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拒斥形而上学”看逻辑实证主义的理论得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哲学史上,要求削弱甚至取消传统意义上的哲学即“形而上学”的思想由来已久,而在逻辑实证主义那里表现得最为充分。在本世纪前50年,英语国家哲学界最强劲的一股思潮就是“拒斥形而上学”,而哲学家的使命则只剩下一个:清除千百年来由于“语言的误用”而导致的“哲学废品”。这种极端的“反哲学”倾缶带来了双重的后果:一方面造成了传统哲学的支离破碎,并且取消了许多最有价值的精神劳作;另一方面又为哲学的继续存在和发展设定了某些可能的新路向。本文拟对逻辑实证主义的这种前所未有的破坏性理论活动进行考察,并揭示真正反两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创造性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国际社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中国以“一国两制”方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现代史上创下了一个奇迹,是没有先例的。“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重大创造。从国际法看“一国两制”构想更具有重大的国际意义: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国际法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新发展;二、“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在坚持一个国际法主体,即一个中国的前提下,谋求大陆与香港共同繁荣与发展;三、“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土处于分裂状态下的国家实现和平统一,给予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3.
历史上,费尔巴哈正式开启了形而上学批判之路,这集中从他的感性观中表现出来。费尔巴哈直接确认了感性世界的真实性和真理性,并主张从“人”出发看待整个世界的对象性本质。这不仅戳穿了“超感性世界”观的虚假性,而且将对它的批判引向深入。而费尔巴哈批判形而上学的一个突出之点,就在于他由此提出的哲学观理念。  相似文献   

4.
从孟子“好辩”看其逻辑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子辩文讲究立论与驳论的论辩艺术 ,与严密的逻辑推理揉而为一 ,通过指责论敌的谬误 ,进而实现自己的性善说和仁政主张。  相似文献   

5.
李俊儒 《今日南国》2009,(17):10-11
核心提示:住有所居,安居乐业。对老百姓来说,“家”最基本的外在形式就是房子,从建国初的土坯房,到上世纪70年代的平房、90年代的商品房,再到21世纪的小高层、复式、别墅……住房的变迁,是新中国60年发展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6.
“神思”是我国独有的艺术理论概念 ,是贯穿艺术创作过程的一种富有艺术创造精神的思维涌动。刘勰认为心神自由运行是艺术创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的语言哲学思想在《易》、《诗》等古籍中已经有了一些萌芽形态。先秦诸子对语言问题的哲学思考主要是围绕“名”与“实”问题展开的。其中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学派出于自身的理论需要,对“名”有特别的关注,并进行了详尽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章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学方法论新的发展作了系统的梳理与评介及在科学发现中的机械化问题作了述评,并对科学方法的捍卫和科学方法论发展的未来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观察的理性”是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最长的一节,但却被研究者们长期忽视。本文区分了黑格尔讨论科学的三种进路,并从《精神现象学》的主题出发,把该节解释为黑格尔从 “意识形态”分析的角度对科学的特性进行的哲学反思。基于对“理性”意识形态的分析,黑格尔揭示了科学认知的自主性、无限制性和概念自觉,以及科学认知的实在论基调和发现 (而非发明)的逻辑。在“观察的理性”的具体讨论中,黑格尔揭示了科学描述和分类的本质,以及科学规律的普 遍性这一特征在不同学科那里的复杂性。而黑格尔对面相学和头盖骨相学的批判还揭示了当代脑科学里也存在的一种简单的物质主义对应思路的谬误。黑格尔的这些思想对当今的我们理解科学的特性来 说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莱布尼茨从本质形而上学出发探讨的正义,是知识形态的正义,即名词意义上的正义,类似于必然真理的正义.建立于矛盾原则之上的,这种“知”或“知道”意义上的正义,对应于主体的“能够”和“可能性”,关键在于主体的内在认知能力.从存在形而上学出发探讨的正义,是存在和行动样态的正义,即形容词和副词意义上的正义,是偶然真理或事实真理的...  相似文献   

11.
“李约瑟难题”自提出以来,已有半个世纪之久。它引起了我国学者极大的兴趣和深入的思考。然而,当人们解答这一问题时,更多地关注社会的科学能力之外的因素,而忽略了对社会的科学能力的内在特质进行分析和挖掘。因此.从社会的科学能力的理论视角切入,就可以对这一问题作深入解答。  相似文献   

12.
从科学哲学视角看,“主体间性”包括六个方面:物理学研究的“物理学家眼光中的自然”;库恩的“集团合理性”;从“纽拉特之船”看科学的经验基础;从实在论与非实在论之争看主体间性;按照戴维森“三角测量”的观点来理解科学实验;从相对论看主体性、主体间性与客观性三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当前新的世界技术革命,对世界经济最大的影响,主要是使国家经济、民族经济向世界经济转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它促进了经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输出,使发展中国家有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发展国家经济和民族经济的机会。作为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在实行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基础上,提出“一两国制”构想来  相似文献   

14.
“看”,作为一个意向性过程,沉淀了丰富的社会心理文化内容。而由示众向戏剧的转化,更是集中体现了“看”的意向性转化,折射出一种社会心理与创作心理。现当代文学对观众如何“看”示众的描写的发展,深入挖掘了“看”的丰富内涵,继承并发展了国民性改造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15.
"敖包"是蒙古族早期原始信仰意识的早期形成,"敖包"、"敖包祭"这种原始信仰形式至今仍广泛存在.蒙古族在"敖包文化"发展过程中,在原始崇拜意识支配下,创造了他们的原始美术.从蒙古族"敖包文化"中看它所体现的原始美术特征,是具有民族个性的原始美术.  相似文献   

16.
哲学为科学奠基是西方哲学的一个传统。自古希腊哲学以来,传统意义上的形而上学一直起着为科学奠基的作用。但是,随着本体论向认识论的转向,各门具体科学从形而上学的母体中脱离出来而导致哲学虚无化,心理主义逐渐成为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反心理主义和心理主义的斗争在认识论领域内几乎始终相伴而行,康德就站在反心理主义的立场,试图重建形而上学。但是康德对心理主义的批判是不彻底的,心理主义发展的势头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在近代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对心理主义批判的工作由胡塞尔完成,他论证逻辑学的基础不是心理主义,致力于构建一门纯粹逻辑学,重构了哲学对科学的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哲学的反形而上学传统下,斯特劳森旨在通过描述的形而上学正面树立形而上学的地位。在其形而上学体系中,世界的结构、语言的结构和思想的结构相互贯通,反映了他将对概念图式的探究联系于本体论、逻辑学和认识论的"三重奏"的哲学构想。其形而上学复兴路径具有开创性意义,促进了哲学伟大传统的复兴。  相似文献   

18.
元杂剧中确实存在如王国维指出的"关目之拙劣"的问题,一味批评或护短都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关键是找到一个合理解释它的角度。中国戏曲以"曲"为本位的观念决定了欣赏戏曲时的重"情"性,而不是传统叙事文学的以故事情节为主导。观赏者更多从"情感"的层面去接受戏曲,导致元杂剧叙述带有强烈的诗性特征,而"关目"、场景等戏曲要素只是抒情的手段,人们不会特别留意,丰富真切的情思意绪才是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朱光潜画论"残稿"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进一步了解朱光潜绘画美学思想的线索。此前他在《诗论》里曾经从"诗中有画"的视角说明了情趣与意象的分量;"残稿"无疑是试图从"画中有诗"的视角来分析情趣与意象的分量,可惜未完成。不过我们已经可以窥见顺此理路阐释美是情趣与意象的契合的命题。朱光潜所呈现的中西美学的相互比较、相互印证、相互阐释的方法也是值得重视的。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部内涵丰厚、文法高超的英雄传奇小说经典,《水浒传》之“互文性” 大致可分三个层面:与其前文本所发生的上行“互文性”,与其大略同期的文本所发生的并行“互文性”,以及与其后文本所发生的下行“互文性”。就上行“互文性” 的情况来看, 《水浒传》的文本来源主要有二:除了对《史记》经典细节的化用,还有对杂剧章法的借用。与《金瓶梅》所发生的并行“互文性”的情况也并非仅仅限于“借树开花”、“借鸡生蛋”,而是二者通过互相点化或戏拟某些经典故事来反讽社会现实。由《水浒传》对《儒林外史》、《红楼梦》等小说派生的力度与强度,我们更感受到它“之所以成为经典” 的文本魅力。从《水浒传》这一经典文本的沿承与传播状态推演开来,可以说一部小说的“互文性” 之强足以成就其“经典性” 之高,或者说一部经典作品的“互文性”与“经典性”往往是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