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星竹  贾葛 《现代交际》2008,(5):12-12
去年秋天,我和家人到坝上草原去玩,辽阔的草原绿得一望无际,粉色、紫色的小花开得水鲜剔透。草原上有许多来客都在采野花,一片悠闲的景象。太阳暖得很,天空蓝得像水、海洋一样透彻。就在这时候,坡地上突然有人喊:"看,雄鹰!"所有的人都抬头仰望。果然,天空中飞翔着两只雄鹰,雄鹰在空中盘旋,时而向上,时而向下,威武壮观。许多人拿出照相机,想将雄鹰拍摄下来:蓝天、白云、雄鹰,绿色的草原,这是多美的一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的坝上草原是块美丽的风水宝地,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和野生动物的乐园。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里还生活着上百种野生动物。从张家口市驱车向北上坝,遇到的第一座山峰便是以野生动物命名的野狐岭。再向前走,便是狼窝沟。再向里面走,仍有很多这类名字的村庄,如狐狸沟、黄羊滩、黄羊山、黄羊窝铺、鹿叫沟、蛇盘地……这些都是对坝上野生动物历史足迹依稀可辨挥之不去的印记。  相似文献   

3.
一生中只和一个男人相爱相守是幸运的,但我没有那么幸运,我爱的男人不爱我,而爱我的男人又是那么叫我惆怅……那一年我16岁,从郁郁葱葱的广州一下子来到这座靠近内蒙古坝上草原的塞北小城,当时羽绒服还没有普及到民间,在凛冽的寒风中冻得半死的我没有感觉丝毫  相似文献   

4.
晓惠 《老年世界》2007,(15):24-25
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同为中华文明的主要源流和组成部分。草原文化以游牧文化为主体,即原生文化,包括草原民族与其他民族交往中创造的次生文化,和草原地区非游牧民族创造的共生文化。  相似文献   

5.
毕树广 《职业时空》2008,4(11):182-182
冀西北坝上四县农村经济落后,产业化程度低,靠城镇化吸纳剩余劳动力是远远不够的,应该靠农民本身。两业吸收,多向分流模式非常适合当地情况。  相似文献   

6.
《老年世界》2006,(8):29-29
灰腾锡勒,蒙语的意思是“寒冷的草原”,又称为“灰腾梁”。它距离呼和浩特市东135公里,处在阴山南北的一道山口上,又是平均海拔2100米典型的高山草甸草原,草场面积达21万亩,天然湖泊星罗棋布,素有“九十九泉”之称。这类草原除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美地区之外,内蒙古大草原已属世界上最大的草原。每年春天,最先绽开的是小叶锦鸡儿,黄的花朵显得娇嫩欲滴;  相似文献   

7.
郭文发 《老年世界》2014,(17):34-35
广袤无垠的呼伦贝尔,山林巍峨,草原辽阔,银湖浩荡。早在一万多年前的“扎赉诺尔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出光辉古老的“扎赉诺尔文化”,成为“草原文化的起源期”,其后众多的北方民族,从原始部落走出大兴安岭的森林,走向呼伦湖畔的草原,开始了他们饱尝牧野风光的游牧生活。人与自然的完美统一使得北方游牧民族创造出了独特的草原文化。  相似文献   

8.
晓惠 《老年世界》2007,(17):10-12
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写照及其活动的结晶。任何一种文化,都是某个人类群体经过生存选择而形成的独特生存式样的体现。草原文化的地域性、民族性,决定了在其形成、发展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在其与中华各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交流中,在其与其他文化不断地碰撞、整合而实现的自身建构中,显示出它独有的特质和丰富的内涵。其主要标志有三。  相似文献   

9.
出满洲里迤西,在绿草如茵、鲜花点缀的草原上,一条高出平坦草原半米的土垣,伸向西南蜿蜒而去。虽不见史籍有详尽记载,但它横亘在中国、俄罗斯、蒙古国相连的草原上而使世人称奇。  相似文献   

10.
呼伦贝尔草原地区草畜双承包责任制~①实施以后形成了定居定牧的居住生活~②方式,由于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被动改变,传统草原社区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继而引发牧民居住生活、传统文化、草原生态环境等各个层面的变化。本研究将共生理论引入到草原社区的研究中,从居住生活、文化传统以及草原环境三个方面对传统草原社区和当前草原社区进行比较分析,同时通过对典型草原社区滚诺尔嘎查~③的田野调查,依据共生三要素,建立草原社区中"居住生活共生、文化共生、环境共生"的共生关系,提出具体共生措施,构建共生型草原社区,旨在为草原地区社区建设提供借鉴,从草原社区建设的角度探寻提高牧民生活水平、传承草原传统文化以及草原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里辉 《老年世界》2006,(7):25-25
“希拉穆仁”蒙语意为“黄色河水”,是典型的高原草场。每当夏秋时节,这里天空碧蓝如洗,草原上绿草如茵、鲜花遍地。当你走进草原深处,能体会到“大漠空高尘不飞,草色青青羊正肥”的感觉。希拉穆仁草原上的普会寺,当地人称召河庙。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希拉穆仁草原也因此称为“召河”。  相似文献   

12.
我做梦也没有想到:年近八旬(笑称“80后”)的老爸不但在汛期参加了抗洪抢险,和乡亲们一道在坝上奋战了五天五夜,而且还演绎出了令人动容的汛期“三部曲”!  相似文献   

13.
冬雨 《老年世界》2008,(11):6-7
在众多的草原歌曲中,有一首歌独具魅力。它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传唱到现在,三十多年经久不衰,让无数人因此而向往草原。这首歌曲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而阿拉腾奥勒正是这首经典作品的典作者。  相似文献   

14.
冯树安 《老年世界》2008,(21):27-27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不用问,我就会告诉他:“这是我的家乡”。每当我走在草原上,每逢我听到“草原啊草原,我可爱的故乡。马背啊马背,我生命的摇篮……”这优美的弦律,心中就充满自豪,因为我是草原人!  相似文献   

15.
第一次听到草原音乐,是在我10岁左右。我家墙壁上的有线广播,有一天忽然传出了一种我从来没有听到过的旋律一后来知道,那是二胡独奏曲《赛马》。奔腾激越纵横驰骋的骏马,仿佛在我的眼前闪过。草原的辽阔美丽和牧民们的喜悦心情,那时的我是不能理解的。但我被草原音乐吸引着,开始用二胡奢“琢磨”《赛马》。  相似文献   

16.
冯树安 《老年世界》2010,(23):24-25
乌拉特中旗草原上,有秦汉长城,突厥石人墓和石棺,优美的奇石林,壮丽的阴山岩画,古代祭祀遗址和一座座千年古城等,这些都是乌拉特草原上的文化瑰宝。据史书记载,秦汉时期,这里是匈奴领地。公元前216年,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  相似文献   

17.
草原米肠     
袁华 《老人世界》2013,(8):45-45
夏季的草原,水草丰美,牛羊壮硕。我与朋友相约来到伊犁草原,除了应接不暇的美景吸引眼球外,异域的小吃更是让人一饱口福。这天中午,我们来到草原上一家哈萨克族叶尔肯主人的毡房里,老人便用奶茶、大盘鸡、烤羊肉热情款待,末了又端上一大盆刚出锅色泽诱人的特色美食米肠,说是让在座的客人尝鲜。对于米肠,我的确是第一次听说,也是首次知道草原上有这道美食。出于好奇心,我仔细打量着眼前主人盛好的一小碗冒着热气的米肠,  相似文献   

18.
雷蕾 《现代妇女》2014,(12):210-210
在牧区中,与牧民生活息息相关最重的就是草场。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在牧户们对于在草原上进行各种开发有了一定认识,但对于草原上矿产资源开发的认识停留在国家需这一层次,很多情况下对生态补偿费用不满意,即便对补偿达成统一认识后很多补偿费用也不能及时落实到住。草场与牧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牧民对草场的关注受到重视。追究其原因,法律不健全各方权责没有明确化,监管不到位占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具体表现在,第一、的草原矿场资源开发征收补偿到现在为止都没有一部全国性完整的法律规范,也没有与配套的法律法规形成有规范性具体的法律制度体系。第二、对各方利益相关者人的权利、义务、责任没有全面的界定,仅用原则来规定有关补偿的内容、标准、给付方式等,形成了现在强制性补偿占有一小部分,资源性补偿求占绝大多数的实际情况。现实中的实际情况导致利益相关者无法根据法律规定来明确负有权利与该承担的责任。立法层面的不完善导致现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矿场资源受偿主体的不明确性。这些需我们从自发层面不断去完善。  相似文献   

19.
天堂草原     
我宁愿相信是女娲娘娘挥挥衣袖赐予了世间万物生命,她女性的柔美给予了江南丝丝缕缕的温柔,却把女性的坚强和韧性给了开阔和辽远的草原。耳畔响起悠远的长调,一目千里的草原让我感到如此的神圣。  相似文献   

20.
乔志忠 《老年世界》2013,(23):12-12
听,高亢悠远,舒缓自由,美如天籁,那是蒙古长调在轻轻演奏美丽的草原之梦。多少年来,为了永葆草原的美丽,锡林河畔的各族儿女在盟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团结拼搏、挥汗水、洒激情、战风沙,打响了“围封转移”、“两转双赢”一场场漂亮的草原生态仗。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