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还诗以声予诗以美诗是美的。人们常用“诗情画意”来形容和描绘美好的环境、美好的事物。同时诗又是可以歌唱的,故称诗歌。诗歌是伴随着音乐而产生的。它是语言的艺术又具有音乐的节奏,还追求和谐悦耳的旋律,它不仅具有形象之美又蕴含声音之美。它给人以美的思想、美的意境、美的情操,美的教化。在文学的品类中,诗可以说是最精粹的。诗人艾青说:“存在于诗里的美,是通过诗人的情感所表达出来的人类向上精神的一种闪烁”。还说:“凡是能够促使人类向上发展的,都是美的,都是善的,也都是诗的。”又说:“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  相似文献   

2.
西方人体艺术中的维纳斯与中国人体艺术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人体艺术中的维纳斯在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地理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影响,相对于西方千姿百态的人体艺术,中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体艺术表达方式。中西方史前人体艺术并没有多大差别,都具有女性生殖崇拜的造型观念,只是由于古希腊文化和文艺复兴以及东方文明的出现,中西方人体艺术才开始走向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中国人对于人体的态度,既没有古希腊时期人神合一的理想化精神追求,也没有文艺复兴时期强调性感与美感统一、美化人的自然属性的精神境界。中国传统美术把神韵气势、意境作为艺术的最高标准,追求“心性”的实现。而西方美术则在再现写实的领域发展,以真善美为准则,追求理性和真善美的统一。各自不同的艺术标准,反映出不同的文化氛围和价值趋向。  相似文献   

3.
以"心"为美——中国古代美学的表现主义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心”为美,是中国古代关于美本质当然状态的价值界定。这种表现主义的美学观念,存在于中国古代美学的“比兴”说、“神韵”说、“意味”说中。它认为,自然美的本质在人格化、心灵化,人物美的本质在心灵精神,艺术美的本质在心灵意蕴的表现。这种美本质观,渊源于古代宗法社会“内重外轻”的向心文化。  相似文献   

4.
安详即安静祥和。心地清净、坦然、仁慈、善良。 一个人当他内心安详的时候,没有忧愁,没有烦恼,没有恐惧,没有牵挂,这种感觉是最好不过的,所以说安详的心态是至美的,也就是常、乐、我、净。这是人生活的享受,是人生最高的生活艺术,它的境界是“真、善、美”。 祖国医学非常强调“形神合一”。所谓“形”即形体,所谓“神”即精神活动、思维意识。人的心理状态和精神活动,对于身体健康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预防和治疗均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要维持“形神合一”,主要脏器是“心”。这个“心”,不仅是指解剖所见的“心”,更是指其功能,即人的一切聪明智慧。精神活动和思维意识都是由它而出,十二脏器的功能也是由它来总指挥的。  相似文献   

5.
《三国演义》的“说”描写丰富多彩,是对先秦史传文学“说”描写的继承与发展;而从先秦以降我国史传性文学作品代代相承的说境和说辞描写,实是民族的重说文化传统的文学表现。史传性文学作品的说描写,不仅具有独特的文学功能,更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认知功能:重说文化实即求真、求各、求美的文化,体现着我们民族对真、善、美至高境界的执着追求。  相似文献   

6.
把民族文化渗透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民间舞蹈是高职院校形体训练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把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质,发展形象思维,增强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作为是教学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越来越清楚地体会到民族民间舞蹈的课堂教学不仅是一种形体动态的传授过程,同时也是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授过程,课堂上不仅是一种肢体动作的学习,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非语言文字的人体动态文化的学习.,因此,我们把中国民族传统文化渗透在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中,并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服饰等各个方面:赋予民间舞蹈教学更深厚更丰富的文化内涵,是艺术教育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7.
不止一个评论家说过:“金波的儿童诗是美的.”[1]美是金波儿童诗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梁启超说:“我确信‘美’是人类生活的要素,或者还是各种要素中之最要者,倘若在生活全内容中把‘美’的成分抽去,恐怕便活得不自在.”[2]人人都需要美,就象需要阳光、空气和水;儿童更需要美,就象需要甘甜的乳汁.我国老一辈教育家、美学家蔡元培先生早就设想过:“让孕妇和儿童都能生活在由自然美和艺术美构成的环境之中,用和谐优雅的品格影响孕妇和儿童的心灵.”学校和社会都应该给人提供美的教育和美的环境,“使人时时刻刻都能接触到美,处处…  相似文献   

8.
形体训练教学过程是一种美的教育过程,是一种动态美的行为艺术.形体训练中的美育是以学生为对象,以美的形体、美的动作、美的音乐、美的语言等为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在形体训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使学生通过美的熏陶,成为身心健康的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先秦诸子中,对美有深刻认识与研究的,莫过于庄周了。庄周的作品,不仅涉及了美的一般性含义,更重要的,深刻地阐述了他对美的本质的认识,即什么是真正的美一“至美”、“大美”,而且最早地论及过真、善、美的关系,表现了他独特的美学思想。 (1)美的本质是道美的本质是什么?按庄子的看法,“至乐不乐”(《至乐》),“大仁不仁”(《齐物论》),当然“至美”、“大美”也是不美的。《天道》说:“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在这里,庄子将朴素与一般的美相对立,可见按美的一般性含义而言,朴素是不美的。然而正是这不美之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一个国家特别是大国的外交 ,必须联系该国的政治传统、价值观念 ,以至于广义上的文化来进行考察。日本文化模式的价值精神赋予了日本特定的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 ,他们共同影响着日本的外交。本文对战后日美关系的文化因素进行了浅显的尝试性的分析 ,集中阐述了美军占领时期日本的“无常”表现、提升“自主”权益中的日本富国意识因素、维持日美“基轴”关系与对美“说不”及其文化动因等  相似文献   

11.
人类性意识影响着审美活动,在爱情过程(包括从现实世界到艺术世界的一切类型)和人体艺术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对人体的美的发现与欣赏,恐怕也要来源于人类的性意识。生理需要导致了美的功利性内容,生理感受完善了美的功利性内容;同时,这种功利性又升华  相似文献   

12.
形体舞蹈课是在运用身体动作来表达情感、表现美、塑造人体美的教学。它集中体现厂人们正确的审美观,使人精神焕发,塑造了人体线条(曲线),充分体现形体舞蹈的文化魅力,深受学生的喜爱。但是,如果不将形体舞路课的“教学与有人”紧密联系起来一全面真正领悟到它的内涵,是难以达到上述的教学效果。艺术系学生大多来自高中毕业,有一定的声乐或器乐基础.但几乎没有舞蹈基础。遵循教学原则.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传授舞蹈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结合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将“育人”思想融入教学中,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们…  相似文献   

13.
人体艺术从生存追求与自我欣赏为起点,走到了以展示纯粹的精神和审美效果为目的的今天。其间,经历了为祈求人丁兴旺而作的原始人体艺术的起源,以人本思想的提炼、升华而展现人体美的古希腊人体艺术的崛起,到文艺复兴时期人性的复苏所奠定的近代人体艺术的人体意识、审美观念、技法和写实主义的导向,以及近代人体艺术的兴盛,直至现当代非理性主义和扬弃写实的各种表现主义流派在人体艺术上的兴起。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到了“美的规律”,但“美的规律”是什么,马克思没有直接明确作出回答。研究者们对“美的规律”持有不同的见解,有的认为“美的规律就是典型的规律,美的法则就是典型的法则”;有的认为美的规律是“左右物质朝向一定目的的组合而运动的规律”,有的认为美的规律是“现实的感性具体的对象所具有的必然性同人的自由两者的统一”。可以说,对“美的规律”的见解,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论。因此,对“美的规律”还需作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谈谈自己对“美的规律”的一点粗浅的  相似文献   

15.
尚美之路     
林灿一家都是艺术家,这次展览是林灿和他的子女、女婿安斌,三代六人的作品,可谓异彩丰呈,琳琅满目。这些作品的展出,表达了林老一家一种精神,一种热爱美、探索美、创造美的精神,一种特有的家的文化。 艺术源于生活。林灿先生的艺术之路,就是典型的草根文化。  相似文献   

16.
“汉学”是培育日本文化和文学的母体,日本古代的美的精神、美的意识、文学理念无不打上“汉学”的烙印。不了解“汉学”对日本文化和文学的影响就不可能理解日本古典文学的内涵。可以说,日本文学的蕴奥,几乎都产生在对汉学的受容与变貌之间。诚然,单一的民族、统一的语言在封闭的自然环境下形成了别开异境、匪夷所思的特质文化和文学,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间,通过仅有的脐带汲取汉学的营养,由此所培育出来的体格却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17.
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认为,中国文字“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作为形体艺术的中国书法,的确可以使人赏心悦目,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这里仅提供一些粗浅的、很不成熟的见解,录以备考。欣赏书法首先要综观整幅字有没有气势,通篇布局是否连贯协调,有无节奏感,字和字幅的大小、长短、疏密是否得当、自然。好的作品犹如一个身强体健、生气勃勃的运动员,有气派、有力度、体态匀称协调,充满阳刚之美。壅塞、做作、呆板、勉强,行列不整,轻重不当的,就像个浮肿病人,不能算好作品。进一步要看每…  相似文献   

18.
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把这句话引用到对学生作文的指导上来,就是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练就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这样,学生才会发现“美”无处不在,才会以正确的审美观去看世界,才能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9.
鲁迅在日本曾从师章太炎,使之精神性格和学术思想、治学方法等多方面深受章氏浸染。笔者不揣简陋,试从鲁迅著作的“内论”中,寻求线索,略论如次。一、受章太炎革命精神和斗争性格的影响章太炎是清朝汉学的集大成者,朴学大师,又是近代民主革命的骁将。鲁迅说,章太炎是“革命的先觉,小学的大师”,“有学问的革命家”。章氏一生弟子众多,他的  相似文献   

20.
普修音乐课的设计及重点内容的教学李红云音乐是一种美的艺术,伟大的德国作曲家贝多芬说过:“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美的音乐可将人们带进崇高境界,从而使人受到熏陶,得到教育和享受。缺乏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