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采用职业认同问卷、自我效能感问卷和学业情绪问卷对210名医学生进行测量,考察了医学生职业认同与学业情绪之间的关系以及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①职业认同、自我效能感与积极学业情绪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消极低唤醒存在显著的负相关;②自我效能感在职业认同与积极学业情绪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建议学校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帮助其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以延吉市延边一中的478名朝鲜族高中生为被试,采用家庭教养方式问卷、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问卷和职业成熟度问卷,探讨了朝鲜族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和职业成熟度的关系。研究的结果表明:延边朝鲜族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以情感温暖与理解为主,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而职业成熟度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父母教养方式和职业成熟度之间存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探讨了大学生自我价值感在父母教养方式与积极发展间的部分中介作用.采用青少年学生自我价值感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和青少年积极发展问卷,对460名在校大学生调查分析发现:父母积极的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积极发展显著正相关;父母消极的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积极发展显著负相关;大学生自我价值感在父母教养方式与积极发展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贵州省391名中学生为有效被试,采用学习拖延问卷、学习倦怠量表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对其进行调查,探讨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拖延与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其学习拖延、学习倦怠存在显著负相关;学业自我效能感能显著负向预测中学生的学习拖延和学习倦怠;身心耗竭、学业疏离和学习倦怠总分在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拖延之间均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自尊与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尊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机制,为降低大学生的学习倦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自尊问卷和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对83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存在着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大学生自尊水平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城乡差异,大学生学习倦怠不存在显著的性别、专业和城乡差异;(2)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自尊与学习倦怠存在着显著负相关;(3)大学生自尊在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自尊对学习倦怠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摘 要:目的:为明确父母教养方式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业拖延的作用机制,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考察了自我概念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成就动机的调节作用。方法:以1181名小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对其学业拖延程度、父母教养方式以及自我概念和成就动机进行调查。结果:1)在控制了性别、年级和独生与否后,父亲教养方式对学业拖延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而母亲教养方式对学业拖延的预测不显著。2)自我概念能够在父母教养方式与拖延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3)成就动机对中介路径后半段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结论:自我概念很有可能是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业拖延的重要中间环节,而上述中介效应会受到成就动机的调节。  相似文献   

7.
采用国际通用的心理学量表对236名研究生进行了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效能感和创造力倾向三个方面的研究,并考察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中介影响作用。结果发现,1)学科因素在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上的主效应显著,性别因素在自我效能感和创造力倾向各维度上主效应显著,交互作用都不显著;2)父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和父母亲偏爱与自我效能感、创造力倾向总分之间存在显著相关,自我效能感与创造力倾向总分及各维度之间呈显著相关;3)自我效能感在父母情感温暖理解、父母偏爱和创造力倾向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大学新生主动性人格对抑郁的影响,并考察其心理韧性与性别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主动性人格量表(PPS)、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257名大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新生抑郁检出率为28.1%;大学新生主动性人格与抑郁呈负相关(r=-0.39,P <0.01),与心理韧性呈正相关(r=0.46,P <0.01),心理韧性与抑郁呈负相关(r=-0.32,P <0.01);心理韧性在主动性人格和抑郁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性别在中介效应的后半段路径起调节作用(β=-0.12,P <0.001),相比男生,心理韧性对女生的抑郁影响更大。结论:大学新生主动性人格与抑郁的关系是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自尊水平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间的关系,采用家庭教养方式量表、自尊量表以及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对黑龙江省8所高等院校的45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自尊水平、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分别在是否为独生子女、性别、年级上对应差异显著;自尊水平、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这两个变量均与父母情感温暖与理解呈显著正相关;家庭教养方式可以显著地预测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父亲过度保护因子、家庭教养方式总分能够显著的预测自尊.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卷法对314名4-6年级小学生的研究表明:大部分小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习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小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习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女生学习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男生;小学生自我效能感能够显著解释或预测其学习态度。  相似文献   

11.
基于相对剥夺感理论、资源保存理论和人格特质等视角,探讨了建言行为的影响因素,构建了相对剥夺感、核心自我评价、心理契约违背与建言行为关系间的结构模型。通过相对剥夺感量表、建言行为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和心理契约违背量表对392名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相对剥夺感与建言行为呈负相关关系(r = ? 0.35,p < 0.01);核心自我评价在相对剥夺感与建言行为间的调节效应显著(β = ? 0.18,p < 0.001);心理契约违背的中介效应也显著(总效应c = ? 0.28,p < 0.001,直接效应c′ = ? 0.20,p < 0.01)。因此,核心自我评价对相对剥夺感与建言行为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心理契约违背起到中介作用。研究结论有助于揭示建言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内在机制,可为企业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早教机构组织气氛对早教教师组织承诺的直接影响,以及教师自我效能感在影响机制中的中介效应,以135名早教教师为研究对象,运用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探究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早教机构组织气氛和教师自我效能感对教师组织承诺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0.651,P<0.001; β=0.457,P<0.001);早教机构组织气氛对教师自我效能感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β=0.677,P<0.001);教师自我效能感在组织气氛对教师组织承诺的影响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309,相对效应值为0.4747)。研究建议:早教机构应增强组织支持力度,降低监督限制行为,并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提升教师自我效能感;早教教师应树立专业信念,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了解家长教养方式、父母参与与幼儿科学问题解决之间的关系,以及父母参与在家长教养方式与幼儿科学问 题解决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以“幼儿科学问题解决测验”为研究工具对福建省五所幼儿园226 名幼儿(M=62.1,SD=7.14)进 行测评;以“中国家长教养方式问卷”“父母参与问卷”为研究工具对参与测评的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研。研究结果表明:权威 型家长教养方式与幼儿科学问题解决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专制型家长教养方式与幼儿科学问题解决之间呈现显著负相 关关系;父母参与与幼儿科学问题解决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父母参与在权威型家长教养方式与幼儿科学问题解决之间 起到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41.87%。  相似文献   

14.
使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400名大学生,检验了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课程体验和课程满意度的关系,并考察了课程体验在学业自我效能感和课程满意度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在学业自我效能感、课程体验和课程满意度3个变量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而在学业自我效能感上,存在显著的生源地差异,城市生源被试得分显著高于农村生源被试;学业自我效能对课程满意度的直接效应显著;课程体验在学业自我效能感和课程满意度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生涯适应力在大学生就业压力与自杀意念之间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大学生生涯适应力问卷(CSCAQ)、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随机抽取河南省和福建省五所高校大三和大四学生360人进行调查。结果:男女大学生在就业压力和自杀意念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大四学生就业压力明显高于大三学生(P<0.05);相关分析表明,大学生就业压力与自杀意念呈显著正相关(r=0.398,P<0.001)、与生涯适应力呈显著负相关(r=-0.180,P<0.01),生涯适应力与自杀意念呈显著负相关(r=-0.431,P<0.001)。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大学生生涯适应力在大学生就业压力和自杀意念之间存在显著中介作用(P<0.001)。结论:大学生就业压力存在年级和性别差异,就业压力是自杀意念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加强大学毕业生生涯适应力的培养,可有效降低由就业压力引发的自杀意念。  相似文献   

16.
研究医护人员的社会支持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以神经质作为中介变量.方法:利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EPQ-RSC)和工作满意度量表(WSQ)对345名医护人员进行施测,利用回归分析来研究变量之同的关系.结果:(1)医护人员的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与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r=0.11,P<0.05; r=0.15,P<0.01);人格特征中的神经质和掩饰性与工作满意度呈显著的负相关(r=-0.20; r=-0.17,P<0.01);主观支持分别与神经质和掩饰性呈显著负相关(r=-0.20; r=-0.17,P<0.01);(2)医护人员的主观支持、支持的利用度及神经质对工作满意度都有一定的预测作用;(3)医护人员的神经质在主观支持和工作满意度之间的部分中介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7.
研究学校体育环境对大学生自我关怀能力的影响及校内人际关系在两者中的中介作用.采用类型随机抽样法,抽取江西省5所高校的3 718名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学校体育环境,大学生自我关怀,校内人际关系等信息,利用SPSS统计软件内置的Process分析工具,构建变量间的中介效应模型,并通过Bootstrap再采样算法考察中介效应的统计显著性.结果表明:学校体育环境与大学生自我关怀能力和校内人际和谐性呈正相关(r=0.217,P<0.001;r=0.065,P<0.01),与校内人际隔阂性呈负相关(r=-0.129,P<0.001);校内人际隔阂性与大学生自我关怀能力呈负相关(r=-0.443,P<0.001),校内人际和谐性与自我关怀能力呈正相关(r=0.247,P<0.001).学校体育环境对大学生自我关怀有着显著的直接效应(β=0.163,P<0.001),校内人际关系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5.62%.学校体育环境对大学生自我关怀能力的发展可产生影响,同时校内人际关系在学校体育环境与大学生自我关怀能力发展中发挥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笔者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学习心流和学业自我效能对学前专业师范生创造力倾向的影响。共招募275名学前 专业师范生填写威廉斯创造性倾向量表、青少年学习沉醉感量表和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研究发现:1)学前专业 师范生的学业自我效能和创造力倾向中的好奇性、想象力、挑战性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学习心流保持不变。2)学习心 流(目标清晰、投入体验与享受、时间感扭曲)、学业自我效能水平与创造力倾向呈显著正相关。3)学业自我效能在学习心 流和创造力倾向之间起中介作用。本研究揭示了学前师范生的创造力倾向特点及可能的影响因素,为个体创造力培养提 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19.
为从父母教养效能感和祖辈参与教养角度探讨幼儿问题行为的形成机制,采用祖辈参与教养量表、父母教养效能感量表、幼儿问题行为量表对332名3-6岁幼儿进行测量,研究发现:幼儿问题行为情况由高到低依次为:多动注意问题、品行问题、同伴交往问题、情绪症状,幼儿问题行为在幼儿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及祖辈参与教养高、低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祖辈参与教养与父母教养效能感、幼儿问题行为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父母教养效能感在祖辈参与教养与幼儿问题行为之间存在调节作用;提高父母教养效能感会有效降低祖辈参与教养对幼儿问题行为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福建省某高校选取704名医学生,采用自编人口学变量问卷、自我控制量表、生活节奏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进行问卷测试。结果发现自我控制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r=0.511,P<0.01);自我控制与生活节奏呈显著正相关(r=0.494,P<0.01);生活节奏与主观幸福感呈现显著正相关(r=0.409,P<0.01)。自我控制水平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β=0.41, P<0.01),自我控制水平能够正向预测生活节奏(β=0.49,P<0.01)。生活节奏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β=-0.22,P<0.01)。生活节奏在自我控制和主观幸福感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1059,占总效应的20.7%。兴趣爱好在自我控制和主观幸福感中起到调节作用(β=0.084, t=2.73,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