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葛山 《老人世界》2008,(4):29-29
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农历三月,故又称“三月节”。清明节是我国古老的节日,始于周朝,但它成为扫墓祭祀的节日,传说源于春秋时期晋国名臣介子推之死。每逢清明,人们往往带上食品香烛到介子推墓前凭吊,后来就成为祭奠已故者的扫墓活动流传至今。扫墓开始称“墓祭”,到了唐宋,扫墓最为盛行,当时叫“上墓”“拜扫”。  相似文献   

2.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节日前后,人们上坟扫墓,祭奠先祖和亲人的亡灵,寄托自己的哀思。然而,南京市民朱骏却为去不去父母坟头扫墓而左右为难。不去吧,别人会责怪他不孝,去吧,又显得名不正言不顺,因为父母坟前墓碑落款处只有姐姐的名字而没有他的名字。令他忿忿不平的是,当他起诉讨要祭奠权的时候,法院竟不支持他。  相似文献   

3.
清明     
老古 《老年人》2004,(4):21-21
4月5日前后是我国传统的清明节。清明之说源于夏代,秦汉列为节气,魏晋后成为民间节日。每到清明节,自古就有寒食、插柳、扫墓、踏青、斗鸡、蹴鞠、拔河、荡秋千、放风筝等风俗。插杨戴柳盛行唐宋。少儿折柳编冠而戴,意在珍惜年华。故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之说。清明扫墓始于战国的墓祭,汉代叫上陵,帝王要在先祖陵墓前祭祀,此后相沿成习。清明踏青于魏晋已盛,时称春禊,唐宋又叫寻春、探春。北京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描绘了清明踏青的盛况。清明@老古  相似文献   

4.
清明节有祭祖扫墓、插柳踏青、荡秋千和放纸鸢等习俗。从古至今,诗画中也出现过不少有关清明节的内容,缅怀先人,寄托情思,敬畏生命,是清明节的主基调。社会发展到今天,清明节的习俗发生了不少变化,继承传统的同时,一些符合时代特点的习俗也在从生活中生长出来。  相似文献   

5.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4月4日上午,藁城市公路管理站组织干部职工,先后来到梅花惨案纪念馆、藁城市烈士陵园,纪念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寄托哀思,激扬斗志。  相似文献   

6.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拥有丰富多样的节日仪式,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信仰的象征。本文通过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对2013年电视荧屏上出现的清明节电视节目进行分析,意在增强电视节目策划者对节日电视节目仪式的创新意识,增加电视传播传统节日文化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7.
杜牧的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通常国人都能顺口背出,然而清明节的民风流俗却不是人人能轻易数清楚的。年年习惯于"过清明"的许多人们,其实也多不能搞懂清明节的由来,更很少去思考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其实,清明节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它不仅是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更是传统的文化节,素有踏青节、聪明节、三月节和鬼节等别称。早在2006年,清明节还入选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我国,清明节是唯一以节气命名的重要传统节日。清明节除墓祭以外,还有荡秋千、斗鸡、植树、放风筝、踏青等活动……  相似文献   

8.
今天是清明节,渭北的天气还有点寒意。彤彤和天天.备好了纸钱、面食、祭果和柳条。扛着锨,步行着到父母的墓地拜祭父母。一路扫墓的人很多。路上的人彤彤和天天几乎全认得,姐弟俩看着这些曾经和父母在一块干活.在一块吃苦的叔叔、婶婶们.心里更加想念母亲了,眼泪禁不住地涌了出来。  相似文献   

9.
谢云辉  邹聪终 《老年人》2004,(11):22-23
地处雪峰山麓的新化县锡溪山区!是一方人杰地灵的热土"这里!历史上多次暴发过反对封建统治的山民起义!大革命时期又是闻名全国的农民运动发祥地"邹光忠!这条山里汉子!从小就受到革命传统的熏陶"他父亲邹培元在世的时候!每到清明节!总要带着他到锡溪一个偏僻的山头去扫墓"在并排  相似文献   

10.
写在前面     
四月不是一个节日很多的月份。传统的中国节日貌似只有清明节,大概也算一年中最没有节日气氛的一天了。当然,外国人也和我们一样,如果哪个月没有节日,他们也不会很爽。很不幸,我出生的比较晚,否则,我的生日也许会被当作一个节日。所以,他们实在没有办法了,就凭空创造了个骗人的节日,放在了四月的第一天。写这篇东西时,我一再提醒自己,如果再去讲解节日的内容,脾气好的读者就该骂我土鳖了,至于脾气不好  相似文献   

11.
在汶川大地震中,刘刚均乘坐的大巴车被垮塌的山石压埋,他在巨石下被压28个小时后,让亲戚用钢钎、水果刀锯断了自己的小腿,被称为锯腿硬汉。“去年我终于第一次回去看了老房子,今年清明节,我终于下决心去埋了儿子的‘万人坑’给孩子扫墓,这是我人生最后一个坎儿,迈过这个坎,以后什么事情都能面对了,都是新生活了。”  相似文献   

12.
又是一年一度清明节,这是中华民族敬祖感恩的节日。每到这一天,全国各族人民、海外华侨华人,从四面八方云集到中华民族的祖先轩辕黄帝陵前,举行祭祀活动,国家把这一天定为“公祭日”。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外国文化不断传入中国。中国人民对于外国的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等津津乐道,却忽视了本民族的传统节日。随着中国民俗节日文化日益边缘化,对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对外翻译与传播研究成为时代的重要主题。从文化角度探析清明节文化意象翻译的方法策略,不仅可以提高中国民俗节日文化翻译的可接受度,还可以让中国民俗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段尘封了40多年的、关于雷锋的爱情故事。这个与雷锋短暂生命历程密切相关的神秘女性——王佩玲,沉默了几十年,于今年3月初纪念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发表40周年之际,首次通过媒体露面,并北上沈阳抚顺给雷锋扫墓。  相似文献   

15.
清明节前后,人们扫墓祭祖时常常会做些青团(青团又名艾糍粑),除了祭祀的功能,更多的是应令尝新,流传百余年。青团最主要的原料是艾草。四五月时候的艾草最好吃。 做法:艾草在沸水里汆熟,氽水的时候放点碱水,这样做出来的青团更香更好吃了。用碾末的糯米生粉混合艾草按5:1的量放进石臼中舂溶春匀。捏成一只只艾糍包,艾糍包的做法很简单,  相似文献   

16.
在新颁布《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中,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榜上有名。但是新的问题接踵而来。传统节日有了法定假日,这个节又该怎么过?可不要光说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过年吃年夜饭,这远不是这些传统节日的全部意义所在!然而,现实中,中国许多传统节日正在衰落,而西方节日却在蓬勃,即使像春节这个十分中国的节日也  相似文献   

17.
正四月份有两个节气日,分别是清明、谷雨。自古就有"雨生百谷"一说,此时乡间农田一片繁忙景象,反映了雨水节气对农业的重要意义。在清明节,踏青扫墓者人潮涌动,有诗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祭祖和缅怀先烈,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除此之外,春天的雨季,往往会让人有春困和懒散的感觉。春寒易生"瘀"上海的国宝级名中医颜德馨教授认为"怪病必有瘀"。治疗往往从"活血化瘀"  相似文献   

18.
诗话清明     
向荣 《当代老年》2013,(4):51-51
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大多在农历三月(今年是农历二月二十四日,公历4月4日),乃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当这个时候,人们都要到郊外扫墓祭祖,缅怀先辈。“清明”包含两层意思:一指节气,二指节日。在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由节气演变为节日的只有清明。《岁时百问》解释:“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另一说,清明,表示天清地明的意思。史载,商朝末年,纣王乱国,周武王起兵伐纣,  相似文献   

19.
节日本质上是两段历史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为了改造现实开拓未来,纪念就成了一种必须。纪念是人们站在历史节点上对该节点与历史、现实、未来关系的辩证思考。纪念的内容是历史,立足点是现实,着眼点是未来,本质是精神。纪念是辩证思考,纪念既要思考理论也要关注实践,既要总结成绩也要反思错误,既要关注现实问题,也要展望未来前景。  相似文献   

20.
清明情思     
五月 《老年世界》2011,(7):28-29
春风杨柳,嫩绿吐蕊,大地换新装,又到清明节。节日总是令人欢快愉悦,唯有清睨节,令人感伤、难过,有泪欲滴。而这一天老天也配合着人的灰暗心情,大多时候不是黄沙漫卷,便是阴云翻卷,细雨霏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