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论生态美学的基本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美学是研究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美学原理和实践应用,生态自然观是它的哲学基础,生态科学则是对生态美学规律性的认识成果。生态美是自然美的一个领域,但又是有待开发的领域。生态美学的基本规律是:天人和谐规律,破坏创生规律,动态平衡规律,节奏合韵规律,自主调节律。  相似文献   

2.
也论生态美学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美学是哲学美学的一个具体分支学科.哲学美学是以艺术为中心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科学,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包括三个方面:人对自然的审美关系,人对社会(他人)的审美关系,人对自我的审美关系,而生态美学就是研究人对自然的审美关系的科学.因此,不同的哲学美学产生不同的生态美学,不能强求一律,但是“主体间性”不能作为生态美学的哲学基础,因为“主体间性”只是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一种方法论策略,不具有哲学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的意义,同时,人与自然的关系,包括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不可能仅仅是“主体间性”的.所以,以实践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的实践美学,才真正完整地以实践本体论、实践认识论、实践价值论、实践辩证法为生态美学所研究的人对自然的审美关系提供了主体性的、客体性的、主客体间性的、主体间性的全方位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3.
试论生态美学的生存论路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存论路向"表达了当代美学的理论自觉.在对"认识论传统"的"反叛"中,生态美学成为美学自身突破传统认识论束缚,实现由"认识论传统"到"生存论路向"变迁的美学尝试.生态美学摧毁了"实体存在论",开显了"生存论存在论".只有在生存论存在论的视野中,生态美学的现实尺度、超越品格以及人文关怀等才能够达到真正的理解与沟通,克服长期以来传统认识论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在生存论存在论的追思中考察、构建生态美学,显露生态美学存在的源始状态,以纠正在传统认识论思维定势中的一些偏见与误解,方是当前生态美学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相似文献   

4.
由于"人类中心主义"概念的不确定性、"拟人论"思维的运用和生态学本身的一些浪漫特征,使得以"反人类中心主义"为逻辑起点的生态美学,时常陷入"人类中心主义"与"反人类中心主义"、"信仰"与"科学"之间的困境.同时,由于"生态中心论"和极端"生态整体主义"本身的一些局限,也使得建基在这一基础之上的生态美学,面临着忽视人的存在特性的极端"自然主义"的危险.若要突破这种困境,应对人文科学的方法和性质进行重新认识,对生态美学的逻辑起点和哲学依据进行反思和重构,把生态视野与存在本体、狭义生态与广义生态、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5.
主体间性:生态美学哲学基础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性哲学向主体间性哲学的转向有着当代人类思想的现实根源。伴随着全球性生态危机,不可避免地将对以主体性哲学为基础的实践美学观提出质疑。通过展析胡塞尔、海德格尔和马丁·布伯三位哲学家的主体间性思想,可以看出主体间性哲学寻求与自然的对话并在平衡与和谐地球生态关系的基础上,从整个生命及物质系统繁荣中谋求人类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7.
生态美学的哲学基础是生态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突破了以人类中心主义为核心价值理念的政治实践方式,塑造了一种新型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另一方面,生态中心主义的整体和谐思想又是对现代主体性美学内在逻辑的背弃与超越,指向人与自然、社会的审美生存之境,所以生态中心主义又是一种新型的生态审美观。因此,以生态中心主义为核心精神建构而成的生态美学必然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它与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语境紧密契合。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生态美学的研究视域出发,着重考察当代中国艺术歌曲创作态势的艺术流变状况。通过对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艺术歌曲音乐文本的分析,探寻蕴含在当代中国艺术歌曲中的生态美思想。并致力于将对此种艺术现象的考察提升至艺术理论层面的自觉要求,进而指出,生态论转向是社会生活实践对艺术哲学研究提出的要求,也是当代中国艺术歌曲发展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9.
生态美学是以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为对象,以生态美为主题,研究生态审美的范畴和人的生态审美意识、生态美感享受,以及生态美的创造、发展及其相关规律的学科领域。生态美则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状态、过程和关系,是和谐生态关系、生态责任、生态道德、生态服务和生态价值的综合体现,是形式美、关系美、过程美和功能美的有机统一。在相关概念诠释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生态美学理念在生态规划、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产业与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建设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指导性作用的观点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生态美学与环保使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美学是适应当今绿色环保、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的一种全新的美学。生态美学对环境保护提出的第一大任务和努力方向是按照美的规律去进行生产、开发和创造;第二大任务是塑造诗意和美的文明形态,"让世界更美好;"第三大任务是确立和发扬精神导向作用,促进人们审美素质的提高。生态美学不光涉及自然万物、大千世界,而且涉及道德伦理和每个人的生活内容、生活方式,它必须每时每刻都要被践行,其目标是从整体上来改造个体的生活,使之自觉积极地投身到"建设美丽家园,过上美好生活"的队伍之中。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生态审美观反映了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审美需求,揭示了生态美的本质特点和重要地位,提出了生态美的审美标准,实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有机统一,为我们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推行"生态设计",建设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奠定了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2.
真正的艺术精神等于生态精神。文艺审美发生于人超越主客二分世界的需要,以天人合一的生态世界为皈依。常用的文学手法如象征、比喻、移情等其实都有非常深远的生态根源,而有机整体性、节律性、和谐性等构成了文艺审美特别显著的生态特征。  相似文献   

13.
从学术上来说,生态美学作为美学是不能成立的,其原因在于:从文明发生学来说,文明与生态是天敌。从审美发生学来说,美在文明,不在生态。从审美本体学来说,审美是人的自由意识;审美是主观的,而生态是科学的对象,它是客观的。造成生态美学成立的两个误区是:将生态审美看成自然审美;将生态审美看成生命审美。生态与审美只能在生态文明的统一上实现兼容,而这属于生态文明美学的范围。环境美学是生态文明的生发地,它们都是文化美学,但是生态文明美学是全局性的美学、时代的美学,而环境美学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生态文明美学的主体在环境美学。生态文明美学是一种新兴的美学,它以生态文明美为核心范畴。这种美学具有强烈的科学色彩,生态科学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调控作用。生态文明美学的核心是清晰的,但边界是模糊的。生态文明美学的建构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而进行,其前途无量。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感物美学的人与物在文学艺术审美创造和审美体验发生的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是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其实,这就是一种生态关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古代感物美学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意蕴。中国古代的感物美学类型是生态的,无论感物兴情还是托物寓情,都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生态意蕴,其所引导的审美创造和审美体验的发生过程都具有生态的意义。中国古代感物美学的方法是生态的,虚静、神思、妙悟,每一种方法都内蕴着意义极其丰厚的生态智慧。  相似文献   

15.
实践美学与生态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为基础的实践美学,是以艺术为中心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科学,从人对现实的三个维度(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他人,人与自我)来看,实践美学当然要把生态美学作为自己的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研究人对自然所构成的生存环境的审美关系。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构想来看,生态问题、生态美学都是实践唯物主义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方面或维度。实践美学的最终目标———全面自由发展的个体,就蕴涵着生态美学的对象、方法和目的。  相似文献   

16.
进入新世纪以后,电视剧创作出现空前繁荣,这是市场经济直接推动的结果。过度依赖市场使电视剧创作正在成为金钱和技术的奴婢,媚俗观众成为电视剧创作普遍的审美选择。在电视剧叙事策略上,没意味叙事的泛滥,正在推动电视剧创作走向肤浅化和泡沫化。我国电视剧结构模式虽然具有民族特点和民族风格、适合我国观众欣赏口味,但是,这种结构模式缺乏艺术张力。当电视剧高度繁荣之际,必须对其保持清醒的反思。  相似文献   

17.
文艺生态审美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基础上,以系统整体化的思维品质,以艺术审美体验的生命情怀,感悟与深层次地体味人的生存魅力,建设性、诗意化地演替人类生态性生命存在的韵律。其中文艺生态赖以存在的条件是文艺的“自然”形态;生态审美解析人的审美实践活动的生成,建构人的精神———心灵境界,消解人类活动中的对立与争斗,启悟人类朝向未来的优化生存。  相似文献   

18.
将生态美学引入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从生态美学的基本概念入手,阐述生态美学在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方面的应用方法,确定生态美学于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中的应用原则,并探讨其动态和静态应用方法,是这一研究领域的基础性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9.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生态学把生态问题与政治问题联系在一起加以研究,这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并有助于驳倒生态主义把生态危机看作是工业生产和人口过剩的直接后果的观点。我国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现代化进程还很漫长。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伦理,分别从哲学世界观、资本主义制度及生产方式、消费主义文化及生存方式等方面分析了当代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其解决生态危机的出路,这种理论基本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