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首次从国际货币体系包含的内容这一客体和参与的各方主体两个角度,指出当前的牙买加体系的缺陷.在分析了本位制度性质的基础上得出主权国家货币成为国际货币具有更高的可行性以及坚持人民币作为主权国家货币这一基础上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通过对外要寻求亚洲货币合作、实质性参与中国东盟区域外汇储备库的建设;对内要发展国内经济、降低对外依存度,满足成为国际货币的两大条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和金融实力的大幅度提升为人民币国际化打下坚实的基础,但现阶段我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还存在持续的贸易顺差、人民币还不是可自由兑换货币、金融市场还不够发达三大障碍.现阶段我国政府只能在多重约束条件下.在自然演化的基础上以渐进的方式顺势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人民币要实现国际化还将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其基本路径是从区域货币到国际货币.  相似文献   

3.
人民币国际化已经经历了跨境流动的初步阶段,以及逐渐向贸易货币、金融货币和投资货币发展的第二阶段,开始进入到人民币在资本和金融项目下逐步可兑换的第三阶段。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市场推动的过程,但是政府可以影响这个过程。人民币国际化未来的路径和方法,就是在继续推进人民币在资本和金融项目下逐步可兑换的同时,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从参考一篮子货币定价的汇率制度转变为单独浮动的汇率。  相似文献   

4.
货币国际化测度、决定因素与人民币国际化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测度货币国际化的五个单一指标和一个综合指标的指标体系,实证分析美元、欧元、德国马克、日元和英镑五种货币的国际化演进历程.货币国际化的五大决定要素是社会惯例、经济规模、金融发达程度、货币和财政稳定性、网络外部性.货币国际化的不同发展阶段各种因素的作用强度不同.需要实施进一步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范围、强化货币和财政纪律、大力发展金融市场、加强国际货币合作、促进对外直接投资等措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5.
美国金融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金融危机既暴露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制度缺陷,又带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大契机.全球经济能否快速摆脱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平、合理和高效的国际货币体系.美国金融危机后国际货币体系呈现如下发展趋势:全球重建国际货币秩序的呼声高涨,但美元独大的状况仍将持续较长时间;国际货币金融合作将加强,区域性货币一体化将是国际货币体系重构的一个显著趋势;人民币国际化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6.
2009年7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开始试点,标志着我国开始了从政策层面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是机遇也是挑战,对我国利率政策、汇率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讨论未来我国汇率制度如何调整,指出汇率稳定是推动人民币国际货币职能的基础;提出人民币要实现“动态的汇率稳定”,阐释我国汇率制度调整的内容和方向.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复杂的东亚地缘政治经济环境中,东亚货币金融合作取得了初步成就,但现阶段面临汇率协调和联动机制缺乏、合作意识分歧、东亚"美元本位"固化和外部遏制等因素制约,使东亚货币金融深入合作面临困境,严重阻碍了东亚贸易和投资的长远合作。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高和对外开放的持续深化,中国融入全球贸易、金融、投资活动更为广泛和深入,人民币国际化趋势日益加快。人民币国际化对东亚货币金融领域的深入合作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影响显著。人民币在东亚的区域化和东亚货币金融合作互为作用、相互促进。当前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措施主要围绕自贸区建设,利率、汇率自由化,以及人民币在东亚的区域化等中心议题展开。  相似文献   

8.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再次凸显了单一主权货币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后危机时期,国际社会在总结危机教训的同时,更试图改革和重构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以维持国际金融贸易环境的稳定.中国应抓住美元动荡、现有国际货币体系可能重构这一契机,调整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加速推进人民币的区域化和国际化进程,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从而改善中国在全球货币金融体系中的弱势地位.但是,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应遵循规范有序、稳步推进、市场演进与制度安排相结合的原则.文章针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问题现状,提出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模式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9.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问题成为国际社会的讨论热点.东亚地区作为美元体制的重要支撑力量,自然成为推动其未来变革的重要力量之一.但是,一方面,美国的金融霸权在短期内不仅没有衰落,反而呈现走强的态势,表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仍具有相当长时期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处于美元霸权影响下的东亚地区在储备货币、汇率制度的选择和贸易结构调整方面面临着许多困境,使其短期内难以放弃对美元体制的依附和支持.因此,现阶段东亚地区尚不具备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能力.未来突破困境的可行路径是,通过加强东亚区域货币金融合作,渐进地改革国际货币体系,进而削弱美元霸权.在此过程中,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问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保建云 《天府新论》2015,(1):112-116
“一带一路”建设,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了难得的投融资机遇、国际分工环境和市场条件.同时,依托于“一带一路”沿路国家和经济体的人民币国际化也面临着市场竞争的不确定性、政治稳定性与政策变动、生态变迁与环境破坏、安全与利益冲突、货币与金融、外部力量干预等多方面的风险.我国需要积极倡导和推动亚洲自由贸易区和亚洲经济共同体建设,并在适当时期启动菲自由贸易区和中欧自由贸易区的谈判进程.  相似文献   

11.
张书家  过瑶 《理论界》2009,(7):46-49
由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暴露出了当今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种种问题,也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提供了契机.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演变经验和危机前后出现的新特征说明了,一方面短期内国际货币体系不会发生重大的调整,保持美元主导的货币体系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也有利.另一方面长期来看美元独大的国际货币体系可能被美、欧、亚"全球金融稳定性三岛"所形成"一篮子货币"制度替代.而中国要致力于推进人民币"三步走"的国际化进程,逐步让人民币融入到国际货币体系中去,促进国际多极货币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不仅涉及到中国经济发展状况,更与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运行状况息息相关。在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下,人民币不适宜完全国际化,完全国际化的结果必将使中国步日本的后尘成为美国摆脱危机的泄洪区。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应该是走不完全国际化的道路:短期内,继续保持和加大与各国货币互换,使人民币在计价、结算等方面的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长期内,伴随着国际货币向非主权国际货币改革而成为非主权国际货币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中国和俄罗斯在推动两国货币国际化方面实行了不同的路径选择,俄罗斯以油气出口为优势,采用标准的货币国际化路径,以开放资本项目为前提;而中国则以对外贸易为优势,采用先区域、后国际的发展道路。文章以新疆为例,讨论人民币区域化发展的模式,具有非常典型的现实意义,将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供充分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人民币的非国际货币地位导致了中国经济扭曲,一方面导致了中国经济的外部失衡,另一方面导致了中国居民的低消费和过度储蓄.要解决我国当前国内外经济严重失衡的困境,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稳健推进与中国经济相适应的人民币国际化,使人民币成为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国际货币体系正面临着自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尽管人民币已经逐渐在我国周边国家流通使用,但是从衡量货币国际化的标准来看,人民币还不是国际化的货币,人民币真正走向国际化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本文通过深入分析英镑、美元、日元、欧元国际化的历程及特点,总结了货币国际化的共性,提出了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更多的学者是从人民币国际化的角度论述人民币的走势,而较少有人论证人民币亚洲化问题。人民币要实现国际化,人民币亚洲化是人民币国际货币的第一步。所谓“人民币亚洲化”,就是指人民币通过参与亚洲区域的货币金融领域的制度性合作,争取成为区域内一个主要货币的过程。人民币亚洲化是中国经济实力的货币表现,也是中国进一步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际资源控制力的需要。中国作为亚洲地区日益崛起的经济大国,与其他经济体之间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从中国与亚洲各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的经济往来和地缘关系角度,结合中国的经济实力、在亚洲地区日益重要的经济地位等因素分析,人民币可以成为亚洲贸易之间的一种结算货币,人民币亚洲化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考察国际标价货币的决定因素,在回顾国际货币的主要决定因素的基础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因素,利用固定效应的FGLS方法,对能够得到数据的国际化货币用于国际储备、国际债券(和票据)以及国际贸易标价货币构成的决定因素的历史数据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主要的决定因素是经济规模、出口规模、国内金融体系规模以及实际利率。这些因素使一种货币的国际化使用产生规模经济,交易成本也随之降低。因此,为了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政策的重点不应是直接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使用,而是通过保持较高的经济总量和贸易份额,并发展金融市场和外汇市场来创造条件,使得市场参与者使用人民币的成本降低,从而增加人民币的国际化使用。  相似文献   

18.
当前国际经济格局下,传统金融治理体系的弊端不断暴露,严重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囿于国内外现实条件,中国需从"存量"和"增量"两个层面参与全球金融治理体系改革,一方面积极推进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体系、国际监管框架的改革,另一方面推动建立区域多边金融机构,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并优化中资银行海外布局。面临发达国家牢牢控制国际金融机构话语权、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稳固、新型区域多边开发机构深受内外双重压力以及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强等诸多障碍,中国须夯实国内经济基础、进一步推进金融改革与开放发展,提高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积极参与构建符合国际社会总体利益的新型全球金融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9.
货币自由兑换是金融国际化的必然趋势。推进和实现人民币全面自由兑换是一种高级的资金运动形式,它对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运行机制和市场基础等都会提出更高的要求: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和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良好的微观经济机制;金融深化与金融市场化;高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充足的国际储备等。加快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建立适应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微观经济机制;加强外汇监管;推进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等。  相似文献   

20.
人民币亚洲化是指人民币通过参与东亚区域货币金融领域的制度性合作,争取成为区域内关键货币(keycurrency)的过程,它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关键环节。值得注意的是东亚地区开展货币合作,不能超越阶段,可以设想将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自发流通当作是"人民币区域化"的低层次的合作,之后纳入东亚区域货币体系的构建中,作为人民币走向亚洲化、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