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新生代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的新生力量和未来的中流砥柱,他们能否安心留在乡村学校从教,关系着乡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解决乡村教师"留不住"的问题,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6月发布《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从经济待遇、社会地位、专业发展等方面着手,提出了具体措施。但是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当前新生代乡村教师的离职意向仍然普遍存在,尤其是其中的男教师和工作在乡村小学的教师;新时代乡村教师的离职意向,受经济待遇、社会地位、专业发展、个人偏好、乡村文化适应性、家庭和学校支持度、教师教育满意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个人偏好和乡村文化适应性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因此,为了更好地留住新生代乡村教师,仍需在"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现有政策支持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1)重视乡村教师招聘和管理过程中对个人偏好的考察与培育;(2)积极帮助新生代乡村教师适应乡村文化;(3)关心新生代乡村教师的家庭问题,提供帮助和支持;(4)重视乡村学校建设,给予新生代乡村教师更多的组织关怀;(5)出台针对乡村教师的教师教育标准。  相似文献   

2.
基于职业应激CPT理论,探讨影响乡村教师离职的关键因素及应对策略,研究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方法:采用工作压力量表、绩效满意度量表、组织支持量表和离职倾向量表调查了751名乡村教师以验证模型。结果:(1)乡村教师的工作压力、离职倾向、绩效满意度和组织支持之间均有显著的相关关系;(2)乡村教师的工作压力显著正向预测离职倾向,且绩效满意度起中介作用;(3)组织支持正向调节工作压力对绩效满意度的影响。结论:乡村教师的工作压力可以通过提高绩效满意度这一中介路径进而降低其离职倾向,组织支持感拓展了工作压力对绩效满意度影响的边界范围。研究为提倡将“双减”拓展到乡村教师范畴,减少其工作压力,稳定发展乡村教师队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个人主观社会地位受个人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影响,其中个人因素包括收入、教育与职业等传统客观指标,社会因素则分为社会交往与主观认知两方面。通过"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2)数据"进行假设检验,研究结果显示:首先,相较于客观社会地位,当前我国的个人主观社会地位偏低。其次,社会因素对于个人主观社会地位的影响要大于个人因素,其中社会公平感与幸福感对于个人主观社会地位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4.
采用《教师工作满意度量表》和《教师离职倾向量表》,对陕西省公办幼儿园教师进行调查,采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和回 归分析等方法,建立了幼儿园教师工作满意度与离职倾向关系模型。调查发现:陕西省公办幼儿园教师工作满意度水平较高,但 对工资待遇普遍不满;虽然幼儿园男教师工作满意度低于女教师,但离职倾向反而低于女教师;非编教师工作满意度高于在编教 师,离职倾向也低于在编教师;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自我评价在16-20年教龄时达到最低谷,进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瓶 颈期,之后又会随着工作性质的转变回升。  相似文献   

5.
公办园非在编教师的离职问题是影响幼儿园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利用自编的《公办园非在编教师职业认同问卷》《公办园非在编教师社会支持问卷》以及改编的《公办园非在编教师离职倾向问卷》对重庆市347名公办园非在编幼儿教师进行调查发现:公办园非在编教师的离职倾向在学历、所任教园所等级、购买保险情况诸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社会支持与职业认同呈显著正相关,与离职倾向呈显著负相关;职业认同与离职倾向呈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通过职业认同作用于离职倾向,职业认同在公办园非在编教师的社会支持与离职倾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政府、幼儿  相似文献   

6.
乡村幼儿园保育员是乡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重要构成,对于乡村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24名乡村保育员访谈的质性分析,发现乡村保育员在职业发展中经历角色冲突、待遇失衡、人际边缘、专业匮乏和前景黯淡等困境。面对这些困境,保育员通常在认知和行为上采取相似或相异的策略,且多为消极应对。经历职业发展困境后,保育员的职业认同和从业意愿双重减退,也加剧了社会对保育员职业的认知偏差。在对个人职业素养、家庭分工观念、园长保育理念、职业社会地位、乡村资源配置等方面归因基础上,提出五点支持乡村保育员职业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教师生存状态不仅关乎每一个教师个体的自我发展,并且对于一个区域内教育质量的提高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生态移民区乡村中小学教师由于地缘结构的变迁,工作环境、生活方式、人际交往均有了新的变化,其生存状态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从教师的物质生存状态和精神生存状态两个维度,通过对宁夏生态移民区乡村中小学教师实际生存现状的调查与访谈发现,当前宁夏生态移民区乡村中小学教师呈现出实际收入与支出间矛盾突出、社会期望值与自我社会地位认同度间矛盾重重以及身心健康状况不良、学校对教师精神状态关注度低、教师生命意识淡薄、教师职业挫折感较强等一系列制约乡村中小学教师发展的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帮助生态移民区乡村中小学教师尽快实现自我价值,为其专业性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生态移民区乡村中小学教师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8.
中学教师工作满意度及组织承诺与离职倾向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201名中学教师的问卷调查,考察其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特征;探讨中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与离职倾向的关系。研究发现66.7%的中学教师整体工作满意度不高,但几乎所有的教师对同事关系都感到非常满意;中学教师的组织承诺水平中等;年龄较大的教师具有较低的离职倾向。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均与离职倾向呈负相关;影响中学教师离职倾向最重要的因素是情感承诺、收入状况满意度、工作环境满意度和上级管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河南省6所民办高校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及离职倾向调研表明:民办高校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偏低,离职倾向偏高.在高校教师满意度的7维度量表中,民办高校教师的薪酬满意度、高校管理满意度、个人发展满意度及工作环境满意度偏低.回归分析表明:民办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中的个人发展满意度、高校管理满意度及工作本身满意度对教师离职倾向的线性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10.
教师的个人实践知识具有缄默性、实践性和情境性,对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的研究能更清晰地分析教师教学倾向性产生的原因。采用质性的方式对两位有显著教学倾向性的高中英语教师进行叙事研究,并基于教师个人实践知识分析英语教师教学倾向性的产生原因和提出平衡策略。结果得知,造成外语教师教学倾向性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因素、个人生活经历和重要他人。平衡策略包括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社会因素为构建积极的工作环境、开展高效的教师培训活动、改进教师评价体系;个人因素为教师积极反思课堂教学、对工作环境作出积极的回应。  相似文献   

11.
第三次分配是在新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完善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重要补充。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研究第三次分配对于巩固脱贫攻坚、缓解相对贫困、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共同富裕、实现乡村振兴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共益型企业家精神理论、共享发展理论以及协同治理理论,阐明了第三次分配促进乡村振兴的生成逻辑,同时围绕个人、企业、社会团体和政府四个层面阐释了第三次分配推动乡村振兴的运行现状;厘清了第三次分配促进乡村振兴所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且针对社会主体参与第三次分配的行为,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优化路径:完善文化动员和组织动员机制,引导全社会参与第三次分配;促进社会企业发展,形成先富带后富的良好局面;完善法律法规,提高社会主体参与第三次分配积极性;运用数字技术对接第三次分配,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2.
以随机抽取的国内7个城市25所高校的68名高校专职心理教师为对象,以Maslach的教师职业倦怠问卷(MBI)、Meyer和Allen的离职意向问卷为工具进行测查.结果表明:高校专职心理教师的离职倾向相当严重;性别、婚姻状况和参加工作年数等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其职业倦怠和离职倾向有影响;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去人性化、低个人成就感等全部三个因子均对离职倾向有显著回归效应,情绪衰竭和去人性化两个因子对离开组织倾向也具有显著回归效应.  相似文献   

13.
摘 要:本研究以贵州省297名乡村幼儿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乡村幼儿教师离职意愿问卷和乡村幼儿园组织特征调查问卷,并辅以深度访谈,考察贵州省乡村幼儿教师离职意愿与幼儿园组织特征的关系,结果显示:乡村幼儿教师离职意愿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且在性别、年龄、教龄、专业背景、学历、幼儿园性质呈现显著差异;幼儿园组织特征呈正向趋势,在年龄、教龄、园所区域、园所规模等人口学变量有显著差异;乡村幼儿教师的离职意愿与幼儿园组织特征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安徽省市县乡公立医疗机构临床医师离职倾向情况,分析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以期为稳定医师队伍提供现实依据,促进分级诊疗格局的早日实现。方法:抽取安徽省44个医疗机构的医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离职倾向的影响因素。结果:市县乡临床医师有离职倾向的占比分别为52.9%、31.6%和26.3%;有离职倾向的首要原因是工资待遇差;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期望收入、员工职业前景规划、收入与绩效考核、工作满意度、其他出路、从医成本这7个变量为离职倾向的影响因素。其中其他出路与有离职倾向呈正相关,其他6个变量与有离职倾向呈负相关。结论:应以合理的薪酬待遇吸引和稳定临床医生,提高其职业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5.
试析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因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教师专业化背景下,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涉及社会、学校和家庭的环境因素和教师个体专业结构特点等方面.社会因素具体包括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吸引力、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评价与培训制度;学校因素主要指成为学习型组织的学校中校长、民主管理风格、合作性教师文化的影响;个人因素包括家庭结构及家庭成员对教师工作的态度、教师个体的教育信念、知识结构、能力素养、从业动机与态度以及自我专业发展的意识与需要等.  相似文献   

16.
文章使用CLDS 2014年截面数据,选取客观因素、主观因素、社会环境因素、政治因素和控制变量共五类16个变量作为个人主观社会地位的潜在影响因素,利用Ordered Probit模型来识别并分析各变量对个人主观社会地位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对个人主观社会地位的影响要远大于社会环境因素;政治参与会显著提升个人社会地位认同感。这说明人们在自评社会地位时,虽然参照了身边的社会环境,但更多地是参照自身的主、客观因素。此外,文章在识别影响因素的过程中采用模型变换的方式,深入分析了父代社会地位对子代主观社会地位的影响机制,发现父代的先赋优势会通过提升子代的收入、教育和户籍等因素来提升子代的主观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7.
构建乡村教育质量监测体系是推进乡村教育及乡村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乡村教育质量监测是对乡村教育满足个人及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和程度进行测量、评价、反馈并进一步有效提升的活动,具有记录、评价、诊断、反馈、指导以及导向等功能,并体现出综合性、地区性、发展性和经验性的特点。乡村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由乡村外部和内部监测主体组成,监测乡村教育的规划、硬件和教学实施等内容,可运用法规政策、经费保障、科学方法、服务水平、队伍建设和搭建监测网等实践策略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基层医院护理人力资源流失原因,寻求相应对策,力求增强基层医院护理队伍稳定性,对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2月离职人员采用问卷调查、电话回访或通过与离职人员面谈了解护士离职的真正原因。结果显示:主要原因有,护理人员严重匮乏,工作量大;工作倦怠,身心疲惫;人力资源分配不合理;社会地位低,收入少;医院后勤保障系统不到位;医院文化氛围缺失;家庭原因。结论:把好进人关,重视岗前培训,分层次培训,完善绩效考核,合理配置和使用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管理,加强专科护士培训等,可能会减少基层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的流失,提高护理队伍的稳定性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乡土情感是乡村教师在认识、了解乡村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乡村"、"乡村生活"和"乡村教育"稳定的情感体验与情感认同,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具有丰富的教育意蕴,它既是提升乡村教育品质的精神支柱,也是强化师生爱土兴乡的价值导向和推动乡村社会革新的重要力量。受当今时代社会巨变的冲击与影响,乡村教师存在对乡村教育的疏离、对乡村生活的陌生以及对自身角色的迷茫等乡土情感缺失问题。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土情感作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和乡村教育质量提升的根基,其重塑需要有效发挥各方合力,即完善各级政府保障机制,增强乡村教师乡土安全感;健全乡村社会关爱机制,强化乡村教师乡土归属感;加强教师情感修养机制,激发自身乡土责任感。?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0.
李银河认为:"村落文化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现实中切实存在的社会群体以及其所拥有的文化形式"。本文以对鄂东黄梅县黄村的乡村教师的田野观察为基础,从乡村的微观生活场景中,从农人视野中关注村落教育、关注"传道授业解惑"的乡村教师,分析了乡村教师在乡村社会结构中的地位,以希捕捉乡土社会乃至整个国家、社会的转型与变迁,培育塑造以乡村教师为代表的文化精英,推动农村社区的建设和农村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