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国内修辞学研究的特点及走向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益民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2,18(4):98-100
狭义修辞学在不断走向深入、走向细致的进程中已呈现出理论提升上的乏力和自我关闭的局限 ;新兴广义修辞学为修辞学研究开辟了一条全新的研究路径 ,拓展出一个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 ,但在学术园地中 ,二者的研究将会长期并存。 相似文献
2.
姚亚平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
本文是针对80年代中国修辞学史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向,提出90年代修辞学史研究的学术倾向与前沿课题,以期引起深入探讨,包括史料问题,确立一个什么样的修辞史观问题,即怎样看待人们研究修辞的历史等问题。本文指出现代中国修辞史的前沿课题:一是加强对修辞学史体系的研究,二是加强对修辞学史发展历程与规律的研究,三是加强对传统与现代关系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3.
王惠敏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1)
20世纪的西方社会危机四伏,现代主义文化亦日渐衰微.众多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依据时代的新形势、新问题,力图从修辞的角度去探究人类本身及其生存环境,以期促进人类彼此之间的沟通和理解,进而摆脱现代社会的种种弊端.在这个过程中,古老的修辞学重新焕发出生机,其理论得以更新和深化,其方法得以丰富和完善,其视野得以开阔和拓展. 相似文献
4.
刘洋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7,(3):138-140
本文首先探讨了西方修辞学在大学英语语言教学中的意义,然后围绕教育部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论述西方修辞学如何与大学英语教学结合起来,从而使得我国大学生不仅具备语言能力,同时也具备语言修辞能力,使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能有全面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从西方修辞学的视角入手,首先对西方修辞学从古希腊时期到当代修辞研究历史做简要回顾,并对每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和理论进行概括总结;其次对当今修辞研究现状进行分类探讨,结合当今热点修辞话题进行逐一讨论和例证,以此来阐述西方修辞学的发展趋势。研究的具体内容是西方修辞学发展现状,以及其在政治演讲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吴礼权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8
回顾中国现代修辞学发展百年史,我们认为,中国修辞学的发展今后应朝着以下三个方向努力:一是注意语法修辞相结合的研究,二是加强汉语修辞史的研究力度,三是重视对新媒体时代的修辞新现象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韦恩·布斯是二十世纪美国修辞学界的知名学者,尤以小说修辞学著称。但布斯对隐喻的论述也颇具前瞻性。由于其修辞学家身份,其在阐述隐喻定义、评价等方面时难免不涉及一些诸如修辞情境、修辞动机、劝说等修辞学概念,这些概念的运用极大地充实了他的隐喻观。研究对韦恩·布斯的隐喻观作了梳理与分析,主要阐析了布斯对隐喻的概念本质、评价等方面的理解,分析了布斯的隐喻观与西方修辞学之间的内在关联,在此基础上评价了其理论贡献和局限。研究发现,布斯的隐喻观较具前瞻性,有深厚的西方修辞学底蕴,为后来的隐喻研究作了重要的铺垫。 相似文献
8.
段曹林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2(1):43-48
《修辞学发凡》被公认为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奠基之作,至今仍在教学和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往对这部名著的学术评论多偏于史学角度,从批评角度对其作为一部通论的评论则多有缺失。本文分析了有关该著评论的现状、立足点和标准,在此基础上对汉语修辞学学术评论的现状和对策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9.
综述和分析俄语修辞学由结构到功能、由单一学科到多学科交叉融合、由传统到现代的发展态势,指出目前俄语修辞学已经渗透于其他相关学科,在整个人文科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钟福连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8):185-186
起源于哲学"语言性转向"的语用学,短短几十年内发展到了对其多维度、多视角的综观研究。语用学与修辞学结合的可能性,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语用修辞抑或修辞语用,可谓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11.
李蓉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16-19
任何一种思想或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对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继承和批判。库恩的思想也是如此。它来源于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心理学和辩证法五个方面的传统。探析库恩思想的历史渊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库恩的科学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2.
庄国雄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4(3):12-17
人的存在在时间中的展开就是历史。人对自身历史的自我意识经历了“历史观--历史理论--历史哲学”的发展过程。历史哲学具有自己独立的学科基点,是介于哲学与史学之间的一门特殊的中介学科。历史哲学的两个分支--思辩历史哲学与批判历史哲学--在理论形态方面是前后相继的关系,在问题域方面则是作为历史本体论与历史认识论而互补的。唯物史观为历史哲学这两个分支的辩证统一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委任统治与阿拉伯世界反西方倾向的历史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三义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07,44(4)
当代西方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在全球范围遇到的最强烈的抵制来自阿拉伯世界。阿拉伯世界反西方倾向不是简单的反西方文明,也不仅仅是反抗美国对以色列的袒护和对阿拉伯人的弹压,而是一种历史与现实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复杂产物。这种倾向的历史根源产生于委任统治时期。英国和法国的委任统治是变相的殖民瓜分,是对阿拉伯人的欺瞒哄骗。英、法分割阿拉伯地区,把不同的民族和教派划入同一个国家,也单独划出新国家;但又听任同一民族(如库尔德人)被划到不同国家;尤其是支持犹太人进入巴勒斯坦,导致阿、犹之间的生存权利之争。英、法强行把肥沃新月地带诸国推入现代化轨道,但又没有认真解决阿拉伯社会问题,半生半熟、非西非东的政治制度更不利于中东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西方势力的威胁与阿拉伯世界长期的劣势地位,使阿拉伯人对西方强权心怀戒备。美国为首的强权国家又插手当代阿拉伯国家内政,触及了几十年前委任统治带给阿拉伯人的未能平复的旧创痛,使这种反抗情绪更为强烈。 相似文献
14.
论西方权力分立理论的社会历史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晓萍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4(1):157-161
权力分立理论在近代以来西方的政权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 ,而权力分立理论的实现 ,不仅是一个理论发展问题 ,更具有其独特的社会历史根源 ,它从古希腊、罗马城邦时代开始萌芽 ,经过中世纪的神权、政权二元分立社会 ,最终形成现代意义上的三权分立理论。 相似文献
15.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72-76
中西修辞学在体系运作及策略使用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哲学层面的内省和改造赋予修辞学关乎人类认知能力及心智发展的思维共性,使修辞得以由言辞润饰的功能范畴逐步过渡为隐喻性的心理机制。因此,哲学观照下修辞语篇的分析不仅有利于社会交互和权利实践中话语生成模式的深层解构,同时也有助于人类修辞动机和意图的真实性还原,进而为西方话语霸权硬核的瓦解和中西修辞学的对接融合提供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董立河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4):25-28
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史学界出现了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想。后现代主义哲学的论证策略是,通过对历史著述的话语分析,展示出它们的文本性、叙事性和修辞性,并由此将它们归结为一种文学制品或想象之物。针对后现代主义哲学给历史编纂带来的一些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我们理应作出合理的分析和批判。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从中国传统学术的视域入手,来梳理与辨析历史和历史哲学的内涵与外延;本文首先考察历史一词的多重含义;指出西方历史哲学乃根据对历史的两分法,即历史事实和历史著述,而有"思辨的历史哲学"和"分析的历史哲学"两大流派;进而指出中国古代对历史有一三分法,即史事、史文、史义,认为史义即为中国的历史哲学,同时史义又包含有"历史之大义"与"吾心之精义"两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8.
朱荣英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3(5):84-90
现代西方"实证史学"强调历史研究要尊重事实经验,且一切必须局限在主观经验的范围内,不能超验应用。而"材料史学"更是将史料的客观性、真实性强调到了非常不适当的地步,以至于提出材料就是一切的"无‘论’历史"的主张。与之相反,无论新康德主义者抑或新黑格尔主义者的史学主张,则将历史视作史家对史料的主观认知史、生命交感史、价值创造史、批判考察史、当代生成史和思想重演史,极大地凸显了历史哲学的主体性本质和思想性内涵,拓宽了历史思维的新生之域和多维视界。但由于其忽视了对历史本体及其实践基础的研究,导致了历史认识的"唯我"归宿和思想通病,又使史学方法及价值本身面临质疑,这对于马克思历史观研究极具理性启示。 相似文献
19.
孙德忠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4)
对西方哲学记忆观的历史演进进行了考察.记忆与人的意识、思维、理性等精神能力和精神活动密切相关,它经常成为哲学反思和思辨建构的对象.西方哲学的记忆观经历了古代本体论记忆观、中世纪基督教神学记忆观、近代认识论记忆观和当代生命哲学记忆观等几种历史类型. 相似文献
20.
肖祥彪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5):38-42
当我们将中西哲学中的生命理论作一整体观照时,我们发现,人类对于生命的认识经历了由蒙昧初开的天地同流,到近代为了突出人的主体性强调精神至上,再到现代回归现实,张扬生命感性特征的否定之否定过程。西方现代生命哲学在总体上有所辟进的同时,仍然有着诸多弊害。建设更加完善的生命理论去模铸人们的生命理念,是学人的共同任务。而用生成和发展变化的眼光去观察生命,也许是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