》2005,25(1):176-180
在容闳1872年带领幼童赴美留学之前,中关两国的仁人志士曾作过各种努力企图打通中关文化交流的通道,但成效不多。而容闳开创的留学事业,不仅使中关之间迭到了真正意义的文化沟通,而且提升了文化交流的层次。容闳之所以能承担如此重任,是和他中美文化兼通、富于理想和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2.
以容闳首倡幼童赴美留学为始端,在近百年的中国近代史上,相继兴起了洋务运动时期的赴欧留学,甲午战后的留日运动,清末明初的庚款留美,以及五·四前后的赴法勤工俭学等五次留学热潮.这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仅就历次留学热潮的动机这一侧面,略作评析. 鸦片战争以后,大清帝国的封建统治日趋腐朽衰落,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严重威胁着中华民族的生存,在这特定历史条件下萌发的历次留学热潮,无论其参与倡导者属于社会中哪一阶层,其留学动机的基点都可归结为学习西方,拯救中国.  相似文献   

13.
鲁涛 《云梦学刊》2011,32(3):63-66
留美幼童是近代中国第一批留学的群体。在近代"弱肉强食"的国际舞台上,留美幼童坚持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立场,有力地捍卫了国家民族利益,其表现为:第一,反对分裂势力,维护领土完整;第二,开展外交斗争,维护华人利益;第三,索回庚子赔款,推动科教发展;第四,加强中美交流,增进两国友谊。  相似文献   

14.
向忆秋 《天府新论》2009,(5):138-141
容闳和李恩富的"自传"是十九世纪留美华人文学中最具文学价值的代表作.他们"自传"中的美国形象是:美国在李恩富笔下就是一种"异"、一个"他者"形象;容闳"自传"中的美国则呈示出慈善博爱和种族歧视的双面性.形成他们笔下美国形象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客观来看,是美国的移民话语对华人的歧视;主观而言,创作者本人的文化心态和身世经历也会影响到他们的美国想象.  相似文献   

15.
“边缘人”的角色尴尬——容闳在晚清中国的人生境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容闳是一个典型的“西化”人物 ,他受过全面系统的西学教育 ;可他仍然是爱国的 ,他有一颗赤诚的中国心。对于晚清中国来说 ,容闳本是不可多得的近代新型人才 ,但是 ,在那仍然重视传统科举功名的时代 ,作为“洋学生”的容闳实在难以介入晚清中国社会的权力结构 ,他的爱国与报国的良苦用心也因此得不到世人的真正理解与支持。容闳在晚清中国社会以一个“边缘人”的角色 ,处境颇为尴尬 ,而这种尴尬的人生境遇 ,对他的事业有着严重的限制  相似文献   

16.
近代中国首批留美幼童的成就及其意义王善中从1872年(同治十一年)到1875年(光绪元年),清政府每年派遣幼童(10—16岁)赴美国留学,前后4次共120人,这是中国历史上向外国派遣的第一批官费留学生,是我国近代留学生运动的开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值...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具有近代意义的留学生的出现是在 1 84 0年鸦片战争之后 ,以容闳 1 84 7年赴美留学为开端。虽然对留学生的研究从 2 0世纪 2 0年代就开始了 ,但形成研究“热点”却是改革开放后近 2 0年的事。著名留学教育专家李喜所教授是最早研究留学生的学者之一 ,1 980年以来 ,先后发表和出版了大量的论文、专著 ,对中国近代的留学生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研究 ,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受到了海内外专家学者的好评。进入90年代后 ,李喜所先生开始对中国留学史分国别进行专门研究 ,而首选的国别是对中国影响最大的留美教育 ,《近代中国的留美教育》…  相似文献   

18.
马礼逊学校与容闳留美前所受的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容闳之前,也曾有一些中国人到西方的各类学校学习。但长期在美国接受正规教育,并在美国著名大学(耶鲁大学)取得学位,当首推容闳。由于研究资料的缺乏,我们对容闳的生平和思想难以有深人细致的研究,对他留学之前的情况,所知更为有限。本文试图对马礼逊教育会学校的具体情形,在笔者所可接触到的资料条件下,作尽可能全面的探讨,并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考察容闳留学之前所受到的教育,希望得到专家的指正。1834年8月,在广州和澳门前后活动了27年的英国伦敦会传教士马礼逊去世。不久.“他在广州和澳门的朋友”即有成立以他的名字…  相似文献   

19.
曾国藩与容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洋务派的开山祖曾国藩与中国第一位获得美国一流大学学位的容闳,曾有一段不寻常的交往,容闳的回忆录《西学东渐记》详尽记述此事。从这部著作可以看出:曾国藩对容闳是非常器重的,而容闳也尽力佐助曾国藩,使其所办洋务取得实效。曾、容二人的相识,固属偶然,但他们的结合,却在中国近代洋务运动史上写下了值得注意的一页。本文拟就此进行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20.
裴广强 《人文杂志》2022,(12):120-131
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共在美工作领导小组以“留美科协”为中心,在留美科技类学人群体中积极开展统战工作。“留美科协”打破和消除美国政府对新中国舆论报道的封锁与歪曲,宣传介绍新中国时事新闻以及中共理论和政策,型塑新中国新气象和中共良好政治形象;有序组织各地区会围绕新中国相关问题开展座谈、讨论和报告等活动,教育留美学人养成为人民服务的无产阶级观点;以学术小组为依托开展集体学习活动,着意改造学人知识结构,使之与新中国建设需要密切结合,同时积极协助学人回国。“留美科协”相关活动促使相当一部分留美学人日趋从思想上和行动上支持新中国建设事业,促成了新中国成立前后留美学人归国运动的高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