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1 毫秒
1.
幽默技巧数不胜数,古今中外的幽默题材中,诡辩因为容易出奇、出巧、出怪,常常与幽默形成的原理和内部机制暗合,成为主要的幽默技巧之一.它虽然历来不受人们欢迎,但是作为幽默的素材和手法却大有用武之地.本文从幽默中最常见的诡辩术入手,举例分析说明了诡辩运用于幽默的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澄清人们对诡辩的原义与诡辩派的一贯误解,本文讨论了关于诡辩的两种相反的理解,重新界定了诡辩的原来涵义.并论述了诡辩派的基本思想,从而确定了诡辩派在古希腊及西方历史上所占据的真正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3.
动物界没有诡辩 ,是因为它们没有像人类那样的语言。诡辩通常产生在推理和论证过程中。如果没有语言 ,推理和论证就无法进行 ,这就使语言和诡辩结下了不解之缘。因为自然语言存在着一些不可克服的缺点 ,所以有些人就会利用语言进行诡辩。  相似文献   

4.
在辩论中,明知对方在诡辩,却不知怎样回去;自己的观点本来正确、却被对方驳得哑口无言。这是什么原因呢?一方面是由于自己的论辩经验不足;另一方面就是对方运用了诡辩。怎样才能给诡辩以有力的反击呢?这就要靠论辩技能来揭穿诡辩者的诡秘。下面就几种诡辩之术加以分析说明,以  相似文献   

5.
《论辩的魂灵》是鲁迅揭露诡辩的一篇典型文章,但全文无丝毫评论之处,而是将论敌带普遍性的观点收集、排列起来,自然暴露出其中的诡辩之处。就逻辑而言,诡辩也是一种技巧,所以读者不一定能清楚其中诡论究竟错在何处。本文对《论辩的魂灵》进行了详细的逻辑分析,明确指出了每一反逻辑之处,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运用逻辑武器,防止谬误,揭露诡辩。  相似文献   

6.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的"序言"是一篇论战性的文字,其论辩对象是窃取哲学名声的诡辩。黑格尔将自己置身其中的论辩追溯到柏拉图,并且以"特殊性原则"作为诡辩哲学的基本原则;为了让哲学从诡辩哲学的基本原则中超越出来,黑格尔尝试建立起主观与客观、特殊与普遍、历史与逻辑相同一的"同一哲学"。这恰恰是导致现代性危机的"人而神"路径。  相似文献   

7.
<正> 为什么杜老如此重说对惠施、公孙龙的逻辑思想的研究呢?文中的开头三段就明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第一,“古代希腊,……以毕特哥拉斯为始的诡辩学风曾经流行过一时,……惠施公孙龙的名辩正和希腊的诡辩思想相当”。杜老从世界哲学史的角度来研究施龙的逻辑思想是有学术意义的。第二,“在施龙的时代产生了他们那样的诡辩作  相似文献   

8.
Bernoulli诡辩:Z为任意复数 ∵(-Z)~2=Z~2,∴Ln(-Z)~=LnZ~2由对数性质得Ln(-Z)+Ln(-Z)=LnZ+LnZ ∴ 2Ln(-Z)=2LnZ 故有Ln(-Z)=LnZ显然诡辩是谬误的,  相似文献   

9.
公孙龙的逻辑思想在先秦学术思想史上占有什么地位呢?至今似乎还不曾作出充分的评价。有人说公孙龙‘以自己的理论创建了一个诡辩学派。’有人把他比为古希腊的芝诺——一个诡辩派哲学家。的确,公孙龙以《白马论》驰名,而《白马论》就被后世一  相似文献   

10.
日本首相安倍在上台一周年之际悍然拜鬼,在受害国人民的伤口上足足实实撒了一把盐,而后又进行一番诡辩,说什么他去靖国神社是为了祈祷和平,无意伤害中韩人民的感情。其目中无人,胆大妄为的程度堪比一强奸犯在光天化日之下大庭广众面前作案后,又诡辩自己是将受害人误当成了他的情人,一副十足的政治无赖的嘴脸。  相似文献   

11.
古希腊哲学家、爱利亚学派的大师芝诺,提出反驳运动的四个论证,否认运动的真实性,最终得出了形而上学的结论。这个难倒了整整几代人的论证,使芝诺长期处于受指责的地位,被称为诡辩论者。但是,剥开其诡辩的外壳,我们就会发现,这四个论证对辩证运动观的形成和发展有过重大的贡献,是人类认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正> 尼采的哲学历来被看成是零乱和缺乏体系的哲学,甚至被看成“近乎是一种粗浅的诡辩”。显然,从形式上用传统哲学来衡量,尼采的哲学是难以合乎要求的。但是,尼采哲学的主题线索却无疑是明确的,即以自我为中心的“走向自我”,“提升自我”和“超越自我”,而不是人们普遍理解的那样是随心所欲的“诡辩”。  相似文献   

13.
惠施是合同异诡辩学派的开创者。他和庄子是至友,同属于相对主义的诡辩论者,但是,他没有从相对主义走上不可知道路,也很少谈伦理政治问题,纯以自然事物为研究对象;因此,他曾经和庄子进行过争论,也受到庄子的批判。 惠施的著作,早已散失,最可靠的侠说,保存在《庄子·天下》篇尾,即所谓“历物十事”:  相似文献   

14.
文学幽默是一种语言幽默,可分为人物幽默、情节幽默、旁白幽默等。从翻译角度看,情节幽默、旁白幽默以及人物的形貌幽默、行为幽默、心理幽默等完全或基本可译,文字幽默、文化幽默以及作为意味的幽默只有部分可译,或基本不可译。  相似文献   

15.
浅议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孙龙(约公元前320年——公元前250年左右)公孙龙大力倡说“白马非马”论,从整体来看《白马论》的论证是诡辩式的,诡辩的成分大大超过逻辑的成分,但我们可以从反面学会运用正的确思维形式和逻辑规律,并汲取理论思维的经验与教训。下面谈谈我对公孙龙立“白马非马”论的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首先,公孙龙从他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形而上学方法论出发,从三个方面极力论证“白马非马”论。  相似文献   

16.
研讨幽默点与幽默度,以解决幽默“量化”和区分出幽默的高级或低级的问题,这是建立“大一统幽默学”主要内容之一。幽默点数量和幽默质量,受制于四个子项:幽默材料的取舍、组织、表达方式及其形式,幽默的情景,幽默的情节和串联媒体。如何判断幽默点,以及用分值来确定幽默点数量和幽默质量的办法,使幽默量化获得具体的计算方法,构成了幽默量化的规则,这不失为一次相对客观和较为合理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国外关于幽默和幽默教学方法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撷取国外学者关于幽默和幽默教学方法的部分文献资料,对比、综述关于幽默及幽默教学法的定义,使用幽默教学法的益处,幽默教学的可选方式,使用幽默教学法的注意事项等研究结果,以期有所借鉴.研究表明,适度使用与教师个性特点和教学内容相一致的幽默教学方法,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幽默就是一种游戏,幽默也是一种游戏精神。儿童的幽默通过游戏的情境得以表现,并促进儿童的发展,这个过程即是幽默游戏。儿童幽默游戏的产生和发展具有自己的特点。儿童的幽默游戏与认知发展密切相关。儿童幽默游戏对儿童认知、社会性、情绪情感、道德养成、行为塑造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成人与教师应积极关注和支持儿童幽默游戏,通过儿童幽默游戏促进儿童身心发展,培养儿童的幽默意识与幽默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由两则有趣的诡辩着手,展开对幅角学习的讨论。指出苏·马库雪维奇所著的“解析函数论”中的两处错误,以引起青年读者对幅角学习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幽默性散文,是二十世纪台湾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散文处处可见林语堂幽默大师的影子。他从提倡幽默,到台湾散文的幽默,之间有着牵连不断地关系。林语堂的软幽默、硬幽默和智性幽默在台湾众多散文家中得到承续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