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所以语文课应立足文本,从注重朗读、咬文嚼字、仿写练笔三个方面着手,构建充满"语文味"的课堂.  相似文献   

2.
吕淑湘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可见语感培养的重要性。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  相似文献   

3.
中学语文教学就是培养全体学生学习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提高应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的过程.通过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结合教与学的关系,探讨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区别对待在语文学习中不同实际情况的学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整体提高教学效果,取得应有的成绩.  相似文献   

4.
教育学家们很早就发现,教育的有效性除与教师的威信有很大关系外,还与教师的语言文字的表达水平密切相关.教师是学生做人的“模版”,高等学校教师是处在大学生世界观形成关键时期的“导师”,其人生观、价值观、思想品德、学术思想、知识技术乃至语言文字无不对学生的一生有着最深刻的影响.其中,教师的课堂讲授、辅导答疑、谈话通信中的语言思维表达水平,就是师生之间交流的基本工具和传媒.美好、文明的语言和文字有助于树立高校教师的讲台形象和威信.目前的学校教育,课堂教学仍是主要方式,是用语言传媒来与学生沟通的.教师对社会的语言文字状况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教师应成为社会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表率.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就赋予了语文教学以新的历史使命。对于学生来说,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主要应落在让学生学会创新性学习上。学生如何学习是个大问题,从接受性学习到创造性学习是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可以说是教学的一次革命,意义深远。应如何处理好学习语言文字与培养创新意识的关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何入手? 1.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应寓于阅读教学中。首先,语文创新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积极主动地在课文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体验作者从生…  相似文献   

6.
董萍 《天府新论》2004,(Z2):329
一位教育家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然而审视一些语文教育,常常就语言文字教语言文字,割裂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割裂了语文与实践的联系,让孩子死读书,读死书,结果导致学生思维僵化,能力萎缩,致使语文老师深感内疚.而新<语文课程标准>的出现,如甘露滋润着每位语文教师的心田.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要培养学生正确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正确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即要说就能说得通,要写就能写得通,或说或写都要能够表情达意准确无误,生动感人。初中阶段的学生作文,最容易出现的毛病是词不达意,语言不准确。这个问题,必须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在我所教学生的作文中,大致有以下几方面的情况: 一、动笔之前不加思索,观察不仔细,结果造成语言不准确。 常见的情况是把本来比较复杂的事物过于简单化,本来不该节省笔墨的地方却节省笔墨,结果是抓住一头却失去了另一头,读者怎么也弄不清是怎么一回事。有个学生在介绍学…  相似文献   

8.
阅读,是人类认识自身,认识自然,创造历史与文化的重要途径。它是建立在人的主体心理结构、语言、情感等方面上的实践活动。通过阅读,学生产生了理解,在理解中不断丰富自己的视野,陶冶自己的情操。阅读,不光是语文中的阅读,相反。语文该是阅读中的语文。一、以学生的兴趣为激发点语言文字比较抽象,而要让语言文字活起来的最好方法是培养兴趣。成功的阅读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化,而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激发兴趣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好奇、好胜、好幻想等心理特点,巧妙设疑引逗他们追根问底,同时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形式,使教学手段化抽象为直观。  相似文献   

9.
赖铭钦 《南方论刊》2002,(11):41-42
在高职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本文试予以浅探. 一、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创造能力培养的条件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和激励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素质和创造能力的一项重要工作.笔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语言资源的关键在于应用性,其应用性在于语言文字规范、语言文字社会应用、母语教育、汉语的国际推广、语言信息处理等方面.汉字应用水平测试是推动我国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促进我国汉语、汉字以及方言资源的科学、合理应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感情,形成写作能力的综合训练过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必须注意处理好四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语文"即"语言文字",其"人文性"和"工具性"是辩证统一的."人文性"是人类亘古久远的文明精华的积淀.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学生精神奠基的过程,是师生双向的、积极的生命活动过程.它更着眼于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特点.是尊重学生生命价值、尊重学生个体体验和创造的真正体现.  相似文献   

13.
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语文教学规律,语文教改必须把“教书”与“育人”辩证统一起来。而语文教学要使“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就必须正确挖掘教材的思想因素和美育内容,从整体出发,自觉摆位,自然渗透。让学生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情,培养品质。从而逐步形成科学  相似文献   

14.
谈网络语言的变异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语言的变异现象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标点符号及文字的变异。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灵活变通的表达方式,与常规语言相比具有新奇简捷、自由轻松、生动幽默的特点,具有独特的语言魅力,因此很受网民尤其是学生们的欢迎,但其中出现的有意与现代汉语语言文字规范背道而弛的现象应引起重视,若长此以往,将对学生的语言文字素质产生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教育改革视阈中的学生主体性问题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性是我国教育改革核心目标之一.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人类主动建构自身的行为,它通过知识对学生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对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发展同时具有规训奴役和启蒙超越作用.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发展实质上正是这两种作用相互博弈、相互斗争、此消彼长的过程.通过对人的主体性生成理论、教育对学生主体性的影响、教育活动中学生主体性制约因素、培养学生主体性的策略与途径几个维度的分析,可以揭示出学生主体性的培养是建立在教育自立、教师自主和学生自由基础上的主体性不断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邓伶 《中文信息》2013,(5):76-76
“语文教学在语言文字训练同时,应让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发展个性特长,形成健全人格”。面对当前中职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是语文教师肩负的重任。  相似文献   

17.
听话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听话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要完成的目标之一。当代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学校里为什么要设语文课?” 设语文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种工具.培养他们的接受能力和发表能力。”接受和发表,表现在口头是听(听人说)和说(自己说),表现在书面是读和写。在接受方面,听和读同样重要;在发表方面,说和写同样重要。所以听、说、读、写四项缺一不可,学生都得学好。”叶老的这种观点早在一九四九年的一封信中就曾申明过。他指出:语文科‘听’‘说’‘读’‘写’宜并  相似文献   

18.
一、养成教育的内涵、目的和意义养成教育是指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教育.其直接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性或定型性行为.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抓好养教育十分重要.首先,养成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一个国家的国民的行为习惯如何,标志着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实际上离不开行为习惯的养成.人的道德行为从低到高可  相似文献   

19.
合格数学教师的培养决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学生的职业能力也不是短短几周的教育实习就能培养好的,它需要落实到日常的教学中去.在日常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良好的职业能力,使学生一跨出校门就能适应社会,并能符合新时代数学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解析国家文化安全的基本内容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国家文化安全的主要内容包括语言文字安全、风俗习惯安全、价值观念安全和生活方式安全四个方面.发达的世界性话语霸权,直接或间接地侵蚀着欠发达国家的语言文字,影响甚至威胁和危害着发展中国家的语言文字安全.风俗习惯的变化和改革应该是符合时代要求的、自主的、自觉的、渐进的、温和的,而不能是迫于外力特别是他国外力而被动的、强制的,否则就会威胁和危害国家文化安全.国家价值观念的安全问题所强调的是保持国家基本价值观念的连续性,同时又不否认价值观念与时俱进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生活方式的变革应该是进步的、合理的、渐进的,一方面符合时代要求,另一方面不至于引起社会的过度动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