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管理创新视野下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一项重要的社会管理创新.全国各地已经纷纷建立了自己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但这些机制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诸多不足.其深层原因在于,评估理论框架和指标体系不足、“第三方”评估机构缺失以及片面强调“一票否决权”等错误观念制约了评估的实践.要真正将评估落实到实处,必须构建基于中国实际的评估的理论框架和指标体系、大力培育第三方评估机构、加大对相关干部的培训力度,并在实践中探索新的评估方法,对原有法规进行调整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我国重大行政决策权划分边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央缺位,地方先行”的重大行政决策权问题研究,必须厘清重大行政决策的事项范围和权限划分.地方政府重大行政决策权边界问题不仅仅是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分权多少或分权事项范围的问题,而且是关涉到我国重大行政决策权的法律属性和决策权行使的法律基础和法律属性问题.本文从重大行政决策的行政法语涵及其学理规范入手,以省市地方出台规章文本和实证经验为要件,将“行政三分权”理论展开在对重大行政决策的事项范围与权限划分边界问题上研究,归结重大行政决策的行政法之独特的法律特征和其权力必当受限的宪政本质,抑或边界即为限制.  相似文献   

3.
风险评估与合法性审查是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制度保障,是实现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保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稳定的内在要求。早在2009年,青海省人民政府就颁布实施《青海省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化建设工作,有力地推动了青海省各级行政机关重大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的进程。但青海省重大行政决策机制建设和实际运行还存在一些问题,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必须转变观念,加强对评估与审查机制及其重要性的认识;完善立法,进一步明确重大决策事项范围;强化操作,统一并确定评估与审查的机构和具体指标体系;健全机制,提高专家学者、社会公众参与度;完善责任,促进评估与审查机制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4.
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立法的完善与否体现了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也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指标。当前地方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立法虽已明确程序控权、公众参与、决策行为期限、决策风险评估和决策后评估等内容,并已经界定范围、决定起草、公众参与、合法性审查、审议决定、事后评估等系列流程,但是尚存在对重大事项界定不清、专家论证与公众与参与缺乏制度规范、对相关法律风险的防范措施不足等弊端。今后的立法完善应当进一步细化决策事项,同时完善决策公众参与制度、智力支持系统以及合法性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5.
孙晓玲 《理论界》2014,(9):27-31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就已经提出维稳问题。当下,社会上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影响社会不稳定地方重大事项,只是社会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和问题的显现。本文总结了地方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范围,着重阐述了我国在地方重大事项范围界定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是防范和化解因决策失误或不当引发的社会风险的重大制度变革,属于社会治理体制的重大创新。从主体构成来看,现阶段的行政决策风险评估主要是由行政机关主导和控制的。这一方面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确保了政府决策时权力和责任的统一,另一方面这种自评的弊端也是非常明显的,其独立性、客观性和正当性易受到质疑。从科学与民主的需求出发,需建构一种以政府为主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估主体机制,各级政府部门应成为行政决策风险评估的主导力量而非主控力量,同时突出公众、非政府组织及法院等主体在行政决策风险评估中功能的发挥,从而增强政府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和正当性。  相似文献   

7.
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建立有利于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助于社会矛盾的化解与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但是,我国目前的“稳评”体系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必须加以完善.在社会管理创新的背景下,需要推动“稳评”机制实现五大转变:理念上,从政府主动创稳到社会协同治稳;目标上,从防范群体性事件到增进社会和谐;保障上,从决策者道德自律到社会监督约束;体系上,从单一-封闭到多元-开放;流程上,从常态化评估到动态性管理.  相似文献   

8.
行政伦理的社会基础及其价值转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民社会及其理论的兴起促进了行政伦理的价值转向。这主要体现为由传统的单纯追求行政人员的个体官德向现代行政伦理的两维转向 :一是价值规范层面上行政行为的伦理道德化 ,即通过伦理道德规范行政人员的责任意识 ,实现行政行为责任化 ;二是实现政府规模、结构、组织形态和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合理、合法化建制 ,即制度伦理化  相似文献   

9.
社会资本概念和思想引入政治与行政学以来,人们给予了高度关注.文章在简述其思想后指出,政府与民间社会资本影响着地方行政行为,其突出表现是现实行政行为与政策、制度规定之间存在偏离现象.矫正这种偏离的对策依赖党纪和制度、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的发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三种途径.  相似文献   

10.
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规范有序地管理社会事务,是新时期政府推动和负责社会管理创新的主渠道.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是建设法治政府、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的法治途径.行政检察监督可以依法监督和纠正行政违法行为、提高行政效能,其核心是能动地发挥检察职能.前移法律监督关口,是检察权监督行政权力的创新举措.行政检察监督必须依法、规范运行,要从制度建构和法律实践层面进行法律论证和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11.
行政合法的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法行政首要的和必然的要求是行政必须合法,行政合法是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之一,然何谓行政合法,则既是一个理念问题,也是一个制度问题和行为问题。行政合法是一个多层面的复杂的论题,本文拟主要从其理念层面进行以下探讨。一、西方行政合法的理念西方政治哲学和法哲学的理念对政府行政所作的法律评判,通常因其学派的方法论及其对法律的解释的不同而有异,主要可分为三种理念,即:1.着重从价值上对行政行为合法与否进行评判的自然法理念;2.强调从法律形式和法律规范上对行政行为合法与否进行评判的实证法理念;3.主张从社会目的、社会作用和社会实效上对行政行为合法与否进行评判的社  相似文献   

12.
公共权力内在倾向及其约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作为政治组织在从社会中分离出来以后 ,有着双重属性 ,即阶级性和社会性。这种双重属性体现在行政权力上 ,从应然层面 ,行政权力是公共权力的主体权力形式 ,行政权力行使的根本依据是公共性 ,而在实然层面的确存在着总要摆脱公共性的倾向。这就决定了公共权力既可以成为谋取公共利益 ,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形式 ,也可以成为个人或集团专权、滥权 ,谋取私利的通道。防止和遏制公共权力异化 ,在行政改革层面 ,应实现从统治到治理的转变 ;从权力制约权力到社会制约权力的转变 ;从无限政府到有限政府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重大建设项目面临环境风险和社会风险两类风险.目前我国的重大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着公众参与环节的薄弱环节,由此衍生成环境风险转变社会风险的演化机制,酿成群体性事件,进而影响到社会稳定.建立重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向社会风险演化的防火墙是实现源头治理的关键.以四川什邡、江苏启东、宁波镇海的群体性事件为案例,分析了我国目前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强化公民实质性参与为突破口,深化重大建设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从而阻止环境风险向社会风险的演化.  相似文献   

14.
行政改革的难度缘于行政自身受各种政治考虑的影响。考察各种普通的行政现象可以发现,出于政治稳定、体制吸纳、内部激励和力量对比等等政治需要,行政改革经常举步维艰、迂回反复。各种复杂行政改革事项相互纠缠在一起,使每一项改革都止步不前、难有进展。改革特权可以成为一条破解行政改革难题的探索,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形成外部监督机制、优化政府规模和职能、精简政府机构和人员、改进行政和社会文化,从而真正实现行政改革,同时促进政治改革取得进展,并不断激发整个社会的活力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5.
西南边疆多民族地区政府社会管理关系到边疆地区的稳定及和谐社会的建设.目前,其社会管理的主体主要是党委和政府,由此而致的是政府关于社会管理的理念存在错位、政府作用不断向非政府领域渗透,而且其社会管理的手段主要以行政管理方式为主,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西南边疆多民族地区社会管理的良好发展.良好的政府社会管理应该是政府主导下的多元社会治理和多手段的综合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在维护政治结构稳定的前提下推进经济改革的,从而形成了政治单一制和经济联邦主义的二元化中央-地方关系.在这种条件下,一些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的行为模式可能具有依附性甚至侵害性,结果就是社会不公正问题.为此,本文提出必须首先更新关于政府的观念,倡导"善治型政府",并以一系列的政治建设和行政改革矫正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建立一个实现社会公正的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17.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从重大决策等领域延伸到地方立法领域的,但其在地方立法中的定位并不明确,文本规范空洞而缺乏可操作性,实践操作混乱而缺乏有效规制,理论研究也不够充分。然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对于增强地方法规范的可接受性,以及地方法规范实施的实效性均有重要意义,是提高立法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地方立法中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可以从评估主体、评估内容、评估程序、制作评估报告和反馈等方面予以展开。  相似文献   

18.
重大民生政策风险评估中引入社会参与,是实现决策科学化的客观要求。但在我国重大民生政策风险评估的社会参与中,特别是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参与主体利益多元、参与方式多样,而政府回应方式单一、政府与社会回应价值向度的不同等制约了社会公众对政策风险主张的充分表达,降低了社会参与的有效性,影响了政策共识的达成。应该通过回应渠道拓展、回应方式创新、回应网络构建等来促进重大民生政策风险评估中的社会参与,以更好地适应"互联网+"背景下社会参与的新变化给政府回应带来的现实挑战,有效弥合多元主体间的政策感知差异和意见分歧,切实增强政策的可接受度。  相似文献   

19.
履行责任是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要求,责任行政是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是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目标模式.我国服务型政府的责任体系由四个维度构成:制度责任是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责任,行政责任是服务型政府的直接责任,社会责任是服务型政府的具体责任,道德责任是服务型政府的核心责任.四种责任从主观和客观两个层面建构了我国服务型政府的责任体系.  相似文献   

20.
行政公开制度的内涵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职权时,除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或商业秘密的事项外,必须向相对人及社会公开其与行使行政职权有关的事项。实行行政公开利于公民知情权的保护和实现,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是建设廉洁政府的需要,是顺应加入WTO后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这一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公开的观念尚未被社会接受、公开的范围不确定、公开不规范、公开与否属行政自由裁量而不接受司法审查等。针对这种情况,要从观念、制度和立法层面入手,采取正确应对措施,建构中国特色的行政公开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