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总原则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发挥各级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其中,"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核心。一切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宗旨在于保障"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的实施,提升"官德"是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  相似文献   

2.
正事靠人为,事在人为。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是我们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考德"要始终放在首位。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党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特别是在选人用人工作中,必须始终将"考德"这根杠杆放在首位,摆在最突出的位置,选拔任  相似文献   

3.
小议官德     
官德乃为官从政之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乃官德之魂。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什么样的人该用,什么样的人重用,都要把德放在首位,在这个前提下注重选择那些确有才干,实绩突出的干部。"但当今社会上一些党员干部却丧失了官德和诚信,脱离群众,高高在上。一是临时工背黑锅。拿临时工当替罪羊,几乎是所有事故单位的"杀手锏"。临时工既没身份又没地位,没有与所从事工作相  相似文献   

4.
<正>中央提出,选人用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为先之"德",便成了各级组织部门考察干部之重点。但何为干部之"德"?具体是什么标准呢?干部的德,在不同历史时期是有不同时代内涵的,所处的社会环境不一样,德的具体标准要求也有所不同。当前,考察干部"以德为先"的"德",简单地说,应该突出的是这几个方面:忠、勇、实、廉。忠,就是要忠诚于党。一名党员干部最基本的"德"应该就是要忠诚于党的组织,忠诚于党的领导,忠诚于党的路  相似文献   

5.
小议官德     
李红伟 《决策探索》2013,(22):26-26
官德乃为官从政之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乃官德之魂。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什么样的人该用,什么样的人重用,都要把德放在首位,在这个前提下注重选择那些确有才干,实绩突出的干部。”但当今社会上一些党员干部却丧失了官德和诚信,脱离群众,高高在上。  相似文献   

6.
王令 《领导科学》2012,(23):43-45
任人唯贤,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用人路线.任人唯贤,也是我国优秀的用人文化传统,与任人唯亲相对,常被作为正当、正确的用人方式来提倡.然而,任人唯贤思想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涵,并有其历史局限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避免任人唯贤思想的历史局限,必须完成其现代转型,使任人唯贤路线的贯彻更具有可操作性,使"贤"自身的内涵与结构更加科学合理. 一、任人唯贤思想的内涵及历史演变 任人唯贤出自《尚书·咸有一德》中的"任官惟贤材",意思是只任用贤良的人做官.不同的时代对"贤"的认知是不同的.何为"贤"?大体来讲,包括德、才两个方面.时代不同,德、才的关系地位也不同,主要有以德为先、以才为先、德才兼备之说.《通典》中提出敦德厉行,"以德为先,才艺为末".明太祖朱元璋说过,"举贤才,必须德行为本,文艺次之"(《明太祖实录》).这些都是以德为先思想的代表.曹操多次下令求贤,他强调,不管门第出身,哪怕被门阀土族说成"不仁不孝"、负"污辱之名"(《举贤勿操品行令》)的人,只要有治国用兵的真本领,都一律加以选用.他是以才为先、不计德行选人用人的典型代表.但曹操处于乱世,情况比较特殊,魏征对唐太宗李世民就说过,"乱世惟求其才,不顾其行.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指出.“培养和选拔德才兼的领导干部是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为此,本文对“德”与“才”的定义、内容以及领导干部必须德才兼备,缺一不可,进行了论述。领导干部必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只有这样,才能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不动摇,保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不断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文章最后就如何培养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领导干部要做到‘权为民所用’,就必须法德并举,既要依法用权,又要以德用权,归根到底用权要讲官德."这是针对当前有些领导干部在用权过程中忽视德治所提出的具体要求.领导干部在用权过程中,应注重厘清法治与德治的辩证关系,对二者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做到德为主流、以德为先、以德用权.在实践中,领导干部应注重突出以德执事、以德服人、以德立身的示范性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刘颖 《决策探索》2013,(24):47-47
中央提出,选人用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为先之“德”,便成了各级组织部门考察干部之重点。但何为干部之“德”?有人把几千年前老祖宗们对“德”的诠释翻腾了出来,有的地区还把《弟子规》当成了选人用人的教科书。同时,德,被党员干部们蜂拥追逐,努力做到:父母膝下的好儿女、儿女面前的好家长、爱人一侧的好配偶、邻里之间的“和事佬”、朋友眼中的“及时雨”。  相似文献   

10.
储涵 《经营管理者》2013,(18):316-316
<正>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全面正确地执行党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在现实工作中,干部选拔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选什么样的人,怎样选人,历来是我们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大问题。选好一个干部,造福一方,推动事业蓬勃发展;选错一个人,贻害单位,造成工作被动  相似文献   

11.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各行各业,均应各守其德,师有师德,医有医德,官有官德,对为官从政者来讲,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时,必须恪守基本的职业道德、政治操守和为官底线,这便是政德,也可以说是官德。领导干部只有讲政德、崇官德,才能以德修身、以德润才、以德服人,其才方能用得其所,其功方能垒土成台,使自己的能力和才干对国家有用,对人民有益。  相似文献   

12.
<正>政德作为领导干部的思想行为准则和从政道德规范,是其立身之本、从政之基。领导干部政德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应包含立德、育德、管德三个环节,即要使领导干部的政德立得正、育得好、管得住。领导干部加强自身政德修养固然重要,但各级党组织的教育管理责任更为重要。这种责任不仅表现为下达文件、提出要求、做出指示,还表现为认识准确、方法科学和工作有效。  相似文献   

13.
常修官德     
正古人云:"立身立业,必先养德","富而无德不仁,官而无德致乱"。德,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做人,应该先立德;做官,应该以德从政,修身正己,常修官德。何谓官德?官德就是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既包括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与忠诚,也包括思想政治品德方面的素养,又包括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的表现,综合反映的是  相似文献   

14.
<正>我党一贯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习近平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明确指出:干部道德的标准应当包括干部的政治品德标准、职业道德标准、家庭美德标准和社会公德标准,首次明确把家庭美德标准纳入干部考察范围,强调干部  相似文献   

15.
无论是企业单位还是政府机关,在选人用人时,都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那种过分着重才能而忽视品行的做法,不利于人才的成长与事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杜晶晶  李俐 《经营管理者》2011,(1X):308-308
我们党选拔干部的一贯标准一直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是现今对干部德的评价的三个标准,但在现实操作中,却忽视了对干部社会公德的教育和考核,而社会公德作为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干部德的评价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作为一个拥有两千多年德治传统的文明古国,中国一直以来非常重视为政者的道德品行。时至今日,"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仍然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基本原则。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全面提速和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客观的领导环境和主观的思想意识均发生了深刻变化,领导干部在道德领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加强行政伦理建设、提升领导干部道德修养的呼声日益高涨,主管部门甚至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从政道德给予了更  相似文献   

18.
<正>政德作为领导干部的思想行为准则和从政道德规范,是其立身之本、从政之基。领导干部政德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应包含立德、育德、管德三个环节,即要使领导干部的政德立得正、育得好、管得住。领导干部加强自身政德修养固然重要,各级党组织的教育管理责任更为重要。这种责任不仅表现为下达文件、提出要求、作出指示,还表现为认识准确、方法科学和工作有效。从目前的政德建设实践情况来看,各级党组织都很重视领导干部的政德建设,针对政德的滑坡和缺失采取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五德"用人导向。这为新形势下党的干部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也要求组织部门进一步深化对干部德的重要性和复杂性的认识,增强对干部德的考察的准确性和操作性,不断提高选人用人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20.
郁风 《领导文萃》2011,(15):38-41
在近期召开的一次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提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什么样的人该用,什么样的人重用,都要把德放在首位,在这个前提下注重选拔那些确有才干、实绩突出的干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