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农村社会法治化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章胜  聂应德 《齐鲁学刊》2004,(6):149-151
当前,加强中国农村社会的法治化建设,既具有其必要性,又具有其迫切性。在新时期,中国农村法治化的构建思路包括: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村社会的民主法制建设;加强基层政权组织建设,提高其依法行政的能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树立法律的权威性;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
在大学生中 ,精神文明建设一直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程 ,搞好大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 ,对大学生以后敬业和奉献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一直强调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党的十二大胡耀邦同志的报告,集中了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理论和实践的成果,更加全面地论述了有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系列理论观点和行动方针,从而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4.
依法治国是党的十五大确立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治国目标。在法治化进程中现存有经济市场化程度偏低、政企不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政治建设不成熟、法制体系及法治观念薄弱等障碍因素,对上述问题,作者认为应有以下解决思路:加强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企分开、立法监督及把人文主义精神融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去构建法制文化,培育法治观念等。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自从成立以后,一直都很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在延安时期,中共中央在抗战建国的过程中,更加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并且努力把陕甘宁边区建设成为根据地民主文明的典范。在此期间,中共中央不仅完整地提出了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同时在实践中也取得了显著成绩。本文仅就当时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其实施过程中创造的经验加以探析,供共同探讨。一、延安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延安时期,中共中央并没有明确称谓精神文明建设这个定义,但实际上它是存在的。最早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说;…  相似文献   

6.
精神文明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一直把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法制建设同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紧密结合,同步推进.”深刻揭示了精神文明建设与法制建设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还说明了精神文明建设在相当程度上需借助于法制的保障.精神文明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它表现为教育、科技、文化知识的发达和人们思想、道格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风气的改善;法制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精神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以原则、规则、概念等法律…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既体现了十二大精神,又总结了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经验和三中全会以来的新鲜经验。与过去的认识相比,理论上有不少新的突破。经过学习,我初步体会到有以下八个方面的发展,谓之八点新意。一、使用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提法。自十二大以来,我们一直提“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通读整个决议,可以认识到,这次提法的改变,不是简单的词句、概念的变化,而是反映了我们党对精神文明建设基本认识的改变。以前讲精神文明,强调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要求人们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发扬  相似文献   

8.
城市建设法治化评价是推动城市建设法治化进程的监督手段。构建相关评价体系必须首先厘清城市建设法治化评价的逻辑起点、核心要义与终极目的,以区别常态化的城市法治评价;进而厘清应遵循的统一性与地方性相结合、系统性与开放性并重、领导机制与工作机制相协调之基本原则;最终从评价组织、评价技术、评价内容这3个方面来设定城市建设法治化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我国法治的核心是司法法治化 ,在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的历史条件下 ,司法法治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 ,必须正确认识和分析影响我国司法法治化的相关因素 ,建立健全相应的司法法治化机制 ,改革现行司法制度 ,实现司法独立 ,维护司法公正 ,全面推进司法法治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正> 全国改革开放试验区广东的干部群众,一直以勇于开拓、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大胆探索.并取得了巨大成就.1991年,全省的社会总产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财政收入分别是1987年的6.4倍、6.9倍、4.7倍、4.4倍和4.5倍,年平均递增速度分别为15.4%、16%、12.6%、12%、12.3%,远远超出全国同期平均水平,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这些物质文明建设的辉煌成就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之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是分不开的.开放改革以来,我省的精神文明建设始终紧紧地围绕着经济建设进行,自觉地服从与服务于经济建设,在发展商品经济中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始终坚持对外开放,大胆地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精神文明.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1.
江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的科学概念,用文化建设包容精神文明建设,这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用精神文明建设包容文化建设的提法不同,是我党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一个新成果.这一变化,不是提法上的简单变换,而是反映了我们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路更加清晰、态度更加务实、措施更加得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法治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要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推动力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而社会和谐则能够优化党的执政方式法治化的实现基础,能够为党的执政方式的改革提供良好的环境,能够为党实现执政方式法治化、完成执政使命提供现实条件。在新世纪新阶段,实现党的执政方式法治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关于行政决策法治化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代民主政治发展要求政府行政决策逐步走向法治化.行政决策法治化是行政决策体现多数人意志、保障和实现多数人利益并使之规范化的过程.无论从政府自身建设还是从社会和谐进步、公民权利保障等角度看,促进行政决策法治化都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行政决策法治化的基本理念包括:公众参与,程序公正,权责统一.  相似文献   

14.
论城市法治化建设与民主参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的法治化建设与民主参与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公民的民主参与,可以调动社会力量,提升法律的权威,监督权力的运行,从而加快城市法治化治理的进程。只有努力完善制度体系,拓展有序民主参与渠道,并使公民具备相应的参与理念和参与素质,才能持续推进城市法治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数字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我国一向高度重视营商环境的法治化建设,然而,数字经济的特点也给营商环境的法治化带来了新挑战.未来需要进一步夯实法治基础,提升政府服务和治理的数字化能力,落实司法数字化支持,加快数字经济、数字经济法治化、数字经济法治化营商环境三个层面的评估标准体系建设,完善有效的企业合规体系的建构,推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落实,加强数字领域的国际司法与执法合作,努力优化数字经济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我国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也为推动世界数字经济的法治化进程作贡献.  相似文献   

16.
整体性是事物内部各个构成要素之间及事物同其环境之间的联系和协调,是事物自身结构和关系的总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整个社会主义文明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构成部分,处于社会主义社会有机体的整体性关系之中,具有自身的整体性结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性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整体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自身结构的整体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各个构成部分的整体性;中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世界精神文明关系的整体性。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性的各个方面,对于明确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7.
舆论监督法治化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内在关联性。和谐社会源于法律制度的理性建构,和谐社会是舆论监督法治化的价值追求;舆论监督法是人类追求社会和谐的产物,舆论监督法治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8.
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视域下的法治新疆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新疆建设应始终坚持提升各族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法治新疆建设应坚持全面推进跨越式发展的法治化;法治新疆建设应坚持全面推进长治久安的法治化;法治新疆建设应加强和创新宗教事务管理的法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2010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将"依法决策"目标进一步明确为"推进行政决策法治化"。这是国务院在总结依法决策经验基础上针对推进依法行政所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顺应法治推进需要而对依法决策要求的深化与提升,是法治政府逻辑演进的客观必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之形成奠定了行政决策法治化制度根基;公共利益之强化为推进行政决策法治化提供了价值基础;党的决策规范化为行政决策法治化给予了实践引领;服务型政府建设赋予行政决策法治化以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20.
与城市相比,农村的法治化进程并不十分顺利。为什么法治建设在农村会遭遇较多的障碍?原因在于,我国农村是一种乡土本性的社会,它具有一些区别与城市社会的特质,这些特质是农村法治化建设不可回避的现实基础。作为一种感性的社会存在,它与体现社会理性化的农村法治化建设之间存在着冲突。因而,农村法治化进程中所遇到的障碍,其实质是社会理性化的感性制约。从制度冲突的视角分析,它是作为内在制度的乡土社会特质与作为外在制度的法律之间冲突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