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贸易支付方式看扩大出口与利用外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当代国际贸易支付方式的特点1.信贷融资与国际结算密不可分。进出口的贸易的信贷与融资业务的历史是悠久的,但真正得到发展和普及还是近二十年间的事。在日趋激烈的国际贸易竞争中,企业为了获得充裕的运营资金,迫切需要金融业提供某种服务,以满足企业在贸易融资和风险控制方面的业务需求,进出口贸易融资业务就是顺应了这种时代的潮流而迅速发展起来的。进出口贸易融资与国际结算相融合,使得银行更好地发挥信用保证和资金融通的作用,同时也创造出更多更新的国际结算方式。国际保理就是其中一种。目前这一结算方式已经在英国、法…  相似文献   

2.
贸易区域化的不断发展,迫切需要安全、快捷、保密、集中化、国际化的支付服务,网络的普及以及电子货币的快速发展为区域贸易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支付手段。本文通过研究以电子货币为媒介的电子支付方式在区域贸易中的运用,分析了影响电子支付发展的因素,讨论了电子支付在降低交易成本、加快流动资金周转率、促进区域贸易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以及电子支付对中国区域贸易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方旺贵 《南方论刊》2008,(7):12-13,15
信用是交易的基础,也是判定市场经济体制是否完善以及是否有效的标志。信用的产生和维护是靠制度来作保障的。法律制度是维护交易信用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有时它在维护交易信用时是软弱无助的。在交易过程中,交易方式的选择是确保交易能否顺利发生和完成的关键。本文将从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支付方式的角度分析信用与制度的关系。结论是,口头承诺的信用是没有保障的;由契约条款表达的信用是有限的;互为制约式的双边治理是交易方式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4.
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货币的形式也在不断演变。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经历了以贝壳、贵金属、纸币作为通货的不同阶段。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用制度的不断完善,货币形式正从有形向无形转变,电子货币的产生与发展将对社会经济尤其是对从事货币资金经营的金融业产生重大、深远的历史影响。一、电子货币发展的现状电子货币是以计算机通信、金融与商业专用电脑等现代化科技为基础,通过电子信息转账形式实现的一种货币流通方式。多年以前,未来学学者就曾预言未来社会必然是一个无现金的社会,随着70年代智能卡的问世,这…  相似文献   

5.
利用外资方式变化与国家经济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外资是我国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外开放的核心内容。从1993年起,我国已连续12年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直接投资吸收国,从2002年开始,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上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随着我国投资环境的优化和利用外资政策的调整,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利用外资无论在规模、产业结构、地区等方面,还是在利用外资方式等方面都出现了新的变化和特点,本文主要从利用外资方式变化分析入手来探讨利用外资方式变化对国家经济安全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对外借款这种间接利用外资的方式,从1984年以来开始为企业所认识和利用,并逐渐取代外商直接投资的基本方式而开始成为主要方式。因此,研究间接利用外资的特点、利弊、影响和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深圳市间接利用外资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传统思维方式具有多样性特点 ,它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 ,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经过长期艰难曲折的斗争历程 ,逐步实现了思维方式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论以并购方式利用外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 2 0多年来 ,我国引进外资的战略对经济增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引进外资方式上的某些局限性 ,使我国难以进一步大规模地用当前国际通行的方式引进外资。目前国际上跨国投资的主要形式以从内部扩张式投资转为外部收购兼并式投资。因此 ,我国利用外资战略转变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利用国际通行的并购方式引进外资。而要解决这个问题 ,则需要研究国内证券市场、产权交易市场、企业拍卖市场等 ,如何对外资以并购方式进入中国市场适度开放的问题 ,有关法律法规的制定问题 ,以及与国有资产重组和国有企业改革的衔接等问题。实现我国利用外资的战略转变 ,是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主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中俄两国的经济贸易关系可谓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中叶,特别是1689年9月《尼布楚条约》签订以后,中俄两国的民间往来和贸易交换更加频繁。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迄至光绪年间,中俄贸易无论是货物的数量还是货物的价值,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尤其是中国向俄国的出口量占有明显的优势。当时有人这样描述中俄贸易的概貌:“俄人通商基于咸同之间,大盛于光绪七年以后。”①1903年俄国财政部的年度报告亦云:“我国与中国互市二百余年,1855年以前均系出口货多,入口货少。嗣因茶叶进口逐年加增,出人之数几乎不能相…  相似文献   

10.
从贸易引力模型看中国双边贸易安排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本文采用贸易引力模型从实证角度分析、验证了决定中国2000年双边贸易状况的主要因素是贸易双方的经济规模 (GDP总量 )、国民收入水平 (人均GDP)、空间距离和制度安排等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中国对外贸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全球化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任何国家、任何民族如果不想被历史所抛弃,就必须融入这一历史进程。融入这一历史进程,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实现自我发展的一个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为适应这种趋势而发生的社会转型,及由之引起的社会震荡。加入WTO标志我国已跨入全球化的门槛。我们的体制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旧体制仍以其巨大的惯性在某些领域延续着,从而与全球化要求不相适应。与此相伴,进一步对外开放后也将有一系列新的问题产生。这些都是从理论与实践上需要解决的。对此,我刊特邀请南开大学哲学系、经济系、政治学系等部分博士参加笔谈。现将其中一部分笔谈刊登出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知识经济还处于市场经济的框架之内,还没能完全克服市场经济的局限。知识经济的特征与共产主义实现的前提相适应。知识成为力量的前提在于人的创造性,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提高人的创造性能力。  相似文献   

14.
浙江利用外资方式现状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浙江利用外资方式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和扩大浙江利用外资方式的对策建议。作者认为,面对新的外商直接投资动向,浙江在对外招商引资中要积极主动、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提高水平,把吸引外商投资与调整产业结构有机结合起来;在借用国外贷款方面要特别加强对贷款项目的选项及管理;同时要抓住机遇,积极稳妥地开拓证券化利用外资的新渠道  相似文献   

15.
对于原始思维方式,人们可以从各个角度和运用不同的方式去进行探索,我认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角度和方式就是通过神话去分析野蛮人的思维活动.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首先,"任何神话都是用想像和借助想像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13页).这就告诉我们,神话作为一种想像,其本身就是一种思维活动,是特定历史阶段上人类反映客观事物的思维活动.因此,可以说,神话本身并非只是一大堆原始的迷信和粗陋的妄想,它绝不只是乱七八糟的东西,它具有一种思维方式.其次,按照马克  相似文献   

16.
全球贸易已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模式,即发达国家成为发展的中心,而发展中国家依附在外围,在不平等的贸易体系中成为发达国家剥削和掠夺的对象,并且承受着环境污染和资源浩劫。按照这样的贸易模式发展,中国未来的发展潜力将被透支。加强环境管制将是中国在贸易模式中重新定位的重要支点,应该切实采用适合中国增长特色的管制手段,实现经济增长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关于利用外资问题,在社会上存在着不用的看法,在经济理论界也仍有争论。我认为有必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展开争论,做到统一思想,然后才能放开手脚,大胆地利用外资,来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既是近阶段中央审时度势确定的重大战略部署,更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为集中省社科界智慧,整合社科界资源,特组织了一批知名优秀社会科学专家,于4月20日上午在湖南省社科活动中心组织召开了湖南省社科界转方式促发展热点话题谈心录专家座谈会。围绕全省经济工作转方式、调结构、抓改革、强基础、惠民生的总体要求,就新形势下我省如何转变发展方式、推进自主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讨论。现将参会部分专家代表发言的主要内容集结,冀于湖南经济社会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从实践论的思维方式看,中华民族作为中国的实然的和应然的主体,中国作为中华民族的对象性存在,两者的关系是总体性、整体性的关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提出“一国两制”,乃是合目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是符合中华民族的情感和意志特性的。  相似文献   

20.
任何一种哲学研究活动,都是以有问题存在为前提的,否则也就无所谓哲学研究活动,无所谓哲学了。这就是哲学所应有的问题意识,它是哲学家进行理性思维创造的逻辑根据和最基本的理论生长点。任何一种哲学无法游离于它所应有的问题意识之外,但是面对同样的问题意识,却可以产生和衍义出形形色色的哲学理论和哲学流派。这里存在着一个哲学的提问方式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