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山西穆斯林与清真寺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的穆斯林是中国穆斯林的一部分,在中国伊斯兰教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山西的穆斯林作出了自己应有的重要贡献。可山西的穆斯林状况如何?过去不大有人了解。1986年《宁夏社会科学》5期发表了《清代的回族分布》一文,其中只字未提山西的回族,显然是缺乏资料。又如1978年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回族简史》,几乎没有讲到山西的回族。因此,山西穆斯林及清真寺的研究,对于我们今后编纂回族史及中国伊斯兰教史,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社会转型引起的回族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在回族民间兴起了以阿訇和经师为主体的回族民间知识精英的伊斯兰文化译著活动,这场译著活动是回族民族知识精英对回族传统文化面临生存困境的一种文化反省,是回族民间知识精英对回族传统文化的"自知之明",也是回族民间知识精英对回族民众进行的"深层文化启蒙",译著活动对回族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以及回族民众新文化精神的培育必将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回族传统道德是回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依据伊斯兰教义、教法,并结合回族自身和中国社会的实际,调整和约束回族穆斯林之间以及回族穆斯林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相似文献   

4.
明清之际的回族伊斯兰教汉文译著家在阐述伊斯兰教思想时,阐述了他们对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看法,并且对各种思想作出了不同的评价。他们坚定伊斯兰教信仰,尊崇儒家思想,批判佛教和道教,在比较中提高伊斯兰教在中国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5.
《回回药方》是古代中国穆斯林图籍中一部有极高科学价值的书。从《回回药方》的内容编排和使用语言特征来看,它似不是我国回族学者独立撰写的医药学著作,而是一部译著。全书共三十六卷,其中大部分今已亡佚,仅存四卷,它们是:目录卷下,卷12、卷30、卷34,为明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善本部。作者将各大类病症区分为诸“门”,例  相似文献   

6.
回族对中国国家认同的内涵具体体现为对国家领土与主权的维护、对政府的认同、对国家法律与政策的恪守、对宗法的认同、对主流文化或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等方面。理解回族的国家认同,必须考虑到回族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性与宗教性。回族国家认同的建构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回回”入中国籍贯、明朝对伊斯兰教的同化与尊重、歧视与不争反应模式的出现、“五族共和”思想与抗日战争及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宗教政策都对回族建构国家认同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回族国家认同的身份既体现出回族的中国人的国民身份,也体现出回族的穆斯林的身份。  相似文献   

7.
宗教曾经是古代社会长期支配社会的精神力量和表征文化的外在形式.在伊斯兰教的构成体系中,教法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伊斯兰生活方式的典型体现,展现出广泛的社会整合与协调作用.伊斯兰法文化对伊斯兰国家和非伊斯兰国家的穆斯林社会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中国回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伊斯兰法文化通过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对回族的法律心理、法律意识、法律行为等方面产生了直接影响,成为回族穆斯林社会活动的一种内控性生活秩序,并构成多元格局下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继明清伊斯兰教汉文译著之后,民国穆斯林知识阶层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对伊斯兰教作了新的阐释和译介,出版了一批新的伊斯兰教汉文译著。文章认为,民国穆斯林知识阶层的这种文化自觉不仅表现在解决教内的问题及伊斯兰教的发展问题,而且需要应对来自中国社会、其他宗教的误解和挑战,同时希望发挥宗教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9.
回族留学生在海外的发展变迁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19世纪以来中国回族留学生在海外的发展、变迁的调查和研究,介绍了中国早期回族穆斯林在海外留学的历程,以及他们艰苦的求学道路和生存状况,肯定了回族穆斯林海外留学回国后对促进民族教育、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外文化的交流所具有的积极而深远的意义。今天世界发展的潮流由于信息的发达和交通的便利,已趋向全球化合作和交流的社会。回族出外留学是回族走向国际交流的良好趋势,也是提高整个民族教育素质的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10.
自我表述是任何一个族群沟通他群实现族群间和谐共存的路径。回族作为中国的一个穆斯林民族,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伊斯兰移植时代""他者"表述的历史境遇,明清之际回族穆斯林开展的"以儒诠经"等活动,开启了回族穆斯林自我表述的先河,及至民国时期穆斯林学术研究活动的兴起,新时期以来回族穆斯林在与时俱进中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自我表述格局中。  相似文献   

11.
《红十字会救伤第一法》是孙中山一生中惟一的一部译著.本文从孙中山翻译此书的动机、译著的性质与内容、译著在中国红十字运动史上的地位、对孙中山人生追求及思想行为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考察,认为孙中山翻译《红十字会救伤第一法》是机缘,也是巧合,偶然之中又有一定的必然性;译著是救护培训的教材,翻译本书,第一次将红十字救护知识系统引进中国;作为“华文的第一部关于红十字会的书籍”,孙中山译著在中国翻译史上的地位是值得肯定的,同时对中国红十字运动也产生深远影响;翻译《红十字会救伤第一法》,可以说是孙中山对红十字博爱文化认知、认同不断深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孙中山博爱思想不断丰富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伊斯兰经济思想在全球传播的过程中 ,表现出巨大的适应能力。在与中国文化融合的过程中 ,形成了许多可供今天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借鉴的重要观点 ,并提供了中国穆斯林经济发展的思想基础 ;结合新世纪全球化与现代化的背景 ,中国穆斯林应当吸收其精华 ,面向市场 ,探索适合中国穆斯林经济发展的道路 ,使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相似文献   

13.
回族的内居饰文化是指回族家庭居住、会客、沐浴活动的卧室、客厅以及对室内其他设施的装饰文化,从结构上分为硬装饰文化和软装饰文化。它体现了回族穆斯林的生活习惯和审美特点。  相似文献   

14.
刘智(约1660--1730)是清初我国著名的回族穆斯林宗教学者,一生译著颇丰,其中《天方典礼》和《五功释义》的部分篇章集中反映了他的伊斯兰经济思想。一般认为《天方典礼》是"一部将伊斯兰教原理与中国儒家学说精编巧织在一起的伦理学著作"①,但他仔细研读此书,我们发现该书除了着重阐释伊斯兰教教义和穆斯林的行为规范外,其中的《五功篇·课赋》、《民常篇·财货》等篇章中还包含着刘智有关伊斯兰经济问题的许多独到见解和主张,而这恰恰是未引起研究者充分注意的一个问题。一"天课"是伊斯兰教法定的施舍,是以真主的名义向教…  相似文献   

15.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也是中国伊斯兰哲学道德观逐渐形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伊斯兰哲学道德观对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穆斯林的伦理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回族传统家庭婚姻伦理文化、政治经济伦理文化、自然伦理文化等都深受伊斯兰道德观的影响。对伊斯兰哲学道德观与回族传统伦理文化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具有积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穆斯林的葬礼》是回族女作家霍达的小说作品。书中展示了穆斯林丧葬习俗的基本过程。通过书中的展示,可以挖掘出其文化内涵,即穆斯林视死如归的生死观,一心向主的宗教观和厚养薄葬的文明观。  相似文献   

17.
《宁夏社会科学》杂志1997年第4期刊出了一篇题为《伪满洲国统治时期日寇铁蹄下的回族》(下称《伪》文)的文章.作者概述了先君一近代著名伊斯兰学者张子文自20年代初叶始向日本传播伊斯兰文化,且与其改宗穆斯林人士的交往,并兼及东北沦陷时期,在敌人的桎梏中,虚与周旋,继续为回族、伊斯兰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所做的种种努力.文章明确指出:“在当时的中国伊斯兰学者中,有像他这样高的经学和外语水平的真是凤毛麟角.他与日本改宗穆斯林的接触较早,早期在日本的游历又开阔了他的眼界.日本占领东北后,他自然成了争取的对象.他一方面要在回族的宗教、文化和教育事业上有所作为,另一方面又自有心中的尺度气节,能够保持与日伪的接触至不任伪职,已经是不容易了.”《宁夏社会科学》杂志1997年第4期刊出了一篇题为《伪满洲国统治时期日寇铁蹄下的回族》(下称《伪》文)的文章.作者概述了先君一近代著名伊斯兰学者张子文自20年代初叶始向日本传播伊斯兰文化,且与其改宗穆斯林人士的交往,并兼及东北沦陷时期,在敌人的桎梏中,虚与周旋,继续为回族、伊斯兰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所做的种种努力.文章明确指出:“在当时的中国伊斯兰学者中,有像他这样高的经学和外语水平的真是凤毛麟角.他与日本改宗穆斯林的接触较早,早期  相似文献   

18.
一部具有开拓性的著作──《中国穆斯林民居文化》刘天明马平、赖存理同志新著《中国穆斯林民居文化》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公开出版了。这是作者经过数处深入穆斯林聚居区进行大量实地调查,掌握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并运用多学科进行研究的结晶。它是我国第一部较为系统全面的...  相似文献   

19.
王岱舆对“太极”的看法有三:一是认为,真主乃“太极”之主;二是认为,“太极”生有形天地万物;三是认为,“太极”与“人极”具有相通性.王岱舆的太极观是他融合伊斯兰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他的这种融合也体现了回族穆斯林的文化认同,即从宇宙观或世界观的方面看体现了回族对伊斯兰文化的固有认同.从其所运用的概念范畴等看,体现了回族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的认同.  相似文献   

20.
国运兴,文运兴。中国的改革开放,带来了宁夏社会科学院回族学研究的春天。宁夏社会科学院恢复建院以来,根据宁夏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丰富蕴涵,设立回族伊斯兰教研究所,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发挥优势,对回族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全方位的研究。通过20年的培养,一批中青年学者脱颖而出,他们大都能独立承担国家和自治区级课题,成为回族研究的骨干力量。他们已出版问世的著作有《回族史论稿》、《伊斯兰与中国文化》、《中国历代政权与伊斯兰教》、《回族人物志(元代、明代、清代、近代)》、《大西北对外开放的新思路》、《中国西北地区开发与向西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