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略论中国近代实业救国思想李文良,曹晓峰鸦片战争,特别是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民族危亡,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纷纷探索救亡富国道路,一时中国大地涌现出众多社会思潮,“实业救国”即是其中之一,它在救亡富国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维新变法与近代教育的发展王钦法甲午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进一步半封建半殖民地化,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以公车上书为标志的资本主义政治文化终于在中国形成时代的潮流。在大规模群众性爱国救亡运动基础上,资产阶级维新变法、图存救亡思潮蓬勃兴起,为中国近代教育开始真...  相似文献   

3.
甲午战争与浙江近代化施仲学近代化一般指资本主义化,甲午战争加速了浙江近代化。“在中国进行的战争(甲午战争),给古老的中国以致命的打击,闭关自守已经不可能了。”[1]体文对此作些论述。毛泽东同志指出:“帝国主义的侵略刺激了中国社会经济,使它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4.
洋务思潮是我国沦为半殖民地初期兴起的主张学习西方、谋求富国强兵的社会思潮,也是近代中国低层次的改革思潮.它兴起于社会激烈动荡的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初,至甲午战争后走向衰落.梁启超曾说,大凡思潮之流转,可分为四期:即启蒙期、全盛期、蜕分期和衰落期,“无论何国何代之思潮,其发展变迁,多循斯轨”.①此话不无道理.洋务思潮的发展也大抵如此.从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初为启蒙期,从七十年代初至八十年代中法战争时为全盛期,中法战争后至甲午战争时为蜕分期,甲午战后为衰落期.关于启蒙期,笔者已有专文论述.②本文主要论述后几个时期,着重考察洋务思潮发展变迁之轨迹及其盛衰之缘由.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是一个最富探索思辨的时期。反映时代脉络的各种社会思潮汹涌迭起,呼唤着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救国进程,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追忆过去,回首“昨天”,深入地研究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变迁及其历史选择,对我们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仍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据此,胡维革同志经历几年艰辛劳作,《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研究》一书最后脱稿了。 维革同志年轻聪慧,早在攻读中国近代史硕士学位研究生时,便立志研究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史。他先后参加编著《中国近代爱国人物传》、《中国近百年名人传》等书,为专攻近代思想史作了起步。接着,他又撰著和主编了《冲击与蜕变——西方文化与中国近代政治》、《中国近百年文化史纲》、《中国近代社会改革思想研究》和《共和道路在近代中国》等著作,并发表了大量有关研究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论文。论据精当,见解新颖。  相似文献   

6.
明末耶稣会士引入的西方学术文化 ,与当时中国社会崇尚实学的社会思潮相结合 ,引起了中国哲学在天道观、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一系列具有近代性质的变革 ,孕育出中国哲学在向近代形态转型之前的近代性气质 ,从而构成了这一转型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性环节。  相似文献   

7.
辛亥革命后,“科学救国”思潮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思潮。“科学救国”注重科学意识和科学方法,强调科学精神的价值,强调科学的社会功能,重视科学对社会的改造和建设。“科学救国”思潮促进了民国初期科学技术界的成长,民国初期科学技术及方法逐渐渗入社会经济领域,传播了民主自由的思想,带有现代意义上的思想解放含义,为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转型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甲午战争与中国近代改良运动李伟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大事,在这次战争中,清王朝被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打败,并订立了屈辱的《马关条约》,割地赔款。甲午战争给中国带来惨重的灾难,同时宣告了清王朝“自强”运动─—洋务新政的破产。也正是由于甲午战争的失败...  相似文献   

9.
近代学人提出的“学术独立”观念,一直是中国社会颇具争议的问题。事实上,立于近代语境中深入考察,其涵义实多歧而微妙。它是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一个侧面,寻求中国学术能独立于西方;也是近代学人追求学术自由的一种反映,吁求学术能独立于政治;更是近代学人治学态度的体现,对实用价值的一种超越,即学术能独立于“致用”。  相似文献   

10.
近代时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特殊阶段,其特殊所在,人们往往用“转型”二字涵盖。对于这个转型的近代社会,学者们曾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审视,如经济的转型、文化的转型、制度的转型、社会结构的转型,等等。赵慧峰近著《近代转型社会中的集团与人物》(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则超越社会领域的一般层面,从社会活动的主体“人”与“人群”直接入手,诠释了中国历史由中世纪到近代的流转与演变。其特色如下。第一,以人统事,叙事为人。历史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在遵循一定规律的前提下,人的主观能动性将对历史的进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民国法学家蔡枢衡先生的论述中,“殖民地性”成为描述中国近代法制的关键词,也是中国近代法制性质的一个面相。在蔡枢衡看来,法制的“殖民地性”决定于中国近代社会的属性。在去殖民化的社会思潮中,法制的“殖民地性”变得更加明显,中国近代法制变革的目标也更加明确。在这一过程中,“唯新是从”的法制变革模式引起“中国法学的贫困”,法律认知上的形式主义使得法律形式与法律内容严格区分开来,由此,作为社会事实的法制发展出现了“断裂”。循着蔡枢衡对于中国近代法制“殖民地性”的解释脉络,厘清蔡枢衡意义上“沈派”与“反沈派”的历史社会处境,明确蔡枢衡“法学第三立场”的世界观、法律观和方法论,为当下的法学本土化路径之探索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历程中,严复、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及杨贤江等有识之士通过学习、借鉴西方教育思想,改造、更新传统教育,提出的“三育”、“四育”、“五育”及“新五育”教育宗旨体现了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逐步深入的认识,深刻地反映了近代教育价值取向及精神层面的嬗变,有力地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和发展,也能够为当今的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洋务思潮”研究的“始作俑者”──刘学照教授《洋务思潮与近代中国》《洋务思潮与近代中国》(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4年3月)是刘学照教授的一部专题学术论集,共收入作者从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十余年间关于洋务思潮的21篇文章。1982年,作者在全国第二...  相似文献   

14.
现代新儒学思潮是历史和时代的产物。它因中国近代西风东渐和“五四”新文化运动而产生,并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而发展。这股思潮,既有其思想渊源和政治倾向方面的连续性,又在不同阶段和地区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它已经进入国际领域,成为一种国际性的思潮。因此,对这股思潮,应该作历史主义的分析,并从中国社会向现代化的演进层面,评估其文化价值和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60年代前后,沉睡的中国大地上进发出了一股以“尚强富”的新价值观为主体的近代洋务思潮,它标志着近代新型知识分子的觉醒,也直接影响了清政府的内政外交政策。这股来势凶猛的洋务思潮,主张引进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列国的“富强之术”,提倡办“洋务”,“采西学”,呼吁学习西方以自强,使中国社会近代化。自兴起之后,其影响日渐扩大。在这股思潮中,出现了一批卓越的洋务思想家,他们著书立说,阐述了自己变法图强的观点,论述了近代化是中国的必由之路。笔者认为,他们的思想集中代表了中国近代化思潮的最高…  相似文献   

16.
论岭南近代爱国诗人简朝亮诗中的时务及其文化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岭南近代爱国诗人简朝亮的诗歌反映民生疾苦、反思中西冲突,并试图重振世道人心、捍卫中华文化本位,体现并实践了“酌经史文言而济当时”的文学观。简朝亮的诗歌创作,典型反映了传统知识分子在近代社会文化转型中的困惑与探索。  相似文献   

17.
近代新民思潮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五四”前后“改造国民性运动”必然组成部分。它是中国近代先进的知识分子在严重的民族危机的时代背景下,随着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寻求救亡道路”的过程中提出并深入发展的。持续紧张的民族危机是这一思潮兴起并不断深入发展的最深层次的原因。但救亡的迫切任务又反过来阻碍这一思潮的深入发展,救亡的要求成为制约着近代新民思潮发展的逻辑线索。因此,其艰难的历程既为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留下了必须完成的课题,又为我们今天的国民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中前期,中、西医对痨病的认知有很多相似之处。在华传教士在翻译西医痨病知识时,使用的病名经历了从中国人常用的“痨病”到表明病灶的“肺痨”的转变。结核杆菌被发现后,西方医学界将传统的病因当作诱因整合进新的病理学模型中;中医则将传统的“痨虫”与结核杆菌比附,采纳西医表明病灶的“肺痨”病名,舍弃固有医学知识中与现代科学扞格之处,从而实现了近代知识转型。甲午战争后,留日及翻译日文书籍的知识分子将“肺结核”病名引入中国,具有“科学性”但脱离传统医学知识土壤的“肺结核”,在中国的早期推广步履维艰。相较之下,来源于传统又实现现代知识转型的“肺痨”在中国则更为普及。近代中、西医知识转型,进入中国的西医知识及其在地化等,无不体现出近代医学知识形成与普及过程中的多元汇通和知识本身的复杂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世界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过渡,帝国主义掠夺殖民地和瓜分世界领土竞争的日益剧烈,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加紧加深,中国民族危机达到了空前严重的程度。这个紧急的形势对中国人民提出了迫切的救亡任务和要求。“变法”“维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对于这—形势和任务所提出的方案。这个方案既具有强烈的爱国意义,又反映了被窒息着的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遂使从鸦片战争以来就孕育、滋长着的政治改良主义形成了广阔的时代思潮,蔚为近代中国知识界第一次的思想解放运动。梁启超在这一运动中起了重大作用。变法维新的思想主张,对落  相似文献   

20.
近代中国是一个社会思潮复杂多样、纷繁更替的时期,主要经历了洋务思潮、改良思潮、革命思潮、新文化思潮以及社会主义思潮的历史演变。这些社会思潮的历史演变,是社会转型和社会变迁的必然结果,是中西方文化交流与碰撞的集中体现,在本质上反映的是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选择问题。明晰这一演变历程,对当下构建和弘扬社会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