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谭觉园的《觉园词话》,在词之起源、体制、创作、声律、正变之论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见解。在词体起源论上,它将词之起源框定于中晚唐时期。在词之本质论上,主张以情为本,强调情感表现为词的第一要义。在词之创作论上,标树十六字诀,全面简洁地对词的艺术表现提出了要求。在词之声律论上,以维护词之本色为目的,细致论说了词的声调用韵等方面内容,廓清了本末轻重,提出了不少新的主张。在词之正变论上,则体现出甚为平正的批评观念。谭觉园的词学思想,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在我国传统词学批评史上有着重要的价值及独特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早期词集的出现以及词集中凸显出具有鲜明个性的词人,是晚唐五代词史发展的重要现象。词集在编选过程中对于词之风格进行了归纳概括,并以词集名称揭示出来;词集编选体例上的音乐特征、对于歌词演唱痕迹的保存以及词人对于词的格律化的追求,强化了词的音乐特征;词集中所显示出的具有鼻祖风范的词人在取材、取象、用笔上的柔媚化,也从创作上决定了词的先天风格。  相似文献   

3.
传统上的同源词研究大多是立足于音近义通,笔者以《同源字典》为研究对象,就其所收录的同源词在形体上的不同表现逐类作了统计,结果显示:许多同源词在形体上有一定的关系,研究同源词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借助字形。在定量研究的基础上,从理论和事实两方面阐述了字形视角可作为同源词研究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4.
苏词从它在词坛上别树一帜之后,一直是人们评论的热点,誉之非之众说纷纭。苏轼“以诗为词”从文艺抒情本质的理论层面上提出词学本体论,在词史上卓然自成一家,为词注入新的活力,并在词史上具有开派的意义。南宋词学的东坡论从东坡创作思想、审美特征及苏词在词史上的意义都作了中肯的评价与表述。  相似文献   

5.
南宋词学的东坡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词从它在词坛上别树一帜之后,一直是人们评论的热点,誉之非之众说纷纭。苏轼“以诗为词”从文艺抒情本质的理论层面上提出词学本体论,在词史上卓然自成一家,为词注入新的活力,并在词史上具有开派的意义。南宋词学的东坡论从东坡创作思想、审美特征及苏词在词史上的意义都作了中肯的评价与表述。  相似文献   

6.
选本之盛是清代词学史上引人注目的现象,清人将词选本作为体现自己词学思想的工具,对词坛风气走向产生了重要作用。清代词学史上的词选大致有三种:宋人所选唐宋词选、新编历代词选、当代词选。清人对各种词选之于词坛创作风气的作用高度重视,将词选作为词学批评的工具和词学理论的载体。在清代词史上,几乎每一个流派的出现,每一种思潮的兴盛,都与相应的词选有关。词选是清代词学理论的重要形态,在清代词学史上产生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苏轼继承了范仲淹、欧阳修等士大夫词人的疏隽之风,用"以诗为词"的方法对当时词坛香艳俚俗之风进行反拨.苏轼有意扩大词的题材,弱化词的音乐性,改变词的语言特色,并将诗中才有的小序引入词中.这些在客观上抬尊了词体,打开了宋词创作的新局面,并在深层次上影响着南宋与金元词人.  相似文献   

8.
在学术界上,基本确认了唐宋词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歌者之词——诗人之词——赋家之词的三个发展阶段,词的基本走向是由简到繁,由俗到雅,由自然天成到雕琢安排。柳永在众多的词人中,可以说是处于第一阶段的歌者之词。柳永的出现,在中国的词史上无疑是一道闪电,是一声惊雷,冲决了北宋的词学观念。他以填词为生,是我国第一位专业词人;他深入到市民生活中去,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他自制慢词长调,拓宽了词境,更新了词的气象,启迪影响了一代词风。一在文人创作上,柳永是我国词史上第一位专业词人,他前无古人,却后有来者,是为“…  相似文献   

9.
贺铸生活于北宋末期,创作了20余首豪放词,这些词在豪放词发展史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从书写内容看,贺铸豪放词中书写登临怀古、抒发内心豪壮情感的内容上承苏轼词,书写军情国事、表达隐逸向往的内容下启南宋词;从使用手法看,贺铸豪放词中以诗为词写法上承苏轼词,回忆以及化用前人成句的手法下启南宋词.  相似文献   

10.
作为“花间词人”之一,欧阳炯曾为《花间集》作序,序中对花间词风的侧艳倾向、词与音乐的关系、词体发展的文人化趋势都有所阐明,并且确立了与诗评迥然相异的词评标准。在此种词论思想的影响下,欧阳炯词的创作既散发着浓艳绮丽的花间情调,又在词调体式的运用上推陈出新,内容题材的表现上有所拓展,从而确立了他在词史上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11.
在金词融会北宋词风的过程中,遗山以其在文坛上的领袖地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金词和北宋词的交融是中原地区汉民族的农业文化和北方少数民族的草原文化的交融,遗山以其极高的词创作成就而成为这两种文化交叉点上的佼佼者。遗山推崇苏、辛,词风豪放,对元词的发展走向很有影响。在沟通宋、金词以及在金、元词的延续上,遗山词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遗山还是在具体词学理论指导下进行词创作的金代最重要的词人,其词体制完备;词中尊杜,极善融化唐诗;其词又有明显的“史”意识影响的痕迹;金、元之际文人歌酒狎妓之风在其词中时有反映;清代词论对其词毁誉不一。凡此种种,都体现了遗山词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2.
袁枚倡导的"性灵"诗说流行于清代乾嘉时期,其本人与乾嘉词坛的关系呈现出一种疏离状态。袁枚极少评词,也不擅作词,并未直接参与当时的词坛建设,其子袁通在创作取径上的转变可以佐证这一点。而"性灵"诗说对词坛的渗透则在郭麐的词论中有不少体现,郭氏对朱彝尊、厉鹗的不同评价,就与袁枚保持了一致,他以"性灵"词学观为核心,否定了词坛上强调忠孝与声律的两股势力,这二者其实构成了晚清词学在解词、作词领域的主流,这一敏锐而有前瞻性的词学观后继乏人,可说是词学史上的一个遗憾。在浙、常交替的词史背景下,"性灵"诗说在加速浙西词派分化、推动词史复古之风的兴起,以及深化晚清词论等方面对清代中后期的词学演进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儒家<诗>学是清代词学理论的重要源泉.从最初在形式、内容上的攀附<诗经>,并利用孔子删诗的问题为词辩护,到从理论根基、审美原则、诠释方式三个方面系统吸收<诗>学理论,清代词学理论的构建受到了来自儒家<诗>学话语方方面面的影响.其中动因有词体本身"尊体"的需要,也有词学构建者经学背景的因素.<诗>学话语的渗入,虽说成为主流经学意识影响词学的重要方式,但也客观上提升了词体的地位,丰富了词学理论.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词论的儒家化也从根源上导致了晚清词学的衰落.  相似文献   

14.
宋仁宗时期,词的创作从题材上讲,在承袭传统的情况下发生了一些全新的变化,诸如将羁旅抒怀、边塞、悼亡等内容引入词中,祝颂投献、贺寿、题咏都市和节序等太平词的大量出现,咏物词在艺术上的逐步完善,等等,都表明词之题材已注入新的质素,这些新题材词的大量出现,是词人主观努力和词体自身演进的共同结果,表明了词体功能的新开发和时人词体观念的改变,也是仁宗词坛颇值得关注的一个变化。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史料、作品的分析,论述了节序词所蕴涵的宋人在物质生活上的世俗化享乐化追求,由此进一步探究了节序词所展示出的宋人诗意化人生,即他们在精神生活上的高品质追求,以及从词体本身和宋代文人这一特殊文化群体出发,论证了节序词所外化出的宋人的情感特质。  相似文献   

16.
在关于20世纪词学体制的讨论中,王国维常被视为体制外的孤独行者.但实际上,王国维的词学渊源有自,且颇多周边友人的交流切磋之功,其中罗振常、樊炳清二人作用最为明显.罗振常对《人间词乙稿序》的四则批注,比较细致地揭示了王国维词学观念的形成过程,特别是在意境说的形成及具体词人的取舍上,王国维实际上是在与周边友人的交流之中逐渐定型的.《人间词甲稿序》与《人间词乙稿序》虽由王国维代笔,但也客观上记录了王国维与樊炳清两人近十年间词学观念上的往返商榷之迹.追溯王国维词学的生成形态,罗振常与樊炳清都是不可忽略的人物.王国维的词学在一定程度上带着早年周边友人群体的色彩,只是相形之下,王国维的词学更具体系和思想深度而已.  相似文献   

17.
从移植词看当代中国哲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现代汉语中有很多词,它是汉语里原有的词,但用它来翻译某个外文词后,我们逐渐不再在它原有的意义上使用它们,而主要在它用来对译的外文词的意义上使用它,这些词原有的意义反而被掩盖了。例如革命、经济、经验、社会、民主、专制、事实、理论、作用。这样的词加上近代专门为了翻译外语词新造出来的词,我统称为“移植词”。在理论的场合,大部分现代汉语语汇都是移植词。本文旨在引起人们注意移植词对当代中国哲学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18.
"乌台诗案"改变了苏轼的政治命运,也改变了其词创作的价值取向,使词在文化品格和文化层次上发生改变,得以与传统的立志之诗并驾齐驱.实现了黄州词从"伶工之词"到"士大夫之词"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姚燮作为道咸时期的文艺巨擘,其题画词在道咸词坛上颇具典型意义。姚氏题画词以抒情为主,涵纳了人生失意、爱情追思、山水情怀、文艺创作等深刻丰富的思想意蕴,在艺术上亦臻于清空醇雅、微婉含蓄、词画通融的骚雅微婉之境。姚氏的题画词创作,对晚清东南及京师词坛的题画词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巴里坤话的轻音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引言1987年第1期新大学报上登载了笔者的《巴里坤汉话的底层调类及其调值》一文。那篇讨论巴里坤话调类问题的拙作涉及到轻音词。在提到轻音词时附注中写有这样一段话:“巴里坤汉话的轻音词不轻。轻音词的语音特征表现在特定的调型模式上。有的轻音词的调型模式与非轻音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是无法孤立地从语音形式上区别轻与非轻的。”有人会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