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人们常常把客家文化视为移民文化,实际上移民文化有明确的定义和范畴,客家人已经在赣闽粤交界区域定居了数百上千年,客家社会早已是一个稳定的定居社会,说客家文化是移民文化,其理论前提既不能成立,所举例证又经不起事实的检验.我们认为,客家文化是一种多元复合的山区农耕文化.客家文化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山林性、边缘性、向心性.客家文化的这些特征辩证统一,其表现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侧重,不同的片区也有不同的特点,并且动态发展、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2.
十七世纪以来,来自阂粤赣地区的客家移民在成都平原东部为中心的川西地区形成了民居聚落群。作为外来文化的客家民居在新的地域环境下的生存状态反映了客家移民融入不同地域文化的过程。川西客家民居通过自身的演变与发展,与川西地域文化融为一体。为适应川西地域环境,川西客家民居在建筑材料、规模、形态上发生了改变;同时川西客家民居也保持着客家文化顽强的延承性,在住宅的构建技术、空间、对外关系上保辑着对原乡客家民居传统的承袭。  相似文献   

3.
继《清代前期的移民填四川》一书于1997年出版后,孙晓芬副编审研究移民问题的又一专著《四川的客家人与客家文化》于2000年5月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约30余万字。 客家人与客家文化的研究从本世纪80年代以来,成为世界性的学术课题,客家学研究的高潮正在形成。四川是全国五大客家人聚居省之一,但四川的客家研究,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处于相对滞后的阶段。《四川的客家人与客家文化》一书的出版,填补了客家学研究领域的这一空白,实为“(四川)客家研究的第一部专著”,必将推动四川客家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四川的…  相似文献   

4.
与客家始迁祖不同的徽州中原移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闽、粤、赣的客家始迁祖和徽州世家大族的始迁祖都是中原移民,但是二者的社会地位、政治状况和文化发展有很大不同。客家的始迁祖是中原的“给客”、“客户”或“佣客”,他们与当地的土著共处,形成“主”“客”并立的政治局面;在继承中原文化和吸收当地文化的基础上,他们及其后裔创造了客家的方言、民俗和文化,形成二元或多元的文化格局。与客家的始迁祖不同,徽州世家大族的始迁祖是“中原衣冠”,他们征服并同化了当地的山越人,由“客”变“主”,使徽州成为他们的一统天下;在继承中原文化和吸收山越文化的基础上,他们及其后裔创造了统一的徽州文化。文章重点阐述了徽州中原移民发展的历史特点。  相似文献   

5.
四川客家是汉民族中一支比较特殊的族群,有着自己独特的族群认同意识。随着现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大众文化的传播、交流,曾经相对独立并承载着四川客家族群认同的客家传统文化被日益渗透,客家族群与土著族群正日益融合。但在四川客家聚居区的移民社会中,重新整合客家传统文化并且构建客家族群认同,仍然是客家族群文化与心理认同的强烈需要。以四川客家族群认同的文化表征为基点,追根溯源,实现四川客家文化在当代社会的重新组合,是构建四川客家族群认同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客家南宋源流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客家家谱重新进行了分析,在研究南宋时期汀赣二州的北方移民的基础上,运用语言学和遗传学的研究成果,提出南宋时期南迁的北方移民对客家的形成产生决定性影响,客家先民以南方土著为主,北方移民主要是通过文化而不是血缘影响客家文化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赣方言的形成与发展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各大方言的形成与发展是宏观汉语史的重要课题。通过对江西境内人口迁徙、融合的历史考察与方言状况的调查,探讨赣方言形成与发展的历程,认为赣方言自秦汉时期萌芽至唐末五代完全形成,进入宋代及元明清则到受到江淮移民和闽粤客家移民所操江淮方言与客家话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8.
客家南迁的“节点”与千里客家文化长廊的打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客家历史文化在迁徙中的“节点”,谈千里客家文化长廊设置之魂,古邑龙川、摇篮赣州、祖地石壁、客都梅州、客埠惠州等,正是不同的节点,代表了不同历史阶段与各具风采的文化意蕴。在“移民史中具有特别意义”的“节点”一词,显然在概括历史与今天、中心与边缘、城市与政局、经济形态、乃至权力与个性之间的特质,在支撑理想与现实、物质与精神上,有着难以替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客家文化资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与其他文化资源相比,在开发利用上,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本文以近年来成都龙泉驿区洛带镇促进四川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经验作为案例,并联系我国台湾地区发展客家文化创意产业的实践,围绕开发主题与打造品牌问题,从理论与实践上探讨了开发利用四川客家文化资源,发展客家文化产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语言(语音)符号是伴随着人类文明源起的关键因素和共生现象,它有着远比文字符号更久远的历史信息.客家话在文化精神方面包含着厚重的中国社会以祖先崇拜血缘纽带关系为核心的民间宗教因素.客家移民能够世世代代异地繁衍发展,其与客家语言及其承载的历史文化因素直接相关.客家话在社群迁徙与聚居区域变迁进程中的历史流动中无疑隐含着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客家话亚文化圈的形成,是一个社会时代变迁主流文化迁移为亚文化的自然历史过程.20世纪华语华文的"巨大变化",在于思想统一与观念普及致使差异消弥带来的语言特色、语种生命和方言类别的弱化.语言的历史传承与流动变迁蕴涵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作为汉语言亚文化语音类别的四川客家话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应有相当的保护与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一般配看来,在四川,“打乡谈”专指客家话,其实“打乡谈”是指四川移民讲各自原籍的方言土语。四川移民社会存在各种乡谈土语,融合了我国所有的方言类型。目前在四川除了四川官话外,仍存在客家语、湘语、闽南语等方言。“打乡谈”是移民社会初期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反映了移民“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的文化心理,具有独特的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一般看来,在四川,"打乡谈"专指客家话,其实"打乡谈"指四川移民讲各自原籍的方言土语.四川移民社会存在各种乡谈土语,融合了我国所有的方言类型.目前在四川除了四川官话外,仍存在客家语、湘语、闽南语等方言."打乡谈"是移民社会初期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反映了移民"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的文化心理,具有独特的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3.
闽粤赣客家人在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中入蜀并把客家方言带到了四川,历经三百年后,在成都、隆昌、西昌、仪陇几地客家人聚居的地方,还保留着客家方言。四川各地的客家人不只使用客家方言,还使用当地的官话,使用双方言进行交际是四川客家人比较普遍的语言生活方式。从对调查问卷的分析看出,四川客家人的聚居方式、语言态度与语言习惯、通婚方式等因素对四川客家的双言现象都带来了影响,但四川客家的双言现象有发生转用四川官话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古代福建汀州所在的汀江流域在客家民系形成中具有最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它是福建客家聚居的主要区域和文化中心区域,在客家民系发展中起着人口聚落、繁衍和族群认同作用,也成为当今世界客家血缘寻根和文化寻根最重要的区域。客家只有在通过血缘与文化寻根达到客家族群认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进行全球化背景下的客家文化重构。  相似文献   

15.
客家民间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植根于客家民间文化。客家人在向南迁徙和发展中不仅传承了中原传统的文化内容与艺术形式,也与当地民族文化融合,构成了新的思维方式、艺术观念和美学机缘。其特有的文化符号、文化观念以及文化民俗,形成了客家民间艺术相对独特而又具深厚发展潜质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客家山歌文化渊源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关于客家山歌文化渊源的探讨,主流的观点是从中国文化中原中心论出发,片面强调客家山歌直接继承《诗经》的文化传统,根在中原。但是大量的材料表明,客家山歌主要有两个渊源:一是春秋战国以来吴、楚文化的传统,另一是百越和武陵蛮等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而后者的作用更大。从这个意义上说,客家山歌根不在中原,而在赣闽粤客地。  相似文献   

17.
仪陇县客家人应对客家文化有文化自觉,清楚客家文化的起源、形成过程、特色及发展走向.仪陇县客家文化起源于清代初年广东省乳源县、乐昌县以及赣南和闽西等地客家移民的迁入,受仪陇县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经济结构和日常生活影响,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其文化特色是历代客家人在地空间所形成的丰富、无穷尽的生产和生活经验,这些经验是发展以顾客体验为焦点的客家文化创意生活产业的基因,依托客家文化发展饮食文化体验、生活教育体验、自然生态体验、文化娱乐体验、节庆活动体验等文化创意生活产业时,仪陇县应从个体、社会和世界三个层面进行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18.
潮州意溪的客家会馆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它不仅反映了当时潮州意溪地方经济的繁荣程度 ,也记载着潮汕人和客家人在意溪的贸易活动以及由此带来的潮、客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9.
客家文化是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挖掘其文化特质是研究的重要任务。"和文化"是客家人的民系性格、生存方式和精神信念,"和文化"符号在客家社会里从器物形式到精神文化都有丰富和生动的表现。对客家"和文化"进行文化符号学解读,从表现形式看,客家族谱、客家方言、民俗活动、土楼建筑等文化符号无不闪耀着客家"和文化"的光芒;从功能看,客家"和文化"具有认同、协调、教化、调解等功能。解读客家"和文化"符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