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思想基础、学术视野、方法论等方面比较了梁启超和王国维的治学特点 ,指出梁王二人在相同的时代大背景下 ,有相似之处 ,又因个人气质取向及师从之人的不同 ,总体学术风貌相异。梁启超表现出鲜明的历史意识 ,时刻注意古今结合 ,并以古鉴今 ,使著作呈现现代风貌 ,具有致用价值 ;而王国维有意借鉴西方理论 ,融会传统 ,在哲学基准上创立范畴 ,体现了自我在历史流程中的独立思考  相似文献   

2.
传统文化中,言与行并重,有两种舒展的路径:其一,强调言说的智慧性,言的落脚点在行;其二,突显内在的道德性,追求言行不乖.王国维的意境论,向前者倾斜,它着眼于论说的智慧性意蕴挖掘.意境的功能有二:其一,是宣泄内心的苦痛,其二,则是民族文化出路的担当.在王国维身上,“为己”之学与“为人”之学,是统一的.对中国当代文论,过于强调知识生产趋势,以及目前文化语境中,言与行经常背离的现状,王国维的意境论,均有深远的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陈剑澜 《中国社会科学》2023,(1):184-203+208
中国现代美学起源于清末民初新旧文化更替之际,以“立人”为主旨。这个“人”不是传统宗法伦理关系中的人,而是现代意义上的个人主体。20世纪初,王国维热衷于德国早期审美论哲学,积极引介康德、席勒、叔本华等人的美学思想,尝试用这些外来思想会通中国传统审美经验,同时结合经验论观念以针砭时弊。王国维在主体论视野中进行的美学探索是中国现代美学的真正开端,他构建的审美理想论、艺术本体论和美育论框架对后世美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后新儒家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审美化的思路也可以追溯到王国维早年著述。百年来中国文艺思想长期陷于自律与他律之争,而关乎人性、人道的美学立场始终存在着。今天,从观念史角度审视中国现代美学问题的缘起及其流变,既是为了正本清源,也是为了重续美学的人文之思。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现代学术体系建立过程中,王国维主要起奠基和开创之作用,而陈寅恪则进一步给予发扬光大,并在王国维去世后坚持他和王国维提倡的学术理念和治学原则.在治学过程中,他们二人均极强调学术独立和思想自由的原则,并更加注重学术上的新发明,力避因循旧说.但在材料的使用上,两人侧重点稍有不同,一更重视新材料,一更重视从旧材料中发现新问题.而他们的最终旨归完全一致,即致力于现代中国学术的独立和进步,并进而探讨中国文化的复兴之路.  相似文献   

5.
严复最早把实证方法介绍到中国来 ,对于传统治学方法的变革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继严复之后 ,王国维试图把实证方法提升到实证原则的高度 ,成为中国第一个使用“实证”这一哲学术语的人。他对实证原则的认同集中体现在《论性》、《释理》、《原命》等三篇文章中。尽管他徘徊于“可信”与“可爱”之间 ,没有成为实证论者 ,但对现代中国实证哲学思潮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王国维美学思想的核心和灵魂是艺术自律思想,其形成一方面借鉴了道家的美学精神,建基于对中国古典艺术观念的反思;一方面受益于西方美学资源,特别是康德的审美自律思想.王国维的艺术自律思想主要体现在审美心理、艺术形式本体论、美学价值论三个维度,其思想用审美性架起了从中国古典美学到现代美学的桥梁.王国雏并没有走向"为艺术而艺术"的极端,而是从美育的视角把艺术自律与人的精神自由联系在一起,其理论充满了辩证色彩.  相似文献   

7.
韩清玉 《兰州学刊》2010,(8):164-166,172
王国维美学的核心和灵魂是艺术自律思想,其形成一方面借鉴了道家的美学精神,建基于对中国古典艺术观念的反思;一方面受益于西方美学资源,特别是康德的审美自律思想。王国维的艺术自律思想主要体现在审美心理、艺术形式本体论、美学价值论三个维度,其思想用审美性架起了从中国古典美学到现代美学的桥梁。王国维并没有走向"为艺术而艺术"的极端,而是从美育的视角把艺术自律与人的精神自由联系在一起,其理论充满了辩证色彩。  相似文献   

8.
王国维的文学史观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中国文学史观的建构,并奠定了文学研究的格局和走向。深入总结王国维的文学史观,对于建构有民族特色的文学批评体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国维是“境界说”的集大成者,他所建构的以“境界”为核心的理论体系植根于我国传统“境界说”,吸收“兴趣说”、“神韵说”、“情景说”之思想精华.同时,王国维的“境界说”较之传统“境界说”又有所发展.它深受康德“审美超功利”与叔本华“唯意志论”的影响,尝试克服传统“境界说”没有解答“境界”产生过程的缺陷,并在此基础上对“境界”的范畴、形态进行了论述,使“境界说”具有了现代美学的色彩.  相似文献   

10.
张法 《学术论坛》2004,(2):126-129
有几千年辉煌的东亚文化呈现了一种东亚的自我形象 ,这是自轴心时代以来到西方扩张之前的东亚形象。在东亚的文化土壤里 ,无论已经经历了并还将经受多少冲突、矛盾、体验 ,抑或多少痛苦与欢乐 ,从总体上看 ,呈现出的是一部混合与融和、学步与创新、继承与变革的活剧。  相似文献   

11.
张蓬 《人文杂志》2004,1(2):25-31
本文认为哲学的发问方式与问题视阈的转换规定着哲学的发展轨迹.在哲学作为形而上学的历史中,康德哲学的发问方式和问题视阈所显现的二难问题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马克思的哲学是面对康德哲学的二难问题而可能采取的一种应对方式.马克思哲学在从"言说"到"实践"的"实践论转向"中,超越了"言说",超越了"哲学",走进了现实的感性生活和社会批判.这种转向及其意义指向一直影响到我们当代,至今还没有被超越.  相似文献   

12.
王国维的一生是复杂的一生.从某种意义上说,在20世纪初期的中国学术思想界,他是一个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具有现代学术意识的学者.而哲学一直是王国维的生命内在指导思想并贯穿其一生,并对他生命意识有着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道德形而上学是康德伦理学体系独具特色的核心观念,它缘起于康德的形而上学批判,代表着康德对形而上学实践论而非知识论存在范式转换的全新理解.总体上看,道德形而上学作为一个纯粹实践理性的概念和原理体系,其系统化的理论建设包含两个重要方面:其一,以纯粹理性为伦理道德奠基,确立和阐明道德实践原理的最高原则;其...  相似文献   

14.
对王国维美学的现代性理解应该在现代性的知识学、价值学、本体论三个层面中全面地审视.王国维美学的现代性之知识学层面表现在学科独立论、审美自律论、美育自律论等;价值学层面表现在美育他律论、"审美功利主义"等;本体论层面可概述为:主张优秀的审美艺术之境就是一种对生存欲望与意志的超越之后所达到的悲剧之境,以悲剧审美、艺术为个体生命意义、价值的终极之源,以审美之悲剧化人生境界为本真人生样态.  相似文献   

15.
张晓兰 《殷都学刊》2013,34(2):59-63
王国维是清末民初的学术大师,他不但在戏曲研究方面成就卓著,同时也是戏曲“尊体论”的有力推动者,他借用西方之文学观点,论证戏曲为“真正之文学”,戏曲家为“专门之诗人”,并将元曲视为“一代之文学”,使之获得与唐诗宋词并驾齐驱的地位.同时他全方位研究戏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旧曲学的集大成者和新曲学的开山者.王国维通过以上角度不遗余力地推尊曲体,使得戏曲获得了相对独立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品格,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学科.  相似文献   

16.
康德认为传统的形而上学都是非科学的 ,根本原因在于对理性的超验运用。为此 ,康德对其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在此基础上 ,康德要将形而上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即创建科学的形而上学。而其科学的形而上学观也就体现为对“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是如何可能的”这一问题的回答  相似文献   

17.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等文学批评论著作中寄寓了自己的文体观念.本文从文体因革论、尚情论、尊体论三个方面来讨论王国维的文体思想,并尝试从新旧学术思想交替与融通的视角,分析王国维在近代文体批评方面所做出的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8.
学贯中西的近代学者王国维从思想和方法论两个层面,揭开了20世纪中国美育思想现代性探索的序幕.王国维的"无用之用"说、"古雅"说以及他融贯中西古今、讲求现实关怀的美育研究方法,是当下美育研究的重要理论资源,而且,王国维自始至终将美育与社会实践联系在一起,注重美育的社会功能及其对当世的有效性,这使其美育思想有着很强的现代性价值和当下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等文学批评论著作中寄寓了自己的文体观念。本文从文体因革论、尚情论、尊体论三个方面来讨论王国维的文体思想.并尝试从新旧学术思想交替与融通的视角,分析王国维在近代文体批评方面所做出的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20.
康德的先天综合知识在西方哲学史上可称得上是独树一帜,这种先天综合知识旨在给人类的认识提供有效的基础,并最终建立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但这种愿望注定是渺茫的,这是因为,康德以之为典范的逻辑学、数学、自然科学所面临的挑战表明,它们称得上先天综合知识的可信度是非常弱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我们不把形而上学当作科学对待,而只是把它看作帮助理性人走出困惑以获得心灵的平静的人生态度,形而上学的魅力也不会减弱。我们无须担心众说纷纭的形而上学讨论,因为这恰恰是哲学“爱智慧”本性之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